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释阳货第十七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2.08上海

本篇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礼乐、诗教、道德、人性等各个方面,还有几章涉及到当时“家臣执国政”和叛乱的情况,具有史料价值。全篇原文共26章,本书选23章。

圣人的虚与委蛇

【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③也,而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⑤:“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①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这时已把持季氏的大权,成为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季氏》)“见”,在这里为使动用法,是阳阳货想去拜见孔子去拜见他的意思。②归孔子豚:归同“”,赠送;豚:乳猪。③时其亡:等到阳货不在家。时:伺;其,代指阳货;亡,无,不在。④涂:同“途”。⑤曰:以下几个“曰”字后面的话均为阳货自问自答。(6)亟(qi):屡次。

【译文】

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于是他便送给孔子一只乳猪。孔子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前往拜谢,不巧在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跟你讲话。”于是说:“怀藏本却任凭自己的国家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然后又自己回答说:”不可以。想为国家做一点事却屡次失去时机,这可以叫做智吗?”接下去又说:“不可以。日月流逝,年岁不等人啊。”孔子于是说:“好吧,我要做官了。”

【读解】

虚与委蛇是一种表面顺随,实№上敷衍应付的态度。对于有些人胡搅蛮缠,我们既跟他讲不清道理,也犯不著与他针锋相对,于是便采取这种虚与委蛇的态度、所以,虚与委蛇实№上也是一种知人处事的技巧。

我们看到,圣人有时也是要用这些技巧的,这里就是一个例证。

阳货可以说是鲁国的一个坏人,但他却得了势,气焰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不过,他对孔子还比较尊敬,也很看得起孔子,一再希望拉孔子出来为他做事。而在孔子看来,他是连季氏都不知的,“陪臣执国命”的野心家,根本不可能替他效力。所以,当他想让孔子拜见他时,孔子不去拜见他。阳货不愧是一个政客,他有他的办法,这就是趁孔子不在家时送了一只乳猪到孔子家里去。因为根据当时的礼节,大夫送东西给士,如果士没有亲自在家受,就得回拜还札。殊不知孔子也自有高明之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不过,人算总归不如天算,他们二人竟在路上碰上了。这下阳货可高兴了。抓住孔子的自问自答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阳货说话还是很有一套的,抓住了孔子经常谈论的仁和智两个话题,句句都打在点子上,使你不得不承认他讲得很有道理。所以孔子等他说完后便答道:“好吧我要做官了。”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做阳货的官。所以,孔子的答辞不过是虚与委蛇,敷衍应付他罢了。因为不愿意在大街上受他胡搅蛮缠,又不愿意直接得罪他,甩开他就走。

那么,孔子是不是老于世故、圆滑取巧呢?

应该说不是,而只是一种通权达变的待人处世技巧,就像他在“直”和“信”这两个问题上的通权达变态度一样。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如果一味地刚直,一味地守信,一味地嫉恶如仇,不仅待待不好人,处不好事,自己也将受到伤害。说起来还是“缴缴者易污,浇浇者易缺”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委蛇,,应付应付也不是什么老于世故,圆滑取巧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对什么人,处什么事。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律虚与委蛇,那当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变的。”

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

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可政变的。

子之①武城②,闻弦歌之声③。夫子莞尔④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⑤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①之:到。②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县城,《雍也》篇曾说子游到武城去做县官。③弦歌之声:弦,指琴瑟;弦歌之声是象征用礼乐治理百姓。④莞尔:微笑的样子。⑤:子游姓言,名但,字子游。

孔子到了武城,听到琴瑟歌唱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怎么用得著宰牛刀呢?”子游回答说:“过去我听都是您说过:'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之道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了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同学们!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是跟他的开玩笑罢了。”

“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的本能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小县城,怎么用得用著礼乐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呢?”

我们现在已不能确知孔子到底是在给子游开玩笑还是一时失言,但子游“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和孔子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的风貌却是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子游的答辩词来看,有时候,杀鸡用一用牛刀也未尝不可,虽然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也应该与治理一个国家同步,性质是一样的,总之是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懂得爱人,在下位的人学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只要目的能达到,用鸡刀用牛刀有什么关系呢?

