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是指检测机构接受产品生产商或产品用户的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对食品安全方面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从而评定该种产品是否达到政府、行业和用户要求的质量、安全、性能及法规等方面的标准。检测机构根据检测工作量向委托者收取检测费用。
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分类,食品安全检测属于质检技术服务行业(代码:7450)。国家对技术检测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检测机构需获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CMA,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hinaNationalAccreditationService)的认可。检测机构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
中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质量水平、规范进出口食品贸易秩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便携化,分子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现代检测技术和手段诸如快速检验纸片法、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免疫捕获PCR、荧光定量PCR、ATP生物发光法、微型自动荧光酶标法等)等,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食品安全检验中。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上游主要为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和食品安全检测试剂行业,上游行业为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提供必备的生产要素。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下游主要为终端的食品生产行业,检测报告使用者主是为政府、消费者或者是生产制造商的下游厂商。检测报告使用者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生产制造商和检测机构不断满足报告使用者不断提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产业链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增速来看,2009-2012年,我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逐年放缓。
赛默飞世尔
铂金埃尔默
耶拿
TUV莱茵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六角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绿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天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工程材料、电子材料、机械材料等原材料与器件制造行业,前瞻分析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企业对其具备较大的议价权。
虽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跟踪模仿现象普遍,缺乏科技创新和后续研发能力。因此,总体上国内本土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生产商对下游客户议价空间较小。
尽管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等层出不穷,但都是围绕该食品安全检测提高技术含量、提高检测精度、便于携带等方面而出现的。近年来,随着行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新型仪器不断推出,产品升级加快,因而在行业内部,新老产品之间的替代比较明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制造巨头纷纷抢滩中国,他们凭借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丰富的市场实战及拓展经验和各具特色的产品系列将会对国内厂商产生强烈的挑战和冲击,国内生产企业面临愈来愈激烈的国内外同业者的竞争。另外,我国科学仪器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这些企业具备进入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