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要时政汇编第27周时政周报(7.17.7)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京举行

6月30日晚8时,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

交响音乐会通过交响乐及交响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奏唱了20多个反映我们党一百多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

2.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及多项活动庆祝回归祖国27周年

7月1日早上,香港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驻港机构负责人等出席。随后,特区政府纪律部队的直升机在维多利亚港上空飞过,展示国旗和区旗,船只在维港海面喷洒水柱敬礼。

香港中联办、中央驻港国安公署、外交部驻港公署、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今天早上也分别举行升国旗仪式。

3.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7月1日起生效

2024年7月1日起,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中塞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我国对外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协定生效后,中塞双方最终零关税税目的进口额比例都达到95%左右。

4.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航海保障体系

我国沿海航标已达2.06万座,比十年前同比增长68.8%。已建成的沿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提供厘米级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实现沿海港口航道“一图覆盖”,沿海水上安全通信“一网贯通”。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航海保障体系。

5.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7月1日起,西安国际港站至阿塞拜疆巴库的X9043次中欧班列每日开行一班,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这趟列车自西安始发,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抵达阿塞拜疆,全程约12天。

6.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开幕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2日在北京开幕。大会以“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为主题,发布前沿数字技术成果和应用场景,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300多名重要外宾,围绕全球数字治理规则、数实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进行研讨。

7.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7月3日22时51分,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7月3日16时19分,航天员李聪打开问天实验舱出舱舱门,登上机械臂,开始个人首次太空行走。17时41分,叶光富顺利出舱,沿舱壁自主攀爬至作业点,与李聪协同作业。其间,航天员李广苏在天和核心舱内进行支持。这次出舱主要对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的舱外关键设备进行防护安装,来提升空间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其间,李聪还通过头盔摄像机完成舱外巡检。

经过6个半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先后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后续,神舟十八号乘组还将在轨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8.第八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八届全球智库峰会7月4日、5日在北京举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参会。峰会以“直面多重不确定性共创全球美好未来”为主题。与会嘉宾表示,中国在推动各国合作共赢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发布

6月30日晚,由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方面编制形成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数字中国赋能效应更加凸显,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

《报告》指出,我国已完成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应数据机构的组建工作,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全国数据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从数字基础设施来看,《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5G基站数达337.7万个,同比增长46.1%;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24个,较上年末提高7.6个百分点。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超过810万架,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居全球第二位,算力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约1.2ZB(1ZB等于十万亿亿字节);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进入落地应用阶段;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0EFlops,增速超过70%;全国累计建成国家级超算中心14个,全国在用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达633个、智算中心达60个,智能算力占比超30%。

从数字技术创新活力来看,《报告》显示,我国基础数字技术能力持续增强,数字技术领域保持较高的创新热度。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位列前三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基础通信程序领域,同比分别增长59.4%、39.3%和30.8%,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先进计算、人工智能、5G/6G等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断突破。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3D打印、脑机接口等技术研发进度不断加快。

在数据要素市场方面,《报告》显示,我国数据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同比增长22.44%。截至2023年底,全国数据存储总量为1.73ZB。2023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总流量为0.27ZB,同比增长15.2%。

《报告》指出,展望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将与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协同发力,成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

10.中国将主持铁路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制订

日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69/SC3第九次全体大会上,经过法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专家及观察员全体投票,一致同意通过由中国牵头的《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特别工作组项目提案,决定成立工作组,由中国专家牵头标准编制工作。这是全球首个关于铁路自动驾驶的ISO国际标准(TR)。

《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聚焦的自动驾驶领域是目前世界铁路行业前沿热点,项目以中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干线铁路自动驾驶应用为对象,通过识别应用自动驾驶模式时对铁路运营关键要素(岗位、流程、责任等)的影响,提出宏观运营规则编制原则。

目前,全球自动驾驶铁路干线开通里程约923公里,其中客运643公里,货运280公里。中国占全部运营里程的68%,占客运里程的97%;中国铁路在铁路自动驾驶领域的丰富经验值得在ISO标准中推广。2016年,我国珠三角城际采用了基于CTCS列控系统的ATO系统,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时速200公里的自动驾驶。2020年10月,京张高铁实现了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

11.首列“北极快线1号”物流专列在俄开行

12.1—6月份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152.7%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在7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13.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在京举行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7月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巍然矗立、庄严肃穆。上午9时,纪念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首都学生代表饱含深情地朗诵了抗战诗文,首都大学生合唱团演唱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了年轻一代传承英烈精神,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立志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信心。

随后,各界代表缓步登上台阶,依次来到抗战馆序厅,手捧花束,敬献在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型浮雕《铜墙铁壁》前,并向抗战英烈鞠躬致敬。

重要文件

1.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7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文如下:

