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累计获得5亿美元融资的发酵蛋白公司Nature'sFynd展开,探讨发酵蛋白万亿市场背后的机会...

作为全球发酵蛋白领域的头部公司Nature'sFynd那时刚获得新一轮融资,当时累计融资额就已经1.5亿美元(此后的21年207月获得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资本等机构跟投的3.5亿美元融资),而另一家发酵蛋白领域的头部公司PerfectDay在那之前已经累计获得3.6亿美元融资(此后的21年209月获得由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局、淡马锡投资的3.5亿美元融资),站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替代蛋白中的发酵蛋白进行深度研究,所以以Nayure'sFyn作为切入点,系统对发酵蛋白技术、主流公司与产品、投融资趋势、替代蛋白的历史性意义、发酵蛋白中国机会等维度进行了分析。

原文标题:发酵替代蛋白公司Nature'sFynd获得了一轮4500万美元的巨额融资,是时候聊聊我们对发酵替代蛋白万亿市场背后机会的观察了

我们认为替代蛋白行业所涌现出现的机会是历史性的机遇。虽然从行业发展角度,国外走得比较前面一些,但是中国一定会迎来产业、创业、投资爆发的一天。对于替代蛋白产业我们有一个核心判断,即从蛋白质供给的角度,未来替代蛋白一定会重塑整个替代蛋白产业,而重塑整个产业链的核心驱动力将由微生物发酵与细胞培养来驱动。

替代蛋白将如何重塑整体替代蛋白的各个产业链条,蛋白质供给的格局会如何一步步演进,在各个价值链中将涌现出什么样的机会,其中包括哪些是中国的创业与投资机会。以上这些是我们希望在2022年去研究与探索的,并且以此为核心驱动方向来为替代蛋白的会员们提供深度价值。

我们目前除了替代蛋白会员之外,也在招募替代蛋白的创始会员,这是一项针对替代蛋白市场参与者的会员计划。在未来3年里与我们深入替代蛋白产业,我们一起探索行业机会与方向,探讨替代蛋白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命题,同时也与我们一起探讨替代蛋白赛道的会员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会员内容选题、会员活动选题等。针对替代蛋白赛道,我们仅招募35位创始会员,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入,可在后台回复【创始会员】查看加入方式。

作者:FoodPlusTuro

美国食品科技公司Nature'sFynd在年202012月完成了一轮4500万美元的融资,本轮的融资形式是债务和设备出资,投资方是OxfordFinance和TrinityCaptial,Nature'sFynd方面表示此轮融资将用于推动产品的C端商业化、开发新产品以及潜在的收购。

Nayure'sFynd成立于2012年,原名SustainableBioproducts,脱胎于一个与NASA合作的项目,核心技术是利用来自黄石公园里的火山泉里的极端微生物通过发酵来生产蛋白质。

目前Nature'sFynd已经研发出多种原型产品,包括牛肉、鸡块、奶昔、巧克力慕斯、香肠、猪肉饺子、奶油等,这些产品非转基因并且富含蛋白质、许多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含胆固醇。

算上此次的融资,目前Nayure'sFynd累计获得了3轮公开的融资,共1.58亿美元,其中A、B轮的情况如下:

A轮,33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著名硅谷资本1955Capital、达能旗下的风投机构DanoneManifestoVentures、全球农业巨头丹尼尔斯米德兰旗下的风投机构ADMVentures;

B轮,8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专注于环境可持续性的基金GenerationInvest-mentMan-age-ment、专注于全球气候问题的基金Break-throughEner-gyVen-tures、老股东1955Capital、DanoneManifestoVentures和ADMVentures。

Nature'sFynd近期也宣布了团队的一些新引援:

BaljitSinghGhotra,前全球农业巨头丹尼尔斯米德兰食品研发部门的VP,将在Nature'sFynd担任食品创新部门的VP;

EmilieRunac,曾在著名跨国芝士品牌BelBrands负责过工厂管理与食品创新,将在Nature'sFynd担任生产总监;

