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食品乱象调查:代工价8毛钱一袋已是中高档产品?

今年6·18,益生菌再度登上保健产品的热销榜。

以知名度较高的万益蓝WonderLab品牌为例,根据披露,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10日,该品牌益生菌全网销量累计突破2亿瓶。

不过,在同类商品热度不减、新品牌层出不穷的背后,暗藏益生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代加工企业鱼龙混杂等问题。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益生菌领域存在诸多乱象。有益生菌代工行业的人士直言,某地益生菌代工厂,最大的特点就是“敢写、乱标、价格压得低”,还有多位代工厂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指出,益生菌的代工价格很低,零售价基本是出厂价三倍以上。

行业混战之下,有益生菌领域的上市公司高管叫苦:“大家比较的标准成了谁家包装好看、营销噱头足、找明星代言,这很显然违背了行业健康发展的初衷”。

8毛钱一袋的代工益生菌已属中高档?零售价是出厂价3倍以上

代工环节是益生菌行业乱象的高发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某采购平台上看到,全国各地分布着大量可以提供益生菌产品代工生产的厂家。这些产品多以低价为主,有厂家给出了0.01元/片、0.05元/件、0.10元/袋的价格,产品形态则包括粉剂、片剂等。

该工作人员介绍称,自己的工厂可以代工益生菌片剂、粉剂、泡腾片等,从设计、原料采购、成品生产,到包装印刷都可以一条龙服务,配方和益生菌添加量可以根据成本预算“定制”。当记者提出,以3g/袋的剂量为例,想将成本控制在7至8毛钱一袋时,对方表示,这已经是中高档级别的代工产品。他举例称,自己目前正在生产的一款益生菌代工产品,一盒为15袋(每袋2g),代工成本价是12元左右,折合下来一袋约8毛钱。

这名工作人员还称,自己给出的代工价并不低,行业里还有很多能将价格做到更低的代工厂。“我们不虚标益生菌添加量和其他东西,不想把厂家的招牌砸自己手里。不像很多代工厂直接把添加量标到8000亿(CFU)、1万亿(CFU),这(大多数)是瞎标。现在市场上较高的益生菌含量也就到1000亿(CFU),超过这个数值的,除非成本很高很高。”

他还举例称,某地的益生菌代工厂,最大的特点就是“敢写、乱标、价格压得低”。

在记者提出现在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多是食品,在宣传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时,该工作人员还教给记者规避违规风险的话术,“你不要说功效术语,就用大白话。比如不要说补水保湿,(而是)说‘让皮肤水水的、嫩嫩的’,不要说减肥,要说‘越来越瘦、轻盈苗条’之类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工厂展示的样品中,有一款产品的品牌名中含有一家知名医学院校的名称。当记者询问若自己下单代工产品,能不能也直接挂用该品牌名称时,对方表示,“只要你不在医院、药店卖,走私域没问题。线上只有抖音不行,小红书没问题”。

记者又找到另一家位于广东的代工厂,对方表示,自己手上有一批同仁堂的现货,并建议记者直接拿这批货,“同仁堂的名气肯定比你自己做的牌子大”。当记者想了解这批品牌标注为同仁堂的益生菌产品利润能达到多少时,这名工作人员称,拿货价20元/盒,终端零售价格至少在100元/盒。

当记者进一步以3g/袋为例,询问该代工厂能提供什么价位的产品时,对方表示:“你做好一点的可以做到一袋2块钱左右,差一点的一袋七八毛钱也可以,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添加多少钱的益生菌。”

根据这位厂家工作人员的表述,益生菌产业的代工环节其实并不赚钱,价格透明且竞争激烈,加工费的利润约在10%,赚钱的是零售端,“你算产品的出厂价,起码往零售价打三折以内算”。

在该工厂提供的销售链接里,展示着一款某上市企业品牌的益生菌驼乳粉产品。该名厂家工作人员称,这款产品300g的容量出厂价差不多20元,而该产品的电商平台旗舰店销售价格为59.9元/盒,净含量为40g(2gx20袋)。

当记者提出想去工厂实地参观时,该工作人员却避而不谈,只给出了一个接待办公室的地址,并称“如果有意向合作,在哪里(生产)都可以”。

真实功效几何?有商家标出多项专利却提醒“不代表产品功效”

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线下药店,益生菌产品五花八门,宣传的功能从肠道调理到女性健康不一而足,而益生菌的真实功效也长期陷入争议之中。

记者注意到,被饶毅“炮轰”的益生菌产品,是隶属于华大精准营养(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益生菌品牌“优美达”。在尹烨个人发布的产品宣传中,“优美达”包含多款产品,功能各异,从提升胃部健康、调解肠道、调理睡眠到帮助女性预防炎症、提高免疫力、改善过敏等均有覆盖。