圣人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态修正,向学生们宣布自己的错误。的确,圣人也是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这没有什么可怪。

可敬的倒是子游,“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这样的县官,是武城县百姓的福气。

子张间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呢?”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群众,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据有人统计,“仁”仅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重要地位。

由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所以,不同的学生问他同一个问题他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又增加了“仁”的复义性。现在,当子张问他什么是仁时,他作了一个较为具体的五方面回答,这当然还是仁德的修养和运用问题,而不是仁的本质问题。

具体到这五个方面的回答来看,并没有什么深奥难解的地方倒是实行起来,一是非常困难,二是非常有用,不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用于各界都有益的。尤其是做政治导人的,做到了这几条,起码得人心是没有问题。

佛胖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卖劣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胖以中牟②畔民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④;不曰白乎,涅⑤而不缁(6)。吾岂匏瓜(7)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①佛胖: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中牟县的县官,当赵简子攻打范中行,围攻中牟县时,佛胖背叛了范中行,同时坚守中牟抵抗赵简子。②中牟:晋国的县城,在今河北省邢台和邯郸之间,不是河南的中牟。③:同“叛”。④磷:薄。⑤涅:染黑。(6)缀:黑色。(7)匏瓜:这里指不能食用的苦葫芦。

佛胖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您说蜘过:'亲身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胖据中牟而叛乱,您却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是啊,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不过,不是有坚硬的东西吗,磨也磨不薄;不是有洁白的东西吗?也染不黑。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怎么能够只挂在那里而不能让人食用呢?”

这段话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还是孔子通权达变的思想。按理说,莫说子路,就是我们一般人对孔子要去应一个叛乱家臣的招聘也是不理解的。因为孔子不仅对家臣执国政,就是对大夫执国政也是反对的,怎么还会去为一个叛乱的家臣效力呢?但以孔子回答子路的话,我们可以揣摸出,他之所以想应佛胖之召,是想借家臣(佛胖)的叛乱而反对大夫专权,恢复“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甚而至于达达“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并不是想和叛乱者同流合污。这样说起来,是不是有点“曲线救国”的味道了呢?

这段话中的第二个要点是孔子会不会和叛乱者同流合污的问题,子路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老师您不是自己说过不能到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去吗,现在怎么又出尔反尔,要到佛伴这个叛乱者那里去了呢?孔子于是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道理加以回答,就像我们说“出污泥而不染”一样。真正的君子,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的。

最后,孔子还说: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只能挂在那里面不能供人食用!这又一次表达了孔子积极入世,希望能够“行义以达其道”的思想。

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①女:同“汝”,你。②六言六蔽:六言指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六蔽指与言想对的愚、荡、贼、,绞、乱、狂。蔽同“弊”。③居:坐。④不好学:指不学就不能明理,不能把握好“六言”的分寸,所以会出现“六蔽”。(5)荡:指无所适从。(6)贼:害。(7)绞:尖刻刺人。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没有。”孔子说:“来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

这里所谈的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古成语称为“六言六蔽”。

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这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这种事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很多的。就以春秋时期为例,宋国和楚国在弘这个地方开战,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军中有将建议冲锋过去消灭楚军。可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了命。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讲信用,结果拚命害了自己。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①迩(er):近。

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们在《季氏》篇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

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肯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情洋溢的颂词: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段论述和《毛诗序》的赞颂,那就应该理解了罢。

子谓泊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周南》是用周代乐瞩写的诗歌,《召南》是歧山之南召地的乐调歌谣。儒家旧说认为《周南》、《召甫》的25篇诗歌反映了文王、周公工业风化的精神,是《国风》中最为纯正的部分。

孔子对儿子孔鲤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不学《周南》、《召南》,大概就像面对著墙壁站在那里吧?”

