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养水蛭当宠物买活鱼供其吸血被家人骂变态社会关注

鳄鱼、毒蛇、狐狸,这样的另类宠物,在宠物圈里有个统一的名称——异宠。现在,它们却已经无法登上当红“异宠”的榜单。当下,蓝环章鱼、水蛭、箭毒蛙开始成为异宠玩家的新宠。越来越多的神秘生物作为宠物,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会有人敢养它们,它们和饲养者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北京晨报记者对异宠市场和饲养群体进行了调查。

■名词解释

1

“我做了个懦夫,把蛇偷偷放生”

秦奋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他在课余生活中经常在一些异宠论坛中闲逛。不时会回复一些新玩家在论坛中提出的问题。“我之前养过蛇、变色龙,但是都没有坚持下来。”说起来自己的异宠之路,他有些不愿意启齿。“就是想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呗,”他说,“第一个异宠是同学不养的变色龙,我接手过来,因为家里人害怕,很快就送走了。从那之后,我就开始饲养异宠。也谈不上喜欢,就是觉得大家会觉得我很酷,很有面子。说白了,就是虚荣心。”他说,大一刚开学时,在官园市场内买了一只玉米蛇。“200块钱,店家送了一个透明的盒子。当时蛇很小,大概有个二三十厘米,弯弯曲曲地盘在盒子里。养了几个月之后,蛇长到了将近八十厘米,身子长了近三倍,我就有些害怕了。”秦奋告诉记者,随着蛇越养越大,家里人反对的浪潮也越来越高。“都让我尽快将蛇处理掉。尤其是在我被蛇咬了之后。”

秦奋说,虽然这种蛇没有毒,但还是会咬人,尤其是在清理笼子、喂食和拍照的时候。“有一次,我正给它喂食。刚将手伸进笼子中,可能是无意间碰到了它,它反应很激烈,特别迅速地咬了我的手臂一口。伤口马上就流血了。”秦奋说,被咬后他很紧张,马上到医院检查,打了破伤风针消了毒,才安心一些。“此后只要是需要将手放进盒子,都会戴上一个厚厚的橡皮手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我算是体验到了。”

秦奋有些无奈地说:“我做了一次懦夫,把蛇放生了。”趁着一个周末,秦奋和家里人带着蛇一起到香山公园。在僻静之处把蛇放了出来。“眼看着它向草丛里爬走了,那感觉很复杂,解脱的同时也有些惭愧。”秦奋说,自此之后只要看到私自放生的新闻,都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谴责。“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不知道这条蛇要怎么处理。直到现在,我依然很惭愧。要是想养异宠,真的要想好了再行动。”

2

“取蟑螂的时候最难受”

异宠的“真爱粉”橙子告诉记者,他饲养过蜘蛛、蝎子,现在对变色龙情有独钟。橙子说,养蝎子、蜘蛛有一定的危险性。“所有的蜘蛛和蝎子都有毒,商家总说保证无毒无害,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是被蛰了,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橙子说,自己如今是变色龙的“真爱粉”,养了10年。

橙子饲养的变色龙是“鬃狮”,主要食用虫子。“变色龙跟饲主没啥互动,很少运动。”橙子说,最让他难受的是喂食这个环节。“鬃狮一般情况下吃蛐蛐就可以。但如果希望它长大些,就要给它补充营养。现在吃得最多的营养品是活蟑螂。”橙子说,自己非常怕蟑螂,尤其是活体。“我每次都从熟悉的宠物店买‘杜比亚’品种的蟑螂,将蟑螂放在单独的一个盒子里,放上一些菜叶子,养起来。每次需要给鬃狮加餐的时候,就从盒子里拿出来几只。”橙子说,这是他最痛苦的过程。“最怕蟑螂,却被迫养了这么多年蟑螂,直到现在,每次从蟑螂盒子中取蟑螂,那感觉仍是最恶心的。”

不仅如此,养异宠所需要的花费也不在少数。“鬃狮在变色龙中不算贵的,很多人买。幼崽大概在五六百元,而成形的或者养得很大的,则需要几千元。”橙子说,此外,养变色龙还需要专业饲养箱、保温灯光、箱内装饰等。“接下来买食物以及养护等开销都花费不菲。一个月至少要五六百元。”

3

“养水蛭当宠物是一条孤独的路”

李丹是一名普通的白领,但是她的宠物却不普通,她在家中饲养了两只水蛭作为宠物,这种宠物的俗称,其实就是“蚂蟥”,一种吸血生物,软趴趴的,老一辈人对这种生物恐怕都有着不愉快的记忆。

李丹称,水蛭的饲养很简单,买一些活鱼就可以了。“水蛭吸血之后,鱼也不会死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她每周都会买来新鲜的鱼供水蛭吸血,更新换代的鱼则会做汤或者红烧吃掉。

北京晨报记者张静雅

■专家观点

饲养放生存在威胁建议出台法律规范

田主任介绍,猕猴、球蟒,狐狸,都曾经有人当宠物饲养,后来无力饲养又悄悄放生,实际上这些动物无法在放生环境中存活,很快就会死去,放生成了杀生。“如果是外来物种被随意放生,会对周围的生态平衡造成危害,比如一些蛙类。不仅如此,一些剧毒或危险的生物如果被饲养或者放生,还会对饲养者和市民造成严重威胁。”

