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的数据,全世界的养鸡场内一共有超过300亿只鸡。这还不止,全世界每年要吃掉665.7亿只。其中美国作为吃鸡大户,每年的鸡肉产量能达到1754万吨。
小鸡加工厂
特殊时期之下,很多人都抱怨鸡蛋价格上涨。殊不知,我国每年都要出产至少4600亿枚鸡蛋,才能维持现在的鸡蛋价格。正因如此,我们必定需要这些小鸡来满足需求。
一只鸡每年可以产200到300枚鸡蛋,但并不是每一只母鸡都能成为蛋鸡,一只蛋鸡也不是一辈子都能产蛋。产蛋高峰期也不过40周左右。
这就需要各种工厂来层层筛选、步步淘汰,像机器一样挑选生蛋鸡,以此来赶上鸡淘汰的速度。
为了供应更多的母鸡,养鸡场就必须孵化更多的小鸡以供挑选。因为这些小鸡不止要挑选出蛋鸡,还得挑选出那些不能产蛋的小公鸡。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些流水线。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残忍,但没办法,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家门口的鸡蛋和鸡胸肉价格可能就要翻番。
小鸡鉴定师
刚出生的小鸡在我们看来都长一个样,但这些小鸡性别鉴定师就能分辨小鸡是公的还是母的。
将小鸡的两腿分开,平平的就是小母鸡,有点凸起的就是小公鸡。可能有人觉得仅凭这点我上我也行。但人家不仅要保证准确率,还要保证速度。
平均来那个秒钟就能鉴定完一只小鸡,一小时下来最起码要看1000只。并且准确率也是有要求的,需要达到98%以上。毕竟你这一抓,一看,就决定了小鸡仔以后的命运。
想象一下吧。每天上班就让你对着个大灯泡,然后趴在筐子边看鸡屁股。听说每只鸡的单价是1毛多,一天看八九千只鸡,日薪就是小一千。
再加上特殊时期小鸡仔的需求大,每只单价还会上涨。算下来年入百万不是梦呀!
养鸡场就这样,被鉴定师区分出来的小母鸡会被送往养殖场养大,而那些小公鸡大部分就会被处理掉。
为什么不把它们也养大变成肉鸡呢?这是因为市面上的肉鸡都是白羽鸡,或者是白羽鸡和本土土鸡的杂交品种,只需一个月就能出栏。
这种专门为了产蛋而生的鸡生长速度慢,一味养大只会增加成本,不需要它们来承担肉鸡的职责。
小鸡的命运
养鸡场里的鸡蛋从一开始,就在人们的密切监控之下。它们被传送带送到恒温室,然后在恒温室内接受孵化。
大概在19到21天后,这批小鸡就能破壳而出了。工作人员将小鸡运到传送带上,打包装筐,送到这些消极性别鉴定师的工位上。
熟练的鉴定师仅需一眼就能分辨这些小鸡的性别,然后顺势一扔,继续下一只。
被分出来的小公鸡会被工作人员整筐到近传送带上,任凭这些小鸡再怎么挣扎,也逃不过自己的命运。
另外还有一些小公鸡运气比较好,碰上鉴定师瞌睡打盹给扔错筐了,就会再多活一阵。不过这种情况在极少数,并且它们的最终命运也是一样的。
搅拌出来的肉会被打包送到宠物粮加工厂进行消毒,再加上一些其它的材料,做成各种宠物粮和罐头。然后运输包装,摆上货架卖给铲屎官们。
全世界每年都会有70亿只小鸡被做成宠物粮或肉罐肉。我们在买含鸡肉的宠物粮时,应该都会看到配料表中标有鲜鸡肉。这些鲜鸡肉大部分就是从小鸡仔身上来的。
此外还有一部分碎肉会被打包批发给宠物店。随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铲屎官们也会时不时地给狗子和猫子加餐。这些带骨头和内脏的碎肉,也能满足狗子日常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听起来可能比较残忍,但只要是经过正规工厂处理的肉,至少在卫生上来说是没问题的。
不过,由于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关系,像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就已经宣布停止杀死小公鸡这一行为了。但这个措施还没实施,就引起了铲屎官消费团体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