PatDalugdug,曾在知名零食棒品牌KIND负责销售,将在Nature'sFynd担任销售总监;

TomFrey,曾在跨国食品巨头Cargill工作过16年,将在Nature'sFynd担任项目工程总监。

通过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的蛋白质是Nature'sFynd产品的核心原料,除了它之外,近两三年以来市面上还出现了非常多基于发酵技术的替代蛋白/人造肉公司,大量资本也涌进了这个领域内,整个行业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1、发酵技术可以分为两种——传统发酵与新式发酵,差异在于核心目标产物是宿主还是微生物;

2、发酵蛋白的优势在于:营养物质更全面、生物利用率更高(bioavailability,可理解为人体吸收率)、研发想象空间更高、生产效率更高、更环境友好;

3、发酵蛋白领域内出现了多家拿到巨额融资的公司;总体来看,发酵蛋白公司中有2B的也有2C的,目前终端产品形态纷繁多样,但许多还在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核通过;

4、今年发酵蛋白的风险投资金额实现了2.5X,中长期来看发酵蛋白领域的资本投资还将以几个数量级的惊人规模远超今年的投融资金额;

5、替代蛋白具有人类史上的必然性,未来潜力无量,将成为食品里的“新能源汽车”,但目前还存在着资本投入的结构性缺失;

6、发酵蛋白未来将占据替代蛋白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支柱型基础技术,占据非常可观的市场份额;

一、如何通过发酵来如何生产蛋白质?

发酵是一个已经存在了千年的技术,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比如白酒、啤酒、酱油、醋、面包、酸奶等等。在食品行业内运用的发酵技术可以分为两种——传统发酵与新式发酵,差异在于核心目标产物是宿主还是微生物。

传统发酵的核心目标产物是宿主本身。传统发酵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这种技术在食品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传统发酵制成的食品我们都耳熟能详,如用在牛奶里中添加乳酸菌种(保加利亚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等)发酵得到的酸奶,在白菜中添加乳酸杆菌再经过发酵与腌制得到的酸菜,啤酒和馒头也是麦类产品通过酵母菌发酵等一系列工艺制成。

传统发酵在替代蛋白中的应用可以让宿主达到更好的口感、口味、营养成分。举个例子,全球最大的肉企JBS旗下的植物蛋白品牌Planterra采用了发酵科技企业MycoTechnology的一种叫PureTaste的技术,通过香菇菌丝体(shiitakemycelium)对豌豆和大米进行发酵使其风味口感更佳、水油结合度更好、质地更饱满,进而生产植物肉产品。

新式发酵的核心目标产物是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代谢物。新式发酵技术又可以根据目标产物是微生物主体或微生物菌体特定部分进一步分为两种:

生物量发酵(biomassfermentation):培养繁殖微生物菌群,以微生物本体作为食品产品。

精确发酵(precisionfermentation):以微生物菌体的一小部分或代谢物为食品产品,这个产品通常为其他渠道难以获得的、或者其他渠道获取成本比较高昂。

在新式发酵的生产流程中,相比起生物量发酵,精确发酵在流程后期对分离和提纯的技术要求会更高。

Nature'sFynd目前使用的是生物量发酵技术,成立于1985年的发酵蛋白行业先驱Quorn也是通过生物量发酵镰刀状菌(fusariumvenenatum)来生产肉类替代品,宣称“从空气中生产蛋白质”的公司AirProtein实际上也是采用了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养料的菌群进行生物量发酵来制造蛋白质。

精确发酵在目前在食品领域的运用也比较广泛,举个例子,ImpossibleFoods饱受好评的植物基碎肉饼中用来模仿肉类口感和汁液的明星成分豆血红蛋白(leghemoglobin)就是ImpossibleFoods的研发团队把大豆中的豆血红蛋白的基因片段剪辑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的基因内,再通过发酵转基因酵母菌来规模化生产豆血红蛋白,目前这个专利的豆血红蛋白生产技术也成为了ImpossibleFoods碎肉饼产品的一大护城河。此外主要应用精确发酵来生产蛋白质的明星创业公司还有ClaraFoods(主打鸡蛋产品)、PerfectDay(主打牛奶产品)等。

那么生产出发酵完微生物后,还要哪些工序才能得到替代蛋白终端产品呢?

