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南和区:落细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链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范秀峰)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蔬菜产业迅猛发展,是河北省首批15个蔬菜产业示范县和57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之一。全区拥有蔬菜专业合作社70余家,打造了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和金米”“南和犬猫粮”等,注册了“富朔”“傻根”“三多”等蔬菜商标,有效“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28个。
多管齐下助力合格证制度落实到位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员培训会。南和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强化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农产品重点品种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对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合格证开具等开展会商、联合调研和执法检查,加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共同推进农产品准出准入制度的实施。常态化对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达标合格证查验,把好市场准入关口,增强生产者合格证开具的主动性,促进合格证制度落实到位。
强化绩效考核,助推工作落实。将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和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情况纳入质量强区考核,考评结果报送区委区政府,作为各乡镇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激发基层监管工作主观能动性,以考核为导向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全民监管确保“舌尖安全”
全链条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利用省级监管追溯平台,整合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各级人员资源,建立责任到村的监管员、协管员队伍,构建了“纵向分层监管到底、横向分块监管到边、纵横监管无缝对接”的网格化数字化监管机制。将全区所有上市销售的农产品生产者纳入监管名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全覆盖。大力推进农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红黑名单”制度,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全民参与、社会共治。
向消费者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册。南和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农业产业发展高质高效。与中国农大合作建设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年产优质蔬菜3000吨,产品附带达标合格证后直供京津等高端市场,带动1000余农户年均增收约5.3万元。与河北农大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为蔬菜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形成了日光温室和大拱棚两大蔬菜生产基地,发展蔬菜10万余亩,年产值达17亿元,2万名农民亩均增收近万元。持续推进设施蔬菜优质化,认定万客来、金满棚合作社为环京周边基地,获得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和蔬菜”称号,产品竞争力极大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实施追溯与网格化监管项目以来,全区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成功获评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建立追溯试点150余家,电子合格证开具6000余批,利用邢州农批入市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动开具纸质合格证20000余张,进一步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