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卫生制度(精选5篇)

1、食堂人员上岗前必需举行健康检查和卫生学问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凡有下列疾病者不能从事餐饮工作: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消化道传染病、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性病等。

3、进入工作场地严禁吸烟、吃零食、挖耳朵、揩鼻涕、随地吐痰;严禁浓妆艳抹、涂指甲油、喷香水、留长发、戴戒指、耳环。

4、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需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需使用售货工具。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洗工作服。

5、各操作间严禁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及有毒物品。工作时不得接触不洁物品,手外伤时,经过包扎戴上防护手套方可参与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6、见脏就扫、见污就除,准时冲洗、清扫、消毒工作场所,以保持清洁整洁的生产经营环境。

冷荤食品卫生制度

1、冷荤操作必需天天定时举行空气消毒。

2、操作员必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

3、凉菜由专人加工制作,非凉菜操作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操作间。

4、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需专用,生熟分开,用前必需消毒,用后必需洗净并保持清洁。

5、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必需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操作间。

6、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凉菜拼盘的原料,应尽量当餐用尽,剩余尚需使用的必需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食品烹调卫生制度

1、厨师操作前要对食品、半成品的质量严格检查,对不符合烧煮、烹调要求的食品不准举行烹调加工。

2、烧煮时,应将食品所有浸泡在水中,并注重上下翻动,使食品各部位都能受热。油炸食品的.油温不宜过高,并不断补充新油。

3、烹调食品时,不准用手指或炒勺直接尝味,尝余的菜肴、汤汁不准倒回食品内。

4、烹调食品所用的酱油、食醋,有些简单发霉、生虫,使用前应检查质量。更换盛放调味料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并有显然标志防止用错。

5、烹调加工食品所用工具、容器应保持清洁,用后清洗整洁,用前消毒。

粗加工操作食品卫生制度

1、蔬菜应遵从一拣、二泡、三洗、四冲的操作原则。首先要去除腐败变质、枯萎、生虫子和污秽不洁的部位,洗净泥土杂质、虫体、虫卵。

2、每日加工下来的废弃物、污物准时倒入废物筒或垃圾箱,做到当日清除,以免存放过久废弃物变质、发臭,影响卫生。

3、工具容器设备要洗净、消毒,保持清洁,搞好环境卫生。成品食品和厨具要摆的整齐。

4、见脏就扫、见污就除,准时冲洗、清扫、消毒工作场所,以保持清洁整洁的生产操作环境。

糕点加工食品卫生制度

1、面粉应无霉变结块,果料应无虫、虫蛀或酸败,油脂应无酸败,动物性食品无腐败变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使用卫生标准。

2、操作前穿好工作衣帽、口罩、用肥皂洗手,擦净操作台面及用具。

3、制作肉类馅儿先检查肉的质量,加调料拌和后的肉馅应准时放入冰箱保存,防止变质。

4、所用鲜蛋应景灯光照验,清洗消毒后使用。

5、加工结束后,做好用具的洗刷,并举行室内消毒。

选购食品卫生制度

禁止选购的食品

1、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的商贩或黑加工点出售的食品。

2、未经有关部门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类。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的食品。

4、容器污秽不洁、破损、可能造成污染的食品。

5、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混有异物的食品。

6、无商品标签或超过保存期限等“三无”的食品。

7、用有毒有害材料或容器盛装的食用品。

食品运送的卫生要求

1、运送过程中要防止食品污染。

2、运送车辆保持清洁。

3、运送过程中应彻底做到防尘、防蝇、防晒、防雨。

4、食品选购运送人员应注重个人卫生,品味熟食要用工具,装取直接入口食品前要洗手消毒。

切配操作食品卫生制度

1、厨房用具应按其用途不同放置在固定位置上。

2、菜板、菜墩用后要立式存放,用前要消毒。

3、刀具应插挂或专柜存放,用前要消毒。

4、抹布要晾挂起来,其他炊具用后要放在台架上,不得落地放置。

5、生熟用具、容器分开存放或有显然标记,生熟食品不能存放在同一库房或冰箱内。

6、保证操作间的整洁干净,搞好个人卫生。

车间卫生

为确保产品卫生质量,防止产品手污染和有害因素混入产品中,危害人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一、车间卫生要定时举行清扫,确保室内无污染因素。

二、闲杂人员禁止进入车间。外来人员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不得入内,发觉违背者追究责任人。

三、进入车间必需换工作鞋,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搞好个人卫生,从规定大门进出。

四、员工的工作衣、冒、鞋要常常清洗保持清洁。

五、车间内穿的工作鞋,禁止在车间外穿。

六、更衣室、换鞋间要保持清洁,换下衣、帽、鞋要摆放整齐。室内禁止放其他物品。

七、进入车间禁止化妆,戴首饰。严禁带食品进入车间。

八、批准进入车间的外来人员,必需按上述规定执行,违者谢绝进入。

九、混粉员工同时执行《进入包装厂间规定》。

十、违背以上规定者第一次罚款5元,二次以上者罚款10—50元。

十一、本规定由班长和工段长监督执行,公司管理人员和公司领导作不定期检查。

成品卫生

食品添加剂和卫生质量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作为生产企业,必需有严密的管理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员工具备有卫生法制观念,才干确守卫生质量,创造出优质的产品。

