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伊利海天等121家快消品上市公司发布前三季度财报伊利集团海天号防护巡洋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性价比,而是更加注重质价比,追求既便宜又高品质的商品,这一趋势无疑加剧了行业内卷现象。

“下降”似乎成为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主旋律,不少快消品企业深切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赚钱难”“压力大”成为了行业的普遍心声。

截止目前,「新经销」共统计121家快消品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数据,并按营收高低进行排序。(备注:康师傅、农夫山泉等港股企业,未披露三季度报)

食品饮料

东鹏饮料

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25.58亿元,同比增长45.34%;归股净利润为27.07亿元,同比增长63.53%。

其中,东鹏特饮实现收入105.07亿元,同比增长31.43%,占比达83.86%;东鹏补水啦以及其他饮料分别实现收入12.11亿元、8.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2.11%、145.43%。

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继续实行全渠道精耕策略,同时积极开拓全国销售渠道。全国区域(不含广东)收入为73.29亿元,占比58.49%,同比增长55.10%。

其中,华北区域增速83.54%,西南区域增速67.07%,表现尤为突出;全国直营和线上渠道合计收入17.74亿元,同比增长69.87%,公司全国化战略初见成效。

三只松鼠

2024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实现营收71.69亿元,同比增长56.46%;归股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01.15%;扣非后净利2.67亿元,同比增幅211.55%。

2019年三只松鼠实现百亿营收,但至此之后经历了4年的收入负增长。2022年底,三只松鼠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后逐渐呈现增长态势,截止今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收入已经超越去年全年,距离“重回百亿”目标更近了。

同时,在10月28日三只松鼠公布拟合计投资不超过3.6亿元,与爱零食、爱折扣、致养食品达成深度合作,这也是三只松鼠首次躬身入局量贩零食市场,拓展新赛道。

良品铺子

2024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下滑8.66%;归股净利润1939.03万元,同比下滑89.86%。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94亿元,同比下滑20.81%;归母净利润亏损450万元,同比下滑325.2%。

在近几年零食赛道激烈竞争的影响下,良品铺子实施产品降价策略,加入价格战。但就目前来看,降价并没有带来销量的大幅提升,反而导致了成本方面的压力增大,使得公司的业绩表现承受了较大的负担。

养元饮品

2024年前三季度,养元饮品实现营收42.29亿元,同比下降7.81%;归股净利润为12.29亿元,同比下降4.69%。

从销售渠道来看,前三季度养元饮品直接销售渠道收入为2.39亿元,同比增长26.72%。

从区域来看,各区域收入短期承压,有下滑趋势,华东地区依旧是养元饮品最大销售区域,销售收入达到14亿元。

香飘飘

2024年前三季度,香飘飘实现营收19.38亿元,同比下降2.05%;归股净利润1773.25万元,同比增长408.98%;扣非净利润亏损575.49万元。

前三季度冲泡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8.27%。上半年香飘飘对于业绩的亏损表示是“冲泡业务处于销售淡季”,但目前来看,冲泡业务仍处于下滑趋势;反观即饮产品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7.89%。

对于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香飘飘表示主要系公司毛利率提升,控制经营支出所致。

小结:

在当前休闲零食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新品牌不断涌入,以量贩零食、社区折扣超市等为代表的线下零售业态快速崛起,卷产品、卷价格、卷服务。

2024年前三季度,在统计的40家食品饮料企业中来看,19家企业营收数据下滑,20家企业净利润下滑,下滑占比约一半。

其中,仅有三只松鼠、东鹏饮料、劲仔食品等15家企业实现营利双增。来伊份、良品铺子等休闲食品企业则陷入了利润下滑的困境。

乳制品

伊利

2024年前三季度,伊利实现营收887.33亿元,同比减少8.61%;归股净利润108.68亿元,同比增长15.87%。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创造历史新高。