面壁而立,不仅视线被档住,使眼睛看不见东西,而且寸步难行。

这就是你不学诗,尤其是不学精华诗的害处。

本章内容实№上与《季氏》中“诗才附家”一章和本篇上一章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强调学诗的重要意义,只不过说得更为具体,,更为生动形象罢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学诗呢?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已不生活在诗的时代,而是散文的时代(借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说法)。在散文的时代里,“诗是什么?”既已发生了问题,诗人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有人说做书生意姜了)。我们又上哪凡去学诗呢?那也就只好学散文了吧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总是说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指玉帛之类的礼物吗?总是说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礼并不只是指送送玉帛,送送乳猪之类,而是指它蕴含著的文化精伸、道德精神。同样,乐也并不只是指弹弹琴瑟,敲敲钟鼓,唱唱卡拉OK之类,而是指这些活动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修养的升华。

说穿了,圣人所重视的是礼乐的实质内容,反对的是徒具形式的外表门面。所以,孔子曾经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当林放问礼的本质时,孔子又说:“大哉问,与其奢也,宁;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就是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心和情感上的符合礼丁要求。

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

①荏:软弱。②窬(yu):同“逾”,越过。

孔子说:“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

这是非常绝妙的一个比喻。

“做贼心虚,色厉年茬的人也心虚,所以非常贴切而叉生动。与那些乡原先生,巧言令色、胁肩馅笑之徒外柔年险,笑里藏刀不同,色厉年荏的人是外强中干,表面上峨冠博带,西装革,一本正经,很有威严,但实№上是拉大旗作虎皮,借以吓人,内心空虚得很。这种人精神极度紧张,多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神经衰弱症。

与那些乡原先生,巧言令色、胁肩诌笑之徒一样,色厉内荏者的致命伤也仍然是那一个字——假!都是偷道德的贼,钻洞爬墙,欺世盗名。

钻人心的洞,爬名利的墙。我们能不打假,能不抓贼吗?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①乡原(yuan):原同“愿”,所以“乡原”也写作“乡愿”。“愿”在这里的意思是谨慎,乡愿,指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的人的好感,而实№上欺世盗名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好好先生”。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圣人微言大义,一言以蔽之。倒是孟子对“乡原”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发。

在《孟子·尽心下》里,孟子引述了孔子在我们这里所说的“乡原,德之贼也。”学生万章便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乡原呢?”盂子回答:“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换句话说,乡原就是那种一味讨好别人的人。万章并没有很理解,于是又问:“一乡的人都称他为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为什么还要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呢?”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也例子来,你要指责他似乎又无可指责。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世俗,看起来还很忠信廉洁,很得大家的喜欢。但实№上,他的作为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作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据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郑国的时候,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他母亲说:“可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曾母不信,只管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可是,等到第三个人来说同样的话时,她便立即起身而逃了。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大家熟悉的三人成虎的典故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之所以谗言三及,之所以三人成虎,都是道听途说的人造成的。我们今天给祥和道听途说的人送了一个很生动形象的名字——小广播。

“你听说了吗?……”

这是小广播们最常用的开场白。

“且住,且住!我早已听说了。”

大丈夫们最好如此回答,使他(她)的广播没有听众。

子曰:“夫①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①夫:品质低下的人,相当于说“小人”。。②:患不得之:通行本作“患得之”据《苟子,子道篇》和东汉王符《潜夫论·爱日篇》等增加一“不”字,以通文理。

孔子说:“可以跟品质低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虑患不能得到;当他得到以后,又虑患失去。如果虑患失去,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地位。总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东西罢了。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悠哉悠哉,保持平静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又怎么能够使我们自己不落入彀中,少一分虑患,多一分悠闲呢?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1),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2),今之矜也忿戾(3);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1)疾:毛病。(2)廉:棱角,这里形容人的行为方正有威严。(3)忿戾:忿怒乖戾。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们有三种毛病,现在的人恐怕连这样的毛病都没有了。古人狂妄还不过是放肆一点而已,现在的人狂妄便放荡不羁了;古人矜持还能方正威严,现在的人矜持便忿恕乖戾了;古人愚笨还表现出直率,现在的人愚笨却也知道欺诈,如此罢了。”