一、公司对于产品卫生质量有关人员举行卫生培训,考核合格者上岗。考核记录存档保存。

二、对于与产品卫生质量有关的员工每年举行一次健康检查,符合健康条件者上岗,不符合的禁止上岗,健康记录存档,以便查阅。

三、建立卫生质量控制点。质量卫生控制点的操作员工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设备卫生,班组长天天检查一次,工段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记录每月底装订,统一交质管部存档,保存一年。

四、必需用手直接接触产品者,操作时必需戴手套。

五、按设备清洗规定举行对设备的清洗。班长或工段长在清洗结束后举行检查并记录,不合格的重新清洗。

六、质管部每月至少对人员卫生、设备及环境卫生检查两次不符合要求的`要催促整改,并处以50—200元的罚款。检查记录每年年底装订存档,保存两年。

七、每半年向自来水厂索取水质报告,存档备查。

八、生产线工人上岗必需按规定穿着并保持清洁。手部受伤者不得上岗。

九、不合格产品做好标记,分离存放并作记录。废弃物要有专业容器存放,每日交接班前处理结束。

十、进厂原料及辅料,经检验质量及卫生质量合格后入库,堆放是应与地面、墙面有不少于10cm的距离。

十一、成品入库有专有成品仓库存放,堆放时与地面、墙面有不少于10cm的距离。

十二、设备修理时的卫生要求:

1、进入车间修理设备必需更换衣、鞋、戴工作帽。

2、修理时的废弃物和油类必需随时放入废物桶中,不准乱丢。

3、修理完毕必需清洗设备内外,需要消毒的还必需消毒。

4、试车结束,操作工必需清洗地面,带干燥后方可开机

一、目的

为了维护好公司环境卫生,创立公司整体的健康环境,特制定本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厂区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标准。

二、适用范围

厂区卫生为公共区域、个人区域。

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生产现场、道路、水沟、洗碗池、停车场、垃圾存放区;

个人区域:包括办公室、技术部个人办公桌及车间员工个人区域。

三、具体内容

1、日常卫生工作――公共区域

①厂区:地面卫生清洁专门由清洁工负责,其卫生清洁范围包括:总经理办公室、办公室、办公室走道、会议室、技术部、卫生间、洗碗池。

②车间员工休息室:卫生清洁由车间主任指定值班表,员工每天轮流于上午8:~8:30进行清扫。

③保安室:保安室须每日清扫,保持卫生环境,厂区的公共卫生间、停车场、垃圾存放区暂时由保安室进行清扫。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a、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

b、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地方;

c、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洗,无溢满现象。

对不按要求清洁整理的员工,办公室可酌情予以5-20元罚款或其他形式的处分,并有责任对其予以教育。

2、日常卫生工作――个人区域

①办公室:每天上班办公室员工需对个人的桌面、抽屉、电脑、文件柜以及个人办公桌周围一米之内的`地面进行清扫工作;

②车间:车间每天内部卫生清洁、物品整理、机器和工具保养由车间具体负责,按照自己岗位自己清洁的原那么由车间负责分配;

③仓库:仓管员对于每次收、发货完毕后,应立即整理库房并清扫清洁卫生。使货位整齐,货行间有距离,以便执行先进先出原那么;保持仓库内不得吸烟,保持个人卫生,穿着清洁;

入住员工宿舍应做到以下几点:

a、员工宿舍床位由办公室统一安排,未经许可不准擅自调换宿舍宿舍。宿舍内外公共生活卫生用具及电器装置,不准私自拆毁。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卫生间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文明素质的综合体现,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一、公司男、女宿舍楼卫生间管理由专人负责,其它区域卫生间管理由所在单位责任人负责。

二、卫生间必须保证设施完好,标志醒目,上下水道畅通,无跑、冒、滴、漏现象,如有损坏要及时维修。

三、订时打扫,全天保洁,通风良好,做到各种设施干净无污垢,地面无积水、无痰迹、无异味、无蝇蛆和烟头,一处不合格罚款10元。

四、卫生洁具做到清洁,无水迹、无浮尘、无头发、无锈斑、无异味,墙面四角保持干燥,无蛛网,地面无脚印、无杂物,一处不合格罚款10元。

五、便后及时冲洗,做到手纸入篓,当天清理,便池内严禁丢弃报纸和杂物,以免造成管道堵塞,违者发现一次罚款20元。

六、卫生间墙壁上严禁乱写乱画,对故意损坏卫生设施者,将根据情节轻重罚款50—100元。

卫生管理准则

1.本公司为维护员工健康及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特订定本准则。

2.凡本公司卫生事宜,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行之。

3.本公司卫生事宜,除总务及生产单位(安全卫生委员会)负责外,全体人员,须一体确实遵行。

4.凡新进入员必须了解卫生的重要与应用的知识。

5.各工作场所内,均须保持整洁,不得堆积足以发生臭气或有碍卫生之垃圾、污垢或碎屑。

6.各工作场所内之走道及阶梯,至少须每日清扫一次,并须采用适当方法减少灰尘的飞扬。

7.各工作场所内,应严禁随地吐痰。

8.饮水必须清洁。

9.洗手间、厕所、更衣室及其他卫生设施,必须特别保持清洁。

10.排水沟应经常清除污秽,保持清洁畅通。

11.凡可能寄生传染菌的原料,应于使用前施以适当的消毒。

12.凡可能产生有碍卫生的气体、尘灰、粉末之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1)采用适当方法减少此项有害物的产生。