尼尔森数据显示,伊利液态奶业务连续11年处于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尽管乳制品行业增速处于下滑状态,但金典有机奶在前三季度继续以领先增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伊利婴配粉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前三季度营收实现高个位数增长,而第三季度增速超过了两位数。

光明乳业

2024年前三季度,光明乳业实现营收为184.13亿元,同比下降10.89%;归股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63.94%。第三季度营收为56.99亿元,同比下降12.66%;净利润亏损1.64亿元。

光明乳业曾是国内乳业的领军者,于2002年成功上市,被誉为“乳业第一股”。2009年,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的推出更是开创了国内常温酸奶的先河,其第一年销售额就高达1.6亿元。但随着竞争者的崛起,光明已经显现出力不从心的态势。

天润乳业

2024年前三季度,天润乳业实现营收21.56亿元,同比增长3.5%;归股净利润2227万元,同比下降84.37%。

今年以来,天润乳业尝试推广跨界合作,通过赞助上海电音节,邀请达人现场打卡,将产品与潮流文化相融合,建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聚焦重点单品、核心渠道布建节日主题元素等开展推广活动三千余场次,同时引入扫码有奖活动,带动了产品营收。

对于净利润的下滑,依然系公司根据市场因素计提奶粉减值及牛只减值,以及合并新农乳业增加亏损所致。

贝因美

2024年前三季度,贝因美实现营收20.87亿元,同比增长8.91%;归股净利润7179.36万元,同比增长45.3%。

近几年,贝因美不再局限于婴幼儿奶粉,盯上了全家营养赛道,产品涵盖了儿童辅零食、成人营养品等多个领域。从羊奶粉、有机奶粉到成人营养奶粉等进行了全面布局,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营养需求。

李子园

2024年前三季度,李子园实现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0.48%;归股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约16.83%。

按品类来看,前三季度含乳饮料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下降约2.60%。

按地区分布,前三季度华东地区实现营业收入约5.32亿元,同比下降约0.36%;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2.01亿元、1.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下降12.72%。

人口的减少,上游奶源阶段性过剩局面延续,使得乳制品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下,行业收缩且内卷的态势明显。

走进超市也不难发现,牛奶似乎比往年卖得更便宜,促销活动也更多,国内乳企纷纷用降价自救来度过行业低谷。

米面粮油/调味品

金龙鱼

2024年前三季度,金龙鱼实现营业收入1754.54亿元,同比下降6.93%;归股净利润14.31亿元,同比下降32.78%。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公司产品的总体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是主要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及大豆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而下降。

海天味业

2024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03.99亿元,同比增长9.38%;归股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增长11.23%,延续今年以来“营利双增”的态势。

分产品来看,酱油、调味酱、蚝油的收入分别为103.38亿元、20.34亿元和34.2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0%、9.01%和6.38%。其他品类(包括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等)的收入达到31.65亿元,同比增长19.88%,增速最快。

近年来海天味业不断拓展,推出火锅底料、食用油等品类,甚至跨界推出柠檬茶、苹果醋雪糕等新产品,今年推出瓶装饮用水“海天纯”,试图通过多元化创新来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道道全

2024年前三季度,道道全实现营业收入42.03亿元,同比下降20%;归股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39.84%;扣非净利润7817.6万元,同比下降39.02%。

道道全虽曾通过专注菜籽油在食用油行业立足,但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2023年之前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23年原材料价格下行后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原材料价格继续震荡下行,同时市场拓展和深耕的费用投入增加,导致利润同比下降。

雪天盐业

2024年前三季度,雪天盐业实现营收41.58亿元,同比下降5.97%;归股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32.39%。

据中研普华研究咨询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全球中高端食用盐的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且中高端盐的销量不断增长,食盐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消费偏好呈现健康化倾向。雪天盐业全力推进高端战略,推出以“雪天”松態997为代表的高端系列产品,食用盐纯度高达99.7%。