这里以低湿度挤压法人造肉为例。通过上述方法生产出发酵蛋白后,还需要将发酵得到的微生物群分离、提纯得到蛋白质原材料;再将蛋白质原材料“结构化”,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质地更接近肉,结构化的过程一般采用传统挤压法,目前也有采用3D打印先驱公司;获得了结构化的蛋白质后,在经过烹饪、着色、着味后达到“肉”的形态;再通过长保化和包装得到目标终端产品。

二、发酵技术生产的替代蛋白和其他技术生产的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发酵蛋白外,目前主要生产替代蛋白的技术还有植物基与细胞培养,那么对比起这两种技术发酵技术生产的替代有何优劣呢?

发酵蛋白的优势在于:营养物质更全面、生物利用率更高(bioavailability,可理解为人体吸收率)、研发想象空间更高、生产效率更高、更环境友好。

不同于植物基替代蛋白产品需要后期添加一些营养元素如维生素和矿物质(豆基产品中的雌性激素也饱受争议)、或是动物蛋白/细胞培养蛋白会在纤维素和一些维生素与矿物质上有所缺失,现在市面上的创新型发酵蛋白往往拥有所有9种必要氨基酸、纤维素和多种稀缺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根据埃克塞特大学(ExeterUniversity)2019年的一项研究,被实验者在运动过后食用Quorn发酵蛋白后的肌肉生长速度是食用牛奶蛋白的2倍以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发酵蛋白的消化率高于或不低于其他动物蛋白、植物蛋白与昆虫蛋白,并且在价格上优于动物蛋白与昆虫蛋白。

地球上有上万亿种微生物等待挖掘,再加上基因探测和编辑技术,发酵食物背后的想象空间无法估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种替代蛋白生产技术之间并非有你无我,目前很多产品都是多种技术的混合,一些公司也在研发多种技术。但毋庸置疑的是发酵技术是替代蛋白里的支柱型技术。

如ImpossibleFoods的碎肉饼产品以植物蛋白为基底,用发酵技术得来的血红素蛋白优化产品的风味,此外主打植物基概念的ImpossibleFoods也有in-house发酵R&D部门。再如2B发酵科技企业MycoTechnology用发酵技术研发的ClearTaste产品,作为一些植物基产品中的苦味阻断剂。

三、发酵蛋白领域内有哪些公司与主流产品?

根据GFI(好食物研究所,TheGoodFoodInstitute)的数据,目前专注于发酵蛋白领域的公司已有约50家,其中有4家公司获得了1亿美元以上的融资。

在这些公司中,2C与2B的公司都有出现,生产技术呈现出了不错的多样性,传统发酵、精确发酵、生物量发酵都被运用,其中精确发酵、生物量发酵更为广泛,液体发酵和固态发酵这两种发酵方式都有运用,3D打印、双螺杆高水分活度挤压工艺、转基因、电解等技术也被融入到产品里。

终端产品形态也呈现了很好的多样性,牛肉、猪肉、鸡肉、海鲜、培根、蛋、奶、宠物食品、原材料、添加剂、调味剂等产品都有出现。

其中碎肉饼最为对生产技术工艺要求最低的产品形态之一,很多创业公司都选择它作为第一款拳头产品。

发酵蛋白人造肉品类里的元老级品牌——成立于1985年的Quorn很早就推出了碎肉饼产品,包括牛肉、鸡肉、猪肉,他们使用的是镰刀状菌(fusariumvenenatum)。