■异宠现状

更新换代太快新型异宠当红

在一家北京连锁的大型宠物商店,最近这俩月,除了猫狗之外,卖得最快的小动物,不再是兔子、貂、仓鼠、松鼠等常规动物了,而是一种叫“飞鼠”的小东西。小家伙很黏人,明明是夜行动物,白天一样很活泼,偶尔真会从笼子里“飞”到客人的肩膀,在身上爬来爬去。这种“飞鼠”,学名叫鼯鼠,前后肢间有飞膜能帮助滑翔,销售人员说很容易驯化,平常的主食是水果与特制的鼠粮。

金龙是一名异宠界的资深玩家,2004年开始养蛇,2008年迷上了变色龙,类似鼯鼠、眼镜猴这类的萌系动物他是看不上的,但作为爬行宠物圈的“老前辈”,说起流行的异宠,他依旧是感叹“风云变化太快”。“十年前,蛇、变色龙、大蜘蛛都是流行异宠。五六年前,很多人开始玩儿鳄鱼、狐狸。从去年开始,一些剧毒的海洋生物和热带生物,比如章鱼、蛙类突然流行起来。”

他口中的毒章鱼,指的是蓝环章鱼,海洋生物里的“毒王”。北京晨报记者通过搜索找到了几家售卖蓝环章鱼的店家,这些店家都在商品描述中明确表示自己售卖的是活体蓝环章鱼,售价多为180元,最贵的也有卖到上千元。出售的商家告诉记者,章鱼销量“很好”,是“抢手货”。此外,店家还承诺“到货包活”,一些店家甚至在商品描述中明确炫耀——“蓝环章鱼与箱水母并称为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它体内的毒液可以在数分钟内置人于死地,目前医学上仍没有解毒的方法。”店家称,之所以大卖,和它的毒性也有很大关系,“很多年轻人就是喜欢刺激的感觉。”

养异宠的人越来越多,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很多人都是图新鲜,养几天就算了。如果养上四五年,那估计是真爱。

■记者调查

商家不留现货先付订金再取货

近年来,对地下的异宠交易,市场层面乃至森林公安系统的监管均在加强。记者的一个朋友,做了多年巴西大鹦鹉与非洲蜥蜴的生意,去年也彻底转行改卖奇石了,即便是人工繁殖的也不行,这类动物就不能买卖与饲养。异宠交易几乎完全游离于阳光交易之外,很多品种涉嫌走私并与动物保护法相抵触,即便是安全的动物,也可能带来卫生防疫的麻烦,对经营者而言,至少是超范围经营。

金龙说,自己曾经在这里买过一只变色龙,算是熟客了。“店家基本上不做生人的买卖。至于为什么,一是现在查得紧,货本身也少。二是,生人不懂行,后续饲养会有很多麻烦。”金龙一边介绍一边说,现在异宠的价格和原来相比变化很大。“原来鳄鱼最抢手,贵的时候一只普通的东南亚鳄鱼能够卖到两三千块。这两年,鳄鱼不抢手了,几百块钱就能拿下。”

也有人在群中高价求购自己喜欢的品种。记者看到,像是目前大热的箭毒蛙、金箔箭尾蝾螈都处于“有市无价”的情况。“重金求购箭毒蛙”,群中不时有人发布此类求购信息,虽然讨论的人很多,却没人能提供货源。

