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喂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喂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婴幼儿在0-3周岁时,主要的进食方式为哺乳或喂食奶粉,由于婴儿的胃容量小,往往需要多次进食。而不定时的喂食对婴幼儿身体会有不良的影响,一般建议妈妈按需协助婴幼儿养成规律的进食习惯。

这种闹铃的提醒方式,因需要用户反复调整闹铃周期,尤其当夜间妈妈处于疲惫期时,往往会忘记调整闹铃周期,从而使得宝宝的进食周期错乱,影响宝宝的进食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喂食方法、智能喂食装置及可穿戴设备,用于记录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并将记录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与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自动更新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从而能够根据每个宝宝的进食习惯,自动调整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提高喂食的智能性。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喂食方法,包括:

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

判断喂食周期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周期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是,将预置的喂食周期更新为喂食周期的平均值;

判断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时长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若是,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

可选的,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包括:

根据t1和t2,计算每次的喂食时长;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若是,则发送亮灯信息,以增强灯光亮度。

若是,则定时检测用户的动作信息,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若用户未处于活动状态,则发送夜间清醒提醒。

可选的,在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输入预置的信息;

若是,则进入喂食模式。

可选的,预置的信息,包括:

预置的文字信息、预置的语音信息和/或预置的动作信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喂食装置,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喂食周期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周期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将预置的喂食周期更新为喂食周期的平均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时长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记录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并将记录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与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自动更新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从而能够根据每个宝宝的进食习惯,自动调整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提高喂食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喂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喂食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第一位置时,加速度的感应信息示意图;

图3b为第一位置时,加速度感应器与佩戴部位的位置关系图;

图4a为第二位置时,加速度的感应信息示意图;

图4b为第二位置时,加速度感应器与佩戴部位的位置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喂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喂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喂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的,宝宝在0-3周岁时,主要的进食方式为哺乳或喂食奶粉,由于婴儿的胃容量小,往往需要多次进食。

为了克服闹铃提醒喂食方法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喂食方法及智能喂食装置,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智能喂食方法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喂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

一般的,记录每次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的智能喂食装置在初始化时,会根据对婴幼儿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的统计,预先设置一系列的喂食周期与喂食时长,比如宝宝在0-6个月,喂食周期为x1小时,喂食时长为y1分钟;宝宝在6-12个月,喂食周期为x2小时,喂食时长为y2分钟;宝宝在1-2岁时,喂食周期为x3小时,喂食时长为y3分钟;宝宝在2-3岁时,喂食周期为x4小时,喂食时长为y4分钟。进一步,智能喂食装置也可以支持自定义设置,如妈妈发现宝宝的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与预先设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相差较大时,则妈妈也可以根据宝宝的进食习惯,设置宝宝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智能喂食装置在用户选择了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或用户自定义了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后,则会根据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提示用户对宝宝进行喂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x1、y1、x2、y2、x3、y3的具体取值为统计平均值,可以根据种族、地区、性别的不同而不同,此处不做具体限制,而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延时t4及t3也支持用户自定义,此处也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的,智能喂食装置记录了一周内的多次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后,可以计算一周内多次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的平均值。其中,具体的计算平均值的算法可以是算数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此处对计算平均值的算法不做具体限制。

103、判断喂食周期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周期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04;

具体的,根据宝宝的年龄段,智能喂食装置可以设置不同的第一阈值,此处对第一阈值的大小不做具体限制。

104、将预置的喂食周期更新为喂食周期的平均值;

智能喂食装置在喂食周期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将智能喂食装置中预置的喂食周期更新为喂食周期的平均值,并以更新后的平均值来提醒宝宝的喂食周期。

这样,就可以根据每个宝宝的身体状况和进食习惯,更新适合于每个宝宝的喂食周期,提高了喂食的智能性,满足了每个宝宝的个性化需求。

105、判断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时长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具体的,根据宝宝的年龄段,智能喂食装置可以设置不同的第二阈值,此处对第二阈值的大小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05与步骤103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步骤105既可以在步骤103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103之前执行,或者步骤105与步骤103同时执行。

106、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

智能喂食装置在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喂食时长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并以更新后的平均值来提醒宝宝的喂食时长。