近年来更多的公司加入了Quorn的行列,如瑞典的生物发酵公司Mycorena于年2020在瑞典当地测试发行了发酵蛋白制成的肉丸,以色列的MoreFoods则提供了发酵蛋白基和植物基两种人造肉,明星人造肉品牌ImpossibleFoods通过发酵得到血红蛋白在今年5月获得了FDA的安全认可后立即大规模进入了零售渠道,ImpossibleBurger更是销往全球。

全切人造肉(whole-cut)是毛利率更高的产品品类,近年来许多人造肉公司开始研发并推出了全切产品。这些公司对传统挤压法制作人造肉的技术进行了升级与迭代,目前的双螺杆高水分活度挤压工艺可以让发酵蛋白和植物基蛋白达到更接近真肉的结构与质地,可给出了还原度较高的产品。

Meati采用液体发酵技术来模仿肌肉的结构,AtlastFood采用固态发酵生产全切产品,他们的首推产品都是更易模仿的培根。此外,PrimeRoots也利用米曲霉来生产培根产品,他们测试发行的1000份培根产品在几个小内就售罄。

根据目前典型的FDA对发酵蛋白成分的审核周期,Nature'sFynd的产品应该会在明年开始陆续获得FDA安全许可,得以在零售渠道上架。目前Nature'sFynd看起来已经做好的充足的准备——产品矩阵之丰富为发酵替代蛋白公司中之最、各方面人员已配备齐整。作为发酵蛋白人造肉领域中拿了最多钱的公司,Nature'sFynd备受各方期待,在拿到FDA的安全认证后,他们能把这个发酵蛋白品类带多远我们也拭目以待。

四、发酵蛋白领域的投融资趋势是怎么样的,这个趋势的未来走向又如何?

2019年以来,发酵蛋白领域的风险投资交易事件数增加,单笔融资金额大幅度增加,投资者蜂拥而至。

我们根据公开信息的统计:

年2020以来(截止12月27日)发酵蛋白领域投融资事件共20起,2019年为19起,2010年来总计72起。

目前共有来自19个国家超过180个投资者在发酵蛋白领域进行过投资。作为对比,目前植物基领域的投资者约300个左右。

年2020来发酵领域共获得风险投资7.1亿美元,占2010年以来总融资金额约65%,其中包括了7月时PerfectDay获得的1.6亿美元等、Nature'sFynd今年前后两轮的总计1.25亿美元等。

近年来替代蛋白技术的突飞猛进、消费者认知转变的逐年积累、一些国家政府的鼓励和推动、BeyondMeat2019年IPO后给投资人打的强心针,这些发酵多年的因素都被年2020的疫情彻底引爆。疫情让消费者健康意识的突然加强,一些大型肉企的供应链成为了新冠病毒的温床,让政府和资本意识到了食品供应链安全问题,需求端的呼声和供给端的迫切都吸引了资本大量涌入替代蛋白领域。今年替代蛋白领域的整体融资额为去年的2.5x以上,发酵蛋白也不例外,投资额实现了2.54x以上。

替代蛋白领域今年投融资的火爆还有一个推动因素是各国央行为了在疫情期间刺激经济而实行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接近于零的利率。通胀预期和估值模型里极低的贴现率,许多主打“未来”的企业估值前移显得十分的“性感”,得到了众多投资人的青睐,比如新能源汽车,比如替代蛋白。

目前主流经济学家预期明年依旧会是低利率的环境,资本对整体替代蛋白领域的热情也许还能实现大幅度跨越,但我们预期中长期替代蛋白领域的资本投资还将以几个数量级的惊人规模远超今年的投融资金额。

我们这么判断的理由有两个:1)人口、土地、气候的矛盾势必要求替代蛋白领域在技术和市场规模上都做出重大突破,而资本也会是这些突破的必要条件;2)尽管今年已经数额惊人,但目前替代蛋白领域的资本投入还存在着极大的结构性缺失。

