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肋”到“爆红”,空气炸锅搭上了疫情居家顺风车
空气炸锅致癌?这谣言老生常谈了
5月24日,某媒体使用了#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的词条,然后从“高温处理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等有害致癌物质”和“很多营养素会流失”、“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等几点切入。
究竟空气炸锅是否致癌,还得从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讲起。
用“空气”来炸食物?来看看的空气炸锅工作原理
相对于传统烤箱用发热管发热使烤箱腔体温度升高,空气炸锅利用的是快速空气技术,锅内有发热管和风扇,发热管被加热以后,风扇会加速空气流动,每个循环周期都迫使所有空气通过食物和加热器表面,让整个空间都热起来并带走食物中的水气。
空气炸锅内部的快速气流将热量以高强度传递到食物的所有部位和侧面,可以穿透一堆厚厚的食物。来自加热器的辐射部分在远红外范围内,渗透到食物表面的深处。这种组合导致了非常高的传热速率,并且可以产生与油炸相当的烹饪效果。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用高温的“空气”做为介质来“炸”食物。
无油炸东西怎么就致癌了呢?空气炸锅表示不背锅
既然是用空气作为介质来炸食物,那么致癌物从何而来呢?问题出在高温。
·空气炸锅产生的丙烯酰胺类物质会致癌吗?
·千滚油会产生致癌物吗?
·空气炸锅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吗?
这则热搜还说,空气炸锅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影响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脂溶性维生素需要与油脂结合才能吸收,这个没错,但是并不是说必须得有烹调油才行,很多食物中本身也有油脂,也可以让你更好地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空气炸锅真的好吃不胖吗?如何“健康”食用油炸食品呢?
既然空气炸锅并不会致人患癌,那是不是表示看它做出来的食物一定健康,既能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又不担心变胖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管营养师梁婷婷告诉记者,空气炸锅只是减少额外添加油,并不能减少食物里面含有的油,也就是脂肪。因此,无论是油炸五花肉,还是空气炸锅做出来的五花肉,吃多了都会长胖的。对于想要减肥,但又很喜欢"炸物"的人来说,每周吃一次空气炸锅烹调的美食,对控制体重不会有太大影响。
范志红介绍,不管是什么锅,只要食物里含有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的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且温度达到120度以上,特别是160~180度之间,就会快速大量产生丙烯酰胺。
因此,关键是控制烹调温度,温度不要过高,这样产生有害物质的量不会太大。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辨别温度,也就是食物烹调颜色不要太深。如用空气炸锅做鸡翅,炸到金黄色即可,不要炸至焦黄色,甚至黑色。
空气炸锅的好处在于它是一次性把食品炸熟,不存在油反复利用的问题。而且在此过程中,因为没额外放油,有可能食物表面的油还会出来一些,因此脂肪含量或有一定下降。
“声音出镜”专家回应:没有接受采访,请删帖道歉
5月25日,在报道中据称“声音出镜”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在其微博辟谣称,自己从未接受该媒体有关任何问题的任何采访,更遑论有关“空气炸锅”的专业观点,该媒体所用的音频也并非她的声音。她表示,希望媒体立刻删帖道歉。
不谈剂量只谈毒性,这种方法不可取
其实,这则消息说的“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为何会被网友吐槽和回怼?很大原因在于支撑观点的理由站不住脚——抛开剂量谈危害,很容易造成危言耸听。丙烯酰胺虽是潜在致癌物,但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又何必杞人忧天?判断一个事物健康与否,既要讲清楚前提,要有频率与量的考量,也要具备一定的常识。“高温下很多营养素会流失”“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之所以让人无法接受,是因为其严重脱离现实,试想有多少人会一日三餐只吃空气炸锅做的食物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普遍的健康困扰不是油摄入不足而是过量,如此经不起推敲的说辞,怎能不让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