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认证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服务作为制造业的“试金石”,有助于倒逼企业注重质量品牌,提升国产制造质量水平,提高大众对“国货”的消费信心,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观研报告网
ChinaBaoGao.com
一
检测认证服务行业概述
检测认证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服务作为制造业的“试金石”,有助于倒逼企业注重质量品牌,提升国产制造质量水平,提高大众对“国货”的消费信心,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对国际而言,随着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检测认证在供需两端传递质量信号,引导各方建立和传递信任,用专业技术把好“出口关”,提升产品国际美誉度。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检测认证服务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从行业特点来看,检测认证行业具备以下四个主要特点:1)公信力是检测认证机构规模化发展的关键;2)单笔交易金额小、小微企业众多、行业存活门槛低;3)服务万业、下游分散;4)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
二
各国均将检测认证服务行业发展提升至战略地位
我国检测认证服务行业重点政策梳理
世界各国同样将发展检测认证服务提升到战略高度,例如:美国出台质量促进法案,将计量、标准列为国家全球战略;德国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战略、以品牌推动产品出口”的国策和“工业4.0”计划,将标准列为核心战略;而日本的崛起更是离不开由首相牵头制定的“质量救国”国策。总的来看,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建立了认证认可制度,将检测认证作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便利贸易交往、促进产业升级等的基础手段。尤其是发达国家更是拥有无比强大的检测技术标准。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1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日本有8000多个工业标准和近400个农业标准;国际通行的认证分为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两大类,体系认证如IS09000认证、IS014000认证等,产品认证如UL、CE等,产品认证中又分为安全认证和品质认证。
国际通行的产品认证介绍
三
检测认证应用较为广泛,产业链条发展全面
1、上游为仪器设备、耗材等服务供应商
2、中游是以实验室、研究机构、检测认证服务公司为代表的服务提供商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
检测认证作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化发展和信息化加持,预计未来行业将会变得数字化、便利化、规范化,行业内部也将进一步细分,向两极化发展,一种是深耕某一细分领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到细分领域的龙头检测认证机构;另外一种是通过并购等手段,不断拓展自己的检测能力及专业水平,成为规模化综合型的检测认证机构。
3、建筑建材、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及食品检测是下游应用最多的领域
此外,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行业监管趋严,产品标准和抽检覆盖范围继续扩大,食品厂商和政府购买食品检测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是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体,在国家政策鼓励引导、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强化的背景下,上述三大客户群体的快检需求具有极大的扩张空间。同时,随着个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走进家庭指日可待,消费者市场的扩张将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下一个增长爆发点。
当前传统领域的检测认证市场空间进入相对稳定的体量,而新兴领域如婴幼儿辅食、化妆品、宠物食品、半导体、军工、医疗器械、生物安全、药品、材料、软件及信息化等领域仍处于上升阶段,也是未来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4、检测认证受保护,预计国产厂商将主导
检测认证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检验检测与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共同组成了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安全、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产业升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受到国家保护。
截至2022年底,我国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突破5.4万家,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等各类认证证书336.6万张,涉及93.9万家企业和组织,涉及数十个领域、数百万项科技项目,每天产生数亿计的检测认证数据,这些数据及其衍生成果在大数据和智能信息的时代驱动着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科技、贸易、环保,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提供着有力支撑。推动检测认证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保障个人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筑牢新型国家质量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习、研究、利用检测认证技术对科技向创新向产业化转化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产业价值。目前,我国已经把检测认证纳入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凸显了检测认证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地位,预计未来我国将逐步形成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国产厂商将主导行业。
检测认证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为了维护自身的市场占有率,第三方机构应优先选择在自己擅长的细分赛道上努力打造长板和规模经济效应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战略选择、投资培养中期和中长期的主要增长点,避免出现随波逐流的情况,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