THE END
1.宠物品牌pidan旗下咖啡店「sorrydog」正式亮相,全国首家门店落地...*本文内容来自商业品牌库(ID:BOX-2017),不代表FoodTalks立场,转载请联系出处。原文标题:招商必备 | 宠物品牌「pidan」推咖啡品牌—sorry dog,全国首店 *资讯投稿与商务合作,请查看“FoodTalks商务合作方案”,并联系跳跳。 加入微信群 *如遇二维码失效无法加群,请联系工作人员Lemon(微信号:FBIF_Lemon)。 https://www.foodtalks.cn/news/50569
2.京东购宠心愿单上线,或对线上宠物活体交易规范化起到助推作用...正如大家所熟知的,宠物的活体交易相对于宠物粮食购买来说,属于低频交易市场,适合大流量平台去提供此部分服务。如今在这一赛道上的大玩家并不多,鱼龙混杂的线上渠道销售诸如QQ群、微信群、朋友圈、微博、贴吧、淘宝店铺、各大网站等等,在提供安全可靠的活体销售保障上,小编要划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然上当受骗的购宠者不...http://m.xumurc.com/weixin/newsshow/55604
3.华南(中山)花木交易中心沙溪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开发的一个大型高效、生态农业项目,秉承“做最好的苗木交易服务商”为使命,以建设中国华南地区最大、最专业和品种规格最全的一站式花木采购中心为目标,致力于整合花木产业资源,构建最大的花木大数据库,建设全新模式的苗木电商平台、全国园林绿化工程联盟和全国绿化苗木供货联盟,为广大...http://www.flowerworld.cn/com-33241/about.html
4.湖州宠物交易,南太湖宠物交易,湖州宠物论坛,宠物交流生活在湖州...[其它] 2022年宠物交易板块实行商家会员制度,版规有所调整,咨询电话:18205729399,版主微信:zb104092783 (+14) 1 2 3 ... 5 6 朱朱 52/197913 2022-02-15 00:31 | 静欣心 [转让] 蓝金一窝 kenhao 0/1 2024-11-19 12:57 | kenhao [赠送领养] 2个多月边牧免费领养 X年代 0/38 2024-11-19 12...https://bbs.nantaihu.com/thread-htm-fid-366.html
5.推广团队全国微信群推广,拉群,行业群,地区群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合作需谨慎,涉及任何资金、物品等交易慎重考虑! 切勿下载来历不明软件!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和财产安全,谨防受骗! 合作区域:全国 编号:443806 资源标签:网推团队/电销团队/工作室 合作概述: 1.推广渠道 微信群推广,全国5万?群,日更新3000群 ...https://www.ukezhitan.com/resource/8254097637248000
6.上百只宠物猫狗被遗弃街头的背后,谁在买卖运输?然而,这一事件的发生,也让不少爱心人士心有余悸,他们猜测,背后是否与“宠物盲盒”以及“活体快递”等黑灰产业链相关,新闻晨报·周到记者随即展开调查,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仍然充斥着不少活体动物快递运输的交易。 ▲视频:上百只宠物猫狗被遗弃在嘉定街头 ...https://static.zhoudaosh.com/2A93A7B0FCBDF8E4165982F12C5E43A7C73E6CBA0F481394A5D9EC96BEC43CD2
7.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苏仙区六角亭社区:宠物医生进小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苏仙区六角亭社区:宠物医生进小区 6月10日上午,苏仙区苏仙岭街道六角亭社区联合帮扶单位开展“依法文明养宠,共建和美家园”宠物医生进小区活动,倡导依法养宠、依法办证、遛狗牵绳,为养宠居民提供养犬办证、狂犬疫苗接种、注射猫犬流行病疫苗等服务,免费进行宠物病义诊。https://www.czxww.cn/mobile/content/2023-06/10/content_1345645.html
8.微信群微信群二维码发布平台微信群发布平台收录了全国各地最新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号、微商货源、微信小程序。并免费为用户提供微信群二维码、微商货源、微信号、小程序等二维码推广、发布、搜索服务。http://m.wei002.com/
1.“我们是全国第一个正规爬宠社团”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片子结尾的呼吁让朱致镐受到很大触动,“想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它们是什么样的一类宠物,并不是想象中冷血、可怕、令人望而生畏的。”在爬圈的微信群里,他也认识了不少同是大学生的“爬友”,他们表示在校园处于“散养”状态,缺少交流的平台。 朱致镐先联系了南大2014级商学院的学长小梁。两人因为“爬宠”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89862
2.又一带货主播偷逃税被罚?快手切断淘宝京东外链去哪儿网因违反...1月26日,日前,阿里旗下跨境电商分销平台——友品海购宣布春节不打烊,2022年春节即将到来,为了持续提升各位的购物体验,综合考虑仓库、物流、经营时间等变化,平台发布2022年春节发货时效及交易流程调整公告。此次活动时间为2022年1月23日0点-2022年2月6日24点。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13298989&efid=t4AhjUpP_T8BWaJHJh65Ag
3.群中之声养殖户微信群的秘密与谜团然而,这个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微信群开始在这个小镇流行起来。在李明所在的小镇,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一批专门为养殖业服务的微信群。这些群组汇聚了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养殖户,他们分享经验、讨论问题、甚至是商讨交易。 https://www.l83n5n2l3.cn/tu-pian-zi-xun/64243.html
4.中宠股份:24.645.66%+1.3200289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国证监会、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交所 指 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期 指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元、万元 指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专门为宠物、小动物提供的食品,介于人类食品与传 统畜禽饲料之间的高档动物食品,其作用主要是为各宠物食品 指 种宠物...https://q.stock.sohu.com/cn,gg,002891,9444703822.shtml
5.酷派宠物网宠物狗猫花鸟鱼虫酷派宠物网(www.kupet.cn)搭建了资源丰富的中国最大的宠物交易网站,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发布宠物狗,宠物猫,宠物鸟,水族,及花鸟鱼虫另类宠物买卖信息!这里有最专业宠物用品评测、宠物用品导购,还有实用贴心的宠物健康、宠物养护、宠物美容和宠物训练等丰富资讯https://www.baobaocun.com/thread-96591-1-1.html
6....直播帮你布局快速变现的线上流量池!针对淘宝直播的带货能力,刘总提到了一组数据:2019年双十一当天淘宝用户6.6亿人下单, 2019年双十一淘宝直播观看人数1.32亿人, 双十一销售额2684亿,淘宝直播交易额200亿, 复杂的活动体系,海量的商品池 视频精准购物直播腾飞,这也充分反映了巨大的需求激发了巨大的新经济能量。 https://www.cipscom.com/IndustryNews/23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