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呼叫器等多种手段,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模式的有机结合。
中国养老的现状是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00万人左右。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发展智慧养老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传统养老模式
目前,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家庭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城市家庭日益增多,空巢老人日趋增多,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着难以适应新的养老需求。而智慧养老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有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
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
当前,养老服务业人才缺口较大,但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三、智慧养老方案
未来养老智慧化升级方向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智慧养老方案是以科技为支撑,以老人需求为中心,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结合各类智能硬件、智能设备及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网络化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主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评估体系,构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档案、健康档案等,搭建起一个综合性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促进智慧养老健康发展,一方面解决老年人的健康及安全问题,同时实现智慧养老体系的高效运转。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1)机构养老
养老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护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康复辅助服务以及精神慰藉服务等。
智慧养老的产品项目和服务
中新网广州3月19日电(记者杜燕)“智慧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20日,在20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SIC老博会”)上,广州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广州市要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幸福养老”品牌为统领,打造“10个有影响力的智慧养老示范机构”,以及“10个有影响力的智慧养老示范社区”。
这是以广州为例。朱勤皓介绍,近年来,广州以打造“大城市大养老”模式为主线,以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积极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到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到2025年,全市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
4%的老年人将从家中养老
到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9亿,占总人口的13.5%。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2.5亿人,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87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1%。
智慧养老的产品项目和服务项目
一、智慧养老的产品项目1.健康管理类
健康管理类是在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情况下,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一些健康监测、指导、体检、管理等服务,例如体检项目的设定、订餐、订房等。健康管理类主要是针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评估身心状况的综合评估、训练及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效果。健康管理类可以进行健康体检、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提醒、健康指导、慢性病管理及
2.生活照料类
生活照料类:为长者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服务。以“医、养、康、护”为主要内容,并配置标准化专业的服务流程和服务管理体系。长者居住在社区内,以“机构养老”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种模式为入住长者提供“温馨、专业、个性、乐享”的居家养老服务。
3.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利用社区内或社区内的资源,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进行治疗或管理,并具有专业性、标准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可为长者提供“急诊急救、康复照料、日常用药、基本医疗、保健养生、运动康复”六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为老年人提供上门诊疗、家庭病床、送药上门等医疗服务。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且为失能、半失能、慢病的老人提供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用药指导、医疗康复、预约转诊、急诊急救等基本医疗服务。
机构养老:在政府层面,尤其是社区养老的支持与支持下,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将得到有效的发展。比如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可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专业指导、照顾需求”等服务,同时,依托社区服务的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等上门服务,为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教育、文体娱乐等老年活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