(2)使用密闭器具以防止此项有害物的散发。

(3)于发生此项有害物的最近处,按其性质分别作凝结、沉淀、吸引或排除等处置。

13.凡处理有毒物或高热物体的工作或从事于有尘埃、粉末或有毒气体散布场所的工作,或暴露于有害光线中的工作等,须着用防护服装或器具者,应按其性质制备。

从事于前项工作人员,对于本公司设备的防护服装或器具,必须善用。

14.各工作场所的采光,应依下列的规定:

(1)各工作部门须有充分的光线。

(2)光线须有适宜的分布。

(3)须防止光线的眩耀及闪动。

15.各工作场所的窗面及照明器具的.透光部分,均须保持清洁,勿使有所掩蔽。

16.凡阶梯、升降机上下处及机械危险部分,均须有适度的光线。

17.各工作场所应保持适当的温度,温度之调整以暖气冷气或通风等方法行之。

18.各工作场所应充分使空气流通。

19.食堂及厨房之一切用具及环境,均须保持清洁卫生。

20.垃圾、污物、废弃物等的清除,必须合乎卫生的要求,放置于所规定的场所或箱子内,不得任意乱倒堆积。

21.公司应设置甲种急救药品设备并存放于小箱或小橱内,置于明显之处以防污染而便利取用。每月必须检查一次,其内容物有缺时应随时补充。

22.本准则经呈准后施行,修改时亦同。

规范规定了天然矿泉水产品的加工环境、设备、人员等的卫生条件,确保生产出符合我司标准,促进公司发展为目的,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卫生管理。

三、定义

规范公司各部门的卫生标准。

四、内容

4.1厂区及办公楼卫生管理制度

4.1.1厂区的环境及办公区域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由行政人事部负责,随时注意保持干净、整洁;

4.1.2随时保持厂区内道路、水沟、公共区域、厂区内卫生间等清洁、无蚊蝇、无鼠害、地面无积水;

4.1.3每天9:00前将厂区及办公楼内垃圾桶的垃圾收集至地面垃圾中转站(保证垃圾桶周围无散落的垃圾),厂区所有的垃圾必须于当天清运出厂;冲净垃圾中转站地面和墙壁,保证地面及墙壁无污垢及污水残留;

4.1.5厂区环境每周必须进行一次灭蚊蝇、灭鼠工作,对厂区周围环境、水沟、洗手间、公共区域进行喷洒灭蚊蝇;捕鼠笼进行灭鼠;

4.1.6以上工作内容(4.1.1—4.1.5)由人事行政部负责随时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并在《厂区及办公楼卫生检查表》中记录,应定期向领导反馈人员工作表现。

4.2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4.2.1生产车间建筑材料使用无毒、耐腐蚀、易于清洗的材料;

4.2.2生产车间应整洁、无蚊蝇,工作台无杂物,设备表面及输送带洁净无灰尘,车间地面平坦、无污水、无污泥、碎烂纸皮、杂物等;

4.2.3生产车间使用物品的管理须符合7S管理制度要求,严禁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

4.2.4设有与车间相边的更衣室,其卫生管理按《更衣室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4.2.5在适当地点设置洗手池、消毒池,同时在进入水处理、灌装间前设置过脚池;

4.2.7进入生产车间人员卫生管理按《员工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4.2.8车间出口及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蝇和防蚊虫设施;

4.2.9车间内的纱窗与外界相通的门不允许敞开,以免蚊蝇进入;

4.2.10车间在适当地点设置灭蚊蝇设施,并正常开启,如有损坏,立即修复或更换;

4.2.11车间定期灭蚊蝇,夏季每周对车间灭蚊蝇一次,冬季视实际情况每一周或两周灭蚊蝇一次,使用的药品须适用于食品厂车间内用;

4.2.12车间内发现有蚊蝇等视为卫生不合格。车间内人员一但发现蚊蝇,须立即将其消灭;

4.2.13灌装间卫生管理按《灌装间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4.2.14每班必须有约15-30分钟搞卫生,拖地、清理工作场地、纸皮、绳子、胶纸、废瓶盖、废空瓶、烂标签等必须分别清理或摆放整齐。

4.2.15每周必要时行卫生大扫除一次,擦门窗、玻璃、墙面,清理车间下水道。

4.3更衣室管理制度

4.3.1各生产车间必须设有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

4.3.2更衣间必须保持干净、无灰尘、无积水、空气流通、无异味;

4.3.3所有衣服、鞋必须入柜,且工衣、工鞋不得同柜存放;

4.3.4工衣和私人衣物、私人物品必须分开存放,并折叠、整齐摆放;

