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蓬山此去无多路,O(李商隐《无题》)
2.,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予独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爰莲说》)
4.小语读到"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时,想起《关雎》中","
两句诗也表达相似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1题。(22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吕将军功名
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
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日:"临时施宜。"蒙日: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
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日:"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逆拜欲
母,结友而别。(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54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由北宋(人名)主持编纂。(1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不可以故意待也()
(2)遂往道蒙()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乙】文"造次"的注释的一项是()(2分)
A.随意B.仓猝C.普辩D.片刻
9.下列对【甲】文中孙权劝勉艺术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晓之以理,针对吕蒙的位高职重,用双重否定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B.动之以情,委婉而诚恳地介绍读书方法,帮助吕蒙消除畏难情绪。
C.对比说理,以诘问语气斥责吕蒙口中的“多务"不过是借口而已。
D.现身说法,以自己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感受为吕蒙增添读书的动力。
10.【乙】文中吕蒙令鲁肃"刮目相特”的具体表现是(1);
(2);(3)鲁肃由"口"至"□"的行为变化表现出对吕蒙
的之意。(6分)
11.【甲】、【乙】两文皆表现了吕蒙"就学”的成效,但在叙事详略及细节刻
画上差异显著。请结合两文的不同出处,简要分析差异的原因。(4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3分)
人类的大脑是怎么“丢”的?
①长久以来,发育形成更大的脑容量一直被视为人类增强智力并得以“统治"
地球的标志。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上一个冰川期结束后的某个时候,
人脑变小了。
②大约400万年前,被认为代表人类最古老祖先的乍得沙赫人的脑容量约
为350毫升。此后,人类的脑容量开始增加。从大约400万年前到大约200
万年前,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到100万年前,一些直立人
的脑容量超过1000毫升。大约1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平均脑容
量达到1500毫升。
③人类的脑容量一直在不停增加吗?非也!对122个人群开展的测量显示,
全球范围内人类的脑容量平均为1349毫升,小于人类石器时代祖先的脑容
量。
④人类的脑容量为什么会缩小?有研究人员认为,大脑是人体最耗费能量
的器官,虽然现在大脑只占人类体重的2%,但它消耗了近四分之一的能量。
通过发明在外部存储信息的方法:洞穴艺术、写作、书籍,我们的大脑不需
要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使得人类脑容量减少了一些:而数字媒体、互联网
被用作信息储存器,这很可能加剧了脑容量缩小的趋势。
⑤《发现》杂志指出,最有说服力的假设也许是智人经历了"自我驯化,与
野生祖先相比,绵羊、狗等驯化物种在许多身体和行为特征上有所不同,具
有驯服、没那么胆怯以及较小的大脑等特点。人类或许也对自身进行了驯化:
在石器时代,善于合作的、头脑冷静的个体比好斗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这
些倾向与基因互相影响,改变了人类的身体特征,包括体型和大脑的大小。
⑥德席尔瓦团队利用化石和现代标本资料确定,人脑的缩小发生在3000-
5000年前,这是北非、中东和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他们认为,复
杂的社会结构可能对脑容量缩小起到一定影响。一群人比这个群体里最聪
明的那个人还要聪明,这有点像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所以,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群体里,那么解决起问题来就会比你独自一人时更快、更
有效、更准确。
⑦德席尔瓦表示,人类的社会性很强,以至于每个单独的个体不再需要知道
