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标准:包括产品术语、符号、单位、优先数等基础性标准。
2.试验方法标准:包括产品试验方法、检验方法、试验规则等方面的标准。
3.产品标准:包括产品的设计、结构、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例如电子产品标准、食品标准等。
4.基础件和零、部件标准:包括机械基础件和零部件的标准,例如轴承、齿轮、轴承套等。
5.原材料和材料标准:包括原材料的规格、性能、试验方法等方面的标准,例如钢材标准、塑料标准等。
6.安全和卫生标准:包括产品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例如劳动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等。
7.信息化标准: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例如信息编码标准、网络安全标准等。
8.检测和试验设备标准:包括检测和试验设备的结构、性能、精度等方面的标准,例如试验机标准、检测仪器标准等。
找法网提醒您,产品质量辨别可依据以下标准:
1.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的要求;
2.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4.产品的生产厂名、厂址与产地是否真实。
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方法: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