4.3.5所有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如口杯、食物等)不得带入更衣室。

4.3.6禁止在更衣室内进食、吸烟、睡觉;

4.3.7所有柜门在未更衣时要求一律关闭,柜门锁损坏应报告领导,便于及时更换修复;

4.3.8更衣室灭蚊蝇设施要求一直开启;

4.3.9灌装间的二次更衣室,要求洁净服和工衣分柜存放,用塑料衣架整齐悬挂;

4.3.10人员离开后灌装间更衣室要求开启紫外灯。

4.3.11更衣室每天必须进行一次卫生管理。各车间按照卫生清洁区域划分责任,安排更衣室清洁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4.4灌装间卫生管理制度

4.4.1进入灌装间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服、帽、水鞋、口罩(口罩须掩住口、鼻)按指定途径,经过脚池消毒和风淋室风淋后,方可进入灌装间;

4.4.2所有人员进入灌装间之前必须按《灌装间进入人员卫生要求流程》更衣、洗手消毒,进入灌装间后必须用75%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灭菌,在工作过程中亦须每隔2小时对手部消毒灭菌一次。灌装间操作人员要求手部微生物检测的细菌总数≤500个/手;

4.4.3灌装间操作人员不得将洁净服、帽、水鞋穿出灌装间二次更衣室。灌装间应配备足够的洁净服、工帽、口罩、水鞋,并每班进行清洗、清洁处理;

4.4.4进入灌装间人员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私人物品带入灌装间;

4.4.5进入灌装间人员首先必须遵守《员工卫生管理制度》中关于个人卫生的要求以及洗手要求;

4.4.6进入灌装间人员的管理:非灌装间操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在《灌装间进入人员登记表》中登记扣方可进入。按第2条更衣、洗手消毒,灌装间操作工必须监督进入灌装间人员的着装规范及其执行卫生制度的情况,并作记录。如不符合要求的,灌装间操作工有权拒绝进入,如操作工未做检查让其进入的,操作工同时视为违规。

4.4.7灌装间操作工在每班开始生产前,必须提前进入灌装间,分别启动空气净化装置、封盖机,必须用臭氧水彻底冲洗灌装头、回收接水盘。开机前冲洗10分钟,第一圈水不封盖应倒掉,并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并作出书面记录;

4.4.8生产前,洗盖消毒液的浓度、灌装水水质等需经品控员确认,通知合格时方可开机生产;

4.4.9交接班时,两班人员应同时检验设备运转情况,作好交接班记录;

4.4.10灌装间操作工应在开始生产前及生产结束后清洁设备表面,保证设备表面各个部位清洁、无灰尘、无污物。只允许用水冲洗或用干净的温抹布擦拭清洁,严禁用压缩空气吹喷;

4.4.12设备维修人员应与操作工就维修结果及检修部位进行沟通,维修人员要做好维修场地的卫生清洁工作,检修后设备的清洁、消毒由操作工负责;

4.4.13设备大修后正式生产前,生产部应熏蒸消毒灌装间后方可生产。

4.4.14灌装间内要求清洁干净。地面、设备、墙壁不得有污渍、油污等污物存留;现场无任何杂物摆放;掉地空瓶、瓶盖立即捡起丢到不合格暂存框;

4.4.15灌装间内要求保持明显正压,内外压差应大于等于10pa以上;

4.4.16灌装三合一机高效出风口正下方的空间区域洁净度必须达到100级,灌装间的其它区域洁净度必须达1000级;或灌装间整体空间洁净度必须达1000级。对空气过滤网的`清洁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清洗、更换,初效过滤器每15天清洗一次(原则上每月1日、16日清洗),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每年或每两年更换一次,以确保灌装间洁净度符合设计要求;

4.4.18灌装间操作工对工作区域内的瓶盖、次瓶、损耗瓶等必须及时清理出灌装间,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4.4.19员工停机进餐时、因故停机时、停产休息等情况,必须开启灌装间内的全部紫外杀菌灯进行空间消毒。开启紫外灯后应检查其工作状态,确保所有紫外灯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应及时报告领班安排检修、更换;

4.4.20操作工在下班前或交接班时,必须清理干净工作现场,清洁生产设备;

4.4.21灌装间空间消毒:在生产过程中按1次/2小时的频率对灌装间的地面、墙壁、墙角等空间喷洒300ppm浓度的复核季铵盐;空间落菌和尘埃粒子检测出现异常时,增加消毒频率。消毒应在《灌装间清理消毒表》中记录。

4.4.22进入洁净区工作时首先将总电源开关合上送电;

4.4.23为保证洁净室的洁净度,洁净室每次使用时应提前30分钟先开净化送风风机,以便使各灌装间进行自净;

4.4.24禁止将容易发尘、发霉的物品及用具带入灌装间;

4.4.25进入灌装间时必须先换鞋、更衣、穿戴连体洁净服,工作时应尽量不作明显扰乱气流流向的运作

4.4.27工作完毕所有人离开洁净室之后中,必须关闭总开关。

4.4.28每班检查净化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

4.4.29定期消毒、清洗初效过滤器(原则上每月1日、16日),每年或每两年更换一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4.4.30每天检查一次灌装间的正压差,应不小于5pa,否则必须检查初效、中效过滤器是否堵塞,清洗更换、检查送排风机是否运转正常;

