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沂蒙大地,目之所及皆风景,放眼眺望皆画卷,乡村万物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沂南县辛集镇李家林村,养殖户邹发成精心喂养着自家养殖大棚里4万只肉鸭,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收获。再过8天,这些肉鸭将出栏进入屠宰厂、食品深加工厂、羽绒加工厂……去完成一只鸭子的“使命”。
畜牧业是沂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其中尤以肉鸭养殖最为突出。高峰时期,全县肉鸭年出栏量达3亿只,加工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号称“中国肉鸭第一县”。如今已形成集鸡鸭孵化、畜禽规模养殖、宰杀分割、熟食加工、羽绒制品、饲料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2020年,全县肉制品加工量达到143万吨,以畜禽加工业为主的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产业产值超200亿元。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依托沂南县完整的畜禽产业链条,齐鲁银行沂南支行对接沂南县云禽网络平台,创新推出“云禽贷”,根据授信主体不同,细化云禽系列信贷种类,支持整个产业链条的资金需求,助推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2020年以来,共发放“云禽贷”60余笔,信贷金额20313.5万元。
近年来,齐鲁银行临沂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紧抓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根据临沂市重点产业布局和县域产业特色,将齐鲁银行普惠金融“一县一品”信贷品牌在临沂落地,从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产品创新、优化金融供给等方面协调推进,全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力量。
“农户e贷”进鸭棚“贷”来农户小康生活
尽管天已立秋,中午时分依然烈日当空。8月19日,记者在李家林村养殖大棚见到邹发成时,他正赤膊在鸭棚忙着给鸭子们添加饲料。
忙活完鸭棚的活,邹发成把记者请进他们靠着鸭棚临时建起的“家”,和记者聊起了养鸭的经历。“早知道齐鲁银行的贷款这么好使,当初就不东拼西凑去借了。”他说。
3年前,邹发成辞去货车司机的工作,准备建3个养殖大棚。“前前后后投进去七八十万,基本都是找人借的,那时候贷款没有门路,也想不起来去贷款。”邹发成说。
因为要归还借的钱,又受到疫情影响,尽管开始两年邹发成养鸭挣了不少钱,可手里的流动资金依然比较紧张。一年前,邹发成办理了齐鲁银行沂南支行推出的“农户e贷”,贷款金额15万,一下子缓解了手里紧张。“‘农户e贷’是我行专门针对养殖散户推出的小额信用贷款,客户无需任何抵押,可随借随还,最重要的是我们利用‘鲁担惠农贷’,在年利率5.6%的基础上为客户申请了较基准利率50%的贴息,切实为客户减费让利。”齐鲁银行沂南支行客户经理李长飞说。
邹发成养的是食品厂合同鸭,由食品厂提供鸭苗、饲料、药品,再由食品厂按合同约定价格进行回收肉鸭,这大大降低了他的养殖成本,现在有了灵活优惠的“农户e贷”,像邹发成这样的养殖户养起鸭子来基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每28天出一茬鸭,还有8天,这4万只鸭就该出栏了。”邹发成看着长势良好的鸭子们,甚是欣喜。43岁的邹发成是整个家庭的支柱,以前做货车司机,辛苦不说,干得并不顺利,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如今这一茬鸭子就能获利七八万,按一年9茬鸭来算,挣六七十万没有问题,成了实实在在的小康家庭。
“贷款还得继续用。”邹发成准备再扩建几个大棚,扩大养鸭规模,“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环境,咱得甩开膀子加油干!”谈起未来,邹发成信心满满。
“助业贷”进车间助力沂南鸭子“卖全国”
走进沂南县永鑫食品有限公司,3辆物流货车并排停在院内,等待装满白条鸭,公司负责人许建帮说这些白条鸭将被运往南京,当天晚上就可抵达目的地,第二天就被做成美味的咸水鸭端上市民的餐桌。
永鑫食品有限公司是沂南县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从鸭苗育雏、饲料供应、定期防疫,全程为养殖户服务。像邹发成这样的养鸭户,永鑫发展了318户,每个月活鸭的储存量达到180万只。
在公司的禽类宰杀流水线上,几十名工人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各自的工作,宰杀、分拣、包装……白条鸭及各种鸭产品源源不断走下流水线。许总告诉记者,公司日宰杀活鸭7万只,年加工活鸭1500万只,2020年销售收入1.6亿元。公司被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产业发展,金融助力。去年,公司办理了齐鲁银行沂南支行推出的云禽贷系列之“助业贷”,“齐鲁银行提供的这500万贷款,年利率比其他银行低,有效解决了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的问题。”许总说。
在有效的金融供给支持下,公司运营平稳顺利,所生产的“樱桃谷”白条鸭及其系列产品,质优味美,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南京、重庆、杭州、广州、大连、哈尔滨等大中城市,随着冷链物流业务的发达,销售网络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许总介绍。
践行普惠金融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齐鲁银行沂南支行行长杨辉表示,支行立足畜禽养殖加工特色产业,将“云禽贷”细化为“养殖贷”“加工贷”“流通贷”等一系列贷款品种,实现了对禽类产业链全覆盖,包括产品销售平台、冷链物流环节等远端资金需求,从而助力沂南鸭产业市场越做越大,名声远播全国。
“循环贷”进公司规模扩大产能翻番
进入沂南县铜井镇,远眺历山郁郁葱葱、层峦叠翠,历山脚下东北侧,美华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开阔、厂房林立,食品深加工项目做得风生水起。
生产车间内,机器飞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将一只只鸡处理成成品和半成品,烘烤、炸制成各种各样的调理品。隔壁车间内,工人们则忙着制作肉松。还有一些工人负责将成品包装、装箱、入库,各环节紧张忙碌、井井有条。
美华食品有限公司是沂南县华宇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的食品深加工项目,生产各种速冻、冷藏类食品、传统调理品、油炸调理品、肉松、肉脯、休闲食品,年生产肉松800吨、油炸调理品3000吨,年产值8000万元。
“我们的市场非常广阔,前景看好,除了传统销售渠道,我们还有自己的电商平台。根据公司发展情况,我们又扩建了10000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可容纳8条生产线,目前打算先投产2条生产线,年产值可达2亿元。”公司总经理刘政大告诉记者。
“看,这就是二期厂房,目前已到了装修阶段,再过一个月就能投产。”刘经理一边带记者参观施工现场,一边介绍公司业务发展情况。“新上的这两台双螺旋单冻机就投入了500万,目前正是公司急需资金的时候。”刘经理说。
公司业务发展、扩建规模一刻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齐鲁银行沂南支行积极对接企业需求,为其办理了“法人房地产抵押循环贷”。“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规模,我们为其配置了这款授信三年、循环还本放贷的‘循环贷’。”齐鲁银行沂南支行客户经理赵子超说。“齐鲁银行这1000万,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极大缓解了公司资金紧张局面。”刘经理说,资金的注入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美华食品周边,更多的畜禽深加工食品厂正在新建或扩建,未来,美丽的历山脚下将崛起一座铜井食品产业园,沂南的食品加工产业链将更加坚固。
从一只鸭苗到全国各地市民餐桌上的美味食品,“一只鸭子”串起了一条从养殖育种、屠宰分割到精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营销配送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在这条逐渐延长壮大的链条上,看得见的是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蓬勃发展,看不见的是产业发展背后的金融助力——齐鲁银行“一县一品”信贷品牌正在沂蒙大地落地开花,谱写出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