五、替代蛋白具有人类史意义上的必然性,那么替代蛋白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的?发酵技术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根据联合国食粮组织(FAO)的数据,目前农业用地占据着地球表面可居住总面积的50%,其中77%为畜牧业使用,23%为种植业使用。尽管占据着3倍以上的土地面积,但畜牧业供给的蛋白质仅为种植业58%。

这样的农业结构和食品供应系统在今天也许还行得通,但根据联合国的预测,至2050年世界人口还将增加40%至100亿人,如果食品供应系统不做出结构性的改变,那么届时全球将出现灾难性的饥荒问题,而畜牧业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会进一步恶化这个情况。

根据DanielleE.Medek与JoelSchwartz等人在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上发布的研究(2017Aug;125(8)),如果农业系统不做出改变,至2050年全球将有15%的人(14.2亿)无法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中国也将有约7500万的人无法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未来食物供给问题是人类未来将要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方案无非两个,控制人口或改变食物供给系统的结构,反人类的解决方案无需讨论,现在人类只能选择后者。根据著名科技大数据咨询机构LuxResearch的食物供给模型预测,为了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到2050年替代蛋白将占总蛋白供给的比例要提升到1/3以上。

跟能源问题一样,现在的农业结构问题也是,如果不大步前进身后就是具有人类史意义的深渊,同样的紧迫性,同样的巨大拓展空间。

尽管这两年来替代蛋白领域的投资金额已经呈现一个拔地而起的观感,但从替代蛋白和能源领域的投资金额总数对比来看,替代蛋白还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资本活动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缺失。

新能源汽车是今年一二级市场投资人中的一个热点话题。特斯拉的市值近年来翻了7倍,总市值超过了7800亿美元,超过了包括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本田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标致等九大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市值之和。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蔚来、小鹏、理想在全球二级市场掀起了极大的声浪,目前蔚来与比亚迪的市值也超过了通用、宝马、现代等传统汽车制造商。

植物基替代蛋白由于目前通过监管审核较容易、技术较为成熟、研发门槛相对低等原因,较容易实现商业化,因此在替代蛋白早期阶段最先受到资本的青睐。

但在未来,我们预计随着技术水平突破和监管审核脚步进一步加快,在营养价值、生物利用率、研发想象空间方面更具优势的发酵蛋白与细胞培养蛋白的资本投入和市场规模占替代蛋白的总体比例会逐年增加。其中发酵技术蛋白由于自身作为蛋白质基底时优越的营养性和生产效率、以及和其他替代蛋白技术的融合性,一定会成为替代蛋白中的中流砥柱。

六、发酵蛋白在中国会有怎样的机会?

生物发酵替代蛋白在中国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畜牧养殖业很早就开始采用生物发酵蛋白饲料,但供给给居民食用的生物发酵蛋白产品我们还没有看到案例。

目前国内的植物基替代蛋白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商业化,国际巨头们已经或者正在入场,细胞培养肉今年也发生了数起投融资事件,但在发酵蛋白领域还没什么声量,唯一有点关联性的是年20207月雪榕生物投资了植物肉创业公司未食达,宣称双方会共同研发以菌菇为原材料的植物基人造肉。

那么目前资本的冷淡是否意味着微生物发酵替代蛋白在国内的机会不大呢?

我们认为发酵替代蛋白在国内不仅是有机会,还在中长期中存在着极大的潜能,理由如下:

国家有对替代蛋白施行政策鼓励的潜在可能性,并且这种可能性不低;

国家出于食品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性出发,微生物发酵替代蛋白可能会是更被政策青睐的一种;

目前食品新材料对微生物的审核相对友好;

中国的微生物学术科研基础近年来突飞猛进,基因编辑技术也为世界一流;

无独有偶,中国目前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肉类产品进口国,并且进口量年增长率维持在两位数,同时中国在2019年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奶类产品进口国。

此外,尽管已经“贵为”世界上第一大肉奶进口国,但是国人的蛋白质摄入还是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8克。这里面当然有饮食习惯的原因,但更底层的原因是蛋白质供给的结构性缺失。

替代蛋白作为食品里的“新能源”,具有同样的紧缺性、战略重要性、庞大市场规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也会出台推动替代蛋白发展的相应政策。

日后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时,目前的三种替代蛋白生产技术里,哪种会更受政策鼓励呢?

