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清洁标签产品,以及圣达子公司新银象整体的产品?
答:清洁标签包含例如芹菜粉、蔗糖发酵物等产品。所用原料是食品,做出具有一定功能的产品也是食品的一种,有别于食品添加剂,使配料表更加安全。与化学防腐剂不同的是,我们通过微生物技术,利用糖等原料进行发酵,提取产物中有效的成分制成生物保鲜剂。生物防腐剂代表未来的趋势,因为它更安全、更高效。
问:生物保鲜剂的使用成本,相比化学保鲜剂如何?从财务角度分析,和竞品相比,公司清洁标签产品的竞争力如何?
答:生物保鲜剂成本较高,但使用量只有化学保鲜剂的大约1/6至1/10,更高效,因此成本只比化学保鲜剂略高一点。清洁标签首先是概念上的提升,能让产品的应用场景应用的范围更宽广,带来量的增长。我们在国内建立了清洁标签的第一个企业标准,也是国内首个拿到清洁标签合规化生产资质的企业。
问:清洁标签产品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国家标准?未来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防腐剂?若不能,生物保鲜剂目前大概能替代哪些传统的功能?清洁标签产品在食品标签成分上会以什么形式出现?
答:举一个关于溏心蛋的案例。在日本,溏心蛋在便利店很受欢迎,因为可以保持冷鲜。但在国内,我们希望将其制作成常温流通的产品,从而扩大销售范围。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完成了技术支持及解决方案的提供,解决了因热处理温度等限制带来的难点。但同时,解决方案是否有效与生产线和工艺管理也有关联。目前我们的技术在防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投入了实验室和团队来专注于客户服务,带来的直接收入较少。
问:能否介绍一下,公司现在和高校之间的合作项目?
答:公司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都有过或仍在持续保持合作。
问:我们业务部门中,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等产品在生物保鲜板块的收入占比大概是多少?我们的复配和清洁标签业务目前的规模大约是多少?未来展望的增长主要依赖客户订单,我们目前拥有的客户资源能够为未来三年带来怎样的收入增速?关于产业部门,我们正在建设的新产能大概能贡献怎样的产值?
答:维生素板块在我们2022年的销售收入中占比约42%,乳酸链球菌素在生物保鲜剂板块收入占比较高。复配业务开发较晚,但我们在不断做应用技术的攻关。在清洁标签板块,我们将不断丰富清洁标签的品类。关于产能问题,通辽圣达具备能源及原料的优势,未来发展可以依靠通辽圣达的支持。我们的目标是将新银象打造成一个孵化器,培育新品种,并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由于竞争,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因此销售收入的增长与产量的增长不同步。
问:通过资料我看到我们的客户可能还是偏工业型的,我们做的这些项目包括清洁标签,我们销售团队的布局是怎么样的?
答:从销售方面,突出应用团队力量,结合技术进行销售。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供应公司,还要为食品企业提供整个交钥匙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致力于加强应用团队,广泛招聘人才。在生物保鲜和化学保鲜领域,我们是少数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的团队。
问:在我们传统维生素板块,价格波动比较多,生物保鲜板块的价格之后波动会很大吗?
答:维生素是周期性产品,生物保鲜剂价格相对较稳定,虽然保持下滑趋势但同时价格的下滑也会带来产量的增长。中国中小企业对食品成本较敏感。生物防腐剂目前在整个防腐剂领域的占比大约在10%左右,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让中国的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和中国的中低端的食品都能用上安全性更高的保鲜剂,这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问:未来在食品饮料这个方向,如果有些产品的防腐剂被取消使用,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否是利好消息?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情况如何,是否有可能在食品安全方面,突然出现新的规定或者是标准?请谈一谈每年公司的进展和推动法规上的成果。
问:生物保鲜是否可以用于预制菜中?有没有考虑涉足宠物领域?
问:生物素历史价格有过300多块,现在价格在四五十块钱是吗?生物素这个产品过去几年是否是因为供给格局的变化,导致它的价格变化?未来这种格局会出现怎样大的变动?
答:2020年生物素单品市场价格曾超过450万元/吨,现在价格下跌约2/3。维生素是一个周期性的产品,这些年维生素企业品类的拓宽及产能的释放导致了价格的下跌。再加上养猪行业低迷,直接影响到了单体维生素的价格。但同时维生素是人和动物有刚需的产品,是无可替代的。目前公司生物保鲜板块已成为另一主要产品,且保持良好增长。
问:可否从合成生物的角度谈一谈我们公司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正在搭建合成生物学平台,该平台的构建由两位国家千人专家合作引领。同时配合我们与国内的几个知名高校之间的产业开发的协同,搭建公司整体的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