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猪肉价格低迷,市场状况令猪企、肉企有些惆怅。对此,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肉类半成品、肉食礼盒或是企业提升业绩的“神器”。
企业有些“惆怅”
虎年春节,猪肉的销售旺季来了,但价格却持续低迷,这让企业有些不知所措。
“猪肉价格对比前一周下降明显,对比前一年下降就更明显了。”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表示,1月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肉批发均价为18.5元/公斤,比2021年12月31日的20元/公斤下降了7.5%,比2021年1月7日的42.25元/公斤下降了56.21%。
猪肉价格下跌或会继续。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2021年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处于较高水平,仔猪供给量持续保持高位,预示着2022年上半年市场供给呈明显增加态势,春节过后,生猪价格仍存在阶段性过快下跌的风险。周期低点可能会出现在四五月份,价格可能较行业平均成本线低30%。
从牛年春节的“躺着赚钱”到虎年春节“多渠道促消费”,肉类销售端的想法正在发生改变。许多猪企、肉企纷纷针对生鲜精加工产品推出新产品、新品牌,肉类半成品、肉食礼盒成为市场主角。
盯上线上卖肉
此外,为产品换上新年包装也成为企业拉动销量的一大方法。企业纷纷为猪肉、鸡肉、牛肉等肉类食品穿上节日“服装”。
布局肉制品加工
当前,猪企、肉企纷纷在肉制品加工业务上谋求出路。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未来在肉制品方面也会更加开放,采用多种方式扩充产能,同时积极拓展多种销售渠道。正邦科技也表示,在深加工特色食品方面,公司未来会选择终端品牌打造,通过中央厨房的方式满足年轻人对美味、简单快捷这一类型食品的需求。
“可以看到,整个市场供应还是过剩的。养猪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发展屠宰、肉制品加工业务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养殖环节的生猪价格波动形成对冲。但是,当前受生猪价格影响,屠宰端利润较低、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开工率也受到了影响。长期来看,肉制品加工业务仍不是企业盈利关键。”张兴涛说。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