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型废机油加工厂的工人正在察看生产出来的油品首席记者/陈昱州摄
汽车里更换下来的废机油去哪儿了?修理厂收集的废机油究竟流向何方?本报记者历时半月,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终将谜团解开:经过一番技术处理,本已废弃的机油能够再次回收销售,而通过这种手段获取的利润也非常惊人。“废机油市场有如股市,倘若市场稳定,每吨能盈利200元。”暴利甚至使一些并无资质的企业偷偷从事违法生产。
昆明市场上,每天能产出200至300桶废机油,倘若仅按照200桶计算,一年就有13000吨废机油。昆明拥有众多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会产生数量惊人的废机油;同时,目前,昆明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11万辆,每天有近900辆车上牌,每辆车行驶到7000公里就要更换一次机油,可见,废机油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目前,通过废机油加工成的燃料油,在昆明市场上的售价为每吨5500元至6200元,与柴油的价格仅相差800元。废机油加工经营者认为,他们的市场如同股市一样,随时都在波动,这主要是因为石油市场的价格起伏所致。如果柴油价格低,他们也得立即降低价格,否则就没有了市场。假如囤积的燃料油非常多,石油市场价格下跌,那么影响就是巨大的。
假如,废机油的流向没有一条正确的渠道,对于环境的污染是无法预测的,因为处置废机油的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以及废水、杂质等。
本报记者调查中,发现这条产业链上,活跃着很多无证经营企业和商贩。废机油经加工成燃料油后,在每吨柴油中兑上三分之一的燃料油,人们是难以分辨出来的。所以,市场的监管尤为重要。<
一家大型废机油加工厂生产出来的燃料油颜色清亮首席记者/陈昱州摄
太平村一个私人废机油回收站正在回收废机油
废机油回收点内油桶堆了好几层
废机油中提出的润滑油
大板桥一工厂墙上写着生产的油脂只限炉灶使用
昆明8家废机油再生加工厂,仅1家有资质
以前,人们处理废机油,一是焚烧后将杂质深埋,二是直接倒掉。1990年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两种处理方式对环境影响很大。随后,地方政府开始扶持部分企业,专门处理废机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收购、加工废机油,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在那些漆黑的油脂里漂浮着成堆的财富,竞争也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而更加激烈。本报记者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发现这条产业链上不仅有手续齐全的大企业,也有小作坊,还有靠赚取废机油差价为生的“游击队员”。
业内人士介绍,昆明目前共有8家废机油再生加工厂,可仅有1家有资质回收、处置废机油。这些企业中,有投资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的,也有仅投资几十万元就开工了的。仅从市场概念来说,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从越来越规范的政策角度来说,一些小型工厂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8家加工厂位于昆明周边,包括羊仙坡、范家营、大板桥,富民、嵩明、晋宁等地。
汽修厂:天天都有人来收购废机油
废机油的产业链,呈现这样一个模式:汽修厂、机械厂因生产产生废机油→收油脂小贩→加工厂(经提炼后成为燃料油)→小街油脂批发市场→餐饮企业(炉灶使用)、机械厂机械使用等。
不难看出,废机油的发源地主要是汽修厂。一些稍有规模的汽修厂每月就可囤积3桶以上的废机油,每桶重180公斤。
在收售、加工废机油市场尚未形成之时,废机油是不值钱的,汽修厂在囤积到一定数量后,会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从事汽车维修近20年的蒋师傅介绍,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才有人前来收废机油,“当时是不给钱的,巴不得请他帮忙处理掉。”
