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为妈妈之后,对孩子的任何东西都会格外留意。吃得方面更是如此,将安全和健康视为第一要务。因此,很多妈妈都更倾向于购买标注有“儿童”字样的产品,如儿童酱油、儿童盐、儿童蜂蜜、儿童牛奶/酸奶、儿童奶酪等等,认为“儿童食品”一定适合儿童。
家长们的这一观点究竟是否正确呢?市面上那些所谓的“儿童食品”是否真的适合儿童食用,并有益于儿童健康呢?
1.儿童食品,噱头多过品质
很多人一听到“儿童食品”,就会认为这是一类有“官方盖章”的更健康、更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食品。然而,“儿童食品”并不属于我国现有的食品分类之一,它只是商家为了营销而创造的一个概念。这意味着,即便商家在设计产品时能考虑到儿童的营养需求,但并不需要接受政府部门的强制监管。
这就导致了许多儿童食品更偏重于从口味、外形等方面吸引儿童注意力,而不一定能为孩子提供比普通成人食品更优质的营养。甚至有些产品还有可能诱导孩子养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常见儿童食品,并不“儿童友好”
近几年,市面上的儿童食品越来越多。可遗憾的是,很多热卖的儿童食品并没有做到“儿童友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和《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的建议,儿童食品应尽量少盐(1岁内不放盐)、少糖、低脂肪;同时还应确保食材新鲜、营养和卫生。
根据这些建议,我们对市面上常见的几类儿童食品稍作盘点。
儿童酱油
不知从何时起“儿童酱油”悄然问世,宣称相对一般酱油而言,更适合儿童食用。一些妈妈在得知孩子一岁前不能吃盐后,担心孩子吃饭“没味儿”,转而选择了儿童酱油。这种做法,我作为营养师并不推荐。
首先,酱油中一般也含有12%左右的盐。一岁前孩子的饮食完全可以保持天然原味,盐和酱油这类含盐的调味品都没有必要使用。即便孩子一岁后,如果想适当给饭菜调味,也没必要选择儿童酱油。
目前市售的儿童酱油并无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和成品质量良莠不齐,很多种声称低盐的儿童酱油其实并不比一般酱油含盐量低。以国内某品牌儿童酱油为例,每100毫升中钠含量为4600毫克,比市面上不少非儿童酱油的钠含量还要高,不少成人淡盐酱油钠含量在3000毫克/100毫升左右。以每次摄入该儿童酱油5毫升计,则摄入钠为230毫克,已经占据了1岁儿童每日钠推荐摄入量(700毫克/天)的1/3。由此可见,所谓的儿童酱油,既不低盐,也不低价,用于儿童辅食实在没有必要。
儿童盐
儿童蜂蜜
蜂蜜80%以上成分的是果糖和葡萄糖,还有百分之十几是水分,有的品种达到了20%多,其余成分的含量不到1%。然而,大量果糖和葡萄糖并非婴幼儿必需的营养素,过量摄入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关键是,由于蜂蜜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而含有肉毒素,1岁内婴儿并不建议食用蜂蜜。那些所谓的“农家蜂蜜”,由于蜜源的多样性,还存在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酿造有毒蜂蜜的可能性。
那么“儿童蜂蜜”宣称的营养优势何在呢?以某新西兰进口儿童蜂蜜为例,产品介绍中提到“调理肠胃、促进排便、增强体质”,看起来似乎跟一般蜂蜜宣传的效果并无二致。然而,这些所谓的神奇效果,通过合理搭配辅食,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等方式,都可以做到。
还要提醒您注意,目前国内外并无高质量的营养学或临床医学研究结果佐证蜂蜜的确具有各种神奇的“保健效果”。花大价钱,买儿童蜂蜜,给孩子补充并不需要的糖,以及不知为何物的“保健成分”,还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这种做法到底是否妥当,家长们需要深思。
儿童奶酪
听说奶酪含钙量非常高,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购买“儿童奶酪”。可是,您选对了吗?
目前,我国并没有“儿童奶酪”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我们只能根据奶酪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参考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来判断“儿童奶酪”是否适合儿童吃。
奶酪是高度浓缩的奶制品,钙和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如果选择得当,是很适合孩子的健康食品。考虑到奶酪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大量食盐,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盐摄入量过多会增加其肾脏代谢负担。因此,在给孩子挑选奶酪时,我们并不是要看产品是否标注“儿童”字样,而是要注意查看食品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含钙量高而含钠量低的产品,同时要优选配料干净、添加剂少、脂肪含量较低的种类。
可见,与其讨论某种“儿童食品”是否适合儿童,不如请大家学会正确解读食品标签,选择适合儿童的食品,更加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