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315警惕植发“陷阱”,技术3天速成毛囊成活率存疑手术微针fue毛发移植

随着生活压力的提升,脱发正在成为困扰不少人的难题之一。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有2.5亿人正饱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人就有1人脱发。此外,脱发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90后多于80后,30岁前脱发的比例高达84%,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随着需求量的急剧膨胀,植发行业也迎来了井喷期。与此同时,投诉也不断上升。

近日,蓝鲸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3月15日,新浪旗下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以"植发"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投诉,共计有705条。涉及的植发医疗机构包括雍禾植发、大麦微针植发、碧莲盛以及已停业的新生植发等。

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术后效果不佳、诱导消费、植发效果差、方案不合理、毛囊存活率低等问题。

随着投诉不断增多,不少植发机构陷入"获客难"的境地,导致其只能不断加码营销投入。高企的营销费用侵蚀着利润,增收不增利,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在人群蜂拥而至的表象下,头部植发机构的财报并不亮眼,高额营销费用的背后,藏着高毛利、低净利率、复购率低等经营问题。植发行业的赛道虽然潜力巨大,但已经呈现出了高开低走的趋势。

众多消费者投诉,毛囊存活率存疑

众多关于植发的投诉中,毛囊实际存活率与宣传不符,是大多数消费者容易踩坑的点。例如,2024年3月9日,有消费者表示,碧莲盛植发哈尔滨店销售在手术前过度宣传,虚假承诺手术效果。而自己的术后效果和术前销售承诺的天壤之别,植出来的新发完全不是承诺时接近原生毛发的细软效果。毛发生长方向不对,存活率也不够。碧莲盛取了3120单位的毛囊,而自己实际植发时并未足额栽种,多余的被院方扔了。该名消费者对手术效果很不满意,要求全额退款。

2023年12月20日,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于2022年12月在厦门雍禾医疗植发机构进行了植发手术,移植4170的毛囊单位,总计花费35518元。在行政院长特别安排的计划下,该名消费者又额外花费1.2万元请技术院长进行亲自执刀。术前行政院长才告知,雍禾不保证毛发移植存活率大于95%。

对此,蓝鲸财经记者通过网络平台咨询了雍和植发、碧盛莲植发,针对植发手术成功率问题,以上两家机构均作出了明确的承诺。雍和植发的客服表示:"毛囊成活率95%以上,术前会签署保障协议。"碧盛莲植发的客服也表示,毛囊成活率在95%以上。

然而,植发效果与患者本身的体质、医生的植发技术以及术后护理等都有关系,因此很难做出鉴定。中日友好医院毛发移植中心医生冯苏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毛囊成活率目前没有办法计算,毛囊的术后成活率目前只是一个科研指标,不是临床上的观察指标。

蓝鲸财经记者进一步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很多因植发失败产生的纠纷案件,都是由于消费者鉴定难或举证难被判败诉。也就是说,毛囊存活率,正是鉴定难、举证难的灰色地带。

那么,这些植发机构是靠什么吸引大量消费者前来植发的?

技术大同小异,用概念造势

到店后,植发机构人员向蓝鲸财经记者介绍,毛发种植主要分为"取发"和"种植"两个环节,分别有不同的技术。目前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取发技术只有两种,即头皮条切取法(FUT)和毛囊单位钻取法(FUE)。

其中,碧莲盛主打"不剃发,不尴尬"的NHT(NoHaircutTechnology)技术,差异化地把自己和竞争对手区隔开来。

据碧莲盛披露,截至2022年9月,其不剃发植发手术量已突破20000例;另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使用不剃发植发技术的用户中有92.8%来自碧莲盛。

凭借"NHT不剃发植发技术",碧莲盛似乎已经有了独家的"护城河"。

可如果仔细翻看雍禾医疗、大麦植发对各自技术的表述,都大同小异,皆是根植于FUT、FUE主流技术,对单体毛囊培植再生技术的进化和更新。所以,无论是雍禾医疗的FUE2.0技术,大麦植发的微针技术,还是碧莲盛NHT不剃发技术,其实都师出同门。

被民营植发机构包装出来的"微针"技术,也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所谓的"微针",给人一种创伤更小、技术更高的感觉。实际上,就是毛囊钻取针和种植器械,针的大小要根据患者头发毛囊的直径和毛囊单位中含有的毛发根数来判断,也并非越细越好。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杨顶权曾在央视节目中提到,市面上所有宣传的夸张的技术,比如3D、微针,都是一种营销噱头,本质上还是FUT或FUE。

