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实务干货11种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查验方法打刻vin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

【车架号】11种车辆识别代号的查验方法与实践(2023)

文丨(1.陕西省汉中市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汉中723008,中国;2.江苏省南通市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南通226014,中国)胡亮1,刘晓玲2,蒋小伟2,徐鹏飞2

摘要:车辆识别代号的查验,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车辆业务时确认车辆身份,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打击盗抢骗、走私车辆,核查套牌翻新、非法改拼装车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原厂车辆识别代号特征,梳理了查获的四百余辆车辆识别代号违规行为特征,总结了11种车辆识别代号查验的方法,致力于帮助查验员在一线查验工作中,通过识别车辆本身所反映出的信息,快速甄别并锁定嫌疑违规车辆。

关键词:车辆识别代号;查验

1

查验车辆识别代号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图1车辆识别代号的基本构成

图2强制实行车辆识别代号管理的车型

2

车辆识别代号的查验方法

2.1资料筛选法

主要是通过审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或“货物进口证明书”、VIN拓印膜、随车技术资料(一致性证书、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等证明凭证之间,车辆识别代号信息是否一致[2]、匹配,来判断车辆识别代号是否存在异常的方法;同时,通过《合格证》的发证、制造日期等信息,筛选出不符合编制规则的车辆识别代号和日期间隔明显过大的嫌疑车辆,作为重点查验对象(图3)。

图3资料审查重点示例

2.2字形辨认法

图4拓印字体异常示例

2.3拓印审查法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车查验时,应注意观察拓印是否与实车一致,这个一致,包括内容一致、字形一致和位数一致等三个方面。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0〕453号)的要求,车辆出厂时应随车配备拓印,但实际工作中,查验员发现有部分出厂拓印与实际打刻的并不一致,会给以后办理业务的核对带来隐患,建议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是现场制作的拓印,尤其要重点核对。在工作中发现,少数车辆存在实际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与合格证等资料凭证记载不一致的问题,曾查获过实际打刻有16位、18位的车辆识别代号(图6),所以在工作中,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无论业务是否繁忙,必须做到实车核对所有17位字符,而不应当仅核对其中某几位,来确保实车与资料凭证记载的信息一致。

图5与实车字体不一致的原厂拓印

图6位数不符合规定的拓印

2.4特征比对法

图7原厂特征示例

图8涂漆工艺对比示例

2.5位置核验法

GB7258规定了各车型车辆识别代号打刻位置的基本要求,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车辆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应当对车辆识别代号的标示位置等予以说明(图9)[3]。

图9《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对车辆识别代号位置的说明

查验时,首先应当确认车辆识别代号的标示位置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在遇到不熟悉车型时,可以借助《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的描述来快速找到车辆识别代号的标示位置,同时,各厂家在一定时期内打刻车辆识别代号的位置是相对是固定的,尤其是乘用车。在实车查验阶段,如果发现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不在常规位置(图10),应当进一步使用查验手段来仔细检查。

图10打刻位置异常

2.6光照观察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强光手电对车架上车辆识别代号打刻区域表层的漆面进行查验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将强光手电照射的光源与车架表面呈45°角来进行观察,查看车架表面漆层反光度是否一致,重点观察是否有补漆、挂漆的痕迹(图11),如果是无油漆层的车架(图12),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其表面纹路是否与其他区域一致,在观察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异常情形的就应当列为重点车辆进行查验。

图11异常补漆痕迹

图12异常痕迹对比

2.7辅助较验法

图13零部件制造日期比对

图14标识特征、痕迹查验

2.8解码查验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OBD等设备接入车辆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数据接口或者通过对仪表的操作等方式获取车辆识别代号电子信息(图15),判断其与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是否一致的一种方法。

这种查验方法,对于发现嫌疑违规车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查验方法,但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2)做好全面分析。从工作实际来看,外接的OBD接口、刷汽车电脑板等造假手段并不少见,不能简单的依赖OBD的读取,查验员应当具备一定的防范思想意识和辨识能力,并提高自身的查验水平。

