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漯河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城同建”城市定位,坚持“三链同构”打造完善产业生态,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系列行动,为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0年以来,全市共谋划建设食品包装、智能食品装备、生物医药等专业园区20个,新签约重点产业链投资项目295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3个;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知名品牌企业项目60个;食品及上下游产业链项目143个。在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力推动下,我市食品名城招牌越擦越亮,成为全国唯一的“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城市”、全省唯一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我市坚持“三链同构”推动食品产业向纵深发展的经验做法在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中被通报表扬。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谋划定方向。围绕做大做强食品主导产业,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要求和省领导调研我市食品制造业时的讲话精神,出台了《关于坚持“三链同构”着力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的工作部署》《2021年漯河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等文件,作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顶层设计。在延伸产业链上提出了“六个打通”,即打通食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培育食品机械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造纸等产业,发展食品包装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功能性食品、保健性食品、医用食品,积极引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盐化工产业,培育高端、绿色食品添加剂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物流产业,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打通食品产业与动物饲料,着力发展宠物食品。招商引资工作围绕“三链同构”持续发力,紧盯“六个打通”延链补链,不断推动食品制造业影响力和话语权。由于我市“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做法全国先进,促成2021年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漯召开。
二是绘就图谱明目标。围绕肉制品、面制品、饮品等食品加工产业,围绕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物流、高端绿色食品添加剂、食品检验检测等配套产业,围绕功能性、保健性食品和宠物食品等高附加值产业,筛选出500家行业龙头及重点企业,分产业、分细分领域绘制了《漯河市食品产业链招商图谱》,并对图谱的各个子项分别详细分析,出台《漯河市宠物食品产业招商工作方案》等具体意见,做到脉络清楚、靶向明确。同时,指导县区围绕产业定位,编制出精密制造、盐化工、液压科技、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大数据等六套产业链图谱。我市按图索骥、产业链招商经验得到省商务厅、省开放办的充分肯定,在2020年全省招商引资大会上,漯河经开区作为全省四个先进单位之一,做了典型发言;我市食品产业招商图谱作为全省产业链研究五个示范案例之一,在大会上印发推广。
四是专业园区促集聚。以全省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开展“百园增效”行动为契机,市长刘尚进市长密集带队深入到每个县区、功能区,详细调研优势产业、企业和专业园区建设情况,立足区域发展实际,规划建设了液压科技、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20个专业园区,着力打造一批细分领域完整产业生态的“园中园”“精品店”,定产业、定项目,强化工业用地储备、标准化厂房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打造、产业发展基金效用等四大要素保障;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绘制招商图谱,强力实施产业链的“填平补齐”。液压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建了研发平台,已进驻冠联、国泰、利通、汇龙等龙头及配套企业10余家;医疗器械产业园规划面积3600亩,已进驻曙光健士、汇知康、海王康瑞等企业18家,产品涵盖10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输注类产业链较为完整,产量位居全省首位;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已进驻裕松源药业、微康益生菌、方达药业、恒翼药业、启福药业等6家企业及4个国家高层次专家团队,正在商谈与云锋基金的合作,建成后将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
五是完善机制保发展。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漯河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修订完善《漯河市招商引资考评办法》,建立了外出招商全流程报备、招商引资周例会、每季度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各县区招商引资情况汇报等机制,完善了招商产业政策预警和项目预估评审等制度。充分发挥市级层面统筹调度作用,建立“市级统筹、多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正大现代食品全产业链、量子高科益生元、福贝宠物食品等重大项目跨区域布局,为实施“飞地项目”、实现全市招商“一盘棋”提供了经验;通过市政府招商引资周例会平台,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洽谈和落地过程中的堵点和问题,确保“招得来、落得下、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