现在的人连这样的毛病都没有了,不是真的没有了毛病,而是说没有了这样隐含着一定优点的毛病,而彻头彻尾是毛病了,是变本加厉而不可救药的毛病。

试看,古代的人狂是狂,但还狂得有一定限度,不过是说话做事放肆一点罢了,而现代的狂人却狂得来放荡不羁。比如敢把公款拿来豪赌挥霍,光大化日之下持枪抢劫,完全是一种精神病态了。古代的人矜持还有一点矜持的原则,知道自己把握住自己,而现代的人矜持却忿怒乖戾,含血喷天,行为乖张,自视高得来“舍我其谁”,达到不可一世的程度了。古代的人愚笨就一定直率,不知含蓄委婉,现代的人就连最愚笨的也知道弄虚作假,必存奸诈。不信,你就是到市场上去买一点最廉价的东西,比如说食盐,不也有工业盐在等着你,欺诈你吗?

孔子的观点是今不如古,就连同样是缺点,是毛病,也是今人更比古人坏。我们倒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但把他所比较的古今人物毛病加以研究,却有助于我们知人论世,反过来修养自身,减少缺点。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我想不讲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讲话,那么弟子们又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讲了什么呢?春夏秋冬照样运行,天下百物照样生长,天讲了什么呢?”

圣人有时候还真会开玩笑。教书先生突发奇想,居然说自己不想讲话了。不想讲话怎么教书呢?子贡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疑问。如果我们来回答,那就只好改开聋哑学校了吧。

可圣人却不这样回答。

圣人话锋一转,抬头望天。请问,天讲了什么呢?不是照样运行四季,化育万物吗?

原来,圣人并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真的不想讲话,而是以独特的方式引入正题,实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啊。说到不言,倒是圣人的老生常谈了,还是“敏于事脑慎于言”的问题。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在前面的有关篇章已谈得很多,其例证可说是不胜枚举,只不过还没有哪一处像这里这样推到极端罢了。

至于说到“天何言哉?”,倒不只是孔子一人的看法。《诗经·大雅·文王》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礼记·哀公问》说:“无为而物成,天之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都是说的同样的意思。甚至包话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大音希声”之类的话,也都与“天何言哉?”有相通的精神。

既然如此,我们叉说这么多干什么呢?

天何言哉?圣人何言哉?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间之。

①孺悲:鲁国人。②将命者:传命的人。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加以推辞。传命的人冈灿房门,孔子便取下瑟来一边弹一边唱,故意让孺悲听到。

据《札记,杂记》记载,鲁哀公曾经派孺悲去孔子那儿学关子士的丧礼。这里的一段大概是孺悲初次去拜见孔子时的情景吧。

孔子为什么不愿意见孺悲呢?既然不愿意见叉为什么要让他听到自己弹瑟唱歌,使他知道自己不是生病而是故意不愿意见他呢?这些似乎都是一个谜,使人难以理解。

朱嘉认为,总是孺悲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孔子,所以孔子才装病不愿意见他,同时又故意让他知道自己不是生病,而是不愿意见他。

这样的看法,不是把圣人的心胸看得太狭窄了吗?

倒是程颐的看法比较独到,认为孔子的做法正是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见朱嘉《论语集注》卷丸)

原来,在《盂子·告子下》里,盂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说:教育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那么,孔子之所以不见孺悲而叉故意让他知道自己不愿意见他,是不是正好采用的这种“不屑之教”呢?

“不屑之教”也是不言之教。看来,圣人真要不讲话,也不必改开什么聋哑学校了罢。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①,钻燧改火②,期③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④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①升:登,登场。②钻燧改火:古代钻木取火或敲燧石取火。改火只与钻木有关,燧系连带提到。钻木改火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论语集解》引马融注)③期:一年。④予:宰予,即宰我。

“宰我问道:“为父母守丧三年,为期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一定会被败坏;三年不奏乐,乐一定会被毁掉。陈谷子吃完了,新谷子不登场,钻火改木周而复始,一年也就可以了吧?”孔子说:“守丧不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花缎衣,对于你来说能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对于君子来说,有丧在身,吃美味不觉得味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因此不像你说的那样做。现在你既然觉得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啊!子女生下来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守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的爱抚吗?”

