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足日常生存需求的基础上,消费者对饮食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也显著提升。他们逐渐认识到,餐桌上每一口食物的选择与摄入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1年的报告,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预防非传染性疾病、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趋势下,从有机食品到低糖饮料,从天然补品到功能性食品,市场上涌现出了各式各样以健康为“卖点”的产品。如今的消费者,在品尝美味之余,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食物的口味,而是开始追求营养均衡、成分天然、加工步骤少的饮食。
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Omega-3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根据《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我国20岁至29岁的患病或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并且男性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情况远差于女性。昔日被视为“老年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今却频繁在青壮年人群中敲响警钟。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揭示,因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案例正持续上升,核心问题在于饮食结构失衡。
报告指出,我国居民食用畜肉类偏多,全国范围内的膳食脂肪能量占比高达34.6%,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地区该比例首次超越了30%的健康建议上限。另一方面,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每天静坐超过2小时,每增加1.5小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上升44%。
在这场心脑血管健康保卫战中,Omega-3脂肪酸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在维持心血管健康、促进大脑发育以及抗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一家族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成员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α-亚麻酸(ALA)。
与EPA和DHA不同的是,ALA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亚麻籽、核桃和紫苏子,它在人体内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为EPA和DHA。
这个转化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包括脱饱和和碳链延长反应等。
此前已有学术研究表明,ALA向EPA的转化存在饱和,并且在女性中,ALA转化为EPA的效率略高,男性中上述转化效率较低,总体来说转化效率非常有限。
因此,在探寻解决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问题的“钥匙”时,Omega-3不仅是营养干预的重要一环,更是引导现代人回归平衡饮食,重视自然馈赠,重塑健康生活方式的启示录。
资源、技术、市场,Omega-3脂肪酸从源头到餐桌的重重挑战
现阶段,Omega-3原料市场正处于稳步增长阶段。2022年,全球Omega-3脂肪酸市场规模达441.4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860.7亿美元,2023年至203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7%。
35斗了解到,目前Omega-3在食品补充剂、医药产品以及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其原料市场的持续增长。尽管前景广阔,Omega-3原料行业仍需跨越从源头到餐桌的多重难关。这一市场兴盛的背后,隐藏着对资源可持续性、成本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的紧迫议题。
这促使业界持续寻找可替代的原料,如微藻等。微藻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们能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为原料可持续性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失调的原因主要与现代饮食习惯和食品加工方式有关。
再者,畜牧业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富含Omega-6脂肪酸的饲料,这样一来,我们日常消费的肉类和乳制品中,Omega-6的含量便居高不下。
另外,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饮食偏好倾向食用猪、牛、羊和禽类等陆地饲养动物,相对忽视了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的摄入,这也进一步拉大了脂肪酸均衡摄入的差距。
康景轩教授说:“尽管Omega-3的健康益处被广泛研究并得到科学界的认可,但遗憾的是,多数消费者对此仍然处于一种相对懵懂的状态。”
同时,这也是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Omega-3产业创新与发展湾区论坛”中发表的十大共识之一。
替代原料的Omega-3脂肪酸或成为市场开发热点
面对Omega-3原料行业所面临的各类挑战,如资源的可持续性、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以及消费者对健康产品认知的不足等,行业亟需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战略规划来应对。
微藻不仅能避免过度捕捞问题,还能通过基因工程优化和育种,提高EPA和DHA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海洋资源的压力,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未来或许将有更多的藻油DHA应用于婴幼儿奶粉,藻油EPA应用于成人营养膳食中。”杨义清专家也如此说道。
藻类作为替代资源之一,已逐渐跨越理论探讨阶段,众多案例也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例如,ADM通过推出藻类Omega-3粉末,扩大了其高质量产品线,满足了市场对支持认知、心脏和眼睛健康成分的需求。荷兰公司Corbion利用新型微藻发酵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Omega-3,其产品不仅用于人类营养品,还成功应用于宠物食品领域,同样展示出了强大的市场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但仍需注意的是,微藻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部分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低成本收获技术的缺乏。微藻细胞体积小,浓度低,目前常用的收获方法包括离心、过滤和浮选等,但这些技术在大规模生产时往往成本较高。
第三是市场细分的增长。在健康意识逐步提升的推动下,Omega-3原料将在更细分的赛道中逐渐崭露头角,如食品和饮料、膳食补充剂、药品和宠物营养等。
康景轩教授在关于Omega-3产业的共识阐述中明确指出:“Omega-3脂肪酸既是食品,也可作为保健品和药品,其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农业、渔业,海洋生物、饲料养殖、合成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食品和饮料产业、婴儿奶粉、保健品、医药、临床营养和特医食品、化验检测、健康管理(优生优育、慢病防治、养老抗衰)、美容化妆品、宠物营养品等等,蕴藏着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链。”
杨义清专家对此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他指出,随着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宠物视作家庭成员或朋友,这种情感的转变促使人们对宠物的营养关怀有了更高追求,力求给予它们最优质的饮食条件。
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预计未来将有更严格的标准出台,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例如,今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联合其他机构发布了Omega-3产业共识,这意味着行业内部正在形成更加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原则。
对此,朗润集团(星瑶健康)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吴为群教授表示,星瑶健康将依托广东医科大学搭建的转化中心及联盟平台,积极拓宽和推动Omega-3脂肪酸在家庭健康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星瑶健康也期待着能够获得康景轩教授的专业指导及广东医科大学转化中心的帮助,将研究成果带入百姓日常饮食中,为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国人健康做出积极贡献。“我们深刻理解到,贴近消费者、直接服务于产业链末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聚焦于将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品及营养补充剂通过科学的方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助力消费者预防慢性疾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吴为群教授说道。
写在最后
参考资料:
1.广东医科大学:Omega-3产业共识(2024)发布
2.百谏方略:2023年全球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130.3亿元
3.中国食品报:植物基Omega-3脂肪酸成市场开发热点
4.贝哲斯咨询:中国Omega3脂肪酸市场-Top企业概况、市场排行及各地发展优劣势分析报告
5.潘勇:α-亚麻酸在体内外的吸收和转化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效率的研究
特别鸣谢(按访谈顺序):
Omega-3与全球健康研究院主席、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康景轩
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涛
爱联康联合创始人杨义清
朗润集团(星瑶健康)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吴为群
商务合作,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