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事件74起,环比增长27.6%,消费投资明显回暖|3月消费行业投融资观察
本文共计
2900
字
|
阅读需要
4
分钟
蓝鲨导读:餐饮消费率先复苏,该领域投融资数量翻倍
特邀作者|张丹华
编辑|卢旭成
核心要点:
1、融资事件74起,环比增长27.6%,披露的融资金额达17.34亿人民币。
3、消费级智能硬件投融资数量增加,VR头显设备受追捧。
5、地域分布上,包括江浙沪皖的长三角地区依然是消费投融资主力,安徽似乎成为消费投融资新宠儿,投融资数量不断增加。
6、咖啡市场狂飙,现磨咖啡和零售咖啡竞争激烈,现磨市场或现肉搏战,零售市场竞争的焦点则是供应链和渠道。
01
消费投融资明显回暖,餐饮投融资事件翻倍
据蓝鲨消费不完全统计,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新消费领域共公布了74起投融资事件,环比上涨27.6%,同比下跌22.9%。
从细分领域来看,3月新消费产业投融资有以下3个特点:
餐饮和食品饮料领域,分别有22起和15起投融资事件,合计占比近半。得益于线下消费逐渐复苏,相比2月,3月公布的餐饮投融数量翻倍,并有3起亿元级别投融资事件。
三是宠物赛道,4个品牌获得融资,4个品牌加速上市。宠物用品电商服务商“波什宠物”、宠物食品品牌“O客OKEEPET”和“造藏”、宠物美容服务平台“爪爪科技”获得融资。宠物食品生产商“朗诺股份”在新三板挂牌,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福贝宠物、乖宝宠物招股书均有更新,上市进程更进一步。
从融资轮次看,早期投融资和战略投融资占主导。基于产业协同的战略性投融资占比1/3,超半数投融资事件发生在B轮之前。
从融资金额方面,据蓝鲨消费估算,披露融资金额的38起投融资事件中,融资金额约17.34亿人民币。公开融资金额的投融资项目仍以千万级为主,占比近1/4。不考虑公开发行的话,亿元级投融资项目9个(含约亿元),相比上月有所增加。
表6:2023年2月获得亿元级融资的新消费项目
地域上,分城市来看,深圳、北京、上海、广州4个城市的投融资数量最多,分别有12个、7个、5个和5个项目获得融资。分省级来看,浙江、广东、北京、安徽、江苏是投融资数量TOP5;特别是安徽似乎成了消费投资的新宠儿,投融资数量再次跻身前列。分城市带看,包括江浙沪皖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最吸金,共有32起新消费投融资事件,占总数的43.24%。
02
受益全面注册制,44个项目加速IPO
其中,达美乐披萨中国特许经销商“达势股份”正式登陆港交所,燕麦产品全产业链企业“燕谷坊”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5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分别是枸杞种植及产品研发商“早安枸杞”、家居装饰画企业“盈浩文创”、婴童用品厂商“永驰科技”、宠物食品生产商“朗诺股份”、窗帘研产销出口企业“名扬科技”。冷酸灵母公司“登康口腔”开启申购,即将登陆深交所主板;小家电研产销与代工“德尔玛”等5家企业提交或更新招股书注册稿;另有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KEEP、毛戈平化妆品、白家阿宽食品等30家企业更新或递交招股书。
03
咖啡狂飙,现磨市场或陷肉搏战,零售市场是供应链和渠道之争
图1:库迪咖啡宣传图
与消费赛道投融资整体回归理性不同,咖啡赛道一枝独秀,投融资十分活跃。
2023年3月,咖啡赛道发生了四件大事。
一是整体来看,本月是2021年下半年消费投融资遇冷以来,咖啡投融资数量最多的月份;二是3月3日,瑞幸公布2022年财报,全年新增门店2190家,年营收132亿元,截至2022年底门店数量达8214家,经营利润11.56亿元,实现全年盈利;三是3月27日,库迪咖啡(厦门)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高达1亿美元,法人为瑞幸创始人钱治亚;据公开报道,成立仅5个月的库迪咖啡,门店覆盖已近“百城千店”;四是3月27日,挂耳咖啡品牌“隅田川”获得数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2023年,开店、开店、开店成为现磨玩家的主要策略,现磨咖啡市场或现肉搏战。
而销售挂耳咖啡、冻干咖啡、胶囊咖啡、咖啡原液的零售玩家,如隅田川、三顿半、永璞等,竞争同样激烈。纵观中国咖啡消费史,经历了以雀巢为代表的速溶咖啡、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现磨咖啡和现如今的“即饮+速溶+现磨,线上+线下”多元化咖啡阶段。作为雀巢的替代品和消费升级的体现,挂耳、冻干、冷萃等精品速溶咖啡,相比现磨咖啡,性价比更高、也更为方便快捷,无论是在高线城市还是在下沉市场,势必与现磨咖啡共存,并占据相当的份额。而作为零售品牌,隅田川、三顿半和永璞之间的竞争将是供应链和渠道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