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以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截至2019年2月底,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近167万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各类市场198万余个,查处案件1.2万余件,案值4.2亿元,移送司法机关479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1032吨,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主体5578个,吊销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254户,捣毁窝点843个,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对农村食品市场开展了一次“大扫除”,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问题隐患仍然存在,整治任务依然艰巨,需要久久为功。
近期,六部门对各地查办的案件进行了认真梳理,综合考虑案件的社会影响、涉及问题的典型性、案件违法类型、地域分布等因素,筛选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假冒、侵权“山寨”、“三无”、劣质、超过保质期等违法违规情形。为警示违法犯罪分子,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推动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现将十大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
一、北京侦破多起制售假酒案
二、湖南侦破文某等制售假冒品牌瓜子案
2018年12月,根据群众对农村市场售卖假冒“童年记”品牌南瓜子、西瓜子等食品的举报线索,湖南省长沙市公安机关侦破文某等制售假冒品牌瓜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在长沙县等地捣毁制假窝点4个,查获假冒“童年记”南瓜子704箱、葵花子63箱,假冒“旭东”原味西瓜子1320箱,以及假冒“苏太太白寿南瓜子”684箱,查获电脑自动包装机、封口机、打码机、假冒“童年记”包材卷膜等制假工具200余件,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三、贵州侦破制售假冒调味品案
2018年12月,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线索,在前期缜密侦查基础上,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端掉制假售假黑工厂5家,查获假冒“太太乐”鸡精等调味品5500余瓶,查获“太太乐”产品外包装凹版印刷版辊8个以及包装袋42万余个,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查明该团伙2015年底以来大量制售假冒“太太乐”鸡精等调味品,主要销售至农村集贸市场。
四、福建、四川等地查处多起制售假冒品牌糖果案
五、河北查处两企业生产“山寨”品牌饼干案
2019年2月,河北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河北马氏康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腾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侵权“山寨”品牌饼干案。经查,两企业生产并在农村市场销售名为“粤力奥”和“粤力粤”的饼干,外观涉嫌仿冒“奥利奥”品牌饼干。目前,已对两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台账、办公电脑进行扣留,对库存435箱涉事产品进行异地查封,并作出罚款等相应的行政处罚。
六、安徽、湖北等地查处多起销售“山寨”品牌核桃乳案
七、江苏、宁夏等地查处多起销售“山寨”品牌饮料案
八、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查处多起销售无标签食品案
九、山西侦破史某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12月,山西省清徐县公安机关侦破西谷村史某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现场查获工业冰醋酸127桶、勾兑好的成品汉臣牌陈醋2箱、汉臣牌外包装箱520件、高标10件、瓶盖300个。经查,2015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史某,未经许可,在西谷村自家院中将工业冰醋酸与原醋、自来水等勾兑灌装成汉臣牌老陈醋对外销售。
十、内蒙古、浙江、陕西等地查处多起销售过期食品案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