宰我就是那个大白天睡觉的“朽木”,被孔子骂了个够。可偏偏这块“朽木”就是“不可雕”,挨了臭骂仍然是冥顽不化,这一次又提出了大逆不道的问题,居然想把天下人通行的三年丧期改为一年。

说起来,宰我的改革思路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守丧三年在我们看来也的确是太久了一点。但按照孔子的解释,守丧三年不过是对父母怀抱自己三年的回报罢了,没有什么苛刻的地方。何况,守丧不到三年,自己也于心不安。前一方面是理,后一方面是情。论情论理,守丧三年都不为过。而宰我于理不回报三年,子情能够心安,所以孔子斥责他是一个不仁的人,就像自己没有承受过父母之爱一样。

宰我既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行也”,又是一个不仁的人,真该被一脚踢出孔门!

可是,礼仪风俗,与世推移,到我们今天来看,不合时宜的反倒是圣人孔子而不是朽木宰我。守丧不仅不是三年,而且也不是宰我提出的一年,而仅仅是三天了。人死如灯灭,三天以后,早已是灰飞烟灭,形迹全无了。还守什么丧,戴什么孝,禁什么歌舞礼乐呢?不在三天内猜拳行令,麻将不休就算谢天谢地了。

其实说来也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还是用孔子的那句话来衡量:“这样做,你觉得心安吗?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

只不过,你不是君子,而是像宰我那样不仁的“朽木”和“粪土之墙”罢了!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①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①博奔:博,即六博,古代的一种棋局游戏,近似后代的双陆,弈,即围棋。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也不肯动脑筋,这样的人可真是无聊啊!不是有下棋之类的游戏吗?玩玩这些,也比一点不动脑筋好啊。”

孟子说得更为尖刻:“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膝文公上》)

虽然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一个是仁者叮咛,一个是智者雄辩,但两人所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要求有所学,有所思,有所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反对好吃懒做,消极无聊地打发日子。而庄子却借广成子的口说:不看不听,清静无为,不劳动身体,不费心思,就可以长生不老。多用心智,乃是祸害的根源。(《庄子·在宥》)

由此可见儒道精神大异其趣。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能够真正做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什么也不想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说不定这本身还是一种难能的修养,一般人就是想修还修不成的坐定功夫呢?倒是在经济发达,生活超过了温饱线以后,一些人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似乎采纳了圣人的建议,没日没夜地打起麻将来了。圣人若是知道了这情况,会不会感到哭笑不得呢?

子路曰:“君子尚勇①率?”子曰:“君子义以为上(2)。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①尚勇:尚同“上”,以勇敢为上,也就是崇尚勇敢。(2)义以为上:崇尚义。

子路问:“君于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崇尚义。君子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孔子尚德尚义而不尚勇,主张用礼义来规薄约束勇敢。当然,这并不是说勇敢这种品质不好,而是说如果不加以规范约和勇敢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出问题。这就是他在“六言六蔽”里所说的,“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以及在《泰伯》篇里所说的“勇而无礼则乱。”

尤其是对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的小人来说,无勇倒还没有什么,一旦有勇,那便真会成为害群之马;肆无忌惮,无恶不作,闹得社会不得安宁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用道德规范或者说礼义来约束自己,特别是在那些容易引起“一时之忿”的场合下,多想想后果,以义为上,以免闯下祸乱,给他人和自己都带来危害。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①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②而讪③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⑤以为知者,恶不孙(6)以为勇者,恶讦(7)以为直者。”