利润下滑主要是公司部分主营产品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减弱所致。

与此同时,健康、低盐、有机、零添加等健康化的调味品新趋势加剧了细分品类竞争,千禾味业、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在内的知名企业营收均有下滑。

啤酒

青岛啤酒

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实现营收289.59亿元,同比下滑6.52%;归股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1.67%。旺季净利润下滑,在青岛啤酒经营历史中较为少见。

青岛啤酒推行双品牌发展战略,以青岛啤酒品牌为主品牌主攻中高端定位市场,以崂山啤酒品牌为代表的其他品牌为第二品牌,针对特定地区、中低档价位产品进行补充覆盖。

面对啤酒行业消费需求低迷的考验,青岛啤酒表示“将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公司加大市场销售费用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开拓市场”。

重庆啤酒

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啤酒实现营收130.63亿元,同比增长0.26%;归股净利润13.32亿元,同比下滑0.90%。

近年来,重啤致力于将“重庆啤酒”推向全国,通过绑定火锅场景与重庆火锅协会合作,强化消费认知。10月份首次推出“辣月”IP,并登上重庆观音桥网红打卡大屏,重庆啤酒包装了一套丰富的线上线下玩法,并推出“辣月月历”,带市民、游客玩转10月重庆火锅节。

燕京啤酒

2024年前三季度,燕京啤酒实现营收128.46亿元,同比增长3.47%;利润总额17.65亿元,同比增长27.22%;归股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增长34.73%,12.88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公司自上市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燕京U8发挥大单品优势,销量逐年递增,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带动了产品矩阵量价齐升,加速推进品牌高端化转型。

珠江啤酒

2024年前三季度,珠江啤酒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87亿元,同比增长7.37%;实现净利润8.07亿元,同比增长25.35%。

今年以来珠江啤酒核心单品97纯生加强餐饮渠道开拓,并进一步丰富其高端产品矩阵,推出珠江P9、珠江1985等高端新品,为进一步渗透餐饮渠道加持,亦为长期高端化发展补足动力。

在统计的6家啤酒企业中,业绩呈现分化态势。燕京啤酒、珠江啤酒、惠泉啤酒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增长,青岛啤酒增利不增收,重庆啤酒则增收不增利。

而区域性啤酒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兰州黄河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4成。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中国啤酒产量经历了长达七年的下滑,尽管近三年有所回升,但2023年才达到2013年的约四分之三。啤酒企业逐渐向高端化转型,消费者也由“喝得多”向“喝得好”的理念转变。

个护日化

云南白药

2024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药实现营收299.15亿元,同比增长0.76%;归股净利润43.27亿元,同比增长4.93%,已超2023年全年净利润并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4年以来,云南白药在战略上再聚焦,公司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成效斐然。前三季度,公司按照“挖潜力、增活力、有效益”原则,在业绩增长稳健的同时,运营效率显著增强,有效实现全价值链效益的持续提升。

中顺洁柔

2024年前三季度,中顺洁柔实现营收59.55亿元,同比减少12.72%,归股净利润5358.23万元,同比减少67.61%。

昔日的生活用纸行业龙头,从2021年至2023年,其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

为了应对业绩下滑的挑战,并寻求新的增长点。中顺洁柔自2019年起便积极扩大其产品版图,公司先后涉足卫生巾、新生婴儿护理、成人失禁护理以及家居清洁等多个领域,今年9月,更是宣布跨界进入护肤领域,以期待通过产品多元化来提高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百亚股份

2024年前三季度,百亚股份实现营收23.25亿,同比增长57.51%;归股净利润2.39亿,同比增长30.77%,营收净利都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

从产品端来看,前三季度公司自由点品牌的收入达到了21.5亿,同比增长约66%,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类,其中三季度增长达到了59%;从渠道端来看,电商渠道近两年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达140%。