而现在,蒋师傅根本不愁,因为每天都有人来厂里问有没有废机油或废铜烂铁卖。“有时候只有半桶,就被他们‘强行’拉走了,留下三五百元钱。”蒋师傅说,这个过程也有个发展历程,最早是不给钱的,后来因为有不同的买家来收购,就开始给钱,从几十元一桶到几百元,直到前几年才变成称斤卖。
目前的废机油价格,如同市场上买卖其他商品一样,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行价:上门收,一般为3元一公斤左右;送到收购点或油脂加工厂家,为3.5元至3.8元。
蒋师傅厂里的废机油,即使叫价3.8元,同样有人来收。“有时候相差几角钱,我们也不会计较,因为这些油脂都是前来修理的汽车换下来的,里面有杂质和水,车主也不会要,相当于垃圾,却卖了些钱。”蒋师傅说,只要价格合适,一桶给300元或者400元,也就卖了。
昆明金马寺附近的太平村,是收购废机油小贩比较集中的地点。小贩们开着微型车或小货车到各汽修厂收购废机油,每天傍晚回来后将废机油过滤、合并,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成吨地卖给生产厂家。
由于生产厂家之间对原料的争夺,市场上的废机油价格就出现了高低不一的局面。比如,一家企业的定价为3.05元一公斤,市场上马上就会变成3.5元,激烈的竞争致使废机油价格目前已经攀升至3.8元以上。
那么,汽修厂会主动将废机油出售给有资质的收集、处置企业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很多汽修厂的老板也没有这个概念。记者走访了多个汽修厂,大多数负责人这样说:“只要有人出钱来收,我们就会卖。他们拉去怎么处理,不关我们的事。”<
收油小贩:收来废机油,再成吨卖给工厂
作为废机油隐秘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由于比正规回收点出价高出不少,地下回收点成为昆明大多数汽修厂废机油的主要流向地之一,其中便包括了金马寺附近的太平村。
本月9日,记者来到太平村,发现这个处于半坡上的村子里共有近10家回收废机油的商贩,他们大多是外地人,租了当地村民的房子,摆上油桶,开着小货车或者微型车,便开始营业。
这些地点一般比较隐蔽,倘若不找人询问,很难找到。
在太平村口,一家废旧厂房内就有这么一个收购废机油的点。前后两排房屋房门紧闭,空旷的厂区内只停放着几辆大货车。废机油收购点设在最里面,经门卫带路,记者才找到那家收购点:门前被两辆皮卡车遮挡着,两名工人正在将一桶桶废机油从塑料桶内转入大铁桶,不大的仓库被沾满油渍的铁桶占去一半,库内气味刺鼻。
废机油收购点的老板姓徐,来自昭通,在昆明做此生意已有10余年。与其他小贩不同,徐师傅在收购废机油的同时,还从废机油处理厂拉一些已经提炼出来的燃料油销售。他的赚钱模式主要为:从各大汽修厂收来废机油,然后再成吨地卖给加工厂,从中赚取差价;再从加工厂拉来成品燃料油,加一些价后出售给固定的客户。
比如,燃料油一般为5600元一吨,而由徐师傅送到餐馆,就变成了6000元甚至6200元。记者后来从其他老板口中得知,徐师傅的叫价高了一些。
顺着太平村往里走,沿途都能见到一些收油点,这些点大多占地不大,院子内堆满黑色油桶。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收购点几乎看不到消防设施,装满油的油桶就摆在房屋中。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他们收购废机油的价格也不同。徐师傅报的收购价为3.5元一公斤,而村子里另外几家的报价为3.7元。
来自会泽的刘女士一家,则在村子里一个死胡同中开设了一个收购点。他们从事废机油收购近5年,一家共5口人,其中2个孩子还在上学。刘女士和丈夫一起,每天早上8点就要开着小货车出门,到各大汽修厂挨家挨户地询问废机油,一般要到下午6点才收工。
市场行情:
最好的燃料油价格接近柴油
太平村的徐师傅,在某仓库中租了两间屋子,摆放了近百个油桶。他从外面收购回来的废机油都是在这里集中,然后再成吨地卖给需要的企业。
本月9日下午,徐师傅正与一名工人在忙活,他们先把车上的油桶搬下来,然后将废机油倒在其他油桶中澄清、过滤……做这些工作,主要是避免将来出售时,机油中还含有明显的水或杂质,否则机油就不能卖个好价钱。
记者以买家的身份与徐师傅有了一番交流。
“现在燃料油要多少钱一吨啊?”
“一般的5800元,好的要6200元。”
“怎么分好坏?”