在“优美达”某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中,该品牌旗下最畅销的是一款名为“优美达益畅”的益生菌压片糖果产品,一小袋的均价在12元左右。产品详情页列举的益畅益生菌包括“动物双歧杆菌A6、鼠李糖乳酪杆菌OF44、植物乳杆菌BGI-N1、副干酪乳酪杆菌AM33、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ZT-3”,并附上了两项专利证明,其中一项名为“一种动物双歧杆菌及其应用”,另一项专利证明对名称进行了模糊,只能看到“用于预防和/或治疗xxx的鼠李糖乳杆菌”。

另一项名称模糊的专利全称为“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生殖道菌群紊乱和/或骨质流失引起的疾病的鼠李糖乳杆菌”。摘要显示,“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治疗生殖道感染的药物具有不同程度副作用、复发率高或创伤大等技术问题,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同时,本发明中的鼠李糖乳杆菌还能够抑制骨质流失,从而治疗和改善骨质疏松症”。从效用上看,这项发明专利与“益畅”产品宣传的功能似乎并无太多关系。

此外,“优美达”产品标注的活菌添加量为180亿CFU/袋,当记者向客服询问人体服用后的吸收量等问题时,客服仅表示,“按照服用方法吃,可以保证益生菌活性”。另外,记者注意到,益生菌一般需冷藏保存以维护其活性,但“优美达”产品介绍中并未提到这点,对此,店铺客服表示,产品常温避光保存即可,但收到后最好是冷藏保存。

以医学用语宣传普通食品益生菌产品营销热衷打“擦边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益生菌产品在宣传营销方面也是频频“踩雷”,在违规的边缘试探。

但记者注意到,2021年8月,养乐多关联公司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因宣传益生菌功效时违法,被罚款45万元。

信用中国网站显示,对该公司的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违法事实除宣传(益生菌)在新冠防治中有重要作用,还包括宣传“肠道内的有益菌会随人体正常排泄而流失,所以需要每天补充活性益生菌,保持肠内菌群平衡”,会使人误以为不每天服用益生菌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宣传“每天一瓶养乐多可满足成年人一天所需的益生菌”,会使消费者误以为每天喝一瓶养乐多乳酸菌就会满足人体所需益生菌,而忽略对除干酪乳杆菌以外其他品种益生菌的补充。

除了经典品牌,近年来还有不少新品牌瞄准了益生菌赛道,但也同样面临宣传风险。在某电商平台上,万益蓝WonderLab小蓝瓶即食益生菌显示,其为2023年6·18开门红益生菌类目销量榜第一名。品牌披露数据显示,根据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10日全网销售统计,该产品销量累计突破2亿瓶。

亮眼的数据足以看出这些产品触达了年轻人的荷包,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目前不少新锐品牌在宣传资料中显示“人体实验”(很多是模拟实验)、“双盲随机”等对标药品临床试验的字眼和数据。

以万益蓝WonderLab小蓝瓶即食益生菌为例,为了强调6大杜邦进口菌的高活性,产品文案提到“模拟人体试验,耐酸耐胆汁,99%可以活到肠道”。但在详情页中,同样有小字表述“99%的数字源于原杜邦实验室内部数据,经模拟人体肠道内环境试验,成品小蓝瓶耐酸耐胆汁能力大于99%”。但这一数据能否等同于其产品益生菌抵达人体肠道时的活性,品牌方并没有给予说明。

此前,有媒体质疑WonderLab小蓝瓶即食益生菌详情页展示的“双盲随机对照百人实验”结果,称“服用第3代小蓝瓶益生菌后,便秘人群改善率达到82.9%、腹泻人群改善率达到89%”,有使用医疗说法宣传保健食品的嫌疑。

志霖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路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保健食品具有严格的注册与备案程序,若在食品未取得保健食品注册的情况下,宣称为保健食品或者强调该食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则涉嫌虚假宣传。

行业人士叫苦:标准缺失,比的是“谁家包装好看、营销噱头足”

6月下旬,益生菌行业上市公司高管松明(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益生菌行业的确存在乱象,但这些乱象不仅让真正的益生菌研发销售企业心痛,也深受其害。