一切。日益复杂的社会,让人类不用像原始社会的人类那样需要掌握多种生
存技能。基于此,人类脑部的部分功能也逐渐退化,脑容量随之缩小。
⑧自古以来,人类创造了一系列灿烂的文明,一系列高精尖科技,都可以表
明人类是越来越聪明了。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智商也在不断提高,
所以人脑的体积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功能越来越发达就好。
⑨人类聪明的头脑是进化过程中发展和演化了数百万年的结果。目前,人类
的大脑仍在默默进化,未来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选
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o
(2)人类"自我驯化”的过程影响了基因,改变了身体特征。
(3)0
A.标题中的"丢"具体是指脑容量的减少以及脑功能的退化。
B.更大的脑容量是人类智力增强并得以“统治”地球的标志。
C.人类脑容量缩小的"拐点”大约出现在3000-5000年前。
D.一个群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个体更快、更有效、更准确。
14.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入文中哪两段之间?请说明理由。(6分)
人脑缩小会对其功能产生影响吗?研究人员表示:从种经科学的角度来说,
人脑存在一定的冗余一一一些"闲置空间",所以人脑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缩
小并不会影响整个大脑功能的发挥。
应放到第段与第段之间。
理由: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钟老师会解所有的题
蔡小容
①1989年,我高考一鸣惊人,进入武汉大学。爸爸陪我办好入学手续,在
宿舍安顿好,就去拜访他的老同学们。他们中有两三位在武大数学系任教,
钟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②大学四年,钟老师常叫我去他家吃饭。饭桌上,钟老师和师母张阿姨给我
夹菜,菜堆得冒尖了快要滚下来。钟老师问我:"我们家的饭好吃,还是你
们家的饭好吃?"我答:"我家的饭好吃。"他夫妇俩笑得开了花。几年后我才
脑子转弯,看懂了钟老师家菜式的精致,有规矩、有讲究。我爸爸炒功虽好,
但他不懂君臣佐使,几乎所有的菜都是单一的自己炒自己,我十七年习惯了,
以为菜肴应该那样。
③钟老师讲一口武汉话,很幽默,我曾在教室外听见他用武汉话讲课,很有
神采。暑假里常有人请他去外地讲课,偌大的教室里,他给五湖四海的学生
留下地址,说:"你们以后有什么题目做不出来的,尽管寄给我,我做出来
给你寄回去!"1996年,钟老师晋升教授;他主讲的《复变函数》课程获得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一。
④他与我父亲同年高考,因种种原因去了湖北冶专学炼钢。在那里,数学老
师对他非常欣赏,向校长推荐抽调他来教数学,并鼓励他重新考上了武大数
学系。毕业分配,到偏僻的铁路中学教书十年,1978年考取研究生再回武
大。A留校工作几年,还住筒子楼,冬天里数学系的领导偷偷B跑到汉口
去看他爰人那边的房子,一个小矮屋,最矮处不足一米,北风长号,两个孩
子缩在这冰窖里写作业,领导回来立即C张罗给他分房。领钥匙的时候,
房管科的人说:校党委书记坐在我们这里不走,要我们给你解决房子,你是
什么人物呀?D
给我送东西来!"我说:"这个东西您喜欢!"书送去,过了几天钟老师来我家
了。他郑重其事,推着自行车,载着一壶食用油,一台迷你小风扇,还有些
坚果零食,搬运上楼。他从提包里取出我的书,翻开,从头到尾他划了许多
线,写了许多眉批、旁注,跟我讨论,赞赏他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指出他认
为有疑义的成语、词汇。他把我的书读得透透的,我看他的批注,觉得他比
文学教授读得还好,虽然他说自己不懂文学。
⑥2020年初,灾祸降临武汉,武汉封城,所有医院都被挤爆。张阿姨身患
多种疾病,历尽波折才得入院,钟老师与儿子媳妇轮班陪护。每天凌晨四点
多钟,钟老师从家里出门,七十九岁的老人徒手翻越沿途各种路障,步行往
医院去。城封了,所有的公交都停了,所有的店门都关了,所有的地方都荒
了,没有人影,没有人声。四点多钟的冬日凌晨应是漆黑一片,但在我想象
中却是一片白茫茫,钟老师仿佛行走在大雾中。医院很远,他走了一两个小
时;在那里陪护一天,晚上再走回米。有一天,他路上不小心闪了腰,但也
仍然坚持去医院。这三个月里,他每一天都如此面对生活的难题,照顾张阿
姨。
⑦如今,钟老师八十多岁了,住在武大的房子里。他用手机在网上买菜,安
"安。"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5.第②段“君臣佐使"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常叫我去他家吃饭招待关爱晚辈,呵护家人,
“我"读大热情,莱式精致;还开玩笑地(3)___________;
学四年间问我谁家的饭更好吃。(4)__________,坚忍顽强;
(1)______________(5)______,(6)_______
2009年(2)______________
克服种种困难,照料住院
2020年
的张阿姨。
17.以下对第④段的批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钟老师这段坎坷的经历展现了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丰满了人物形象。