防汛指挥、应急管理、水利和公安、民政、交通运输、卫生防疫、能源电力、通信等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听令而行,立足本职、担当尽责,全力投入防汛救灾抢险。加强协调配合、及时会商研判、有效调配资源,切实凝聚形成防汛救灾抢险的强大合力。

非受灾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主动以多种形式帮助灾区开展抗灾救灾、灾后重建。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发挥作用情况,请及时报中央组织部。

2.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范股东依法履行出资义务,维护市场交易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2024年6月30日前登记设立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自2027年7月1日起超过5年的,应当在2027年6月30日前将其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调整至5年内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应当在调整后的认缴出资期限内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在2027年6月30日前按照其认购的股份全额缴纳股款。

公司生产经营涉及国家利益或者重大公共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提出意见的,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同意其按原出资期限出资。

第三条公司出资期限、注册资本明显异常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结合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以及股东的出资能力、主营项目、资产规模等进行研判,认定违背真实性、合理性原则的,可以依法要求其及时调整。

公司应当确保前款公示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条公司登记机关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对公司公示认缴和实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根据公司的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分类监管,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综合应用。

第六条公司未按照本规定调整出资期限、注册资本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出特别标注并向社会公示。

第七条公司因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或者通过其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出资期限、注册资本不符合本规定且无法调整的,公司登记机关对其另册管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出特别标注并向社会公示。

第八条公司自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之日起,满3年未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60日。

第九条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未按照本规定缴纳认缴的出资额或者股款,或者公司未依法公示有关信息的,依照公司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条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对公司调整出资期限、注册资本加强指导,制定具体操作指南,优化办理流程,提高登记效率,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

第十一条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规定,制定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上市公司依照公司法和国务院规定,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审计委员会,并载明审计委员会的组成、职权等事项。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以下简称“整、建、促”)三年行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整顿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一)持续开展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

财政部牵头组织,探索建立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针对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采购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

(二)加强常态化行政执法检查

(三)创新监管手段,提升工作效能

1.升级改造中央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和查询功能,提高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的完整性、准确性,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逐步实现全国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一地注册、全国通用”,破除地方保护和隐性壁垒。运用大数据分析、行为预警等手段,动态监控供应商投标、项目评审等政府采购关键环节,推进智慧监管,提升监管实效。

3.加强政府采购协同监管。财政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供应商提供虚假认证证书、检测报告开展核查,会同公安部门严查政府采购招标中发现的串通投标行为,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就问题线索移送、案件查处等进行协作配合,严肃查处政府采购领域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三、建设法规体系,服务统一市场

(一)法规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按照建立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对标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GP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国际规则,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法修改,并结合修改进程适时修改实施条例。推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协调统一,提高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制度建设

研究完善货物服务招投标、非招标采购、信息发布和质疑投诉等部门规章,研究将需求管理以及合作创新采购等制度上升为部门规章,逐步构建覆盖需求管理、信息公开、采购方式、合同履约、救济机制等系统完备、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以项目绩效为目标、以采购全链条管理为抓手,推动采购人加强内控管理,落实权责对等要求,实现“谁采购、谁负责”。完善采购交易机制,根据采购需求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和评审方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原则,建立适应采购人多元化需求且鼓励创新的交易制度。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等支持力度。完善预留份额、评审优惠、需求标准发布等支持措施。

(三)标准建设

1.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逐步形成本国产品标准体系,确保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3.分类制定政府采购标准文本。制定政府采购货物、工程、服务招标文件标准文本和政府采购合同标准文本,提高经营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规范性、便利性。

四、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战略

(一)支持科技创新

1.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强制采购、优先采购、订购首购、发布需求标准等措施,推进创新产品应用和迭代升级,营造促进产业创新的良好生态。

2.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制度。以采购人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公平竞争以及采购人与供应商风险共担为基础,实施订购首购,建立创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发挥政府采购对创新的带动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1.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落实扶持政策。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要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对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续至2026年底。

(三)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1.制定出台面向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对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或符合政府绿色采购需求标准的产品实施优先采购或者强制采购,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2.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由48个城市(市辖区)扩大到100个城市(市辖区),要求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展览馆、保障性住房以及旧城改造项目等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强制采购符合标准的绿色建材,并适时研究进一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加强对政策实施城市的考核督导,确保政策要求落到实处。

五、保障措施

(二)抓好工作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不折不扣落实本方案要求。财政部要制定“整、建、促”三年行动工作台账,明确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的任务分工、完成时限。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及时跟踪工作任务进展,定期评估本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新法速递

五、科技成就

1.我国成功发射天绘五号02组卫星

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天绘五号02组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7月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3.嫦娥六号搭载的氡气测量仪成功完成探测任务

