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内标准的“缺位”,还要从宠物行业的发展历史说起。与一些成熟行业相比,仅20多年历史的宠物行业还属于新兴的朝阳行业,在以每年近30%的增速发展中,行业还欠缺政策、法规的约束。
为此,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宠物产业委员会组织了宠物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和权威部门专家研究制定《宠物零食标准综合团体规范》,开创了我国宠物服务产业综合标准化的先河,即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农业农村部原巡视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宠物产业委员会会长关锐捷先生
近日农业农村部原巡视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宠物产业委员会会长关锐捷先生畅谈了宠物行业的发展需要哪些标准,以及本次《宠物零食标准综合团体规范》的有关情况。
Q1:我们都知道,一个成熟的行业都具备各类标准,宠物行业的发展需要哪些标准呢?这一系列标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哪一个是最低要求和最高准则?
关会长:我国目前标准制订工作,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五个类型。过去不少企业对此有认识误区,认为是按上述排序从高至低,即国家标准是最高标准,企业标准是最低标准,其实恰恰相反。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是指在一个地方(区域范围)、一个行业(行业领域)、一个国家(全国范围)内强制或推荐执行的最低准入标准(目前一般是专项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团体综合标准是具有排他性的,不可能有第二部(不能由其他团体重复制订),是仅次于企业综合标准(最高标准)的适合于部分较好企业参照实施的次高标准,而部颁规章是在全国范围内必须遵照执行的最低行政法规(强制性最低准入门槛),本次参与制订的牵头单位也可能是下步制订同类行业标准的牵头单位。
因而,包括所谓欧盟标准、美国标准、南韩标准、日本标准等在内的国际标准,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最低准入标准,并非企业参照就是在执行最高标准。
Q2:如果一个行业没有标准,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组织制订团体综合标准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会长:我国宠物服务产业是近二十多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朝阳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百分之二三十。现在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政策指导、法规约束和标准规范,盲目竞争、无序竞争加剧,以致企业和消费者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无据保障,社会反映日趋强烈。
我们组织制订团体综合标准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社会团体成员单位自我规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二是有利于维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三是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价值,具有较强的保障性。
关会长:为规范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宠物零食综合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培育创新社会化服务多元主体,构建适应现代宠物产业发展要求的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国家宠物食品安全,推动宠物服务产业现代化,让宠物食品生产营销简单化、方便化、标准化、社会化,为政府的公益性服务奠定基础,我们组织宠物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和权威部门专家,研究制定《宠物零食标准综合体团体规范》。
Q4:宠物零食团体综合标准何时能够落地?它对行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意义,是否填补了国内宠物行业发展标准的空白?
关会长:经两个月来反复研讨、认真推敲,目前宠物零食团体综合标准的制订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将经过进一步征求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教育机构意见后,经过权威专家评审并公示后,预计年底前可对外正式发布。
这项团体综合标准站在国际化、全程化、现代化的高度,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开创了我国宠物服务产业综合标准化的先河,将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将对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质量、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起到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
Q5:未来,中宠委员会还将制定哪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团体综合标准?
关会长:中宠委员会秉承“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发展宗旨,正在踏踏实实地落实“四化引领,创新前行”的工作方针,以务实举措推进产业化运作、标准化规范、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
此外,我会按照农业农村部“品牌强农”的部署,将结合团体综合标准的制订,有效推进宠物服务产业优质品牌建设,共同打造一批消费者信得过的生产商、供应商和营销商,帮助国产品质量加快赶超进口产品步伐。我们热切希望懂宠、养宠、爱宠、尊宠的朋友们和产业界同仁,衷心期待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共同创建宠物服务产业健康良性前行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