两面针

2024年前三季度,两面针实现营收7.91亿元,同比增长17.26%;归股净利润8401.74万元,同比涨幅达316.51%。

两面针作为一款老字号国货品牌,似乎成为了旅游酒店牙膏的必选,其中三季度旅游牙膏收入3485.60万元;家用牙膏也表现不俗,增长超三成。

对此,两面针表示,两面针牙膏在存量博弈的家用牙膏市场中增长稍高,得益于其基数小、品牌影响力、铺货渠道潜力及符合消费降级趋势的主流价格体系。

目前来看,个护日化市场的细分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者对于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个性化以及品牌理念等方面。这一趋势促使个护日化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个人护理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个护行业销售额在2024年1至7月实现了4%的同比增长,远超快消品整体2%的增幅。其中,线上零售渠道的增幅更是达到了10.7%,远超线下实体店。

预制菜

双汇发展

2024年前三季度,双汇实现营业收入439.99亿元,同比下降4.8%;归股净利润38.04亿元,同比下降12.1%。

第三季度肉制品实现营业收入68.28亿元,同比下滑4%。下滑主要因双节消费不旺,对销量的拉动力不足,同时公司火腿肠主要为休闲场景,近年来随着量贩零食店、抖音、会员超市等新渠道的崛起,传统大卖场等渠道客流下降,公司一定程度上受占比较大的传统渠道拖累。

安井食品

2024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10.77亿元,同比增长7.84%;归股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下降6.65%。

从渠道来看,安井经销商渠道稳步增长,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达到90.91亿元,同比增长9.24%。

同时,新零售渠道快速增长,实现营收为4.64亿元,同比增长41.95%,这份快速增长主要来自盒马的增量贡献。

龙大美食

2024年前三季度,龙大美食实现营收80.14亿元,同比下降20.70%;归股净利润7304.1万元,同比增长111.26%。

其中,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0亿元,同比下降12.12%;归股净利润1488.84万元,同比增长161.61%。

三季度利润大幅上涨,一方面是餐饮渠道部分客户需求较二季度有所提升,加之进入传统旺季,终端需求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公司持续为存量客户导新品,除猪肉系列的产品外,新增牛肉类、禽类产品。

三全食品

2024年前三季度,三全食品实现营收为51.25亿元,同比下降5.35%;归股净利润为3.94亿元,同比下降28.6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3亿元,同比下降35.43%。

三全的速冻饺子和汤圆长期以来一直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然而,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安井、千味央厨等预制菜企业的强劲发力,给三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使其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显得有些应接不暇。

整体来看,预制菜企业营收大部分都在下滑,安井食品、千味央厨、海欣食品、广州酒家则是增收不增利,也就是说卖的更多挣得却更少。仅有国联水产、巴比食品实现了营利双增。

虽然预制菜产业发展是未来趋势,但消费者接受度仍有待提高。部分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口感、品质以及性价比等方面存在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制菜的销售。

但随着第四季度旺季的到来,各大企业有望在年终成绩单揭晓时实现业绩的回升。

国际品牌

雀巢

2024年前三季度,雀巢总销售额为671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5516.29亿元),有机增长率达到2.0%。其中,大中华大区销售额为36亿瑞郎(约合人民币295.77亿元),下降了2.0%,其中汇率造成4.7%的负面影响。

雀巢之所以能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其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婴儿营养品、咖啡、糖果、雀巢专业及烹饪业务、普瑞纳宠物护理均实现增长,其中婴儿营养品增长最快;相比之下,乳制品类别出现负增长,反映了市场的急剧放缓。

百事

2024年前三季度,百事实现营收64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27.89亿元),同比上升0.7%;净利润为8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1.7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第三季度净营收为233.2亿美元,同比下降0.6%。

此外,第三季度百事北美饮料业务的销量下降了3%;佳得乐和百事可乐等品牌本季度收入有所增长。

亿滋

2024年前三季度,亿滋实现营收268.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06.9亿元),同比增长0.51%;净利润28.75亿美元,同比减少28.45%。