记者7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法国同行共同组成的嫦娥六号任务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成功测量月球上的氡和钋分布、月球表面的电离辐射以及空间环境的带电粒子等,圆满完成探测任务。

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后,氡气测量仪对月球上的氡和钋分布进行了连续111小时轨道测量。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环形山成功着陆,在采集第一批样品后不久,氡气测量仪开始对月球表面进行测量。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样品在月背起飞升空,氡气测量仪结束探测任务并永久留在月球背面。

4.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A卫星

2024年6月29日19时5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A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星是通信广播卫星,可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业务。

5.我国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四川德阳下线

7月4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代号G15)在四川德阳下线。这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代号G50)实现国产后的又一重要进展。

东方电气集团介绍,G15机组功率为16.5兆瓦,热效率35%,联合循环一小时发电量超过2.2万千瓦时,可满足2500个家庭1天的用电需求;相较于同功率的火力发电机组,一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5万吨。

G15是东方电气集团继G50成功后的又一突破,该机组零部件多达2万个,高度集成、体积小巧,不仅可用于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海上平台发电,还可以和光伏、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耦合,构建各种小型化场景的“源网荷储”综合能源运用。

目前,我国在燃气轮机设计、制造方面已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未来将在8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掺氢燃气轮机、纯氢燃气轮机等方面持续发力。

六、国际要闻

1.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提出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

第78届联合国大会1日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国参加决议联署。

该决议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的原则,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实际行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倡导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商业环境,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实现人工智能包容普惠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佩泽希齐扬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

伊朗选举委员会7月6日宣布,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在总计3000多万张选票中,佩泽希齐扬得票超过1600万张,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得票1300多万张。佩泽希齐扬生于1954年,曾任伊朗卫生部长、伊朗议会第一副议长等职。

3.英国新首相斯塔默组建内阁

7月5日,英国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被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任命为英国首相。斯塔默随后组建内阁,其中安杰拉·雷纳为副首相,戴维·拉米为外交大臣,约翰·希利为国防大臣。

七、地方要闻

1.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抢险救援全力展开

7月5日下午,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造成垸区被淹。险情发生后,当地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地区群众。

2.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西南宁开幕聚焦科技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7月2日,由中国科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年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凝练议题,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届年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共设置主论坛、专题论坛、平行论坛、北京学术周、“科创中国”广西行、线上科普等6个板块共24项活动。

专题论坛引导全国学会发挥“主体”作用,联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和中国联通、中国商飞、中核集团等大型科创企业,开展高端跨界学术交流,集成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进一步促进学科前沿交叉、产业融通创新。

3.2024两岸青年峰会在北京开幕

2024年7月3日,由国务院台办、教育部、全国青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两岸青年峰会3日在北京开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年代表约600人出席开幕式。

此次峰会以“携手绘青春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将举办主论坛、分论坛、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宣介会、京台青年生活节、两岸青年数字音乐夜等青年交流活动。峰会创办以来,累计举办交流活动150余项,吸引6000余名青年朋友参与,已成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共同奋斗成长的重要平台。

4.新疆外送电量累计突破8000亿千瓦时

自2010年疆电外送工程实施以来,截至今年7月5日,新疆外送电量累计达到8014亿千瓦时,送电范围覆盖20个省区市,新疆综合能源基地作用愈加凸显。

根据测算,外送电量8014亿千瓦时,可供全国14亿人用249天。其中,新能源电量外送超过2300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近三成,即新疆每送出三度电,就有近一度是绿电。这些绿色电力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69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8亿吨、二氧化硫59万吨、氮氧化物51万吨。

5.内蒙古出台新政策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内蒙古近日出台《关于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合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意见》,探索实施“先招后补”模式、“先建后补”模式等15条政策,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三北”工程攻坚战包括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其中“两个半”的战役在内蒙古,60%以上的工作量在内蒙古。

6.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

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7月7日开赛,来自国内外22支队伍的154名运动员参赛。起点在西宁市,途经海东市、海南州,终点在海北州门源县,赛事总里程1214公里,平均海拔超3000米,将穿越山地、丘陵等赛段。

