这首诗描写了草原的壮丽风光,也表现了游牧民族人民对于草原生活点热爱。但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狼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袭击羊群,他们的生活并没有这么悠闲,那么这个问题最终究竟是怎样解决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狼的死亡凝视
据一些有经验的老牧民们说,对于狗来说,当他发现危险的时候,一般会先狂叫,但也只是叫而已。如果看到敌人不顾它的狂吠而继续前进,才回扑上前去攻击来保护自己。但是,狼群就不一样了,它们可没有狗那样好的脾气。当它们感受到危险即将到来时,它们会先低下头,然后微微抬起,露出一个阴森恐怖的眼神盯着敌人,给人的感觉和《唐人街探案》最后张子枫的眼神类似。与狗不同,狼群更喜欢从背后攻击敌人,而不是正面直接对抗。
对于人类来说,单单是狼群就足以令人汗毛竖起,再加上它们的这种死亡凝视,害怕两个字远远无法形容我们的恐惧,那是一种惊悚的感觉。或者可以想象一下,假设自己正在和一只狼对视,那只狼正在用这种死亡凝视盯着自己,这种感觉像不像在和死神对视呢?长期生活在原野上的牧羊人们,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狼的袭击,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一直都在想办法,曾经用过饲养牧羊犬、山羊的办法,但这些办法都是有弊端的。最终,仅仅用一个小铁圈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防御狼群的袭击。
对抗狼群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狗对于主人是忠诚的,于是,牧羊人最初选择用狗来保护自己,保护羊群,防御狼群的攻击。牧羊人们将狗训练成牧羊犬,白天在羊圈旁守护羊群,晚上则在住所外守护居民。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当时,牧羊犬气到了重要的作用,牧羊犬对于游牧民族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难以忽略的弊端,就是狗和狼的战斗力本身就是不相等的,在我们的观念里,狗的战斗力要比狼弱,而且狗是家养的,狼天天在野外奔波,建设家园,觅食,与狗相比,狼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更强。
如果狼和狗是一对一对决的,尚且还有些胜算,但牧羊犬最多最多也只有三四只而已,牧羊人不可能直接训练一群牧羊犬养在家门口的,当三四只牧羊犬与狼群正面对抗是,胜负的结果是很明显的。游牧民族会把牧羊犬训练成两类,一种是战斗犬,专门用来守护羊群的,另一种是圈羊圈这种牧羊犬是牧羊人为减轻自己负担而训练的,圈羊犬更善于驱赶羊群。虽然遇到狼群来袭时,所有牧羊犬都不能不上前迎战,但是由于战斗力悬殊,大部分牧羊犬都会被羊群咬死,为了提高我方战斗力,牧羊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山羊混在自己饲养的羊群中。
用铁圈解决问题
由此游牧民族总结出,狼群在搏斗时采用的基本策略是先攻击对方的颈部,咬断喉咙,然后才是对其他地方进行攻击。于是,他们认为,只要保护好牧羊犬的颈部,战斗力会得到一个提升。这样,一个铁圈诞生了,这个铁圈不是光滑的铁圈,外围都是刺。在之后与狼群的搏斗中,它可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狼群用遗忘习惯的攻击方式与牧羊犬搏斗时,一下嘴便被颈圈上的刺扎破了,疼得嗷嗷直叫,这时候,牧羊犬的机会来了,抓住机会要住狼群不松口,而狼群也没有很多的力量去反击。一个小小的铁圈,大大提高了牧羊犬的战斗力,甚至仅仅三四只牧羊犬就可以对抗十只狼,这可以说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法了。
结语
久而久之,狼群的每次袭击都占不到很多便宜,而且嘴还会被咬伤,也就基本不再靠近羊群了。在这里,不得不感叹游牧民族的智慧,一个铁圈,说平凡它也不平凡,牧羊犬靠着一个铁圈可以抗衡两三只狼,大大提高了战斗力。从此,牧羊人不用再每天担心自己的羊群什么时候又会少了几只,羊群也比以前更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春风走马绿杨道,落日臂鹰秋草原。”草原上的壮美风光固然值得我们去领略。今天我们在草原上可以看到羊群可以悠闲地吃草,还要感叹古代游牧民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