4.4.31每周一次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洁净室的洁净度,如不符合技术参数可调节送、回风管上的可调风阀来调节送风量和控制回风量,直至室内洁净度达到其技术参数为止;

4.4.32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更换后,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查高效过滤器与四周边框密封是否良好。调节送、回风管道内的送风风量,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洁净室内的洁净度,直至达到技术参数要求;

4.4.33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应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

(1)气流速度降到下限1.5米/秒;

(2)更换初效、中效空气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

(3)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阻力达到初阻力的1.5——2倍;

(4)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破损。

4.4.34空间落菌检测

(1)检测频率:1次/周;

(2)检样数量:按附件规定分布检样组(每组包括1个总菌培养皿和1个霉菌培养皿)为宜。可视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布点数量;

(3)每次由微检员负责提前1天将次日所需的培养皿预备好,冷藏于冰箱;

(4)检测日,由当班微检员负责检测需监控的生产线灌装间的空间落菌;

4.4.35空间落菌检测培养皿放置要求:

(1)放置前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度级别的工作服,戴好口罩、双手消毒;

(2)测试时,灌装间内不得多于2人;

4.4.36严格按规定位置放置培养皿;

4.4.37落菌检测完毕,将培养皿盖好,收集于篮子时里;

4.4.38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培养(总菌培养:37°培养48小时;霉菌培养28°培养72小时);

4.4.39异常处理:若空间落菌不合格,书面通知责任部门改善,直至检测合格;

4.4.40空间落菌检测结果由微检员详细记录于《灌装间落菌、尘埃粒子、正压检测记录表》中。

4.4.41空间尘埃粒子检测

4.4.42在执行完毕第4.4条中平皿布点后,立即对灌装间尘埃粒子检测;

4.4.43检样数量:2个样/灌装间,一个样必须是灌装区域;

4.4.44空间尘埃粒子检测要点:

(1)检测前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戴好口罩;

(3)严格按照规定的位置检测;

(4)取两点检测数据的平均作为灌装间本次检测结果。

4.4.45尘埃粒子检测操作规范;

4.4.46异常处理:若尘埃粒子检测结果不合格,书面通知责任部门发送,直至检测合格;

4.4.47尘埃粒子检测结果由微检员详细记录于《灌装间落菌、尘埃粒子、正压检测记录表》中。

4.4.48各灌装间正压标准值:大于5pa;

4.4.49各灌装间应安装微压表,便于品控员对各灌装间的正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每天检查并记录。

4.5车间消毒制度

4.5.2消毒频率:

(1)原则上每周行熏蒸消毒。灌装间设备进行大修后必须熏蒸消毒后方可开机生产。并记录于《车间熏蒸杀菌记录表》;

(2)如因生产需要不能停机进行熏蒸消毒,每周执行以下消毒方法:用300ppm复合季铵盐喷洒消毒灭菌,对地面、墙角、空间均匀喷酒,然后开启紫外灯,保持灌装间密闭消毒至少30分钟。

4.5.3消毒药品用量:复合季铵盐按0.3%-0.5%。

4.5.4消毒方法:将不锈钢(塑料盆)盆均匀分布旋转于灌装间适当位置,把已称量好的复合季铵盐倒入不锈盆(塑料盆),再按要求量沿盆壁缓慢倒入复合季铵盐,关闭灌装间的门窗,密闭8小时以上,开启空气净化装置至室内复合季铵盐排出后(约需1小时)开机生产;

4.5.5注意事项:倒入时应戴上耐酸耐碱手套操作;盆内不得放置纸质等易燃物品;配置好后应迅速离开灌装间。

4.5.6车间管道及灌装间设备(灌装机、封盖机)的清洗、消毒

4.5.7每天早晨开机生产前,水处理车间必须提前给生产车间供给合格的臭氧水,生产车间必须提前用合格的臭氧水清洗消毒管道、机器设备不少于5分钟(停产一天以上,必须清洗消毒不少于10分钟),并经品控员检测合格,通知可以开机方可生产;

4.5.8生产过程中如因故停机超过20分钟,开机生产前必须用合格的臭氧水清洗消毒管道、机器设备不少于5分钟;

4.5.11灌装间的机器设备表面及操作台面的清洗、消毒,每天开机前及下班后必须用臭氧水彻底冲洗干净;

4.5.12灌装间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设施(如灌装头、封盖头、输水管道等)修理后,先用干净的湿抹布和洗洁精擦拭干净,然后用臭氧水冲洗消毒不少于5分钟后,方可开机生产,必要时由品控员判定是否需要取样检测水质;

4.5.13车间过脚池消毒液:每班由车间指定人员按1:100比例配制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品控员每班检测一次并记录于《车间使用消毒液浓度检测记录表》。必要时对过脚池消毒液进行抽查,发现消毒液不符合要求时立即要求领班处理。消毒液配制情况记录于《车间消毒剂使用登记表》。

4.6车间虫害防治制度

4.6.1应在车间设置纱窗、纱门和防蝇门帘,以防止蚊蝇进入车间;