换言之,除了推广口径的不同,在植发赛道,用概念造势的"玩家们"还没有谁是唯一,也没有谁是稀缺资源,更没有谁真正靠技术驱动胜出。

医美资质存争议,行业规范是难题

在去年315的系列报道中,网易健康曝光了"速成医生"非法行医,有培训班宣称3天即可学会植发技术。而今年,蓝鲸财经记者暂未找到此类机构,只发现医师提升技能类的正规培训课程。此类"黑机构"中无资质人员非法开展植发手术的情况真的彻底消失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植发机构有执照的医生只是挂名,大量手术依旧由无资质人员操作。

但也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三天学会""月入百万"都是吸引学员的噱头,"只有这样的诱人噱头才能把人骗来交学费,很多三天培训植发医师的层次达不到能实操手术的水平,不大可能渗透进真正的植发业。"

据悉,植发业几个大品牌都有自己的内部培训体系。"培训老师都是资深的植发医师,有多年临床经验,并有国家承认的医师证,而培训的学员也就是内部的医生,同样有国家承认的医师证。"

但是,"三天培训植发医师"容易在医疗领域外自立门户。当避开了医疗美容领域卫生部门的审核,跑到卫生部门不审核的生活美容领域,其中的一些人便可以自立门户了,就像街头的美容院或养发店一样。

所以,业内人士认为选择植发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医院或门诊之类的地方,不去生活美容场所,这样就可以躲开"三天培训的植发医师"。

营销费用高企,业绩却"秃头"

消费者被坑后维权无门,差评与质疑四起,也让不少植发机构陷入"获客难"的境地,导致其只能不断加码营销投入。高企的营销费用侵蚀着利润,增收不增利,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据雍禾医疗披露,2018年至2020年,每位植发患者的平均开支分别为26097元、27799元和27868元,而雍禾医疗的毛利率也一直稳定在70%以上,高客单价加之高毛利率,上市之前,雍禾医疗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业绩增长势头。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5亿元、12.24亿元和16.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0.36亿元和1.63亿元。

自2023年以来,雍禾医疗的业绩走势持续低迷。2023年中报显示,上半年雍禾医疗收入8.28亿元,同比增加10.65%,但亏损进一步扩大,净利润亏损2.26亿元。毛利率也由上年同期的64.2%进一步降低至56.5%。

相比之下,2023年上半年,雍禾医疗研发开支仅为1303万元,比不上销售费用的零头。

对于雍禾医疗的业绩难题,资本市场也表现得心灰意冷。截至3月15日收盘,雍禾医疗跌至1.39港元/股,盘中触底1.33港元/股,再创历史新低,市值仅剩7.3亿港元,蒸发近九成。

所以说,关于"植发"这事儿,消费者还需要多斟酌,谨慎行动。"碧莲盛们"也应该在利益潜在增长和消费者信任问题间寻求平衡,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实现用户和业绩均"不秃头"的双赢局面。

