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儿科医疗资源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2001年),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可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
近年来随着宠物医疗器械市场向好,迈瑞医疗、乐普医疗、GE医疗、东软医疗等多家从事人医设备、器械的品牌纷纷进入宠物医疗器械赛道,使得国产替代加速。目前,国产宠物医疗器械已超过进口,医院使用占比超50%。
相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血液透析行业起步较晚,再加上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准入、资金和品牌等壁垒,进入门槛高。这些使得其市场竞争格局长期被费森尤斯(德国)、贝朗(德国)、日机装(日本)、百特(美国)等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自2016年以来,我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保持攀升态势,年均增长率接近7%。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药品流通销售总额为2930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2902亿元,同比增长7.5%;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6402亿元,同比增长7.6%。
辅酶出口市场也日渐繁荣。我国辅酶Q10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辅酶Q10出口数量从849.84吨上涨到2023年的1198.42吨,CAGR为8.97%。
从IVF过程中各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看,促排卵药物占比最高,达62%,黄体支持药物占比20%,降调节药物占比15%,诱发排卵药物占比3%。
在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原料药行业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出口金额在2023年下跌,出口单价回落至疫情前水平。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量为1249万吨,同比增长5.4%;原料药产品出口金额为409.1亿美元,同比下降20.7%;原料药出口单价为3.28美元/公斤,
2019-2023年间我国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公开中标金额呈波动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公开中标金额达825.8亿元,较2019年增加3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75%。
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设备相继融入触摸屏、无线传输等新兴技术,不断向便携化方向发展,传统的DR设备也在朝着移动式和便携式演进。其中便携式DR因重量和体积较小,通过提拎的方式就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但是随着国家整体技术实力的增强及工业基础水平的提升,叠加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超声影像设备的技术水平及临床应用均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数量规模为39835台/套,估计到2024年增加至68032台/套,年复合增长率为11.30%。
我国企业目前仍主要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300多家发光企业中53%的企业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法,32%的企业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3%的企业采用直接+酶促结合,较少企业采用光激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等方法。
而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处于世界发展前列,并且治疗周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国内不孕不育的育龄人口基数大,辅助生殖市场空间广阔,但渗透率处于低位。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辅助生育渗透率仅为9.20%,不到美国(33%)的1/3,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目前在市场上,X射线造影剂产品高度集中,碘海醇、硫酸钡、碘帕醇、碘克沙醇、碘普罗胺和碘佛醇是市场主流产品。其中碘海醇市场规模遥遥领先,接着是碘帕醇和碘克沙醇,碘普罗胺、碘佛醇和碘美普尔的市场规模则较为接近。
受三维标测技术的发展、房颤中心推广等因素驱动,预计到2024年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将达到25.2万例,其中冷冻消融手术量逐年提升,预计到2024年达到4万例,占比房颤消融总手术量将达15.81%。
近几年,进口品牌占据国内心脏电生理行业的主导市场。在市场份额结构方面,强生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心脏电生理销售额达到约30.30亿元,市场占比高达58.8%,位居榜首;其次是雅培和美敦力,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1.4%和6.7%,三者合计的市场份额超过85%。
在国家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