4.6.2车间下水道口应设置水封,排气扇口、通风口应设置铁丝横格子网,以防止飞虫、爬虫进入车间;

4.6.3车间适当位置按要求数量设置荧光灭蚊灯;灭蚊灯的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

(1)距离地面适当高度,以利于对灭蚊灯进行检查、清理为宜;

(2)安装在背光或处,以免减弱荧光的效果;

(3)与堆放物品及工作台面应保持50cm以上距离;

(4)车间的出入口、更衣室、车间人流通道应安装灭蚊灯;

(5)车间灭蚊灯的安装原则:以灭蚊灯能覆盖整个生产区域;

(6)车间灭蚊灯的安装由工厂质量部会同生产车间,根据各车间实际情况确定车间内灭蚊灯的安装位置及数量,报请生产总监后实施。

4.6.4车间应按要求设置、安装防治设施;

4.6.5各车间应对防治设施建立明确的责任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清理。每班上班前由责任人对各自负责的防治设施检查;

4.6.6车间蚊蝇的防治:车间应对每台灭蚊灯按区域编号并明确责任人。每班上班前,责任人对各自负责的灭景栾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灭蚊灯工作是否正常;蚊蝇、飞虫数量。并将松果结果记录于《车间灭蚊灯使用情况检查表》;

4.6.7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向领班及当班品控员汇报,对异常情况作出处理;

(1)灭蚊灯蚊蝇数量异常;

(2)车间发现活蚊蝇;

(3)灭蚊灯无法工作或工作不良;

(4)其它防治设施不工作或工作不良。

4.6.8车间应定期对生产区域用由质量部指定的灭蚊剂进行喷洒,以杀灭、驱赶车间内活体虫害,并记录于《车间灭蚊记录表》;

(1)蚊虫多发季节(如春夏秋),车间应每周用灭蚊剂喷洒一次;

(2)蚊虫较少季节(如冬季),车间应每月用灭蚊剂喷洒一次;

(3)选用国家卫生部门认可的在食品厂中使用的灭蚊剂,实施灭蚊前确认所有的原料、包材、成品、及暴露的设备窗口均已被安全遮盖、隔离;

(4)工厂质量部根据实际情况(如灭蚊灯蚊蝇数量异常、车间发现活蚊蝇等),认为有必要增加喷洒频率时,车间应增加喷洒次数。

4.6.9质量部不定期对各车间进行车间害虫防治工作的检查、监督。

4.7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4.7.1工厂行政从事部门需组织对新参加工作及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食质量量卫生和食品生产安全教育;

4.7.2定期对全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它有关卫生规范法规的宣传、培训、教育;

4.7.3生产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禁止化妆(如涂粉性化妆品);

4.7.4生产人员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如项链、耳环、戒指、手表等)带入车间;

4.7.5进入车间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用、工作鞋、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必须将头发全部包在工作帽内);

4.7.6生产人员不得穿工作鞋出车间,灌装间人员洁净服、工作帽、工作鞋一律不允许穿出灌装间二次更衣室;

4.7.7严禁在车间内吃食物、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禁止在生产区域(生产车间、更衣室、仓库等)存放食物;

4.7.9未经许可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经批准的外来参观人员,须在我司指定人员的带领下按指定路线参观,并按我司要求更衣着装;其余需进入生产车间的非生产人员,必须遵守本规范的规定;

4.7.10灌装间操作人员卫生管理按《灌装间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4.7.11生产人员的着装情况及工衣、工帽的卫生清洁情况由当班领班每班进行检查,品中不定时抽查。部门负责人日常巡查本部门员工的卫生情况,质量部负责人对全厂员工的卫生情况进行日常巡查;

4.7.12质量部品控员按每周一次的频率对灌装等岗位员工的手部卫生情况进行抽查检测;

五、区域考核细则

5.1卫生检查频次:每月至少一次,参与卫生检查人员由质量部负责组织,具体参与卫生检查岗位包含但不限于工厂副总、生产总监、各部门主管等;人事行政负责协助并通知;如现场卫生恶化或检查平均分数低于85分时,增加检查频次;

5.2卫生检查方法:一般采取眼看、手摸的方法。如灌装区域规定“吹瓶间灌装机间保持干净卫生的状态,无积尘、无生锈、无油污”,检查本条时,检查者要观看内外的卫生状况,如表面是否有灰尘(内外),如果有类似污迹,检查者应该要求该岗当值员工清除这些污迹或者记录下来,班后清除;“0”或“1”、“2”此项记录为“0”分;污迹超过3处或者某一处污迹大小超过3cmx3cm或同等面积,此项记录为“0”;无任何污迹,窗门关闭正常,此处记录为“2”;中间状态记录为“1”;

5.3结果评定:

5.3.1各区域每个卫生项跟据实际卫生情况计分“0”、“1”、“2”,然后汇总;

5.3.2该区域最终得分,最后折算成百分制的得分

5.3.3、责任范围:生产部负责:井水区;水处理间;盖、坯区;吹瓶、灌装区域;洗盖区;灯检、贴标、封箱区;码垛区;更衣室;设备部负责:高低压房;五金备件库;仓库部负责:成品仓库;辅料仓;化学品仓;人事行政部:厂区外围;食堂;厕所;办公区;品控部:化验室、留样室;