THE END
1.2023年云计算行业政策分析:国家政策扶持云计算产业发展云计算行业政策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同时,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扶持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政策,如设立“云计算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推动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从三大国家政策来了解2023年云计算行业政策分析。 一、政府鼓励企业采用云计算技术 为了推广云计算技术,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云计算推广计划、云计算产...https://m.chinabgao.com/freereport/88426.html
2.2023年产业扶持政策项目资金排片表奉贤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申报...2023年区级创新产品项目申报 经委 8月—10月 技术进步科 67187323 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区级) 经委 9月 企业服务中心 37565721 技改项目(区级) 经委 全年 产业投资科 67183592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 经委 根据国家通知 https://fxcy.67156715.com/index/zcppk_list.html
3.易成新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1.5GW/46.6GWh,是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的3倍,并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新增投运近4倍之多,截止2023年底,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了86.5GW,同比增长了45%。2024年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http://news.10jqka.com.cn/20240412/c656841864.shtml
1.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发展新纪元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发展新纪元 信息技术产业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领域。2023年,这个行业将继续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政府将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帮助信息技术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69847.html
2.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能否详细介绍其发展潜力总结来说,在2023年的国家重点扶持计划中,每一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以促进不同领域内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目的。一旦这些政策得以实施,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创造活力,使得相关行业迅速壮大,最终带给人们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品质。此外,由于全球性的竞争压力,不断追求创新与优异性能,是保证这些重点扶持产业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所必...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jia-ge/380130.html
3.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发展潜力深度分析政策导向产业链布局...在新的一年开始之前,政府通常会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2023年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是指那些被政府认为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领域。在这个列表中,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了新的技术驱动和服务性质的行业。这些行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为就业市场注入活力。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386514.html
4.2023年国家重视支持的十大产业发展新动向在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2023年的重点扶持行业名单已公布。这十个行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焦点,以下是对这些行业的分析与展望。 新能源汽车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主流市场。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这一行业,不仅是因为其环保特性,也是因为它能够带动相关...https://www.f3kg3td6j.cn/zheng-ce-fa-gui/423855.html
5.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十大行业发展新篇章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十大行业发展新篇章 信息技术产业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同时鼓励创新驱动发展,加速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更多空间和机会。https://www.atqlinnvf.cn/nong-ye-zong-he/293244.html
6.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新动能引领经济转型升级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新动能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绿色低碳产业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绿色低碳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的重点扶持行业中,这一领域将得到进一步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将加强工...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369549.html
7.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发展前景展望政策导向产业升级市场...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政府发布了最新的产业政策,明确了2023年的十个重点扶持行业。这些行业涵盖了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绿色能源、新材料、新型农业等多个领域,其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当前社会需求的准确把握。 政策导向:激发潜能,引领发展 ...https://www.nwifujzth.cn/ke-yan-jin-zhan/125007.html
8.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究竟哪些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春天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国家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稳定以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政府特别公布了“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名单,这不仅是对这些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肯定,也是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上的明确指引。 一、背景与https://www.xtssu.cn/xue-shu-huo-dong/505335.html
9.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新征程:解读2023年国家重点产业支持策略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在2023年将对十个行业进行重点扶持,这些行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设备、智能制造、高性能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大健康和文化创意等。这些行业被视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它们不仅能推动技术创新...https://www.q4f4lww9.cn/xing-ye-dong-tai/279927.html
10.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新征程:剖析2023年国家重点扶持产业的发展潜力与机遇 在2023年的经济发展蓝图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十个重点扶持的行业,这些行业被视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这些行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高端装备制造、https://www.b9a5u5l1v.cn/jun-lei-gong-xiao/207201.html
11.国家在2023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扶持政策?全国2023年,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可能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低利率贷款、研发支持、市场准入...https://www.1633.com/ask/434536.html
12.2023国家重点扶持十大行业发展新篇章共筑经济强国的战略布局...在新的一年里,国家对十个行业进行了重点扶持,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这些行业不仅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也是推动国内外需求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其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在2023年,这些企业将继续获得政府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375455.html
13.“关于加大对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复文(2023年...2023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3〕35号)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投入乡村振兴,重点支持林下经济等产业新业态。 科技方面,目前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储备有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科技成果685项,近三年,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林下...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gkjyfw/20240130/544183.html
14.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发展前景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市场潜力...摘要: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发展前景 这十大行业将如何引领中国经济腾飞?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和促进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其中,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对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更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就业增长、以及国民收...https://www.vydtlwhhp.com/zheng-ce-fa-gui/381607.html
15.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国家扶持政策产业升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产业背后的原因。国家对于高科技、绿色环保、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能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在这个背景下,2023年的重点扶持对象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了那些具有创新潜力、可持续性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上。 https://www.esryexkma.com/nong-ye-zong-he/54606.html
16.2023国家重点扶持十大行业研究综述产业政策导向与未来发展前景...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研究综述:产业政策导向与未来发展前景 引言 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政府在2023年提出了“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对十大行业进行重点扶持的战略决策。这不仅是对现有优势产业的继承,也是对新兴领域的培育。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这十大行业及其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zi-xun/265446.html
17.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服务产业发展分论坛”在福州...2023年9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指导,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服务产业发展分论坛”在福建福州召开。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毛作奎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介绍《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分析报告(2023年)》...https://www.cesi.cn/202309/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