我们认为发酵蛋白和细胞培养蛋白会更受政策青睐。原因是:目前主流植物基替代蛋白的核心成分是大豆,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9年中国进口大豆8851万吨,占国内总大豆消费的的83%,其中65%来自巴西、19%来自美国。我们预测国家出于政治、食品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性等因素,以及我们前面提到的生产效率和营养成分方面的考虑,会优先鼓励发酵蛋白和细胞培养蛋白。

符合上述要求且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属于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和受理范围:

(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

(三)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

(四)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

若国家开始从战略层面推动替代蛋白市场,我们预计发酵蛋白的新食品原料的审核周期会进一步缩短。这点可以参考近年来重点发展替代蛋白的新加坡政府,在今年12月成为了世界上首个通过了细胞培养人造肉审核的政府。

THE END
1.狗零食市场规模与发展预测报告(2024)宠物零食通常指的是摄取营养的优质零食,视为增强宠物积极行为的工具。 报告对狗零食行业的过去五年市场规模和增长率进行了详尽统计,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前景。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和中国狗零食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亿元和 亿元。基于市场增长模式,报告预测全球狗零食市场将以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达到 亿元。 http://reportsworld2.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58624732
2.#韩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宠物冻...来自小央视频【#韩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宠物冻干卖到15900韩元】#韩国贩卖一百多吨有害宠物饲料#近年来韩国的爱宠一族不断增多,目前已经有六百多万户家庭——差不多三成的人口饲养宠物。尽管今年的高物价导致韩国内需低迷,但不少人还是很舍得给宠物花钱,带动宠物市场越来越火热。不过,不同于宠物市场的快速发展,韩国社会...https://weibo.com/6362632222/MjIiP8Ehu
3.2023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热心肠研究院202401.pdf3.9.1宠物健康业态的定义162 3.9.2宠物健康行业介绍162 美国宠物健康行业的发展历程162 中国宠物健康行业的发展历程163 3.9.3宠物肠道健康163 宠物肠道微生物组163 宠物的胃肠道疾病164 3.9.4宠物健康市场发展动向164 中国宠物健康市场高速发展,宠物数量不断增长164 宠物食品占据半壁江山,宠物医疗行业潜力无限164 多重...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115/8023035042006026.shtm
1.乖宝宠物研究报告:宠物食品市场增长力分析,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尽管2023年宠物行业规模的边际增速有所下降,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期,但头部国产品牌的市占率却在持续提升,国产替代的势头更为强劲。宠物食品作为宠物市场这一可选消费中的必选板块,其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随着专业宠粮的渗透率以及户均养宠数的持续提升,行业有望持续扩容,宠物食品赛道将最先受益。 https://www.baogaobox.com/insights/241107000003186.html
2.中国宠物行业细分赛道洞察问答集锦由于宠物用品细分品类繁多,各个细分类目下均有大量品牌竞争,因此市场竞争状态更胜宠物食品赛道。经过梯度...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1033793249750
3.消费参考丨茅台准备提价?南方plus权威人士预计:2021年中国广告市场规模预计破万亿元 12月11日,第2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厦门启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柴保国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头部企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已经达到了94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中国广告市场规模预计将在今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 宠物 中宠股份成立供应链...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2/15/c6041584.html?colID=1275&firstColID=1367
4.省级食品产业文件出炉!至2027年,广东食品工业产值要破1.5万亿至2027年,广东食品工业产值要破1.5万亿 近日(12月12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件显示,广东省将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力争到2027年,食品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食品工业产值力争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https://m.huizhoutudi.com/nview-12314.html
5.中国宠物食品市场6篇(全文)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概况分析 一.市场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养的猫、狗数量剧增。宠物医院、宠物商店和宠物美容院等与宠物相关的各个行业也得到了的迅速的发展,作为宠物经济产业链的宠物食品行业也成为了中国消费品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574ljn2.html