5.3.4、考核分数应用:区域检查结果为80分以下时,用岗位卫生区域考核分数x系数0.7,依次类推;得分占比系数如下表:

检查分数

得分占比系数

80分以下(不含80分)

0.7

80-85分(含80分和85分)

0.8

86-90分(含86分和90分)

0.9

90分以上(不含90分)

1

一、管理要求(一)学生宿舍实行责任制,开学一周内各宿舍推选出宿舍长(此后按实际情况可以改选)。舍长对本宿舍的清洁卫生负管理责任,排出卫生值班表;每天督促并检查值日生进行责任范围的保洁工作,安排好每天的清洁卫生工作和保持宿...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墙报、宣传栏、黑板报、会议、党员村民代表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各种阵地,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活动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意义,使整个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同心协力抓创建的良好氛围。...

为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水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使宿舍环境达到“清洁、整齐、文明、有序”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五不准:1、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废纸、白色垃圾、果皮等;2、不准向窗外倒水和乱...

“立足青岛、最高性价、坐实口碑、快速复制”是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坐实口碑,环境卫生作为树立口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大家的重视,并且每个人都要以身作则,并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一、目的为提高酒店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向顾客提供清新、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特制定本规定。二、内容1.卫生管理包括个人卫生管理、物品及设备卫生管理和食品卫生管理三个方面。...

1、学校公共厕所必须切实加强管理,厕所管理有专人负责,并进行定期检查。2、三、四楼学生公共厕所每周一至周五安排班级轮流值日、保洁。纳入流动红旗评比。...

餐饮单位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一、餐饮业必须持有效卫生许可证,到期及时验换。二、从业人员按要求如期进行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定期培训,持合格证上岗。三、从业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整洁干净的工作服,戴口罩、发帽,坚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

(1)地面清洁无杂物,桌椅保持洁净,门窗玻璃要经常擦洗,四壁无尘,清净舒适。(2)西餐厅周围的垃圾污水要及时清理,西餐厅内不要摆放杂物、空酒瓶、私人用品等,扫帚、拖把等清洁用具要放进保管室。...

1.加工前要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如米、面、黄油、果酱、果料、豆馅以及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如果发生虫、霉变、有异味、污秽不洁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情况,不能使用。...

一、卫生区域1、各处室、各班的活动室、宿舍及室外卫生责任区。2、学校分配的临时或突击性清扫区。二、清扫要求1、每天各处室、各班要清扫三次,确保全天候清洁、整齐、规范。...

1、员工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2、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学校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其学习和工作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我校把学校卫生放在重要方位,特制定以下卫生管理制度。...

一.卫生质量方面(一)室内卫生(30分)1、地面清洁,无杂物、无脏痕、无卫生死角。2、台阶、楼梯及扶手干净,无积灰、污渍。3、窗户、窗台、门干净,无杂物污迹、无灰尘、无脚印。4、墙面整洁无污渍、无涂鸦,墙顶(角)无蜘蛛(虫)网。...

为了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有一个良好的呃卫生环境,特制定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教育部下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管理规定》。食堂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接受卫生监督。...