B."偷偷"一词暗示钟老师长期以来一直对家庭艰苦的住房状况缄口不言。
C."立即"流露出系领导对汉口所见的震惊和不忍,反衬出钟老师的豁达。
D.房管科员工的话语进一步从侧面展现了钟老师低调、老实和本分的品格。
18.请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语言表现力。(4分)
19.本文标题是"钟老师会解所有的题",但钟老师读文后却做出了以下回复:
倾尽心力的付出。但我决不会认同说我会解所有数学题,如1+1(哥德巴
赫猜想),黎曼(Riemam)猜想,……。因为这违反科学严谨和职业道德
素养,若为同行贻笑大方,我将无地自容。文学写作规律我是门外汉,一千
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权且认为这是作家蔡小容教授眼中的钟老师
吧(其它叙迷是事实)。"
两人的说法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根据要求,完成第20-22题。(20分)
20.任务一:甄选辩题(6分)
小语请你一同甄选辩题,标准如下:
辩题应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
辩题应有可辩性,不能有明显的正误倾向。
(1)你发现同学们提供的辩题中有两个不适合作为比赛辩题,分别是()
()
A.阅读经典很有/没有意义B.电子书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C.白媒体时代更容易/不容易接近真相D.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听/不必去
管别人怎么说
E.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通才F.升职加薪主要靠奋斗/靠赏识
(2)请你也提供一个符合上述标准的辩题:
21.任务二:介绍辩论技巧(4分)
小语打算向参赛选手介绍辩论技巧,你发现其中有两条建议还需斟酌,分别
是()()
A.尊重评委,举止落落大方。
B.观点鲜明,表述严谨简洁。
C.声情并茂,善用肢体语言。
D.提高语速,谨记唯快不破。
E.避其锋芒,忽略对手质问。
F.及时沟通,注重团队作战。
22.任务三:撰写辩论稿(10分)
XX队首场比赛的辩题为"顺境/逆境更有利于成长成才"。队内模拟辩论时,
X同学作为"I方一辩"做了以下陈述:
我方认为:顺境更有利于成长成才。孙悟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他顺利练
就"火眼金睛",习得"七十二变",顺利取得“金箍棒"、"筋斗云"等法器傍身……
顺境促进孙悟空提升实力,帮助他胜任西天取经的任务,完成了从“美猴王"
到“斗战胜佛”的蜕变。他的经历足以证明,顺境更有利于成长成才。
小语请你以"反方一辩”的发育稿为例,指导该队同学撰写辩论稿。
四、写作(60分)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
1.青鸟殷勤为探看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濯清涟而不妖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5.司马光
6.过去的,原来的;拜访
7.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8.A
9.C
10.主动提出问题;准确分析形势;提供有效策略;敬佩
11.甲文出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主要记录史事,
所以叙事较完整,主要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乙文出自《吕蒙传》,是人物
传记,既有语言描写,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着重讲述人物,还表现
出鲁肃对吕蒙由轻视到敬佩的态度变化。
【乙文翻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到陆口去的时候,到达吕蒙
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
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
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
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
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
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
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息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
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于明啊,我不知
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
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二、现代文阅读
12.外部信息存储办法的出现以及信息存储器的使用;复杂的社会结构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