松明强调,益生菌并非“智商税”。记者查询世界粮农组织/世卫组织委员会给出的益生菌官方定义,“益生菌是活体微生物,当以足够的量施用时,向宿主赋予健康益处”。而人体肠道中有约100万亿微生物,大部分是细菌,其次是真菌、病毒等,其中细菌菌群大致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共同构成了人体中最庞大且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当有益菌占比最高且保持肠道菌群平衡时,即为肠道健康状态。有益菌不仅能帮助身体代谢出有害物质,还能提高自身免疫机能,抑制病原菌侵害,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而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就会引起消化道、精神、免疫等系统疾病。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正规且专业的益生菌企业在努力追赶国内外差距的同时,一些概念性添加、违规宣传、良莠不齐的贴牌产品正在败坏这个行业的口碑。将一个有益并且还有潜力可挖掘的物质,沦为大众口中的‘智商税’。”松明说道。

造成这一局面的一大原因,是益生菌行业目前暂没有强制所有参与者遵循的政策规定、条款依据。松明表示,原来可用于益生菌申请保健品认证(即蓝帽子)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于2018年废止,此后没有其他指导文件出台,因此到目前为止,所有益生菌产品都无法按照保健食品进行申报。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出现的益生菌普通食品或者所谓的“功能型膳食”。

2022年,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国益生菌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王均金指出,目前,益生菌食品没有国家标准。我国益生菌可以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导致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知错位和迷惑,引起市场监管的复杂性。由于益生菌食品没有标准管理,进入流通市场障碍多,比如,益生菌冻干粉按照“固体饮料”类目管理,咀嚼片按照“压片糖果”类目管理,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会,影响益生菌市场消费。

此外,王均金指出,由于益生菌在生产工艺、配方、设备、储存温度等原因,会导致益生菌在生产、销售过程存在风险,市场常以活菌数作为卖点,由于未有监管规定,部分企业通过标注“生产添加数”刻意混淆。

松明认为,监管和标准的缺失,让大大小小的厂家,真正做研发的企业、有个牌子就找代工的企业一同在场下竞争,“大家比的标准成了谁家包装好看、营销噱头足、找明星代言,这很显然违背了行业健康发展的初衷”。

其实近年来,陆续有行业标准出台试图填补益生菌行业的空白。2022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CNHFA006-2022《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规定:“益生菌食品在标签标示的条件下贮存了三分之一保质期时,益生菌活菌率(益生菌活菌总数与益生菌添加总数的比值)大于等于50%,才能属于1级标准。”

