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代工企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富士康。
然后可能会说:没有技术含量,苦逼,低端,低毛利率,没啥投资价值。
从2009年的1元多,一口气涨到2019年的100元多,100倍涨幅!
1年多翻3倍!
看来代工行业也能出牛股。
那么,除了服装,还有哪个行业也符合这个特征呢?
化妆品,在这些方面和服装简直如出一辙。
首先,化妆品和服装一样,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市场。
根据"行业规模=消费人口*客单价"这一公式进行拆分,长期看,化妆品行业增长将受益于两端驱动:
驱动一:消费人口持续增长。
庞大的消费群体无疑是支撑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动力。资生堂在中国曾提出核心"化妆品人口"概念:1)居住在城镇;2)年龄大于20岁的女性;3)年收入不低于30,000元人民币。随着城镇化的提升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国内核心"化妆品人口"已从2005年的2,200万人已增长到2018年的近2亿人,预计2025年将达到4亿人。
另一方面,儿童护肤市场也颇具潜力。"80后"新生代父母消费观念转变,更舍得在小孩身上花钱,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产品。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7年儿童护肤品市场增长13.7%至112亿元,未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利好,有望持续高增长。
驱动二:消费升级拉动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上升
2018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仅为44.6美元,远低于美、日、韩等化妆品大国。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且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化妆品消费者仍处于"护肤入门"阶段。日本、美国、韩国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分别为中国的6.7x、6.1x和5.8x,随着消费升级带动的高端化妆品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大,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有望逐渐追赶欧美日韩等化妆品大国。
2018年我国化妆品行业零售市场规模为4102亿元,2013~2018年年均复合增速为8.56%。
其中2018年美妆、个护零售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62%、29%,其他品类(男士用、婴童及婴儿用化妆品、香水、防晒等)占比9%。2013~2018年我国护肤品、彩妆等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8.83%、15.82
在化妆品整个市场增长良好的背景下,化妆品代工厂也水涨船高,业绩不错。
化妆品代工有三种模式:OEM、ODM、OBM
OEM(OriginalEntrustedManufacture)指受托方按照委托方提出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生产,委托方享有知识产权,受托方不参与产品研发,也不得为第三方提供采用该设计的产品。
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则为受托厂商根据品牌商的规格和要求,自行设计和生产产品,品牌商在产品成型后统一买走,在此模式下,代工厂具有核心研发与生产能力,品牌方主要扮演贴牌的角色。
OBM(OriginalBrandingManufacturing)模式也逐渐兴起,即代工厂建立自有品牌,自主进行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同时直接参与经营市场,这一模式要求工厂需具有一定品牌建设与市
场开拓能力。
所以,传统的低端代工模式是OEM模式,ODM模式中研发也非常关键,很有技术含量,而OBM模式还需要品牌打造能力。
2017年全球化妆品OEM市场规模达到254.4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也有所趋缓,
与品牌商自主新建产能有一定关系;中国OEM市场份额占全球的比重上升至26.4%。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国内具有生产化妆品资质的企业数量超过4500
家,可见市场杂牌、OEM/ODM厂商之多。虽然数量众多,但仅有诺斯贝尔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多数代工厂销售额在2亿元以下,小而分散。
化妆品代工厂相较于品牌商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代工厂市场格局分散,市场竞争也很激烈。目前我国化妆品生产环节已经出现一批初具规模的生产商,如个护加工的澳宝,面膜加工的诺斯贝尔、护肤品加工的栋方股份、花安堂,彩妆加工的上海臻臣、珠海神采、三好科技、上海绵力等。
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选择通常是基于对品牌的认知,因此相较品牌商,代工厂的话语权处于劣势,护肤美妆类加工厂毛利率通常在25%-40%之间,远低于品牌商的60%-80%。
上游原料与包材价格波动对化妆品生产厂商盈利能力影响较大。化妆品的生产环节
因此,对于大部分中小代工厂来说,日子确实挺苦逼的:毛利率低,赚钱难,上游原料波动大,下游客户又得罪不起。这些中小厂确实没啥投资价值。
但是,对于头部代工厂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因为原材料涨价趋势叠加行业规范化趋势,中国化妆品代工产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采购层面,头部化妆品代工厂具有采购的规模效应,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权,可以相对稳定的价格采购原料,一些分布零散的中小型代工厂往往会在原材料涨价时受到严重挤压。
需求层面,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从"价格敏感"转向"品质驱动",头部代工厂因其规范的管理与良好的口碑更易受到品牌青睐。此外,监管层面,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提出后,化妆品行业也经历了结构性调整,准入门槛提高、违规企业被清理,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在三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未来化妆品代工行业有望从规范化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
也就是说,头部代工厂一边有客户需求增长的驱动,另一边会不停吃下很多活不下去的中小代工厂推出后流出的市场。因而,头部代工厂能够保持一个长周期的稳定增长。即使估值不变,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也足以让企业成为10年10倍股。
经过分析,还是有潜力的。
第1,集中度提升的长逻辑。
诺斯贝尔是国内化妆品ODM龙头,是全球四大化妆品ODM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化妆品ODM企业,面膜产能全球第一。
韩国前两名代工龙头就占据了80%多的市场份额。
国内前两名才不到10%。
因此,国内化妆品代工厂的集中度提升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当然,韩国市场狭小,市场集中度可以做到很高。国内市场太大了,集中度未来不一定能到韩国那么高。但是,长期来看,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产能一定会向头部企业集中。前三名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成本能够降低,利润增长情况最好。
2019年芭薇智能制造新厂投入情况:新厂江高地块民科园项目今年投入3692万(含税),累计基建已投入3825万(含税),约完成23.9%投入。总投资1.6亿,预计2020年下半年主体竣工交付使用,成为集美妆展示平台、国家级研发实验室、检测中心、智能化生产车间、现代化办公楼为一体的总部基地。
这个项目完工后,产能将大幅提升。
第2,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强研发可以进入大客户供应链体系、形成品质背书、从而提升溢价及拓展客户,如科丝美诗中国的主要客户为国际品牌,形成良好背书,其代工价格通常高于同业。
2019年,公司对研发持续保持高投入,研发费用金额为2254万元,同比增长9.29%,
占整个营业总成本的10.55%。
这个研发费用,超过了新三板上很多高科技企业1年的研发费用。
当然,这个龙头诺斯贝尔差距还较大。2018年,诺斯贝尔合计研发费用达6436万元,
研发费用率3.3%。
专业线渠道主要以消费者到美容院体验为主,以效果极佳的产品带动其美容服务,目标群体消费能力强,客单价高,产品以系列、套装为主,代表客户有巨邦国际、唯美度、欧泊莱、歌莲、菲迪曼、千邦国际、沈阳超越等。
日化渠道主要以实体商超、连锁加盟店为主,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以各大商场专柜、货商场形式进行销售,价格更倾向于低端,可供不同消费者选择适合的产品,代表客户有韩束、百雀羚、相宜本草、自然堂、佰草集、温碧泉、屈臣氏、万宁、原生欧芙兰等。
第三,多品类扩展
韩国几大化妆品代工厂的产品线都比较丰富,形成护肤、美妆、个护等多元品类布局,是其营收较高的原因之一。
第四,成本管控,提高效率。
公司加强供应商战略合作与谈判,部分原料的采购单价下降;
公司2019年增加设备投资,提高自动化率,从而节省制造人工成本。
对标国际化妆品ODM代工龙头,国内具有很大的成本和研发优势,未来很有可能超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