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7405-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
1、标准培养物:标准菌株、标准储备菌株和工作菌株的统称。
3、标准储备菌株:标准菌株经过一代转接后获得的同种菌株。
4、工作菌株:由标准储备转接后获得的同种菌株。
1.2标准菌株的应用:
2.1菌株的采集:
2.2标准菌株和验收:
2.3冻干标准菌株的复活:
2.4工作菌株确认方法及依据:
2.5污染处理:
假如在该平板上发现有其他菌落生长,则说明操作有污染或菌种不纯。要将该污染培养物做灭菌处理,寻找原因,重新分离挑选纯菌落。
2.6菌种保存:
将复苏后肉汤与灭菌甘油按15%甘油比例(肉汤8.5mL+甘油1.5mL)混合,-30℃冻存,(可用2mL冻存管冻存多管),作为保藏储备菌株F1代,也可使用商品化的菌种保存管。
2.7菌种的传代:
2.7.1标准菌株的复苏:
①菌种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杂菌污染。
2.7.3工作菌株转接的方法:
①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溶血性弧菌加3%氯化钠),121℃高压灭菌15分钟后分装在试管内,冷却后备用。
②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菌苔至新鲜试管上作“米”字形划线接种,放置在36℃的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
2.7.4工作菌株的使用:
2.7.4.2外部质量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
2.7.5工作菌株的期间核查:
2.7.5.2工作菌株期间核查的方法及依据:同工作菌株的确认一样。
2.8菌种的标识和使用期限:2.8.1标识:菌种代数的计算为干粉菌种为第0代,转接一次加一代。
具体标识为:例单增李斯特氏菌第0代,标识为DZ-0,第一代标识为DZ-01第一代有12支,则DZ-01-01、……、DZ-01-12;并标明日期:如2017.02.13这样填写。
2.9菌种的保藏:
2.9.1将试管内菌种放入冰箱中2~8℃冷藏保存。
2.9.2将传代并经过培养后的菌种放入冰箱中2~8℃保存。
2.10菌种的销毁:
2.10.1菌种使用后或超过贮存期的应进行销毁。
2.10.2需销毁的菌种,应用高压蒸汽(121℃)灭菌30分钟。
2.10.3灭菌后,再进行清洗和处理。
实验室常用菌株保存方法
1.斜面低温保存法
种1次,而且菌种容易变异,所以此方法只适合实验室短期实验菌株的保存。
将液体石蜡灭菌,放于37℃恒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再将已分纯的待存菌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用无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的斜面培养基上,用量以高出斜面1cm为准,将试管直立,
贴上标签,置4℃下保存。此法制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菌种可以保存1年左右不需要经常移种,缺点是保存的时候需要直立放置。此方法适合实验室短期保存,而且保存时需要一定的空间。
4.高层半固体琼脂石蜡保存法
将待存菌经平板划线分离后,挑单个菌落用接种针反复穿刺接种到高固体琼脂培养基中,经培养箱培养后取出,用灭菌过的液体石蜡滴加到半固体琼菌种管表层约0.5cm高度,贴上标签,存放4℃冰箱。此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效果好,可以保存菌株1~2年。所以适合实验室菌株的较长期的保存。
6.甘油液保存法
将已分纯的待存菌接种于肉汤中,37℃培养18~24h,然后按5份肉汤溶液、2份甘油-生理盐水保存液的比例分装于灭菌的微量离心管或细胞冻存管中,贴上标签,置-80℃~-20℃冰箱保存。此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效果好,可以保存菌种3年左右,无变异现象,而且此方法还可以保存一些要求较高的特殊菌种,适用范Χ广。所以此方法适合实验室普通菌种或特殊菌种的较长期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