这样,就可以根据每个宝宝的身体状况和进食习惯,更新适合于每个宝宝的喂食时长,提高了喂食的智能性,满足了每个宝宝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图1所述的实施例,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喂食方法,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喂食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201、检测是否输入预置的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02;

可以理解的是,智能喂食装置为了防止误操作,即在用户不需要提示喂食的情形下,如用户外出期间,发出错误提醒。智能喂食装置设置了进入喂食模式的检测装置,可以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输入预置的信息时,进入喂食模式,具体的预置信息可以是文字信息、语音信息或动作信息。

具体的,可以在智能喂食装置有设置有感应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加速度感应器,也可以在智能喂食装置上设置图像采集器,或在智能喂食装置上设置有密码验证机制,或在智能喂食装置上设置有语音检测器。

当智能喂食装置上设置的是图像采集器时,可以根据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手势密码与预置的手势密码是否相同,来执行是否进入喂食模式的操作;当智能喂食装置设置的是文字密码验证机制时,可以检测用户输入的目标密码与预置的密码是否相同,来执行是否进入喂食模式的操作;当智能喂食装置设置的是语音检测器时,可以根据检测用户输入的目标语音与预置语音是否相同,来执行是否进入喂食模式的操作;当智能喂食装置设置的是感应装置如重力感应器和加速度感应器时,可以检测用户输入的动作信息与预置的动作信息是否相同,来执行是否进入喂食模式的操作。

具体的,手势输入、文字输入及语音输入在现有技术中都有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现以检测用户输入的动作信息为例,来详细说明。

具体的,智能喂食装置中的加速度感应器在用户输入动作信息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感应信息如图3a所示,在图3a中,三轴加速度感应器可以检测两两垂直的3个轴(共6个方向)的加速度,即x轴、y轴、z轴的加速度。当智能喂食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其中x轴以沿手臂方向并指向手指为正方向,y轴以朝向人体躯干为正方向,z轴以垂直向下为正方向。当三轴加速度感应器处于水平放置时重力加速度只作用在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轴上,即在图3a中作用于z轴,此时z轴的加速度为1个g(g为重力加速度),x轴、y轴的加速度为0;当加速度感应器处于倾斜位置时,重力加速度则分别作用在3个轴上,而不同角度对应的3个轴的加速度不同,故可以根据x轴、y轴、z轴的加速度的值来判断智能喂食装置的位置。具体的,智能喂食装置在第一位置时,三轴加速度感应器与用户手腕部的佩戴部位关系图如3b所示,其中阴影面为与佩戴部位(手臂的外侧面)平行且靠近的面,此时该阴影面为水平面。

当智能喂食设备处于第二位置时,加速度感应器的感应示意图如图4a所示,此时y轴正方向朝上,z轴正方向朝向于人体躯干的方法,y轴负方向的加速度为1g(g为重力加速度),x轴、z轴的加速度为0,具体的,智能喂食装置在第二位置时,三轴加速度感应器与用户手腕部的佩戴部位关系图如4b所示,其中阴影面为与佩戴部位(手臂的外侧面)平行且靠近的面,此时该阴影面为垂直面。

进一步,可以通过分别定义x轴、y轴、z轴的加速度范围作为识别智能喂食装置是否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条件,其中该范围以重力加速度g为单位。优选的,若各轴加速度满足条件:{x|-0.2g﹤x﹤0.2g}&{y|-0.2g﹤y﹤0.2g}&{z|0.8g﹤z≤1g},则认定用户手臂的智能喂食装置处在第一位置;若各轴的加速度满足条件:{x|-0.2g﹤x﹤0.2g}&{y|-1.000g≤y﹤-0.8g}&{z|-0.2g﹤z﹤0.2g},则认为用户手臂的智能喂食装置处在第二位置;具体的,加速度条件设置的预置为经验值,该阈值及取值范围的设定还可以增大算法中的容错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预置动作的位置信息及顺序信息仅是对本实施例动作信息一种实现方式的举例说明,具体的,还可以在识别位置信息时,外加动作的内容,如第一位置时,手掌为展开状态,第二位置时,手掌为拳头状态,而第一位置的也可以是手臂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第二位置是手臂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顺序信息为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此处对于本实施例中位置信息的具体内容、动作内容及动作顺序不做具体限制。