(3)正确应用结果。这种方法仅是一种辅助方法,我们在工作中不能简单、完全的仅依赖OBD的读取来判定车辆识别代号符合或者不符合规定。

图15OBD读取车辆识别代号

2.9清除查验法

图16覆盖物清除示例

2.10除漆查验法

图17原厂保护特征

图18涂漆工艺对比

2.11部件查验法

车架表面、打刻部件查验法,这是工作人员确认车辆识别代号是否合规的最终的一种方法,依据就是标准规定的:至少有一个车辆识别代号打刻在车架(无车架的机动车为车身主要承载且不能拆卸的部件)能防止锈蚀、磨损的部位,以及打刻车辆识别代号的部件不应采用打磨、挖补、垫片、凿改等方式处理⑴⑵。

3

查验结果的处理建议

4

结论

前面介绍了十一种车辆识别代号查验的方法,从总体上讲,每种方法都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在查验时可以综合运用、分析、判断,而不能依赖于某一种方法。

THE END
1.第二节车辆识别代号编码和机动车编号规则一、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 现在世界各国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大部分使用了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编码。 “VIN车辆识别代号编码”由一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7为,又称17位识别代码编码。 1. 基本内容 车辆识别代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二部分,车辆说明部分...https://www.360doc.cn/article/55518189_1105969342.html
2.高速公路基础知识33、什么是汽车产品型号?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 为了识别车辆而给一种车辆指定一组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叫汽车产品型号。 国产汽车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和产品序号组成,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 企业名称代码 车辆类别代码 ...https://m.sx.huatu.com/2012/1231/436227.html
1.什么车架号(VIN码)?车架号代表什么?车架号怎么用?VIN,是英文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代码)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车架号、大架号。总共由17位字符组成,好比于汽车的“身份证号码”。VIN码在1954年首次开始使用,1954年~1981年,由于对这些编码没有公认的标准,所以不同的汽车制造商各自使用不同的格式。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94464450223014411
2....汽车日常系列”之RC9001:车辆识别代码编号规则及打刻内容要求...4.4.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或产品识别代码、整车型号和出厂编号)从上(前)方应易于观察、拓印;对于汽车和挂车还应能拍照。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的字母和数字的字高应大于等于7.0mm、深度应大于等于0.3mm(乘用车及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kg的封闭式货车深度应大于等于0.2mm),但摩托车字高应大于等于5.0mm、深度应大于等于0.2...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769767/article/details/111121940
3.汽车编号的含义汽车编号的含义 汽车编号其实是车辆识别码,也可称为VIN码。按照VIN编码规则和顺序,可以识别出该车的生产国家、制造厂商,车的类型,品牌名称,车型系列,车身型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装配工厂名称及出厂顺序号码等信息。 什么是汽车编号...https://www.yoojia.com/ask/11-11824304997555165826.html
4.汽车产品及VIN标识码20240326.ppt汽车产品及VIN标识码2024/3/26汽车产品及VIN标识码汽车基本知识1、汽车分类2、国产汽车产品的编号规则3、车辆识别代码(VIN)规则4、汽车的总体结构*5、汽车驱动方式*6、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汽车产品及VIN标识码汽车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运输汽车特种车辆2、按动力装置型式分活塞式内燃机电动汽车其他3、按行驶机构的特征分...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0913150.html
5.出厂编号的编制规则是什么?火烧车的年代鉴别方法有哪些?出厂编号的编制规则是汽车制造商为了管理和追踪每一辆汽车的生产过程而设定的一套标准化系统。每个汽车制造商都有其独特的编号规则,但通常这些编号会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制造商标识码:这是编号的前缀,用于识别汽车是由哪个制造商生产的。例如,大众汽车的编号可能以“VW”开头。 https://m.hexun.com/auto/2024-08-20/214071356.html
6.东风商用车公司备件营销基础知识销基础知识内容整车编号及工厂的选装码总成、分总成、零部件编号关于VIN码的知识关于生产日期关于专用件与通用件的概念东风商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培训中心东风汽车产品知识 1、东风汽车整车的编号规则(见东风公司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东风系列车型汇编2002年5月版) 沿用老的国家标准至今,东风汽车产品型号由系列代号和车辆特征代号...https://doc.mbalib.com/view/a25846a8783293ae2d84dacd0ae0ca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