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店铺的运营质量,最简单的标尺就是销售业绩和利润。
但业绩都是靠人做出来的,靠店长,靠店员,靠督导。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主要价值,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是两大因素,一个是想不想做,一个是会不会做。
想不想做,背后是个人的工作取向,是利益驱动,是管理体系(考核,情绪,分工),是员工对上级及公司的认可。而会不会做,则是员工对职业技术方法的掌握。
不能指望员工在入职前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技术方法,也不能指望员工会自觉自发地进行主动学习。尤其是上规模的门店,员工多,且持续有流动,所以,公司得要主动对员工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确保员工能掌握足够的技术方法,能胜任工作,能创造销售业绩,能为公司持续贡献利润。
对门店(人员)的培训工作,基本的结构如下:
一、前提
培训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门店生意,说大点是为了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那么,先得要把企业的目标和架构明确清楚。
1.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
2.市场定位。
3.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和生意形态。
4.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当前的,未来的)。
5.部门说明书。
6.岗位说明书,即是说明每个岗位的工作范畴,以及对应的职业技术要求。
二、关于工作执行说明书
工作执行说明书,是培训体系的核心所在。
2.公司运营多年,每个岗位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技术方法,通过工作执行说明书的形成,进行汇总和留存。
3.考虑到员工是存在流动性的,所以,技术方法不能只停留在员工的脑子里,而是应该集中体现在各类工作执行说明书里。
4.工作执行说明书,也是今后对新员工培训的内容基准。
三、培训工作的推进方式
1.先建立全面的标准,逐级培训下达,跟进巩固强化。
这种培训推进方式适合大型零售企业,人多,标准化程度要求高,或是刚创立的门店,一切都是空白,从零开始推进。
2.根据当前实际问题或发展取向,进行定向研发,做针对性培训。
这种方式是属于完全的实用导向,通过培训来解决问题,或是推动某个产品的动销。适用于中小型零售企业,或是已经运营多年的零售店,基本体系是有的,但需要持续地打补丁。
四、不同培训对象的内容设定
1.培训对象主要有企业总部的市场部,督导部门,直营店的店长和店员,加盟商老板及店员等岗位。
2.培训内容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2-1.基础通用型内容,包括商业原理、消费者心理学、基本沟通能力、基本行为举止、表情管理、商品陈列、仪表管理、对顾客的识别技术、基本客情关系维护等。
2-2.专业型内容,这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本公司的产品销售,诸如企业历史、企业文化、行业知识、竞品知识、产品知识、产品销售话术、产品演示、顾客使用场景分析、服务措施执行、促销活动执行等。一类是作用于门店管理的(店老板和店长用),诸如运营指标设定、人事管理、店务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安全防范、内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