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被猫抓了怎么办?孕妇被猫抓伤了对宝宝有什么影响?被猫挠出血怎么办还是被抓过老鼠的猫

孕妇被猫抓伤了对宝宝有什么影响呢,许多家里养猫咪的人是很担心自己的怀孕的期间宝宝受到猫咪的影响的。猫咪对宝宝究竟有没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来跟大家科学的讲讲孕妇和猫咪的那些事。

猫有舔爪子的习惯,但是病毒暴露在空气中很快会挥发。除非是大量的唾液粘在爪子上,但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所以抓伤引起的狂犬病是非常少见的。

被猫抓伤后要及时用流动清水冲洗30分钟以上,并用碘酊反复涂抹出血部位,然后注射狂犬病疫苗。

意见建议:由于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是100%,所以狂犬病疫苗没有接种禁忌症,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被猫或狗等动物抓伤都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弓形虫的传染途径是通过消化道吃进去的,这样的外伤不导致弓形虫。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饭前充分洗手,不要与猫过分亲密的接触,一般是感染不上的。但要当心狂犬病,这种病通过伤口传染,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病就后果严重。

意见建议:建议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尽快打狂犬病疫苗,在孕期是可以打这种疫苗的。不必担心弓形虫。

1、不能放养宠物猫咪,任其在外面游荡,因为在外面游荡玩耍的猫咪感染弓形虫病的几率会更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卫生,肉要充分煮熟,处理食物的器物要全部生熟分开,避免生肉污染熟食,加工生肉后,吃东西前都要洗手。用烧开的水清洗切过生肉的切菜板和刀。清洗蔬菜和水果要彻底,除去全部残留的土及其它污染物。未消毒的牛奶和其它奶制品千万不能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饮食而导致弓形虫感染。

2、猫传染弓形虫病给女性的唯一渠道是直接接触猫的粪便,因此在女性在怀孕期间应避免接触猫的排泄物和猫砂盆,当然在准备怀孕之前,科学的显示毛的粪便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之内清理的话,弓形虫是无法进行传染的!可以到医院做个检查确定没有感染上弓形虫。要正确的防止猫咪感染弓形虫病,饲养者首先就要认真的了解弓形虫传播的方式,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预防和对待弓形虫疾病,不要听到这种疾病就开始恐慌担心。

3、弓形虫可以通过某些途径传播给孕妇,而导致腹中的胎儿出现畸形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对于有饲养宠物猫,然而又有孕妇的家庭,更要加强对猫咪卫生的管理。可以在怀孕前做必要的检查,确定猫咪和人都没有感染弓形虫病即可。然而对于有孕妇的家庭也无需盲目的就抛弃宠物猫,因为科学的管理和照顾,是可以让宠物猫和孕妇和平健康相处的。

其实在这里防止弓形虫最重要的还是在自己的身上,宠物他们只是潜在微弱的一些因素,弓形虫传染主要是“病从口入”,例如:被污染的食物、器具和饮用水。

家有宠物,必备的装备有那些呢?

1.手套和口罩:在清理宠物的粪便、打扫宠物小窝的时候,手套和口罩能阻挡住大量细菌的“入侵”,和宠物皮屑、毛发和细菌的“偷袭”。

2.嘴套:遛狗的时候,嘴套能防止顽皮的小狗乱吃地上的脏东西,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3.小窝:一个独立的宠物小窝是决不能少的,不仅有利于宠物健康的成长,而且便于打扫、清洗。

5.驱虫滴液或驱虫项圈:定期把驱虫滴液滴在宠物的后颈上,或按要求佩戴驱虫项圈,能有效防止体外寄生虫的骚扰。

即使不是孕妇,注意养宠卫生也非常重要,自己和宠物都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宠物,也才能更多地享受到宠物带来的欢乐。

网站首页

返回栏目

怀孕能吃西瓜吗孕妇能不能吃西瓜

油麦菜孕妇可以吃吗油麦菜对孕妇有什么好处

吃桃子对孕妇的好处吃桃子对胎儿有影响吗

桃子的皮可以吃吗桃子孕妇可以吃吗

巨峰葡萄孕妇血糖有点高可以吃吗孕妇吃葡萄的注意事项

巨峰葡萄对孕妇有什么好处巨峰葡萄对孕妇的价值

用花露水拖地对孕妇有影响吗用花露水拖地对新生儿有影响吗

喉片孕妇能吃吗孕妇可以含咽喉片吗

NT超图全景看宝宝性别,亲证有效的B超自测男女方法

与美女同居的日子那晚我终于让她睡到了我的床上

怀孕后爱吃甜食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Dr.jart+蒂佳婷药丸面膜孕妇能用吗?孕妇用什么面膜好?

饺子馅太稀了怎么办?饺子馅太稀了怎么补救?

孕妇能不能喝椰青?椰青孕妇能喝吗?

产检可以用老公的医保卡吗?生育险和医保可以同时报销吗?

