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该零食品牌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正面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青睐。然而,此次被举报配料表造假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担忧,更让他们对品牌价值产生怀疑。消费者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品牌若无法把控代工厂的食品安全,是否意味着品牌与生产环节之间存在严重割裂?若品牌仅作为“甩手掌柜”,而消费者却基于对品牌“品质承诺”的信赖额外支付了“品牌溢价”,会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
业内人士曾公开表示,鉴于我国食品产业供应链的高度发达,新兴品牌能够借助成熟的代工厂快速打入市场。部分代工厂可能同时为多个品牌提供相同原材料和配方的产品,仅通过不同的包装和品牌标识区分,最终在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价格销售。这种类似“印着Supreme的砖头也能卖高价”的贴牌现象也是目前食品工厂生产端非常常见的商业行为。
综上所述,消费者抵触大牌食品代工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理性的消费者群体,品牌商家需要更加用心地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以真诚和实力赢得市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鞠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