“食堂的炉灶用油,还是用好一点的。好油跟柴油差不多,而差一点的虽然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比烧柴油划算。”
目前,柴油的市场价约7000元一吨,倘若以徐师傅所报的那个价格购买燃料油,仅比柴油便宜了800元。
记者随后在太平村里咨询了另外两家,他们都保证送油上门,价格从5500元至6000元不等。这些负责收废机油的人,都想多揽一些生意,因为他们大都有微型车,可拉油进城,每吨油可赚一两百元钱。
东亮工贸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燃料油,为5800元一吨。与其相隔1公里左右的汝绍油脂厂,其燃料油为5600元至5800元一吨。
这些油主要是供给餐饮企业作燃料,倘若加在汽车油箱里,能用吗?汝绍油脂厂的墙上,都写着“所生产的燃料油,仅供炉灶使用”的字样,落款为2007年。
负责人蒋汝绍介绍,这种燃料油虽然已经达到了车用的标准,但是却不能卖给车主或加油站。“万一把人家的汽车弄坏了,厂子卖了都赔不起,所以我们生产出来的燃料油,只卖给餐饮企业或一些机械工厂。”蒋汝绍说,他在墙上写上这些字,就是为了避免被人买去之后供车用,而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有一些厂家坚称其生产的燃料油可以达到柴油的品质,但是人们都不敢轻易地将产品出售给车主或加油站,即使车用,也只是自己用,或者是供给农业机械。东亮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文峰介绍,倘若在1吨柴油中勾兑三分之一的燃料油,人们是无法分辨出来的,除非送去鉴定。<
?
企业自曝:
若市场稳定,每吨盈利200元
昆明东亮工贸有限公司,是目前云南省唯一一家有资质回收、加工废机油的企业。在各种证照齐全的情况下,还拥有一个《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这个证书,必须经环保部门严格检查合格后才能颁发。
其他厂在提炼废机油的过程中,只能提取出燃料油和杂质,杂质只能通过焚烧或垫路处理掉。而该公司却有一套完整的技术和机制,可从废机油中提取出燃料油、基础油、尾油、杂质,燃料油和基础油都可作为燃料销售,尾油则可作为矿山企业重型设备的润滑油,杂质则能掺和在沥青中铺路,并且,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都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了处理。
东亮公司目前正在建设新厂,总投资2500万元,待二期工程结束,年处理能力将达到35000吨。“目前保守测算,昆明市场上年产生废机油量为至少13000吨,而我们公司去年才收购到了6000吨。”总经理牛文峰说,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二的原料被其他无资质的企业收走了。
按照法规规定,收购者也必须是有资质的单位,然而很多收购者却并不知道,很多汽修厂负责人显然也不知道这一法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企业认为,只要有人出钱收购,卖给谁不一样?
东亮公司还专门有一支车队负责收购废机油,有专人负责。但是,他们在谈到收购问题时都很无奈,因为他们虽然有资质,却不得不与小贩们展开激烈竞争。原本,东亮公司定的收购价为3.05元一公斤,却不得不支付3.5元以上,否则将失去市场。
废机油的市场是广阔的,也是充满风险的。牛文峰说:“废机油市场有如股市,充满着变数。倘若市场稳定,每吨能盈利200元。倘若市场不稳定,石油价格下跌,那么就会出现亏损。”
商家处境:
投资百万办小厂,如今已停产
范家营水库上方,便有一家废机油提炼厂,处于半山腰上,比较隐蔽。沿着树林内的一条小公路走到尽头才能到达。
这家祥龙油品厂,老板龙师傅已经65岁。整个厂区占地仅有几百平方米,一间生产车间、一个冷却池、一排住房和一些燃烧废机油用的铁罐,是这个厂区的全部。
目前,该厂已经停产。摆放在生产车间内的废机油塑料桶,说明这里不久前还在进行废机油的提炼生产。整个厂区只有一名工人仍在留守,而老板龙师傅却因痛风躺在床上。
龙师傅介绍,他们厂主要从事废机油提炼成润滑油的工作,由于自己身体不适,加之废机油提炼厂属于整改企业,政府要求关停,他的厂子已经停工2个多月,之前雇佣的7名小工也都遣散回家了,下一步将对一些处理不掉的杂质进行深埋。
早在1993年,龙师傅曾在金殿附近的一家润滑油厂工作,在那里他掌握了一些废机油加工的工艺,后因工作的缘故调离。
2002年,他贷款投资110万元开办了这家废机油提炼厂,到目前陆陆续续投进去的资金已经超过200万元。如今,龙师傅的厂子已经关闭,剩余的设备当废铁卖最多能拿回5万元,而自己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前些年收购废机油根本不要钱,大家都把它当废物处理,到如今你出高价还不一定能买回来。”回想起过去,龙师傅表示,光景好的时候他每年都有近30万元收入,现在生意十分难做。