THE END
1.全球热销的宠物驱虫项圈来了!戴上后8个月不用担心猫狗卫生安全戴上后8个月不用担心猫狗卫生安全 你的宠物有没有被跳蚤和蜱虫困扰过,你是否在给它们使用滴剂? 现在,一个全球爆款的宠物驱虫项圈来中国了。 今天,拜耳携索来多驱虫项圈在上海举办了“8个月的爱”首场中国发布会。 为什么是“8个月的爱”?原来,这款项圈能够给宠物提供长达八个月的保护,免除了通常每月进行喷洒...https://static.zhoudaosh.com/28F277F9A6FABE8CE4AAD1A61D6F1D4DBD0A78ADA499FDBFD1C19D3018F7AED0
2.我给猫咪驱虫,差点要了猫咪的命而且有些宠物天生好动,喜欢爬上爬下,很可能在跑动的时候项圈不小心勾到某个地方,在挣扎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意外,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因为被项圈勒住而窒息死亡的案例,真的太多太多了…… 一般来说,铲屎官都会给宠物做体内外驱虫,不仅体外驱虫容易让宠物误舔,体内驱虫也可能会对宠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https://www.jianshu.com/p/b16f7168e8ac
1.放跳蚤项圈对猫害处(有跳蚤的猫咪用除跳蚤项圈有用吗)猫跳蚤圈对猫有没有害处 1、驱虫还是选用专用宠物外驱药比较好,比如大宠爱福莱恩等除跳蚤项圈大多数有毒,对宠物有害,并且如果是猫咪佩戴项圈有时会挂住,有一定危险,建议还是选用专用外驱药。 2、最好不要戴,因为小猫的体质很差,可能会形成强烈刺激导致不测并且防蚤圈的安全性目前还未得到肯定,有些成年的猫猫狗狗...http://m.boqii.com/article/510470.html
2.猫咪驱虫用什么牌子好?索来多项圈有话说互联网作为一个养了三四年猫咪的人,经常会有人问我,给猫咪体外驱虫用什么牌子好?这时候我必定露出自信的笑容,像他们推荐一番索来多驱虫项圈。是的,我给猫咪体外驱虫用的是驱虫项圈,而不是驱虫药,为什么呢? 猫咪驱虫用什么牌子好?时刻预防寄生虫是关键 在给猫咪挑选驱虫药的时候,首先要清楚的就是猫咪体外驱虫有没有必要...https://news.iresearch.cn/yx/2021/10/403459.shtml
3.公猫绝育手术后的项圈几天可以摘下来(公猫绝育后多久能摘掉脖圈...一般公猫4小时左右,母猫6小时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延长。 不过猫咪麻醉后很长时间都有点头晕,所以食欲是不好的,喝水还好点, 所以看猫咪都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没吃东西,还不吃以为是不是有问题了,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3、个别猫咪刚开始进食喝水会有呕吐现象 ...https://www.51buydog.com/18839.html
4.驱蚊产品对猫有害吗常用的驱蚊品有多危险你知道吗含菊酯类的驱蚊产品对猫有害 首当其冲的就是菊酯类驱蚊制剂,电热蚊香液、蚊香片、杀虫气雾剂、盘装蚊香这些都含有菊酯。 这些驱虫制剂的主要成分是各类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有微量毒素,但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在吸收菊酯类化合物后,由于身体里有一种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他们可以通过肝脏代谢,分解为无害的物质排出...https://chongwu365.cn/feed/87966.html
5.猫体外驱虫的项圈多久摘下9母猫没看上公猫的表现81w+ 10泰迪狗狗公与母怎么看72w+ 李正阳 执业兽医师 2019-10-12阅读:8.7万 体外驱虫方式有很多,就像外滴型,项圈型,泡澡型,一般很少会用到项圈型,因为它有两个缺点,首先项圈上面有驱虫药物,经时间挥发之后会慢慢没有作用,然后刚打开的时候药效比较强,戴在脖子周围很容易造成局部过敏,佩...https://pet.fatiao.pro/detail/12303.shtml
6.除蚤项圈有用吗猫咪戴了灭蚤圈后中毒了怎么办→MAIGOO知识而一些新型的产品或国外生产的猫除跳蚤颈圈使用的是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制作而成,这种杀虫剂的毒性相对较小,但对猫咪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除蚤项圈对小猫有害吗 除蚤项圈有利有弊。有利方面就是除蚤项圈可以驱除体外的虱子、跳蚤、螨虫等寄生虫。弊端就是除蚤项圈保质期两年,一个月之内就要更换,如果过期了...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1710.html
7.猫用驱虫药的七大注意事项猫咪的皮肤结构很特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加上猫咪有舔毛的习惯,所以如果使用那种驱虫药的话会导致猫咪中毒身亡。 5、体外驱虫也不要使用除蚤项圈 除蚤项圈大多数是用敌敌畏制成,毒性较强,对猫咪危害很大。 6、驱虫后注意观察猫咪的粪便 https://www.douban.com/note/702402684/
8.除虫项圈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包装严密,铁盒加透明袋不串味。柠檬草味道十分清新,带上狗狗没有不适,大小可随意调节,推荐尝试! TOP 2 柒哦猫咪驱虫项圈猫圈除蚤项圈狗狗驱蚊防虱子去除跳蚤狗脖圈宠物用品 新升级-绿色【中号 适合8-20斤】 ¥已有5000人评论 物流很快,二次回购。 https://www.jd.com/phb/69943d7097f5d5a5ae07.html
9.猫猫身上有跳蚤该如何处理?而且跳蚤身上携带多种病原,这不仅会让猫猫体内产生寄生虫,还会对主人产生危害,比如叮咬主人。在一定程度上,室内的猫猫身上有跳蚤的概率会相对较小,但作为主人的你会有室外活动,这也就意味着主人的衣服、鞋底粘回跳蚤卵的可能(尽管这个可能很是微小)。主人一旦被跳蚤叮咬,皮肤会起鲜红色的包,钻心的刺痒,反复搔抓后...https://www.518000pet.com/news/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