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新基建,打造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产业创新引擎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李颖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近期,中央多次就新基建作出部署,权威媒体把5G、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列入新基建范畴。在当前疫情影响波及全球、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求迫切的情况下,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正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并将塑造我国未来数字化竞争的新优势。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

“数字基础设施”是面向行业数字转型需求,以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与分析等功能为核心的一套共性信息技术基础资源,支撑着各行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互联和数据应用。以云资源和云服务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了源自工业设备、业务系统等关键数据,承载了工艺知识、机理模型、软件工具等关键资源,支撑着各行业数字化应用的开发创新。从最终目的来看,“数字新基建”本质上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重点的数字资源开发和管理支撑体系建设。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创新的综合应用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需要多个产业领域交叉融合,涵盖工业机理模型库建设、工业APP和系统解决方案开发等多个环节,需要工业、通信业、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等多个产业领域交叉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主体多,既需要具备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也需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既需要提供智能设备的硬件供应商,也需要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的软件供应商;既需要提供服务的平台运营商,也需要使用平台的用户企业与第三方开发者。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投入大且周期长,不仅要进行集成开发、知识复用、能力交易等环境建设,还要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进行云化改造。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数字转型的基础支撑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产物,支撑着工业数据的采集、汇聚、分析和挖掘,支撑着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支撑着生产组织模式、商业运行逻辑、价值创造机制的深刻变革,正成为制造业数字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数据流通闭环提供通道,通过打造工业数据枢纽,打通企业内部、供应链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数据孤岛,为优化制造工艺、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和能源管理等场景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资源要素整合提供载体,以开放接入模式汇聚数据、人才、技术等生态资源,推动大中小企业资源的在线化汇聚、平台化共享、高效化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生产方式变革提供支撑,在传统云平台的基础上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打造以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为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模式业态培育提供动能,以开放合作促进平台双向赋能,打通消费与生产、供应与制造、产品与服务间业务流,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未来产业创新的关键引擎

新冠疫情在按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暂缓键”的同时,也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试验场”。平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彰显的重要作用,不仅强化了产业发展平台的共识,更巩固了平台在加速数字转型进程、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立足当下,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力支撑疫情防控

疫情发生以来,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聚焦防疫复工难点痛点,加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平台在疫情防控、物资配送、复工复产等领域的赋能作用。

一是助力抗疫应急物资保障。面对口罩、消毒用品、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短缺问题,制造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柔性生产与产业链协同功能,快速扩大产能、对接原材料,实现跨界转产防疫物资,有效保障了防疫物资的供给。

二是助力拓展全球物资采购。大型工业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跨境寻找全球货源、发布应急物资信息、组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对接重点疫区物资需求等举措,确保重点防疫物资和生产生活资料供应。

(二)展望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前瞻引领产业创新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数据驱动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将成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动力引擎。

其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数字转型的基石。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和关键支撑,加速了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实现了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沟通连接,促进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创新,加快了数字转型进程。

其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平台全面连接了机器、车间、企业、用户、员工,实现了“人机物法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集成,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与核心。平台通过海量异构数据的自动流转、汇聚共享和集成分析,实现了工业制造能力的标准化与服务化、工业经验知识的软件化与模块化,以及各类创新应用的有效供给,为未来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其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未来产业生态的核心。平台通过与交通、物流、能源、农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将数据要素全面融入到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与分配,以数据链打通创新链、资金链和物资链,实现了数据、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跨领域、跨地域、跨时空汇聚共享,带动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成为数据驱动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的核心关键。

三、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的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兼顾防疫复工短期需求和产业转型长期需要,巩固已有成果、聚焦问题挑战,持续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是立足疫情防疫和复工复产打造新型工业生态。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典型场景,遴选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并加大推广。在现有工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网络连通、数据贯通、边云协同的工业生态体系,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

二是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围绕“补短板、建平台、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持续组织实施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面向“平台+区块链”“平台+产业链协同”“平台+区域经济”等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一批高价值的工业APP,提升平台供给能力。持续推进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动中心建设,整合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资源与行业需求,搭建面向解决方案应用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平台赋能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

三是持续开展双跨平台遴选与推广。修订平台评价方法,着重突出平台解决方案创新力、经济与社会效益贡献度等指标,择优遴选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加大平台推广力度,提升平台行业转型赋能水平。鼓励平台间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围绕标准制定、资源共享、协同研发、生态构建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是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序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示范区创建,加快平台由点及线到面应用普及,带动区域产业提质增效。

五是营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融通发展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创业板、科创板等政策机制推动工业互联网产融结合创新发展。持续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快建立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机制,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人才实训基地,打造多层次复合型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打通产业、教育、金融链条。

THE END
1....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2018年第06期2018年12月13日,2018年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首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暨两化融合推进会在北京举办。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李兆前出席会议。 面向未来的智能家居和楼宇的KNX安全时...https://www.youfabiao.com/yqybbzhyjl/201806/
2.《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导读一、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的概念最早由通用电气于2012年提出,随后通用电气、IBM、思科、英特尔和AT&T五家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推广开来。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系统与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是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深化。工业互联网...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85206998&efid=6KmKrzuD0VDxGOKDce0N9A
3.李克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举措,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https://china.qianlong.com/2018qglh/2018/0306/2434099.shtml
4.工业互联网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五年来,工信部先后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涉及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应用的多项政策,系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安全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完善支撑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实施工业互联...https://www.dangbaotoutiao.com/cjzx/c_9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