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吉他制造业为什么在世界独树一帜?

一提起电吉他制造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Fender,Gibson这样的行业老大哥。

然而,就在这两个品牌如日中天的时刻,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悄悄崛起,并且凭借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成为区别于美产吉他的独特存在,甚至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体系,它就是日系电声。

有一说一,日产电吉他并没有美国那样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根基。但是在日产吉他的黄金年代,曾经出现过上百个品牌,上千种型号。各个品牌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融,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和精密的生产线。

用语言很难一一介绍出来,只能用下面这张图片向大家呈现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品牌。

FenderMasterbuilderDanSmith曾经这样描述70年代的日本:「似乎每一个制造吉他的人都想做出最强的大师之作。甚至有些不会弹吉他的人,也很关心吉他制造行业。」

复刻时期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的吉他制造业是以模仿和复刻西班牙古典吉他和夏威夷吉他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电吉他的兴起几乎是和世界摇滚乐浪潮同时到来的。

1966年,TheBeatles乐队来到日本巡演。大多数日本观众都是第一次看到半空心电吉他,和Hofner提琴样式的贝斯。

1969年,英国摇滚乐队LedZeppelin发布了《LedZeppelinⅠ&Ⅱ》两张让人难忘的专辑。大家也看到了吉他手JimmyPage手中那把配有「Sunburst」贴面的GibsonLesPaul。

顿时,日本的年轻人们沸腾了。拥有一把GibsonLesPaul,SG,或者是FenderTelecaster成为了当时很多日本年轻一代的终极梦想。

1970年,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3000日元。按照当时汇率1美元=360日元换算,就是120美元/月。一把全新的Stratocaster价格超过660美元,为了梦想充值的日本年轻乐手们真的愿意用五个月的工资换一把Stratocaster。

1971年,PinkFloyd,LedZeppelin等大牌乐队相继来到日本巡演,这也让摇滚乐文化在日本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吉他产生兴趣。

然而现实却相当骨感。Gibson在日本价格十分高昂,只有少数「家里有矿」的爵士吉他手才有机会拥有。即使是价格更低一些的FenderStratocaster也不是普罗大众能够承受的。

就在这时,复刻吉他出现了。第一把复刻吉他是由Greco生产的。这原本是一家吉他贸易分销公司,1960年注册了Greco的商标开始自己生产吉他。

60年代末,摇滚乐在日本初成气候的时候,Greco就把眼光投向了乐手们手中的大牌乐器。看到了Gibson的价格困境,Greco想制造出一把Gibson的低价复刻吉他。但当时他们手中并没有Gibson的设计图纸和细节参数,只能根据经验自己摸索试探。

于是Greco以GibsonLesPaul为原型设计出了EG-360吉他。虽然外观几乎一致,但是琴颈规格和琴体结构都和LesPaul大相径庭。但无论如何,Greco打响了复刻时代的第一枪。

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大量日本吉他工厂开始转向复刻吉他的生产。其中也不乏现在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如Yamaha(雅马哈),Tokai(东海)等等。其复刻对象基本以Fender和Gibson为主。

这些复刻品的外观和原型琴都极为相似。如果把琴头遮住,相信很少有人能辨认出这些吉他的真实品牌。

其中,比较有趣的是SaitoMusicalInstruments(日本乐器公司名称)为了真正做到「分而治之」,划分出了两个子品牌:Fernandes(费尔南德斯)负责复刻Fender类电吉他;Burny负责复刻Gibson类的电吉他。(也有少量Gibson类吉他用Fernandes作为商标)

读到这儿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这不就是抄袭吗?有啥好讲的?」。没错,简单粗暴点说确实是抄袭。但是这些品牌边抄边学,边学边改良。

一些复刻品牌的琴在保留原型琴精华的同时,也对固有的短板做出改进。通过对拾音器,琴体结构,琴颈规格,木材搭配等方面的改良,加上对于做工品质的执着追求,日产复刻品牌不但价格比Fender,Gibson等美产品牌便宜,而且声音也毫不逊色。

在Vintage古董吉他领域,专门有日系Vintage这一分支,说的就是60-70年代生产出来的复刻品。某些品牌型号的价格,甚至要比元年Fender,Gibson要贵,而且一琴难求。

终于在这时,Fender和Gibson这两位老大哥坐不住了:

——「你复刻我们的产品,还卖的比我们便宜,这不是明摆着是在侵占我们的市场吗?」。

——「那还能咋办?当然是向法庭告你!」

于是日本吉他产业的Lawsuit(诉讼)时代正式开启。

诉讼(Lawsuit)时期

这一切都要从一家名为HoshinoGakki的日本吉他制造公司说起。要说HoshinoGakki,可能知者甚少。但是提到Ibanez这个品牌,相信几乎所有电吉他玩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

