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蒲以“标签”为关键词,进行了一系列的检索,发现问题还真是不少!
标签不合格的项目五花八门,有营养素虚标的,明明营养素含量没那么高,偏偏多标了点;有乱标标准的,标准都作废了,标签上还印着呢;还有更不靠谱的,国家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居然就印在了标签上……
这种不合格的标签,不管是商家的过失,还是商家故意为之,反正都是糊弄人,看了也没用。
但是,对于那些标签合格的产品来讲,学会如何看预包装食品标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小蒲就带着大家来学习!
一进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包装食品,挑起来是不是会觉得眼花缭乱呢?
其实,只要你细看标签,就能选对你需要的商品。食品标签上的文字虽然很多,但对消费者来说,看清以下5点就行了。
一、看清食品类别及配料表
食品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质。
图:橘子汁饮料
例如,我们看到这款产品类别叫“橘子汁饮料”,说明并非纯果汁。
接着,再来看看食品的关键信息,比如配料表等:
图:配料表
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果汁饮料,果汁含量≥10%。按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产品中加入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通过配料表可以看出,这款果汁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白砂糖。
所以,这种饮料含糖量较高,不适合经常饮用。
二、看清食品添加剂
按国家标准,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必须注明在配料表中。
图:食品添加剂
比如一些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色素中的“柠檬黄”、“胭脂红”;甜味剂中的“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
食安小蒲认为,买食品,当然是添加剂越少越好啦!有个小窍门,同类食品,配料表越短的,食品添加剂越少。
三、看清生产日期、保质期
同时,食品标签上还会注明产品的贮存条件,如“-18℃冷冻”、“0-6℃冷藏”、“储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等。比如下图牛奶,包装上标明在2-6℃下能贮存28天,消费者若将其在室温下存放,可能没到保质期就变质了。所以,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装上对贮存条件的说明。
图:买回去的产品最好按“贮存条件”保存
四、看清认证信息和产地标示
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标示,比如食品生产许可证、ISO认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标志等。
图:编号构成SC(“生产”首字母+14位数字)
ISO认证标志表明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强,有利于预防生产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但与营养价值没有关系。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询各种认证标志的图形和具体意义。一般来说,在其他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
图:依次为有机、绿色、无公害(品质由高到低)
原产地标志代表产品出自某个产地,能达到这个产地所出产的知名农产品的应有品质。
图:产地信息
食品标签上还有产品的执行标准号、食用说明、产品的产地、食物过敏原信息、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产地不同,环境质量就可能不同,食品的安全性和产品品质可能受到影响。例如,产自潮湿炎热地区的花生和产自寒冷干燥地区的花生相比,前者黄曲霉毒素含量可能较高,这是由于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利于霉菌生长。
食物过敏原是非强制标注信息。对少数过敏患者来说,如误食含有过敏成分的食品,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小蒲提醒
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更要留意产品是不是出自规范的大企业,毕竟相比小作坊式的生产,有信誉的大企业标签是规范的,在产品质量控制上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