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18山东
“磨剪子,锵菜刀,修理气管子;刨笤帚,耙簸箕,拾掇洋锁配钥匙。”这种走街串巷吆喝的老行当,便是我老父亲每天的劳动,一位86岁的老人乐此不疲的“大买卖”。
有人会问,是不是老人生活所迫,儿女不孝,不得已而为之?我的老父亲,膝下二男三女,我只能说还算孝顺,他自己还有数万的积蓄,住着起脊正房,本可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但他就是闲不住,只要不是刮风下雨,他总会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做他的“大买卖”。
因为父亲年岁已高,耳朵又聋,儿女们也为他的安全捏着把汗,多次劝阻,他总是生气地说:“让我混吃等死吗?”没办法,儿女只好由他去。
我每天中午教学下班回家,把饭做熟,等着父亲回来,每听到门口两声电车笛声,我就去开门,迎接父亲。父亲停稳车后,首先给车充电,拍拍身上的土,然后洗手,准备吃饭。
吃饭时,老父亲总喜欢把今天的劳动过程,向我絮叨絮叨:今天刨了多少笤帚,张了几个箩,带回什么活,遇到什么人,如何讨价还价,挣了多少钱等等。他说着,像学生考了好成绩,拿了奖状一样快乐。
我发现,儿女给他三百元钱,他也没见比自己当天挣三十元高兴。看到老父亲得意的样子,我终于明白了:他哪里是劳动挣钱?他是劳动挣快乐。从老父亲得意的样子,我就有一种感觉:幸福地生活真好!能够劳动真好!
懂得了老父亲“大买卖”的快乐,做儿女的也不再继续劝阻。恐怕在老父亲有生之年,只要他有劳动能力一天,就没有人能收回他劳动的权力,而是会让他继续享受活着——劳动的快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