202、进入喂食模式;

若智能喂食装置检测到用户输入预置的信息后,则进入喂食模式,并根据喂食模式的具体操作内容提示用户,并对用户的输入进行记录。其中预置的信息包括:预置的文字信息、预置的语音信息及预置的动作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当智能喂食装置进入喂食模式后,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提醒用户对宝宝进行喂食,具体的,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进行不同的设置,比如宝宝在0-6个月,喂食周期为x1小时,喂食时长为y1分钟;宝宝在6-12个月,喂食周期为x2小时,喂食时长为y2分钟;宝宝在1-2岁时,喂食周期为x3小时,喂食时长为y3分钟;宝宝在2-3岁时,喂食周期为x4小时,喂食时长为y4分钟。进一步,智能喂食装置也可以支持自定义设置,如用户发现宝宝的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与预先设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相差较大时,则用户也可以根据宝宝的进食习惯,设置宝宝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x1、y1、x2、y2、x3、y3的具体取值为统计平均值,可以根据种族、地区、性别的不同而不同,此处不做具体限制,而本实施例中的延时t4也支持用户自定义,此处也不做具体限制。

205、发送亮灯信息,以增强灯光亮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照明灯既可以为智能喂食装置上的灯、床边夜灯或两者的组合,当灯为床边夜灯时,智能喂食装置可以通过无线模块与床边夜灯进行连接,而床边夜灯在接收到亮灯信息时,以增强光的亮度,方便用户对宝宝的照顾。

206、定时检测用户的动作信息,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明显的活动状态,若否,则执行步骤207;

具体的,当智能喂食装置固定于人的手臂时,手臂的活动状态可以代表用户的状态。可以通过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作为人体活动情况的评估依据之一,如:每25笔加速度数据进行一次变化量累加和计算,如传感器的采样率是25hz,即1s采集25笔数据,对应的加速度的范围[0-2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9.8m/s2。每1秒内相邻两笔采样数据相减的差值取绝对值然后求和,即为1s的加速度差值的累加值a,对每3s的加速度累加值a求平均值a,当a大于等于m时认为用户有明显的活动,可确认用户处于清醒状态,此时智能喂食装置则不会对用户做提醒操作,或执行其他操作,此处不做限制,m可取6m/s2;当a小于m时认为用户无明显的活动,可确认用户处于睡着状态,则执行步骤20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加速度感应器可以为加速度计、陀螺仪、或地磁仪等。而本步骤中的具体数值只是对本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并不对实际应用中,本装置算法中的具体取值构成限制。

207、发送夜间清醒提醒;

智能喂食装置在判断用户无明显活动时,则发送夜间清醒提醒,以使得用户保持夜间清醒,从而给宝宝正常喂食,或避免用户睡着时,对宝宝产生挤压行为,以影响宝宝的呼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延时t3也支持用户自定义,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211、判断喂食周期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周期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12;

212、将预置的喂食周期更新为喂食周期的平均值;

213、判断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时长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1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13与步骤211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步骤213既可以在步骤211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211之前执行,或者步骤213与步骤211同时执行。

214、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喂食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喂食装置,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喂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记录单元501,用于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

第一判断单元503,用于判断喂食周期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周期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第一更新单元504,用于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将预置的喂食周期更新为喂食周期的平均值;

第二判断单元505,用于判断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时长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第二更新单元506,用于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的作用与图1所述实施例中智能喂食装置的作用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通过记录单元501记录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并通过第一判断单元504和第二判断单元505,将记录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与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自动更新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从而能够根据每个宝宝的进食习惯,自动调整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提高喂食的智能性。

基于图5所述的实施例,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喂食装置,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喂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记录单元601,用于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

第一判断单元603,用于判断喂食周期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周期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第一更新单元604,用于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将预置的喂食周期更新为喂食周期的平均值;

第二判断单元605,用于判断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时长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第二更新单元606,用于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

具体的,记录单元601包括:

进一步,该智能喂食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610,用于在用户未处于活动状态时,发送夜间清醒提醒。

第一检测单元611,用于检测是否输入预置的信息;