THE END
1.辽宁研究所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名录辽宁新工商名录经营范围:植发技术研究,毛发移植技术的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化妆品、保健用品、洗涤用品的研发及销售;一类医疗器械、家居护理用品、消毒用品、日用品、电子产品、卫生用品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下载企业报告 |在线阅览企业报告 |社区 |街道 |地图(怎么走?)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liaoning/zhuanti/3
2.降界智库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AI健康管理行业概览:以AI科技助力智能健康管理.pdf 1149 2024-10-16 10:32:06 2023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行业概览.pdf 903 2024-10-16 10:30:35 【头豹】2024年中国流式荧光行业研究报告.pdf 2372 2024-10-14 16:46:34 2023年中国注射类医美服务行业词条报告.pdf ...https://zk.cn-healthcare.com/uploader/088dd0821a3e4999a5323c31f60185b2
3.中国医美行业数据(医美整容医美行业微整形)2021年95后女性人群洞察与媒体消费趋势前瞻 数据报告 凯络 2021年中国医美形体雕塑行业白皮书 数据报告 亿欧智库 2021年中国都市青年生活态度调研 数据报告 朴睿铂尔 2021年医美机构行业发展及现状 数据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1年植发行业深度报告 数据报告 德邦证券 2021年胶原蛋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数据报告 华创证券...https://www.dydata.io/datastore/detail/1943270193547579392
1.2021年植发行业研究报告植发行业标准制定者有哪些2021年植发行业研究报告 1. 技术持续成熟+年轻客群需求大,植发迎来发展高光 1.1. 作息不规律+压力大+饮食不健康,脱发呈现持续年轻化趋势 雄激素性脱发是造成中国人脱发主要成因,诱因为雄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头皮 毛囊萎缩,表现为头发密度进行性减少,发病主要与先天因素有关,但随着现代 人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生活压力导致...https://blog.csdn.net/jiruiqi110/article/details/118191375
2.2022年中国消费医疗系列报告:植发行业活报告研究报告正文2022年中国消费医疗系列报告:植发行业活报告 植发是通过后枕部不会受到激素影响的毛II移植到前面的脱发区域.新长出的毛发就不会因为激素原因再次脱落 2015年属于植发行业的发展时期,植发机构在2015年后的新注册数堡大涨,增速达到136.7%;植发技术主要有FUT、FUE两种,种植器械直径针对消费者情况...https://data.eastmoney.com/report/zw_industry.jshtml?encodeUrl=kUYQgFl8gn04MW6Rsryz909RJmVT2UV7T5LvGBX/9CA=
3.2021年医美产业投资研究报告国内伴随脱发年轻化,植发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植发技术创新促进植发行业不断发展。根据头豹 研究院,近七年来,中国植发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由 2014 年的 5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22 亿元。由于社会压力不断加大,中国脱发人群数量逐渐攀升。课业压力、电子产品普 及等因素的存在,导致青少年群体开始出现脱发症状,中国脱发群体...http://www.investorcircle.cn/news/news-detail-614746.htm
4.2024年中国毛发降管理行业研究报告简版医疗降报告摘要 1 毛发健康管理行业概览 1.1 毛发健康概念及标准 1.2 毛发健康问题 — 过劳 1.3 毛发健康问题 — 脱发 1.4 毛发健康管理介绍及研究范畴界定 ...图2-17 2020-2027e中国防脱药品行业市场规模 图2-18 颜值时代下不同人群植发需求的特点 图2-19 植发机构专业性体现 图2-20 两大类主要植发技术 ...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2403/4322.shtml
5.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问题和趋势小结(附报告下载)植发机构逐渐形成门槛 按行业主要参与者来看,中国植发机构可分为三大竞争梯队。连锁型植发机构覆盖范围广,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医美医院的植发科、公立医院植发科处于第二梯队;规模小的地方性机构与小型植发工作室处于第三梯队。其中民营机构市场份额达90%,公立医院植发科仅占10%。预计未来民营机构将继续占据中国植发市场大...https://www.iimedia.cn/c1020/83700.html
6.医疗行业开题报告(精选6篇)医疗行业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附参考文献):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逐渐形成医疗产品销售全球化的格局。可以说,竞争的激烈和市场容量增长的缓慢,我国医疗行业的销售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CJ公司进入了缓慢增长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4hx2i53.html
7."码农"成植发主力军被调侃一身行头4万植发占3万新闻频道艾瑞咨询此前发布了《2018年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其中写道:在颜值文化流行的今天,“头发少显老”是很多用户的痛点,植发后希望能显得年轻一些是最主要的诉求,这在男性上突出明显,而对女性来说,追求美是选择植发最主要的动因。 在这样的心理动机下,植发正在向各个职业群体蔓延,并呈现年轻化态势。在有着13年毛发...https://news.youth.cn/sh/201904/t20190421_11932245.htm
8.中国脱发白发理疗产业洞察报告界面新闻·JMedia行业现状:本章深入分析了中国脱发白发理疗产业的现状,涵盖了发展历程、驱动因素、产业链及产业图谱、市场规模、运作模式、企业价值象限等内容。研究指出,该行业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市场需求持续攀升,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大关。 人群洞察:通过对参与过理疗服务的1216位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报告深入了解大众的健康认识...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697458.html
9.NHT助推植发行业站上新起点——植发技术的用户中有92.3%来自碧莲盛在今年5月发布的首个《毛发移植规范》团体标准中明确了“即插即种”不剃发植发的行业地位,并得到高度肯定。前不久,由全域测量及商业智能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商秒针系统发布的《2021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不剃发植发技术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成为植发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报告》指出,使用不剃发植发技...https://yrd.huanqiu.com/article/44nDKBacF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