上世纪20年代,Hoshino从一家名为SalvadorIbanez的西班牙古典吉他制造商那里进口古典吉他,销往日本。1935年,Hoshino开始生产自己的吉他,并将品牌定名为Ibanez(啊这名字感觉也像是抄的......)。

60年代末,由于日本国内的销售压力较大,Ibanez开始寻求国外的代理商。美国MedleyMusic公司老板HarryRosenbloom看准了这个商机,把Ibanez引进美国。1971年,Hoshino公司开始盈利,并收购ElgerGuitar,更名为IbanezUSA,开始在美国进行销售。

可想而知,Ibanez的走红影响了美国电吉他市场。在Gibson眼里,这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可没成想耍得还挺好......

1977年,Gibson把Hoshino公司和Ibanez品牌告上法庭,指控其在琴头设计上涉嫌抄袭。最终Gibson公司和Hoshino公司达成庭外和解,Ibanez同意将琴头设计进行修改。

其实从1976年开始,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和原创设计,Fender,Gibson等老牌乐器公司就在不断因为吉他设计的抄袭问题,对日本品牌提出控诉。这段时期就是诉讼时期,我们也习惯性地将这个时期的日产吉他称为Lawsuit(诉讼)吉他。

有趣的是,前文Gibson和Ibanez的诉讼风波是这个时期中最为著名,但也是唯一一次对簿公堂的案例。

在现在看来,诉讼风波对于被告和原告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Fender和Gibson开始发展Squire,Epiphone这样的子品牌,来制造更低价的吉他,与日产复刻琴争夺市场。

日本的制琴师们也意识到了,一味地抄袭改良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把品牌做大,还是需要有自己原创的设计,和区别于已有品牌的理念。这也对之后日本本土吉他品牌的发展奠定了方向。

大工厂时期

质量的下滑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寻求Fender的替代品。加上Pre-CBS时期(CBS时代之前)生产的古董Fender价格高昂。消费者们果断的把眼光望向了日本的复刻吉他。

于是,在相同的时期,Fender遇到了和Gibson相同的困境。Fender也多次通过申诉和谈判进行维权,但是由于复刻品牌众多,申诉流程复杂,不得不作罢。

1981年,DanSmith来到Fender。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Dan提出:既然日本人复刻我们的Vintage吉他做的这么好,那为什么不直接找日本人来帮我们生产呢?

说干就干,1982年,Fender雇佣了一个日本团队,其成员大部分是来自Greco的制琴师和设计师。Dan的要求很简单——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指复刻Vintage吉他),然后贴上Fender的商标。

1984年,FenderJapan生产线正式成立,由日本制琴大厂Fujigen(曾经帮Greco和Ibanez代工吉他)代工。致力于复刻Pre-CBS时期的Fender吉他。

一直到1995年为止,这个时期由Fujigen生产的FenderJapan几乎代表了日本同价位量产琴的最高规格。从用料到做工都是上乘之选。同时,也颇受中国吉他玩家的欢迎和喜爱。

这里一定要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①我们经常说的大名鼎鼎的「老日芬」,指的就是1984年-1995年中,由Fujigen工厂代工的吉他。由于琴颈末端印有“MadeInJapan”字样,所以被缩写称为「MIJ」。MIJ吉他相比之后的日产Fender,从用料到做工都要更胜一筹。

②1996年开始,日产Fender开始由Greco公司和Dyna公司生产。这时的琴颈末端印有“CraftedInJapan”,缩写简称「CIJ」。用料做工和之前相比略显一般。

总结

走过了百家争鸣的复刻时期,一波三折的诉讼时期,和友好合作的大工厂时期,现在的「日本制造」已经成为了世界制琴领域非常重要的存在。日本制造的吉他贝斯,以精细的做工,超高的品质,和相对低于美产的价格被世界各地的玩家所喜爱。

除了量产琴,日本的手工定制琴也是各有千秋。不仅有华丽的外观和高端的配置,在声音塑造上也很有「日系电声」的味道。

最后,笔者想提一下中国的制琴行业。我们虽然起步较晚,没有美国日本这样的传承和文化。但是中国的制琴师们用坚持与探索,推动着中国制琴工业的发展。工厂也在通过技术革新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希望不久的将来,提到国产吉他贝斯,想到的不是鲁芬鲁G的笑柄,而是中国制造带给我们的自豪。