载入单元612,用于在检测到输入预置的信息时,进入喂食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及各模块的作用与图2所述实施例中,智能喂食装置的作用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通过记录单元601记录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通过第一判断单元603和第二判断单元605,并将记录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与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自动更新预置的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从而能够根据每个宝宝的进食习惯,自动调整喂食周期及喂食时长,提高喂食的智能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为具体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智能戒指,具体的可穿戴设备中各单元及各模块的作用与图6所述各单元及各模块的作用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喂食装置进行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装置进行描述:

该计算机装置用于实现智能喂食装置的功能,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计时器703、数据采集模块704、输入模块705、输出模块706、无线模块707、光源模块708及传感器709;

存储器702,用于存储智能喂食装置内置的初始化计算机程序及用户自定义的计算机程序;

计时器703,用于记录每次的喂食周期和喂食时长;

处理器701,还用于判断喂食周期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周期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处理器701,还用于判断喂食时长的平均值与预置的喂食时长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若是,将预置的喂食时长更新为喂食时长的平均值。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各部分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处理器701,具体用于根据t1和t2,计算每次的喂食时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通过与无线模块707、光源模块708之间的交互,实现如下步骤:

若是,则发送亮灯信息,以使光源模块708发出灯光或增强光源模块708的灯光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模块707用于智能喂食装置与外置光源模块之间的连接,若智能喂食装置有内置的光源模块时,则不需要无线模块707。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通过与传感器709、数据采集模块704之间的交互,实现如下步骤:

若是,则传感器709通过与计时器703及数据采集模块704之间的交互,定时检测用户的动作信息,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若用户未处于活动状态,则通过处理器701进一步发送夜间清醒提醒。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通过与输入模块705、输出模块706之间的交互,实现如下步骤:

处理器701,用于检测输入模块705是否输入预置的信息;

若是,则通过输出模块706进入喂食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计算机装置中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也可以实现上述对应的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智能喂食装置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上述智能喂食装置中的各单元,各单元可以实现如上述相应智能喂食装置说明的具体功能。