该规范明确了“活的”、“摄取足够数量”和“健康有益”是益生菌的特征性要求,并提出推荐保质期内益生菌活菌数量≥1000万CFU/g(mL)。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食品招商网【食品招商网,天天都是糖酒会】专业的食品招商,食品代理网.是集饮料,休闲食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调味品,米面粮油,预制食材招商代理等信息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是食品厂家与经销商良好对接的专业食品网站https://www.spzs.com/
2.海外代工业务起家,乖宝宠物:乘“它经济”东风,成就国产品牌龙头...全球顶级 PE 投资机构 KKR 是除创始人以外最大的外部股东,并在董事会席位中占有两席。2021 年 5 月 KKR 收购 K9 母公司天然宠物食品集团,乖宝由此获得 K9 Natural、Feline Natural 和 Meat Mates 等高端宠物食品品牌的代理权。 公司总部山东区位优势突出,团队核心人员产业背景深厚。乖宝所在地山东省,是中国禽类...https://m.yoojia.com/article/9437635778942406668.html
1.2022中国豆制品行业品牌企业50强名单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汉康豆类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艺杏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福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启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大卫生态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冠珍轩豆制食品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市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 ...https://resource.emagecompany.com/food/cbpanet2022.html
2.“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扩充产能,投资3.5亿包头工厂竣工投产洽洽食品欲进一步推进渠道下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18日讯(记者 张静伦)近日,据洽洽食品官微消息,洽洽位于包头的新厂竣工并投产。这间工厂配备多条香瓜子及坚果生产条线,总投资达3.5亿元,预计年产葵花籽39000吨,坚果6000吨,提升洽洽食品北方工厂的产能和效率,辐射内蒙古、晋南、晋北、青藏、甘肃、宁夏...https://www.lanjinger.com/d/244896
3.十大豆制品品牌豆制品什么牌子好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好巴食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推广为一体的休闲食品供应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旗下拥有国内规模较大的现代化豆制品生产基地,市场营销网络辐射全国,并延伸到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主营“徽记”、“好巴食”、“有你一面”等品牌,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美味”的食品。 https://m.maigoo.com/maigoo/4421dzp_index.html
4.瑞幸咖啡:全自动化智慧型烘焙工厂咖啡咖啡豆生熟豆烘焙咖啡公司其他咖啡品牌,如星巴克,也有自己的工厂。星巴克在中国昆山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设有工厂,这是美国市场以外最大的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厂,有助于星巴克实现整体供应链的本土化进程. 此外,还有一些咖啡品牌通过与专业的咖啡代工厂合作,进行咖啡豆的烘焙和加工,例如金猫咖啡,它为多个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429382/article/details/140809001
5.MUJI倒闭了?堪比清仓甩卖的代工厂,我劝你别买!服装线代工厂:申洲国际 淘宝搜“马威” 你们可能不知道,无印良品的服装线其实和优衣库一样来自UNIQLO的母公司速销。 而国内为速销代工的最大工厂就是申洲国际了,申洲国际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叫“马威”,基本是MUJI这种棉麻材质和日式风格的翻版。 男士polo衫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22/08/12424830_926011572.shtml
6.保健品oem代加工厂排名(保健品oem代加工厂排名前十)苹果公司最大的加工厂。 五、是台积电, 苹果芯片代工厂。 六、是和硕集团, 苹果加工厂之一。 七、是立汛科技, 中国连接器龙头企业,苹果核心供应商。 八、是比亚迪, 为苹果提供电池及附件产品 保健品公司可以找代加工厂吗? 不可以找。因为保健品如果真是好产品的话都是有密方的。找代加工厂很容易把配方泄露出...https://www.lnky.net/hsjj/23579.html
7.猫粮狗粮反向出海!速卖通给宠物食品工厂开了个新类目据速卖通宠物行业小二介绍,代加工是中国宠物食品公司起家的主要业务模式,直至当前仍是部分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国外很多大牌宠粮都是中国工厂代加工,国产猫粮狗粮的品质和安全性并不输国外大牌,价格却是实打实的优惠。 近年来,宠物食品在国内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宠物食品工厂寻求转型。速卖通开辟宠物食品类目,让一大批源头...http://www.ccpitcft.com/newsinfo/7293925.html
8.盘点2023年乳业年中大事件乳业在线双方聚焦吉林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万亿级大产业,就投资布局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开拓国际市场等合作进行交流洽谈。伊利集团自2014年开始在吉林投资建厂以来,先后打造冷饮工厂和矿泉水工厂。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在吉产能布局累计总投资超20亿元。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0361442.html
9.鹿角帽粉代加工东北正规鹿角帽粉加工厂全国鹿角帽粉代加工 东北正规鹿角帽粉加工厂 起订价起订量¥1.6≥100000瓶2024-11-08 更新 10000000瓶可售量12元/瓶建议零售价中国 全国产品区域 查看联系方式洽谈立即询价 收藏产品发送留言QQ交流 特医食品研发中心(通化)有限公司 企业认证:实工厂 主营产品:固体饮料加工;压片糖果加工;代餐粉加工;食品研发;酒......https://www.21food.cn/product/detail6203251.html
10.中国制造三得利都选择的代工厂,究竟有多牛?【中国制造】三得利都选择的代工厂,究竟有多牛? 关注饮料市场,三得利是一个绕不开的品牌。 「Yatte Minahare」(志在新,勇于行)是三得利创始人鸟井信治郎的名言,正如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迷恋一样,中国消费者对日式养生同样充满兴趣,外资品牌掘金中国市场,常见的做法就是与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合作,今天我们的主角就...http://m.5888.tv/qiyeku/mlkswkj/cnews/129845.html
11.仙乐降嘉美包装三元生物等60家企业找合作啦丨FoodTalks供需...提供软糖食品代加工 【企业介绍】 徐福记由来自中国台湾的徐氏四兄弟于1992年创立。主要的生产基地坐落于广东东莞,总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拥有38个大型现代化车间。 通过了ISO 9001 与ISO 22000、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和清洁生产企业认证,获得了“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称号,通过了GB/T19001、FSSC22000和...https://m.jufair.com/information/37680.html
12.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食品安全 收藏(0) 评论() 字体: 大 / 中 / 小 长篇报告文学谨在此诚致鸣谢:江西中德大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本文的调查和采访,提供了严谨的科学指导和学术支持,我才得以完成这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要关乎我们中华民族存亡的生命安全工程的写作。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09/09/18793.html
13.多燕瘦果冻生产厂家多燕瘦SOSO棒蓝莓胶原果冻酵素贴牌加工...通过加强自身科研实力、完善生产工艺、拓宽销售渠道、创新经营模式,公司业绩正逐步增长,现今公司正着力打造膳食纤维系列的优质健康品牌,实现传统食品行业和生物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促进食品产业的升级,致力于把同富康打造成中国生物大健康行业的优质供应商。https://www.china.cn/shipinyinliaojiag/502227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