THE END
1.代工工厂是什么意思?代工厂一般就是负责按照客户的需要设计、开发产品或者使用客户提供的方案进行代加工的企业,就是传统的贴标生产而已!代工厂可能自身还有自有品牌产品,但是主要以代工为主。现在比较“火”的富士康就是这样性质的企业国内比较大的电子代工厂主要就是富士康、广达、仁宝、华硕……多说一点,富士康主要给苹果代工全系产品,包括...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25/09/1399844_844689034.shtml
2.广东:“世界工厂”多为代工自主品牌正在发力新华社广州8月9日电(记者刘大江 邱明)以制造业闻名的广东,素有“世界工厂”之称。 这一方面让广东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在过去30年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世界工厂”多为代工,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广东越来越感觉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https://www.gov.cn/jrzg/2010-08/09/content_1674302.htm
1.代工企业知识代工企业百科知识买购网知识课堂是一个全面、易读、丰富的网络百科全书,旗下代工企业频道汇集了互联网用户广泛关注的代工企业知识,助您轻松了解、学习代工企业相关知识,是你了解代工企业百科知识的参考网站。https://www.maigoo.com/goomai/list_8198.html
2.大牌代工厂到底是正品还是假货?!简而言之,代工厂就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开发产品或按照客户方案进行加工的企业,相当于传统的贴牌生产。虽然代工厂可能也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但代工仍是其主业。如今大火的富士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代工厂的身影随处可见。像Nike、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很可能就是代工厂出品的。而所谓的...https://www.yoojia.com/ask/17-14768896470991014015.html
3.如何进行代工生产?这些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有哪些要点?股票频道代工生产,即原始设备制造(OEM),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其中一家公司生产产品,但使用另一家公司的品牌和销售渠道。这种模式在全球化经济中尤为普遍,尤其是在电子、服装和玩具等行业。以下是进行代工生产时需要关注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 1. 选择合适的代工厂 ...https://stock.hexun.com/2024-09-02/214295538.html
4.代工工厂是什么意思?代工工厂是指代工企业,是指企业通过与制造商合作,代为生产制造产品。代工企业通常会与多个制造商合作,根据制造商的需求和要求,代工企业负责生产制造相应的产品。代工工厂在电子产品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并且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有用(0) 回复 2581234 一般来说,代工工厂是不...https://wap.zol.com.cn/ask/x_18057358.html
5.十大代工厂排行榜电子代工企业有哪些十大品牌网CNPP重磅推出2024代工厂十大排行榜,十大代工厂排行榜前十名有富士康、和硕、纬创、捷普、伟创力、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环旭、广达、新金宝。十大代工厂排行榜由品牌数据部门通过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旨在告诉消费者电子代工企业排行。https://www.cnpp.cn/china/list_8198.html
6.各汽车厂的轮胎代工厂,你的车轮胎是哪家代工的?有技术壁垒的电子零部件,如要自己制造,首先研发就很耗时,这种费时费力的事还不如交给专业的工厂来做。 3.汽车厂能制造,但是不想自己制造的。 比如汽车轮胎,因为让轮胎工厂代工更划算。 ■各汽车厂的轮胎,都是代工 中国品牌 ●朝阳——中国轮胎品牌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46577815989076491
7.新规出台,代工厂和代工品牌同时面临大考界面新闻·JMedia第二条路则是和代工厂协商,仍然由代工厂充当“注册人”和“备案人”,品牌方以“总经销”的身份出现。 但这对代工企业来说,将会有巨大的风险,因为代工厂会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责任主体,品牌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代工厂就会成为第一责任人而收到罚单。 “一年前,我们合作的所有客户就是以总经销身份出现了。同时对于...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789387.html
8.说说在中国的品牌代工厂地址以及都分别代工哪些品牌这里有必要先讲解一下奢1侈品的代工产业链情况,奢1侈品牌在国内都有总代理,一般是香港的公司(业内俗称洋行),总代理接到品牌的订单后,进行不同款式产品的发包,每次都要根据不同的款式和其他要求来选择不同的代工厂。 赞 回应 路飞飞 楼主 2015-10-04 17:48:25 理论上说,这些经过加工的产品将回到公司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0164721/?cid=998795480
9.来自中国的“膳魔师”,22年传统工厂的国际站出海之路提起日本制造,大多数人会想到匠人精神,但其实他们的保温杯都是在麦铂这样的工厂代工的。可悲的是,现在有些新兴保温杯品牌还会标榜自己是国外品牌。 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我父母创立麦铂20多年,在做保温杯这件事上,已经做到了极致。我们目前年产值有2亿,跟很多大牌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像大家熟知的小米...https://supplier.alibaba.com/content/detail/PX001T6K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