对于未来,龙师傅表示,由于身体不适加之年事已高,他不想再从事废机油加工,而会回家养老。
然而,背负的欠款他仍不知该如何偿还。
废机油隐秘产业中
这个事儿广为流传
作坊老板
魂断燃烧罐
在废机油隐秘产业链当中,废机油提炼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相比这条产业链较低端的废机油收购小贩来说,废机油提炼厂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人工成本和技术支持,这些地方也是废机油最终转化成燃烧油、润滑油等“值钱玩意”的点金石。然而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对环境污染意识的缺乏和安全生产能力的不足,让这些废机油提炼厂事故频发。
老范的故事,在昆明的废机油行业中广为流传。据人们回忆,老范的工厂规模不大,算是最小的一个加工作坊,总投资不过10多万元,有两个燃烧罐,五六名工人。因此人们认为,虽然这个行业比较赚钱,但是若发生一次事故,一年基本就白干了。“老范是最不划算的,他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
一家作坊式的废机油加工厂设备简陋首席记者陈昱州/摄
向昆明市环保局反映情况,部分非法商贩、生产厂家已被查处
环保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继续强化对非法收集、处置废矿物油经营活动的整治。督促废矿物油产生单位将废矿物油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并对违法将废矿物油交给无证单位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督促有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一步健全收集网络,使非法收集废矿物油的“游击队员”无市场。
环保部门还提醒市民,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2010年6月6日,昆明市修订出台了《昆明市举报违法排污奖励暂行办法》,自6月15日起施行,新的举报奖励办法将奖励金额的上限由原来的6万元提高到8万元,并降低了举报奖励的门槛,扩大了举报奖励的范围。其中:举报人举报排污单位和个人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利用危险废物的,按照罚款额的50%从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予以奖励。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为12369。
律师观点:应疏堵结合规范行业
刘爱国说:“废机油加工生产以及销售渠道规范了,也才能使油料去到它该去的地方,也才能让广大市民放心。”
经营者说:
派专家指导整改
“将来,我只能选择挂靠加盟或合资整改,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句话,是52岁的蒋汝绍在本月9日说的。他的工厂在西冲村,名为汝绍油脂厂,年生产燃料油1500吨。
蒋汝绍是会泽人,来昆明20余年,以前是卖大米的。后来到阳宗海附近一油脂厂打工,学会了用硫酸从废机油中提炼燃料油的技术。
两年后,也就是在2005年,蒋汝绍有了想法,准备自己开办一家油脂厂。“老板很支持我,我现在这些设备就是按照他那个厂建设的。”蒋汝绍说,5年来,这个厂已经总共投资了100多万元。
蒋汝绍收购废机油的途径很广。9月10日,记者在他的工厂里看到了一辆曲靖牌照的货车正在下油桶;一个小时后,又见到了一辆楚雄牌照的货车拉了一车废机油来。其侄儿也刚好拉了几桶废机油来,790公斤,每公斤3.8元,蒋支付了3040元。等侄儿走了,蒋又按了几下计算器,嚷起来:“我怎么多给了他几十元呢?”
早在前几年,蒋汝绍就办理了工商、税务等手续,但是现在却差一个非常关键的手续——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办理这个证,必须经环保部门检查审批。
蒋汝绍的工厂没有取得这个手续,也许因为其提炼燃料油的工艺过于简单,该厂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过滤、过滤、再过滤,再用硫酸除臭,最后的产品只有燃料油;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工厂未经认真规划,显得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