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娟谭嘉力梁宇斌李晓明吴炜亮工作单位: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可视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可视芯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摘要: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根据专业培养要求,结合合肥学院的办学定位及教学实际,构建了一个实验、实习和实训为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育部
从2002年开始正式批准了合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招生,学院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于2014年在原来生物技术专业基础上新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专业,主要培养通食品、强检验、善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但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与培养目标
1.1学科特点。具体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生物学特性和商品特性引起的,其隐患源包括动植物食品原料在收获或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杂质;食物(动物或植物)生长过程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添加剂等;食品(动植物)本身可能天然就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禾本科、豆科植物中的氢氰酸、发芽马铃薯中的龙葵碱、畜产品中的肝脏毒素、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以及谷物和坚果中的过敏源等。另外还有许多食源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可见,食品加工的所有过程和环节都可能影响到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这就要求从事本专业具人其有很强的实践能力。1.2培养目标。培养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安全性研究和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及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具有食品质量管理的能力。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论文摘要】安全认证食品是我国今后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的方向。阐述了我国安全认证的食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我国食品安全认证策略,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认证;问题;策略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食品长期短缺历史的结束,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和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安全认证食品是我国今后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的方向,对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也是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
1食品安全认证概述
安全认证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特定方式生产、加工,达到一定安全卫生标准,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相应产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
安全认证食品的显著特征有:一是产地环境无污染。要求产地环境和周边环境中不能存在污染源,确保产地环境中大气、水和土壤的洁净;二是生产过程达到无公害化。生产过程中应用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控制、减少乃至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有效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三是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无污染;四是通过专门机构的认证。安全认证食品是通过专门机构认证,并获得相应产品使用标志的产品。无公害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初级层次,绿色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中级层次,有机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高级层次[1-2]。
关键词: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方法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出现了较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有关部门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很多管理措施,逐渐形成了以法律法规、技术水平为主的食品安全体系,但是有些食品企业仍然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且不能有效地进行处理和解决。所以,为了使公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有所保障,食品企业务必要加强对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并对食品安全监管出现的漏洞进行深入探究,寻找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监管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2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市委办,市府办:
现将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上半年,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级局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按照“两年”和“六大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围绕“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要求,大处着眼,小处着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民生工程,着力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把握大方向,强化药械日常监管。
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上半年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39家,其中连锁企业配送中心1家、连锁门店20家(占新开办药店的50%以上,全市零售企业连锁率已达36%);注销21家。对25名企业负责人实施上岗准入考核,合格率50%;加强药店开办申请资料审核和现场验收,退回不符资质的申报5例。《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检查20家,剔除不合格企业3家。完成执业药师注册34件;督促做好外省药师变更工作,完成外省药师变更74人,逾期不变更的14家企业被责令整改。完成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许可检查、产品注册体系考核9家次。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
在西安文理学院应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质量检验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工业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分离科学技术、近代工业分析、食品分析、环境监测等课程。专业转型过程中,西安文理学院也正在积极筹建食品检测中心,可以为学生的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提供场所,建立一体化实训中心。依托校内外教学平台,构建“平台+双师”高校企业合作教学育人新模式,满足学生一体化课程教学、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也为课程群教学多样化提供了保障。食品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将培养方案中的多门课程重新进行整合构建课程体系,发挥群体优势,突出特色,构建以食品分析为特色的质量检测方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按照“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本着“基础型、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与食品生产企业沟通、调研,根据食品行业需求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人才,搭建“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平台。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
三、结束语
【摘要】为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质量人才,结合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创新创业训练等方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显著。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1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2多层次、递进式、贯穿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即将过去的2013年,我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当好局党组的参谋,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药监工作创佳绩
2013年药品抽验工作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其中基本药物抽验380批,超额30批完成任务,日常监督抽样181批,超额11批完成任务,抽样覆盖率全面达到省局规定要求。基本药物抽验不合格5批,不合格率1.3%,日常监督抽验不合格31批,不合格率17.1%,其中主要是中药材不合格13批,不合格率达86.7%,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禽流感专项药品抽样检验、酊剂专项、医院制剂专项抽样检验和药品快检方法研究及药品检测车筛查,均全面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经省局考核组考核,各项工作指标和工作质量均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我市药检所在全省各市的药检所食品药品检验比对实验中,力挫包括省药检院和市州药检所,取得第一名的佳绩。在省药检院组织的学术论文交流活动中,有3篇论文入选大会交流,入选论文数仅次于省院和武汉市药检所。
二、“三万”活动见成效
2013年,我再次作为工作队队长,率队入原种场村开展“万名干部入万村”活动,我深入村组开展调查走访,带领全局机关干部进村开展清洁大扫除,率领工作组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和留守儿童,采购红豆杉等珍稀树苗等与村干部一道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还与村干部一起研究村庄规划,发展集体经济思路,与农民商讨壮大专业合作社的举措,圆满完成了三万活动的各项任务,受到沙湖原种场党委的好评。
三、创园工作作贡献
【摘要】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信息技术在产品检验检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首先简单阐述了信息技术在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意义,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产品检测检验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地阐述了信息技术在产品检测检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并且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1引言
2信息技术在产品检测检验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广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信息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涌来,我国的产品检验检测管理也受到了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使我国的产品检验检测管理工作开启了崭新的章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彻底的改变了通过纸张以及笔对数据进行分析记录的检测手段,提高了检测的速度以及效率。例如: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产品的生产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精准的采集到地理信息,实现全方位的覆盖模式[1]。现代信息技术和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的获取产品信息,并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时解决产品检测检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对投入产品的检测是保障产品安全的源头,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对产品的交易记录进行分析整理,有效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2018年春季,县检验检测中心以贯彻党的精神为主题,认真开展党员春训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取得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班子成员党课培训,强化四个自信。
3月,中心值班领导认真备课,做好PPT课件,给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中全会精神、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通过上党课,干部职工系统了解其历史背景、主旨要义和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增添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二)开展党纪政纪教育,筑牢三大意识。
一是与食药监局一道,请县纪委董胜同志讲廉政课——《重整行装再出发,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二是召开中心全体会议,贯彻中央纪委、省纪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传达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省纪委通报6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等各类通报、省纪委关于罗涛严重违纪案件的通报等、通报3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等。三是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党章》《准则》《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通过学习,筑牢了干部职工的党性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