THE END
1.食品车间洁净区如何划分和空气洁净度如何确定,您知道吗?gmp清洁区...3、CCAA 0016-201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饮料生产企业要求》5.1.4.4条款提到:车间清洁区换气净化系统配置应能提供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洁净度。也是没有明确哪些区应达到什么样的洁净度。 除此之外,对23 篇食品行业生产卫生规范(GMP)和5 篇食品生产企业审查细则进行分析,涵盖饮用水、饮料、乳制品、膨化食品、糖...https://www.163.com/dy/article/INUJHJ970514EAHV.html
2.出口食品GMP生产车间卫生标准车间面积与生产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且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蝇、防虫设施。 车间内墙壁、天花板和门窗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角、地角、顶角应当具有弧度(曲率半径应不...http://suncum.cn/info_show.asp?ArticleID=760
3.良好的食品卫生规范操作内容,供质量人参考SC知识SC查询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有关食品卫生部分均应按本规范和GB*** 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 虫害设施的设计 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存档在工程部。 建筑...http://sc.foodmate.net/show-2470.html
4.食品生产卫生规范(GMP)标准(全文)技术问答时间:2020-10-16 来源:车间净化工程|食品净化车间|洁净手术室|洁净实验室-济南顺奇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 821 次文章简介:食品生产卫生规范(GMP)标准(全文), 食品生产卫生规范: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操作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保证食品具有...http://www.jinanshunqijinghua.com/3656.html/
5.食品行业车间卫生管理规范食品类标准标准翻译库食品行业车间卫生管理规范食品类标准 标准翻译库烟台传实翻译有限公司烟台传实翻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领域笔译、口译及本地化的专业翻译服务机构。其前身为食品伙伴网翻译部,成立于2001年。依托食品伙伴网在行业领域的强大影响力,传实多年来积累了大量食品、农业、http://www.trans1.cn/translation/show.php?itemid=103365
6.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20230429190356.docx5.2 厂区环境食品生产企业应保持厂区环境的清洁、整洁、无害,防止污染源的侵入,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返回]厂房和车间 6.1 设计和布局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合理设计厂房和车间的布局,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和卫生管理的便捷。 6.2 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食品生产企业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建筑材料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429/6052103000005123.shtm
7.食品厂车间净化标准与要求行业应用双乐净化工程食品厂车间净化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关键环节,其净化要求和标准通常较为严格。以下是对食品厂车间净化的详细解析: 一、食品厂净化标准与要求 空气净化标准: 食品洁净车间需要达到十万级空气净化标准,即车间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0.5μm的粒子数不大于352万个。这意味着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数量需要控制在...https://www.sljhsh.com/newsshow_28.html
8.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506872011(全文)3.4.3储存物料、产品应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应便于及时剔除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物品。 3.4.4应有退货或召回的物料或产品单独隔离存放的区间。 4 洁净用房分级和环境参数 4.1一般规定 4.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应根据食品生产对除菌除尘和无菌生产要求的高低分级。 4.1.2洁净用房应明确其中生产的关键控制点、...http://www.iwuchen.com/a-700/
1.食品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7篇)(二)企业内设检验机构具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标准资料、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检验仪器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检验要有检测记录; (三)使用社会实验室承担企业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该实验室应当具有相应的资格,并签订合同。 食品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2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本企业特制定如下卫生制度: ...https://www.yjbys.com/zhidu/2423332.html
2.食品厂房建设:厂区选择布局车间仓库和实验室26, 加工过程使用的设备和工器具,尤其是接触食品的机械设备、操作台、输送带、管道等设备和篮筐、托盘、刀具等工器具的制作材料应符合以下条件:——无毒,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老化变形;——易于清洗消毒;——车间使用的软管,材质要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609440.html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12695—2016包装用气体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并且在特定贮存和使用条件下不影响食品的安全和产品特性。 7.3 食品相关产品 7.3.1 非连线生产(外购)的包装容器、材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使用清洁卫生、防水的材料包装,运输车厢和贮存库必须保持清洁 ,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运输贮存 ,应有防尘、防污染措施。 https://www.hejiejh.com/a/854.html
4.食品企业人员卫生及车间卫生培训20240207.pptx食品企业人员卫生及车间卫生培训引言人员卫生要求车间卫生要求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人员卫生和车间卫生操作规范培训总结和展望引言01提高员工对食品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食品安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卫生标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应对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要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训目的和背景 培训内容和目标食品卫生法律法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0737170.html
5.食品标准素材食品标准图片食品标准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69个原创食品标准素材图片,包括食品标准图片,食品标准素材,食品标准海报,食品标准背景,食品标准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食品标准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https://www.51miz.com/so-sucai/1917146.html
6.公司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6篇)四、请校医院每学期为炊管人员上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课,并委派医生经常对餐厅进行营养卫生和食品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五、餐厅工作场所的卫生实行划区包干,落实到人。 六、各餐厅的卫生工作列入当月的考核内容,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给予相应处罚。 七、餐厅工作场所做到每天几小扫,每周一大扫,每件物品做到“落手清”...https://m.ruiwen.com/zhidu/5572433.html
7.食品车间管理制度在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车间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1 一.生产员工的个人卫生 1、人员穿戴:员工应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求勤剪指甲、勤洗澡,进入直接与原料,半成品...https://www.jy135.com/zhidu/2085369.html
8.食堂食品卫生标准6篇(全文)1、食品处理区内应设臵足够数目的洗手设施,其位臵应设臵在方便从业人员的区域。 2、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配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员工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有洗手消毒方法提示。 十一、厨房废弃物暂存设施卫生标准 1、食品处理区内可产生垃圾的场所均应设有废弃物暂存容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lkbehjy.html
9.食品厂生产车间要求和标准食品厂生产车间是食品加工的核心环节,它的卫生、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将从三个层次来介绍食品厂生产车间的要求和标准,分别是车间环境、设备设施和人员管理。 车间环境 1、温度和湿度 食品厂生产车间的温度和湿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一般来说,食...http://jxjxysb.chanpin818.com/info/cjsb/art_152070.html
10.生产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6篇)4.1.1车间主任负责对卫生工作进行分区承包,车间员工对自己负责区域每天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归位,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和清洁,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2清洁标准可参照本规定及其他专项规定。整理按各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车间定置规定摆放。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67636.html
11.食品厂员工个人卫生规范(精选14篇)篇1:食品厂员工个人卫生规范 员工卫生规范 1.所有进入车间人员必须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工鞋、佩戴工帽,工帽必须完全覆盖头发、耳朵;口罩必须完全罩住口、鼻。2.生产一线员工及任何进入车间的人员,均不得佩戴手表、耳环、戒指、手链、项链等饰物,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物品都不可带入车间。 3.员工必须按规范要求从人流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vmlig0c.html
12.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含要求和类别)本规范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工厂,并作为制定各类食品厂的专业 卫生规范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41 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3 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 采购 采购原材料应按该种原材料质量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进行。 购入的原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https://doc.mbalib.com/view/e2b8addcc099bfb792dee609c3e9e5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