目前,亿滋在中国市场的重心依然聚焦于通过奥利奥布局烘焙赛道。2024年9月,亿滋中国大幅追加对烘焙食品生产商恩喜村的股权投资,这是亿滋进入中国40年来首次重大股权投资,旨在不断强化其在烘焙食品品类的领导地位。

雀巢自2022年起,对Orgain、Puravida、TheBetterHealthCompany、GOHealthy等品牌进行了收购,以拓展其在营养科学领域的产品组合;百事在2024年10月宣布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GarzaFoodVentures公司,旗下拥有Siete零食品牌,主要生产墨西哥传统风味的食品。达能则专注于优化核心产品组合,聚焦高蛋白、医疗营养等领域。

面对目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各大国际品牌也在不断地扩充产品线,力求通过多元化布局来提高增量,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据「新经销」对121家快消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66家企业营收下滑,62家企业利润下滑。这一大面积营收与利润下降的现象,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失衡。

一方面,部分产品因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而出现供过于求,导致销售受阻,营收下滑;另一方面,在产能远超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企业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陷入各种价格竞争,这不仅加剧了行业的内卷程度,还严重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利润大幅下跌。

当然,在当前快消品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下,也有企业及时调整策略,实现了量利增长。例如,东鹏饮料积极开拓全国销售渠道,三只松鼠主打高端性价比,贝因美布局全家营养赛道,海天则加码复合调味料和预制菜领域。