①恶:厌恶,憎恶。②居下流:指处于低下的地位,晚唐以前的《论语》没有“居下流”中的“流”字,所以一般认为是衍文。③汕:毁谤。④窒:阻塞不通,这里指顽固不化,固执到底。⑤徼(jiao):抄袭。6)孙:同“逊”。(7)讦(jie):揭发检举别人的隐私或过错。

子贡问:“君子也有僧恶吗?”孔子说:“有憎恶。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憎恶身居下位却毁谤上司的人,憎恶勇敢却没有礼义的人,憎恶果敢却刚愎自用的人。”

孔子问:“赐啊,你也有憎恶吗?”子贡回答:“恶把抄袭当作有学问的人,憎恶把傲慢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把揭发别人隐私当作直率的人。”

老师和学生的憎恶加起来,一共是七种。这七种憎恶在一般意义上说都不难理解,但也有几种值得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一是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问题,在《颜渊》篇里,孔子已经说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季氏》篇里,孔子又强调过”乐道人之乐善”。其实,这些也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隐恶而扬善”的品质。这种品质,正如我们在《中庸》的讲解里已经说过的那样,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才能修炼得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容易犯的,恰恰是称人之恶的毛病。

三是憎恶把揭发别人的隐私当作直率的问题。在《子路》篇里,我们已经读到过叶公与孔子关于“直”的问题的讨论。叶公认为,那种过父亲犯了过错儿子都要起来揭发的行为就是直率坦白,孔子却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率坦白也就在其中了。所以,孔子并不认为揭发别人的隐私或短处是直率,而是主张隐恶扬善,说人家的好而不说人家的坏。

至于说到毁谤上司,勇而无礼,刚愎自用等等,其弊病不言而喻,也就勿需我们多嘴饶舌了罢。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是不好和他们相处的,亲近了就会放肆无礼,疏远了就会产生怨气。”

孔子如果只说小人而不说女人,恐怕这段话就不会在后世一再受到攻击了。

所以,如果单单是说这些,孔子的话并没有错。麻烦的是他把女子与小人并列,这就得罪了,起码被认为有轻视妇女的倾向。这样一来,在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尤其是在所谓“女权主义”兴起的时候,孔老先生这段话要被狠狠批判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孔子是不是蓄意要轻视妇女,所以把她们与“小人”并列而论呢?话也不能这样说,因为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时代背景来看问题。孔子时代的社会结构是以男权为中心,女性的确大都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信息相对闭塞,思想相对落后,心胸相对狭窄,这些都是事实。而孔子自然是站在男性中心的角度说话,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能认为圣人对女子们特别有偏见,而是有社会和时代的种种复杂因素。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

今天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那你就赶快否认罢。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一方面,“四十而不惑。”(《为政》)一个人的发展到了四十岁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了。

另一方面,“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但如果是被人厌恶,具有坏名声,那问题可就麻烦了,所以圣人感叹说:“其终也已!”那他一生也就算完了!

俗话说,人过中年万事体。准确他说,这中年的标志也就是四十岁左右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人过四十万事休。

当然,另一种看法是。“四十而不惑”,四十岁左右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大好时候,怎么能够说是万事休呢?

