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稿:士力架德芙深陷食品舆论漩涡,“遮羞布”下玛氏公司贱卖良知
【图示】截止记者发稿前士力架最新搜索结果
玛氏公司是全球巧克力、糖果、宠物护理等行业的知名生产商。玛氏公司于1923年由法兰克·玛氏(FrankMars)在美国创立。士力架、德芙、M&M’s巧克力豆、益达、箭牌、“伟嘉”猫粮、“宝路”狗粮、“皇家”猫狗粮、“喵趣”猫粮和“西莎”狗粮等,这些耳熟能详、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食品零食和猫粮狗粮全部来自玛氏公司。
一、玛氏士力架德芙深陷食品问题泥潭
1、三聚氰胺被检超标与玛氏自信安全的回应
2008年9月,香港文汇专讯综合路透社及德新社消息称,印尼卫生部门在市面抽验19款中国制含有牛奶或奶成份的食品中,士力架(SNICKERS)三聚氰胺含量24.44ppm,超标9倍;M&M'S六款巧克力三聚氰胺含量116至856ppm,超标45至341倍。
根据美国标准,以一名体重约10公斤的幼童为例,每日三聚氰胺可容忍摄入量为3.2毫克,即进食五粒上述超标最严重的玛氏公司的M&M'S巧克力豆,已超出安全标准,成人吃3/4包已可出事,幼童甚至吃数粒也有机会出现肾结石。士力架(Snickers)三聚氰胺含量相对较低,幼童一日吃3包59克士力架即可出事。
来自国家商务部网站,2008年9月25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民报》报道,由于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中发现有毒物质三氯氰胺,巴新主要零售商宣布回收部分中国产奶制品,包括巧克力、酸奶、饼干和糖果等。回收产品中就包括玛氏(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士力架、M&M巧克力豆,德芙所有巧克力产品。
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农粮局于26日,提醒零售商和进口商回收所有来自中国的牛奶和奶制品。媒体发现,便利店下架的同时包括玛氏公司的知名品牌M&M巧克力、德芙(Dove)、士力架等。
对这一系列玛氏产品三聚氰胺事件,玛氏(香港)方面质疑印尼化验报告不合理。玛氏(香港)公司发言人表示,食环署23日发表的化验报告,并无发现M&M's牛奶朱古力和士力架(Snickers)含三聚氰胺,惟印尼验出浓度如此高的三聚氰胺根本不合理,化验报告值得商榷。
9月30日,玛氏(中国)在北京回应印尼三聚氰胺检测结果,自信绝对安全。玛氏方面明确表示,玛氏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巧克力和糖果产品不含有三聚氰胺乳制品原料,对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充满信心,认为玛氏的产品可以安全食用。
回应中,玛氏公司援引从在亚洲和欧洲的官方和独立检测机构得到三聚氰胺零含量,以一个美国跨国公司食品巨头的形象,质疑印尼官方检测的准确性,却同时玛氏欣赏印尼政府为保证本国不受影响而作出的努力,并承诺会继续与印尼政府一起努力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自信没有问题的企业,一个自称多地区权威检测结果三聚氰胺零含量的跨国公司,与印尼政府要共同努力解决什么问题是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是解决曝光影响问题
显然,玛氏公司早已将自称“从在亚洲和欧洲的官方和独立检测机构得到三聚氰胺零含量”的口头回应作为尚方宝剑,对其他一切三聚氰胺超标事件,都拿这尊尚方宝剑出来亮亮无辜,秀秀自信。
2、阪崎肠杆菌与玛氏的“冷静”。
2009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在玛氏食品生产原材料的浓缩牛奶蛋白、全脂奶粉中检出含有阪崎肠杆菌,进口奶粉的质量也并非100%“有保证”。
2009年8月,玛氏公司进口全脂奶粉被爆不合格。此外,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口食品不合格黑名单中,玛氏公司进口的一批34.18吨的浓缩牛奶蛋白(巧克力及糖果制品原料)被抽检出含有阪崎肠杆菌。进口奶粉的质量也并非100%“有保证”。
阪崎肠杆菌是近几年在乳制品中新发现的革兰氏阴性致病杆菌,该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确定为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它可导致任何年龄层人群的疾病,尤其是对早产儿、出生体重轻的婴儿或免疫受损婴儿的威胁最大,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败血症、脑膜炎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对于此次阪崎肠杆菌质检不合格的结果,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并未向社会公众做出明确的广泛说明,态度“冷静”。
3、德芙生产商进口可可浆被查出已过期,玛氏巧克力家族销售未受影响。
2008年08月27日,据东方早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显示,6月份,玛氏(中国)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189.996吨可可浆,在进入北京朝阳口岸时,被检验出已过保质期;1.56吨从英国进口的M&M's巧克力,则被检验出标签不合格。玛氏公司称,旗下士力架、德芙等巧克力产品的主要原料可可浆都是品质最好的南美洲可可浆,奶粉、砂糖等原材料则使用新西兰和国产原料,若进口原料在口岸被查出不合格会被拒绝入境,绝对不会用于国内的巧克力生产。早报记者发稿前走访沪上市场发现,德芙巧克力、士力架巧克力、M&M's巧克力都是各家超市、卖场的主流品牌,摆放在巧克力货架的显著位置。销售人员均称销售情况较好,并未受到上述消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