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表示,购买含有骨泥产品时,也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骨头是否来自新鲜的鸡肉;加工工艺是否规范,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生产厂家是否如实标注骨泥这种配料。
全文2473字,阅读约需7分钟
新京报记者吴采倩实习生郝哲琳编辑刘倩校对付春愔
网传淀粉肠中添加的骨泥是什么,到底能不能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科协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范志红告诉新京报记者,骨泥其实就是动物骨头做成的泥,在很多食品中都会用到,符合食品安全的骨泥是可以食用的。
━━━━━
“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骨泥可食用”
3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一淀粉肠生产厂家工作人员透露淀粉肠内的肉很少,“都是用的鸡肉和鸡骨泥,用鸭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报道中提到,记者查询发现出售鸡骨泥的多是经营宠物食品的商家,商家表示,“骨泥不建议人吃,烧烤也不行。”
“骨泥这种产品已经存在多年,在食品中也经常用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科协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范志红表示,实际上,肉联厂每天产生大量新鲜的动物骨头,骨泥就是动物骨头做成的泥。
“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骨泥是可以吃的,还有些企业会把它开发成营养产品。”范志红介绍,骨头中富含钙和铁,含有脂肪,也含有胶原蛋白。经过酶处理、发酵处理和粉碎、研磨处理,骨头中的营养成分可以释放出来。目前,市场上常有商家售卖骨汤拉面,部分骨汤也使用了骨泥酱。
钱程告诉新京报记者,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骨泥是可食用的,对人体并无害处。他猜测,卖宠物食品的商家表示“骨泥不建议人吃”,这可能指的是“走饲料标准而不是人类食品标准的骨泥,不建议给人吃”。
“做鸡肉粉的时候,一般也会用带骨鸡肉直接酶解、喷雾干燥。我们吃的各种含鸡肉粉的调料(比如鸡精),其中也几乎都含骨泥成分。”钱程介绍,骨粉其实就是骨泥干燥后的产物,是中国法规批准的营养强化剂,吃骨粉可以补充一些钙和微量元素。
淀粉肠中添加骨泥是否违规?
在这次淀粉肠“塌房”事件中,有网友质疑淀粉肠没有遵循火腿肠国标来生产,用骨泥替代鸡肉涉嫌“以次充好”。
范志红表示,淀粉肠没有国标,只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亟待规范和统一。据她查阅的行业研究文献显示,“淀粉肠是指以食用淀粉、畜禽产品为主要原料,添加调味品、食品添加剂进行配料,经绞切、搅拌、灌制,采用熏烤、蒸煮、冷却工艺加工的,淀粉含量大于10%,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的熏煮香肠类肉制品。”
此外,范志红认为,不能用火腿肠的国家标准去要求淀粉肠,按照国家标准,火腿肠的蛋白质含量需要达到10%,是淀粉肠的2倍。“不是说淀粉肠不能吃,是不能当作肉肠来吃,营养价值不一样。”
据媒体报道,3月16日,全国肉禽蛋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振宇表示,该委员会主要负责肉制品的食品标准化工作,暂未制定淀粉肠的国标。但考虑到淀粉肠配料表中标注的主要配料是肉类,该委员会将再次开会研究要不要做“淀粉肠”国家标准。
既然淀粉肠没有相应的国标,那在淀粉肠中添加骨泥是否违规?
范志红认为,如果淀粉肠里加入了卫生指标合格、质量优良的骨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它的营养价值。购买含有骨泥产品时,也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骨头是否来自新鲜的鸡肉;加工工艺是否规范,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生产厂家是否如实标注骨泥这种配料。范志红说,“淀粉肠中加入骨泥配料不违法,但加了却不告知消费者,或用它来冒充其他配料,才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