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润和伊丽莎白雅顿两款霜未检出标识防腐剂
尼泊金酯,也称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类广泛添加于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常用的种类有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四种。不过,因为尼泊金酯类防腐剂能被皮肤吸收,业界对其安全性有一定争议。
《141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通过141例患者对可疑化妆品的斑贴试验化妆品中成分中,发生过敏反应的前五位从高到低依次是:重铬酸钾、硫酸镍、氯化钴、对羟基苯甲酸类混合物、香料混合物。而香料混合物和防腐剂是导致患者发生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过敏原。
此外,还有研究报道尼泊金酯会在人体内累积,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
目前针对尼泊金酯防腐剂的使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单一酯、混合酯最大浓度分别为0.4%、0.8%(以酸计)。
此次参与测评的10款面霜中,只有资生堂百优全新精纯乳霜检出羟苯甲酯、羟苯乙酯两种尼泊金酯防腐剂,含量分别为0.0987%、0.0683%,添加量符合标准要求,且相对于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等长链酯类的风险系数更小。
但珂润润浸保湿滋养乳霜、伊丽莎白雅顿修护复合霜两款面霜其产品包装上标示使用了羟苯甲酯,但此次《消费者报道》实测结果却显示“未检出”。
对此检测结果,《消费者报道》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完全不含有该防腐剂,第二种是该防腐剂含量低于检出限(羟苯甲酯的检出限为0.00004%)。
不过,无论按哪种解释,《消费者报道》评测的2款化妆品并不合格。
重金属作为常见的一类污染源广泛存在于环境污染、工业废物排放等自然及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化妆品原料及成品中也可能存在重金属。而砷是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根据我国规定,禁用物质是指不能作为化妆品生产原料及组分添加到化妆品中的物质,如果技术上无法避免禁用物质作为杂质带入,则化妆品的成品必须满足在正常的,或可合理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要求。
砷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在空气、水、食品以及消费品中均可能含有微量砷。由于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以及生产等人的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砷不仅在空气、水、食品中存在,而且也会在很多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中存在,包括在化妆品原料和终产品中存在。
一般情况下,化妆品终产品中的砷可能由原料带入,这些原料包括天然矿物原料、在含砷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原料、动物原料、合成原料等,因此,由于技术上不可避免的原因,在化妆品中检出微量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消费者报道》考虑上述样品中检出的砷可能是从环境累积至化妆品原料中所致,不属于非法添加。
根据资生堂近期发布的2023年财报,2023年全年,资生堂集团净销售额录得97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8.01亿元),同比下降8.8%;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9.6%至28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52亿元)。其中,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录得2479.2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0亿元),退居到集团第二大市场。
对于中国销售额的下降,资生堂解释为“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导致消费者减少购买日本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