THE END
1.#十万个犬百科#[并不简单]碰上吃货狗狗,...来自硕腾大宠爱硕腾大宠爱 22-11-21 19:00 发布于 上海 来自 汪星人超话 已编辑 #十万个犬百科# 碰上吃货狗狗,家长们啥都投喂?小零食、肉骨头、水果甜品...乱吃人类的食物小心狗狗患上胃肠疾病!狗狗饮食有禁忌,快收下这份新出炉汪星人投喂指南O网页链接学会健康投喂小修狗吧 #萌宠##狗狗##萌宠的日常#...https://weibo.com/7689932307/Mg4PutwqZ
2.开车四大傻车友交流再来看看内饰,我看的这款车是棕色内饰,搭配黑色,简洁而干净,时尚而科技,真皮座椅带按摩等功能,整体感受下来有那种太空舱的感觉,尤其是副驾,这车超宠爱副驾,630mm 同级重我见过最大的腿部空间,16.2 英寸巨幕副驾屏、超大顶置气囊,四大宠爱舒享配置,带座椅理疗、按摩、加热、通风、电动腿托等,这些都是我的最爱,...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2210543
1.中兽医的忠告:说过无数遍了,狗狗患肿瘤别随意喂食这些食物!近一...近一个月内来找我看诊的狗狗很多患有肿瘤,来一只身体虚弱型,来一只炎症并发型,我嘴都快说干了,不停跟主人说,别给狗狗乱喂食物,哪些都别吃。主人就知道某些所谓的“营养补充剂”能消瘤,也不管合不合适。其实不能喂都是有原因的,肿瘤也分很多种情况,盲目喂食只会越变越糟,最后还是狗狗遭罪。 所以听我一句劝...https://www.yoojia.com/article/4646576156119611773.html
2.皇后纪上,后汉书,后汉书,爱作品”这样,共省却二十三种食物。自邓太后临朝,有十年水旱之灾,四夷外侵,盗贼内起。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就通宵不能入睡,生活供给,亲自减少或撤除,用以救济灾难困苦,所以天下恢复平静,年岁还得到丰收。 安帝元初五年(118),平望侯刘毅,以邓太后在政治上做了很多好事,想趁早让他们有所记载,便上书安帝说:“我听说《...https://www.iazp.cn/book/13189/581891.html
3.狗狗驱虫药多少钱(8种市面常见犬类驱虫药)给狗狗做体内驱虫,要根据狗狗自身情况出发,首先明确驱什么虫?狗狗易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市面上各种品牌的驱虫药怎么选择,还要看驱虫药的驱虫对象,再来选择适合狗狗的,也要注意使用驱虫药的剂量,以及驱虫禁忌。 这几种虫子最常见 狗狗感染寄生虫一般为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肠道比较常见的寄生虫就是蛔虫、绦虫、球虫,但...https://www.hyjthotel.com/baike/8444.html
4.神奇大白的铁血喵生顽固耳螨用大宠爱滴剂像福来恩那样滴在脖子后面的其实它是体外驱虫药 杀耳螨只是其中功效之一 我家猫用过 效果奇好 两周左右耳朵就干净了 赞 回应 岁月的泡沫 2010-05-27 15:53:47 [内容不可见] 赞 回应 围 (窗户外面可以看到房顶上行走的猫) 2010-05-27 16:42:27 好可爱的大猫呀 赞 回应 我们...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594377/?cid=275233394
5.一萘是最题目答案解析,一萘是最题目答案解析6大宠爱成分 A 甲氧普烯 B 双羟萘酸噻嘧啶 C 塞拉菌素 D 阿维菌素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下述AML-M3细胞化学染色正确的是 A α-萘酚丁酸酯酶染色阳性 B AS-D-NAE染色阴性 C AS-D-NAE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D POX染色强阳性 E POX染色阴性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肾上腺能受体有_...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4%B8%80%E8%90%98%E6%98%AF%E6%9C%80-l6.html
6.感谢你作文(10篇)很想说感谢你,感谢你用海一样的宽容与博大宠爱着我;感谢你用山一样的高大与崔嵬保护着我,感谢你用天空一样的深邃与宁静陪伴着我…… 总有一些话,用言语无法表达,总有一些情,用文辞无法叙写。千言万语一句感激,感谢你用一点一滴、一丝一缕穿梭成我人生的经纬线,编制我五彩斑斓的梦想。 https://www.wenshubang.com/ganenzuowen/1177452.html
7.伊维菌素对人疥螨伊维菌素人可以用么?3,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外涂大宠爱,口服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再加外用真菌药浴,这样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小狗也不会受罪; 4,如果有全身的小脓疱,可能是幼犬的脓疱病,这种是小狗的免疫力和细菌感染造成的,基本不用治疗也会痊愈; 如何自己在家杀灭疥螨 1、清洗和晾晒床上用品。当温度高于55℃时并持续10分钟以上,螨虫...http://m.boqii.com/article/7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