所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装置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存储器仅仅是计算机装置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计算机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实现智能喂食装置的功能,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THE END
1.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宠物喂食系统设计.docx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宠物喂食系统,系统通过DHT11传感器实现对宠物窝的温湿度的监测,系统还可以进行定时实现自动添水和喂食。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系统时间、喂食时间和温湿度信息。本文的主要结构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所研究的智能宠物喂食系统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23/7160023000004066.shtm
2.全球及中国自动智能宠物喂食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首先,宠物市场的持续发展将为自动智能宠物喂食器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随着宠物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宠物用品市场的需求也将持续旺盛,自动智能宠物喂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产品,其市场需求自然也将随之增长。其次,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自动智能宠物喂食器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6081997.html
3.基于stm32自动喂食器设计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能鱼缸投喂系统是利用OneNe物联网平台与鱼缸融合,在线采集环境信息(水温、PH值等),同时集成智能鱼缸的环境控制设备(温度加热棒、增氧泵、抽水马达、喂食器等),实现智能投喂管理。通过手机、电脑等实时掌握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并根据监测结果,远程控制相应设备。集合大数据和物联网技能,通...https://www.iteye.com/resource/qq_43361315-13674494
1....基于STM32的宠物自动喂食装置智能宠物喂食器毕业设计本论文设计了一款宠物自动喂食装置,该装置使用Stm32作为主MCU,通过ESP8266模块连接TLINK物联网平台,通过TLINK平台的手机APP查看宠物喂食的状态,并可以听过手机发送指令控制Stm32输出PWM波控制舵机旋转,实现宠物食物的投喂,同时也可以通过指令实现自动、定时、定量地喂养宠物。该系统的功能完善、价格低廉,使用方便...https://blog.csdn.net/JIE15164031299/article/details/121232694
2.基于智能宠物屋技术的深入研究与豪华宠物屋设计:智能宠物屋的创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智能宠物屋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宠物屋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其在豪华宠物屋设计中的应用与挑战。 二、智能宠物屋技术的创新应用 智能宠物屋技术是一种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创新产物...https://my.oschina.net/emacs_7253449/blog/11256704
3.回复即可体验ChatGPT大圣前端进阶指南1.先了解五子棋的规则:五子棋是一种古老而流行的棋类游戏,双方各有黑白两色的棋子,由黑方先行,双方轮流在棋盘上下棋,当有一方连成5子,即为胜利。 2.学习五子棋的棋谱:学习五子棋的棋谱是掌握五子棋的基础,学习时要仔细研究基本布局,包括活棋、屏蔽棋、逼棋、分派棋、活四、死四等,以及活三、死三、活二、死...http://shengxinjing.cn/blog/chatgpt.html
4.物联网毕业设计展新闻毕业设计作品8:***基于物联网的白酒固态发酵监测系统的设计*** 来自2024届物联网工程专业4班张羽的毕业设计作品。该同学针对白酒酿造研究了一种利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基于IoT技术进行在线监测白酒固态发酵环境的系统。系统选用PT100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并实现温度高于阈值通过降温扇降温,温度低于阈值通...https://www.hip.edu.cn/xx/info/1027/2432.htm
5.智能用品2.0时代,宠物物联网要来了?雀巢普瑞纳旗下品牌冠能,与米家生态链企业Pawbby联合推出首款产品智能食盆。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展,智能用品已经渗透到包括养宠在内的家庭生活各个领域。玛氏、雀巢普瑞纳等宠物行业头部品牌的加入,将推动宠物智能用品进入2.0时代。 宠物智能用品的三种势力 宠物智能用品的第一种势力,是专业的智能硬件设备厂商。比如可以跟...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80851
6.物联网毕设智能宠物投喂器(APP+STM32+重量控制)电路方案养宠人必备一个智能喂食器其实真的很有必要的。他可以为你解决一切外出不在家的喂养场景,加班、旅游、外出等等主人不在家的环境下,喂食器就是代替主人投食的喂养小管家。 在硬件端,我们使用了多种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实现宠物喂食系统的功能。首先,我们采用重量传感器进行实物投喂的计量,同时在APP端可以设置投喂阈值,以...https://www.eefocus.com/circuit/1675333.html
7.《100件让你惊叹的智能创意产品设计》下面多新奇介绍的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app控制的智能宠物喂食器,适用于所有猫咪和中小型狗狗。App可一键设置WIFI,远程自定义喂食,实时远程观看宠物进食。 6.多功能手电筒 是一个高科技,小巧轻便的手电筒,谁能想到这个简单的手电筒有别的功能呢?它具备拍摄、摄像和投影机功能,专为夜间所准备,光到哪里照到哪里,可以简单...https://www.jbairui.net/shejibaokan/13930.html
8.征集令物联网智能喂食器物联网宠物喂食器,可以通过远程和现场按键控制喂食。另外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继电器吸合从而控制水泵工作,利用水泵对宠物进行喂水。https://oshwhub.com/zsw4971/wu-lian-wang-zhi-neng-wei-si-qi
9.物联网工程导论论文(精选6篇)在当前,物联网发展进程中,技术趋势呈现出融合化、嵌入化、可信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国内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光子和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技术、传感网技术、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其演进技术等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器网络实验室和传感器产业基地等一批...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12419.html
10.基于STM32设计的宠物投喂器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基于STM32设计的宠物投喂器 1. 前言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政策加持的背景下,智能家居企业越来越关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是市场上的宠物投喂装置已经难以满足宠物主人的需求。文章介绍的宠物智能投喂装置是以STM32为核心,多个模块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宠物...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32188
11.2024年寒假练2. 基于NodeRED+小爱自动化服务鱼缸管理研究(涉及自动语音播报温湿度、定时开灯、定时投饵) 通过精心设计和细致调试,我们将借助开源软硬件的优势,搭建起一套涵盖硬件组装、软件编程、云服务对接等多层面技术环节的智能鱼缸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生活乐趣,也展示了物联网技术在改善生活品质、提...https://www.eetree.cn/project/2694
12.宠物自动喂食控制系统设计[5] 徐吉祥,沈静静,蒋一,等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窗帘系统设计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34-35. [6] 项志,赵娟 . 一种智能宠物喂食器的设计 [J]. 广东蚕业,2019,53(4):24-25. 作者简介:张燕(199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屈海朋(1991—),男,汉族,河南...https://xdxxkj.cn/wlw/detail/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