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板、存储器、晶圆代工、图像传感器、MLCC这五大产业中,三星在每个领域的排名都在前二,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并且在近期的全球产能紧缺大潮中,三星扮演着关键角色。
4月7日,三星电子公布了今年Q1的预估财报数据,预计Q1营收达65万亿韩元(约为38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5%,盈利同比增长44%至9.3万亿韩元(约合544亿元人民币)。
内存:价格攀升
在存储器市场,三星一直是老大身份,而由于疫情导致的线上办公等宅经济的兴起,同时对存储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需求增加,一方面产能不够,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高了存储器的价格,同时也在帮三星不断“印钞”。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DRAM价格已正式进入上涨周期。第二季受到终端产品需求的持续旺盛,以及数据中心需求的回升,合约价将继续上涨,上涨空间为18%~23%。
具体到ServerDRAM,由于DRAM原厂扩产计划比较保守,普遍没有新的扩产计划,而第二季度又是传统的server整机出货旺季,所以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serverDRAM价格持续走高。预计第二季度将迎来采购高峰,价格将增加20%~25%。
PCDRAM方面,由于各大PCOEMs的积极生产目标,加上第二季本就为笔电生产旺季,该季度PCODMs的笔电生产总量季增幅为7.9%。同时,笔电将持续受惠于远距办公与教学带动,将使PCDRAM价格涨幅再扩大。
集邦咨询认为,受笔电生产总量增加影响,第二季PCDRAM价格涨幅上调至23~28%。
在MobileDRAM方面,全球芯片短缺导致各个手机品牌都在积极生产备料,这导致mobileDRAM需求上升,同时价格走高,此外server也会对Mobile造成产能排挤现象,进一步拉高价格。
而在产能方面,三星的平泽二厂(P2)的全新晶圆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预计6月份就可以投产,主要采用EUV光刻设备,生产第三代10纳米LPDDR5DRAM。此外该工厂拥有超微晶圆代工生产线和下一代V-NAND闪存生产线,并极有可能进行第七代VNAND生产。
面板:订单增多
在面板方面,三星近年来在LCD上进行战略性撤退,将重心放在了QD-OLED面板上,并且在去年10月,三星显示就宣布将集中力量对QD-OLED量子点面板产线投资110亿美元。
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AMOLED机种比重将大幅上升至39%,与此同时a-SiLCD份额将会略降,LTPSLCD机种的比重则持续受到压缩,预计比重将减少至33%。
同时,近期有消息称,目前三星DisplayOLED面板遭抢购,小米、OPPO、vivo、苹果等已经计划与三星Display提前签署2022年OLED采购合同。
MLCC:涨价
从去年疫情以来,全球MLCC产能出现了较大缺口,并且价格一路上涨,再加上日本“213”地震造成的大范围停电潮,让原本供应不足的MLCC更加紧缺。全球第一大MLCC企业村田的产品交期已经超过了112天,并且最长要到180天。
CMOS图像传感器:外包
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即使遭受疫情冲击,2020年手机镜头的出货量仍增长3%。预计这波涨势还会持续,2021年的手机镜头出货量有望达到50.7亿颗,同比增长11%。与此对应的是手机镜头的增加,相对应的是CMOS图像传感器需求的增加。
而为了缓解产能危机,以及占领跟多的市场份额,三星选择与联电结盟,计划出资购买设备,协助联电南科P6厂扩产,用28nm制程生产CIS芯片,计划本季度动工,2023年量产,目标月产能2.7万片。
晶圆代工厂:建厂
此外,根据路透社报道,三星已经在奥斯汀晶圆厂附近买了一处土地,面积约为140个足球场大小,将会在该处建立新的晶圆厂,有可能今年第二季度开工,到2023年第三季度投产。
根据三星的公告显示,该工厂主要制造高端逻辑IC,为客户打造体积更小,速率更快的运算芯片,主要面向的客户包括特斯拉、高通、英伟达等。
总结
在全球产能紧缺的大背景之下,健康的公司都能拿到更多的订单,只不过订单增多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看谁能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作为一个帝国型企业,三星在多个领域都大开大合,产能不足就扩产,无力扩产就寻求他人代工,最大可能的保证自己在竞争激烈的产业发展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让“印钞机”开的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