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也是未来食品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根本遵循。近期,天津市西青区从资金、政策、培育等多个维度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化改造,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市场准入,打造发展引擎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食品行业发展,西青区聚焦地方食品产业,通过靠前服务、主动对接,积极开展行政指导,助力企业以最快速度扩建增产、转型升级,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服务民生热点。近年来,西北角因早点而频繁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吸引了众多明星、网红前去“打卡”,生产厂家坐落于西青的盛兴斋酱牛肉也在众多品牌当中脱颖而出。了解到企业急需扩建的需求后,积极协调厂房,深入厂区指导,材料审查与现场核查双轨运行,助力企业高效获证,新工厂年产能达600余吨,产值约4000万元。
二是服务重点项目。为保障推进西青区重点项目,参照《西青区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精准帮扶白熊啤酒(天津)有限公司瓶装啤酒生产线扩建,对许可现场审查进行前期指导。目前,白熊啤酒(天津)有限公司瓶装啤酒生产线已取得生产许可并投产,企业整体最大年产能约5万吨,产值预计1.8亿元。同时帮助推进日辰食品(天津)有限公司复合调味料及调理食品数字化制造中心建设、天津理研维他食品有限公司车间扩建、天津百世耕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厂房扩建等重点项目。
三是服务跨界生产。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为响应“健康中国”的建设要求,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跨界研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解决特医食品准入门槛高,项目推进慢的难题,主动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家到企业实地考察,精准答疑、全面解惑,疏通了企业在特医食品注册筹备、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等方面遇到的堵点问题。
加大培育力度,助力企业发展
二是开展政策宣讲。为中粮利金、高乐高、美赞臣等25家食品规上企业宣传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政策,助力我区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开展技改诊断。组织专业诊断机构为规上食品工业企业“把脉问诊”,明确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路径与方向,着力解决企业“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问题。四是组织开展培训。联合天津理工大学举办企业高级管理培训班,邀请各领域人才从产业战略布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和智能化质量管理等方面为企业管理讲解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最实用的经营策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和关键过程质量创新能力。
支持产业发展,释放创新活力
一是搭建创新平台。指导企业建设实验室,组织企业申请认定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协助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支持市级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协助天津市正达蜂业有限公司申报“2024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重点项目。目前项目均处于市级审核过程中。
二是提供资金支持。支持食品工业企业购置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促进食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拨付元气森林(天津)饮料有限公司、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及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共计100余万元,白熊啤酒、百世耕、艾丝碧西进入2024年第一批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计划名单。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土产业培优工程。打造毕家村冬瓜、超林鲈鱼、珺淼锦鲤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区“津农精品”品牌达到18个。推动知名品牌创建,推荐二商迎宾进入振兴老工业老字号、老品牌典型案例名单,进一步增强“西青制造”品牌优势。聚焦沙窝萝卜地理标志产品,制定沙窝萝卜振兴方案,加快推进沙窝萝卜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主办单位: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方式:022-582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