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快消品企业若想脱颖而出,需要紧跟行业趋势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发展。同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THE END
1.投资漫话(8):标普500中20个最佳幸存者的故事至此,11家消费品牌公司已经介绍完毕,让我们重新归纳整理一下,做一个小结:(1)在上述11家公司中,有2家属于烟草行业,2家生产牙膏等家用卫生品,其余7家全部可归于食品饮料行业。(2)在7家食品饮料公司中,它们都没有提供饮食中的正餐,而多是零食、佐料、调味品。(3)它们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https://www.jianshu.com/p/ec392c957e8c
1.中小板饮料概念上市公司,十大企业股票(附股)(2024/11/12)中小板饮料概念上市公司有英联股份、奥瑞金、好想你、永安药业、莱茵生物、金达威、庄园牧场、洽洽食品、燕塘乳业、祖名股份等33家。根据概念查询工具股票工具数据整理,在市值上,截至11月12日,中小板饮料概念上市公司市值排名情况如下: 1、恩捷股份:402.11亿元 ...https://stock.southmoney.com/yinliao/202411/736139.html
2.2024中国食品饮料企业百强名单2024中国食品饮料100强排行榜→十大...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发布了2024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榜单显示,贵州茅台蝉联榜首,营收突破1400亿元,再创新高。第二名伊利(1244.61亿元)较上年增长33.12亿元,同样再创历史新高。万洲国际(957.79亿元)掉出千亿元队列,蒙牛(986.24亿元)反超万洲国际重回榜三。第五至第十位排名分别为康师傅、五粮液、娃哈哈、农夫山泉、...https://www.cnpp.cn/focus/3510372.html
3.十大早餐奶品牌早餐奶品牌排行榜港交所上市公司 4个行业上榜十大品牌 专业测评A 成立时间1940年 老牌品牌 品牌点赞1万+ 关注度6万+ 品牌得票63万+ 香港 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40年,国内知名度颇高的豆奶、饮料制造商。维他奶集团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植物食品及饮品,包括以“维他奶”为商标的植物蛋白...https://m.maigoo.com/maigoo/7936zcn_index.html
4.2021年年报食品饮料行业A股营业利润排名前十大上市公司报告网监测数据: 2021年A股已公布年报的37家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统计显示,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 海天味业、双汇发展、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养元饮品、东鹏饮料、绝味食品、安井食品、百润股份、承德露露。 表1: 2021年年报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营业利润排名 ...https://www.chinabgao.com/enterprise/27636.html
5.深圳饮料公司排名(排行榜)深圳饮料公司有哪些?深圳饮料公司排行榜:东鹏饮料、喜之郎、景田百岁山、百事可乐、华润饮料、深圳卓立行科技有限公司、理然、深圳市瀚力科技有限公司、晨光乳业、深圳市娃哈哈荣泰实业有限公司等。同时还可以了解深圳饮料公司最新招聘,高薪企业,上市公司,人气产品,最https://m.jobui.com/rank/company/view/shenzhen/yinliao/
6.2022年A股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榜:整体成长性突出,半导体行业成...食品饮料行业回款能力强,龙头处于强势地位。2021年,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数为22.67次,中位数为5.28次;存货周转率均值为4.8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3家白酒企业和1家饮料乳品企业。可见,食品饮料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较高,尤其是白酒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市场地位较为强势,较少出现经销商...https://emcreative.eastmoney.com/Fortune/V/Share_ArticleDetail/20221110205418429830000
7....中资食品上市公司50强,中国粮油控股居首按照营业收入规模排名,前50强中资食品上市公司中,有16家H股上市公司,有35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青岛啤酒属于同时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的“A+H”公司。 数据显示,105家中资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6704.77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前1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766.43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56.18%;营业收入11...https://www.oilcn.com/article/2009/10/4_7830.html
8.《招商决策参考》第03期丰城市人民政府60、食品饮料产业落地项目 61、泛家居家具家电产业落地项目 62、钢铁金属加工与机械制造产业落地项目 【500强、龙头、上市企业布局拓展动态】 63、【快克智能】积极布局先进封装高端设备领域 64、【美联新材】重押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 65、【晶科能源】全面布局N型电池一体化 ...https://www.jxfc.gov.cn/fcsrmzf/tzhj/202311/1666073e7c124e3f99633c842fe8920a.shtml
9.154家快消行业上市公司2023半年报梳理,涵盖食品饮料调味品多...截止目前,新经销整理了154家快消品行业上市企业2023半年报,并按照营收高低进行排序,整理表格如下。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共有52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占比约61.18%;调味品行业共有9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约47.37%;个护行业共有8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约53.3%;酒类行业共有28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https://36kr.com/p/2448087059914630
10.食品品牌排行前十名食品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网旗下食品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食品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食品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华美食品、盼盼、达利园、华统HUATONG、东古牌、广合、红螺、杞芽、海欣食品、森山sen shanhttps://www.chinapp.com/brand/99
11.人民币升值对各行业影响各异多行业有利有弊中信证券 人民币升值对食品饮料行业及上市公司影响有限,对不同子行业而言略有差别。 基于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规模,以及大多数公司市场化与国际化时间均较短,目前食品饮料上市公司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为此人民币升值对产品出口的负面效应在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影响不明显。 https://www.dzwww.com/caijing/zqsc/t20050722_1133114.htm
12.包装工程专业:打包的工资最低的工科专业雀巢:作为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公司,雀巢对包装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大,毕业生可以在其包装设计、质量控制等部门工作。 卡夫食品:卡夫食品在包装创新方面有着显著成就,包装工程毕业生可以参与其新产品的包装设计与研发。 2. 医药与化工行业 辉瑞制药:医药产品的包装要求严格,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其包装研发、生产管理等...https://blog.csdn.net/BTUJACK/article/details/141296866
13.农夫蒙牛海天等78家快消品上市公司发布年报,26家营收下降,29...据港交所4月22日披露,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正式冲刺IPO。 东鹏饮料 2023年,东鹏饮料全年营收约为135.15亿元,同比增长32.42%。 东鹏旗下大单品东鹏特饮,2023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营收超103亿元,同比增长26.48%。 尼尔森数据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500ml瓶装饮料按照销售金额排名成为中国市场饮...https://www.yilantop.com/article/2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