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宠物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扩张时期。随着消费者的养宠意识与消费习惯的逐步建立,宠物消费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Mob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犬猫)数量已经达到1.1亿只,市场规模更是直逼2500亿元。
另外,从今年“双11”各大商家发布的数据不难发现,宠物已经成为众多赛道中交出亮眼成绩的黑马。具体来看,天猫宠物“双11”首日预售开启4小时内,有2个宠物商家销量破千万元;10月31日20时起的京东宠物“双11”开门红阶段战报显示,京东宠物前4小时成交额突破同期28小时纪录;唯品会方面,宠物主粮销量同比增长94%,宠物强化免疫用品销量同比增长115%,宠物驱虫、宠物医疗护理产品销量均同比上升80%以上。
同时,资本的持续加码也在助推宠物各个细分赛道的快速发展,宠物赛道玩家开启上市潮。在A股市场,佩蒂股份、中宠股份、源飞宠物、天元宠物都是经营宠物用品的上市公司;此外,福贝宠物、乖宝宠物也正在冲刺IPO。仅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共计发生融资事件58起,其中,明确披露融资金额的16起总金额已超35.58亿元。
上述各项亮眼的数据均反映出我国宠物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信证券研报显示,随着近期国内宠物消费的持续回暖,年末板块业绩增长有望持续加速。在国内市场上,预计随着品牌建设的持续强化及新品的上市,国内业务增长速度有望加快。宠物食品行业大行业、小龙头,格局分散,龙头公司有望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国货品牌逐渐崛起
据了解,宠物行业主要包括宠物饲养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服务等一系列链条,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宠物食品,产业链下游则主要是宠物医疗。其中,宠物食品凭借刚需、高频、高复购的属性,成为宠物行业最重要的市场。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指导完成的《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调研数据,宠物食品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约51.5%。
在此背景下,伊利股份、益客食品等企业积极跨界入局,在宠物食品赛道发力。其中,今年5月,伊利股份进军宠物粮领域,产品于今年面市,属于定制宠物粮。益客食品则与帅克宠物在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粗加工以及宠物食品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入的战略合作,后者在陆续获取融资后,目前已经启动IPO。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加快布局,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偏好度显著增强,四成宠物主在购物时倾向于选择国产产品。其中,天然粮和主食罐头得到更多的偏爱。美团闪购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宠物主粮消费国产品牌已占六成,国产宠物食品正在凭借其品质和性价比迎来整体升级。库润数据显示,通过精细化定位、聚焦相应的客户群体,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在目标人群、品牌营销以及长远规划方面进行差异化发展,竞逐蓝海市场。未来,国产宠物食品还将从产品创新、配方研制、营销推广等方面全方位升级。
乱象频现亟待解决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称,宠物食品行业是最大的细分市场,有望最先受益于宠物经济的崛起。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了人们对陪伴的需求,海外宠物市场逆势增长,叠加今年以来的汇率变动,利好宠物食品出口;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宠物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时早期以海外代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开始将发展重心转向国内自有品牌建设。
随着宠物经济的逐步升温,进入宠物产业的企业层出不穷,有相当多的企业是盲目跟风,并没有考虑到宠物产业实际的市场需求,宠物食品安全、医疗纠纷、信任危机时有发生。以宠物食品安全问题为例,第三方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显示,截至中国商报记者发稿,该平台共有785条与宠物食品有关的投诉,包含食品变质、虚假宣传等。
其实,目前宠物食品行业的乱象只是冰山一角,由于目前我国暂未形成统一的、专门针对宠物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它经济”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存在着监管空白。但是,任何行业的长期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约束,宠物经济高速发展对从业者而言意味着新机遇,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加强行业协会的引导及法律监管才能打击市场乱象、保障消费者权益,让宠物经济越走越远、越走越好。(记者蔡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