6.中国留学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机会空间(精选8篇)近年来,由于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其对应的宠物产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综合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国外一些宠物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内宠物产品以食品为例,高端宠物食品品牌还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国内的宠物食品主要还是占据中、低端品牌市场。但是,一些觉醒的企业已经在食品细分、中药添加食品等方面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vbljvjl.html
7.第四届益邦知行大讲堂成功举办!《大降产业供应链白皮书》重磅...产品市场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保健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为3214.2亿元。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进出口额达到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金额为16.7亿美元,比2017年同比增长21.8%;营养保健食品的进口额为30.1亿美元,同比增长37.7%。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414487
8.电商圈大事一周盘点TikTok泰国商业营销主管Sirinit Virayasiri表示,内容+视频电商是下一个风口,预计到2025年整个亚太地区的社交电商规模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根据Toluna的调查显示,泰国社交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1.14 Lazada再获阿里8.45亿美元注资 据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制局(ACRA)公布的文件,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获得阿里巴巴8.45亿美元注资(约合...https://m.10100.com/article/21759
9.老龄化趋势下,万亿银发经济市场将带领哪些行业扩容?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14亿元。[6]随着人们对宠物角色的认知从情感寄托逐渐转变为家庭成员,他们在宠物身上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这种趋势推动了宠物食品、用品、医疗、娱乐等各方面的消费增长,中国宠物经济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增长...https://www.iimedia.cn/c1087/96965.html
10.叫板20万亿市场:90后学霸创业,要取代七成屠宰肉界面新闻·JMedia一点资讯财经:目前中国及全球屠宰肉市场规模有多大?每年的消费量有多少? 曹哲厚:全球的屠宰肉市场规模非常庞大,据世界畜牧业协会(World Livestock Association)估算,全球屠宰肉市场规模约为3.3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畜禽肉合计总量9645万吨,水产肉合计总量6681万吨,两项肉类食品最终总合计为16326万吨,人均占有115.57公...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290455.html
11.中国市场价格中国市场注意事项随着宠物家庭渗透率和行业成熟度的持续提升,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693亿元。 而宠物市场中的宠物食品又是饲养宠物的刚性需求,贯穿宠物整个生命周期,复购性高、价格敏感性低、黏性强,占比约51.50%。因此宠物食品市场将是宠物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也最先受益于宠物经济...https://www.yinghuodd.com/keywords/word_1046.html
12.迈瑞医疗第四条腿浮出水面!不是骨科,而是这条有千亿潜力的赛道...宠物食品和医疗是规模占比最大的两个细分行业,分别为34.8%和23.0%。对标美国的情况,预计这两个细分行业规模占比未来还将继续增加。 从此也可以看出,宠物食品和医疗是蛋糕最大、刚性最强的两个细分,亦是投资关注的首选。 医疗作为宠物产业第二大细分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 https://newsh5.yaozh.com/newsDetail/32531
13.“悦己”消费引爆万亿美元市场,跨境四大趋势成为新风口不同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功能型产品,这些在Lazada大火的品类,“悦己”趋势十分明显,背后的驱动力,来自东南亚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规模。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70%的东南亚人口会成为中产阶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美元。 正如同天猫双11是透视中国消费的窗口,由Lazada引入东南亚、持续十年...https://m.digitaling.com/articles/860999.html
14.拿到这个准万亿级产业里的“财富钥匙”,企业反而陷入困境?近几年,宠物行业、尤其是宠物食品行业在电商购物节上一直风头无两。也有一批经营者以电商平台为“翅膀”,乘着宠物行业初期空白市场的东风,在宠物食品领域迅速积累了数亿财富。如今,他们却称“很迷茫、很焦灼”。 企业到天花板却更难了? 艾媒咨询发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4936亿元,预计到...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62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