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讲座兽药基本知识兽药分类及简介

1、兽药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三个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规定有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使用动物为畜禽等。分类: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六大类。兽药一词的概念,原意仅限于防治家畜、家禽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使用范围的扩大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兴起与发展,兽药正逐步被“动物医药品”、“动物保健品”所取代,后者范围更广,包括家畜、家禽、野生动物、观赏动物、鱼、蜜蜂蚕等。即从陆地动物扩大到水生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从兽类、禽类动物扩大到水生类动

6、于结晶型。无水氨苄青霉素比三水化合物的溶解度大20%,其溶出速度和吸收量都较高。粒径大小也直接影响吸收,固体药物粒度减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增大,溶出速度加快,药物微粉化或制成微晶,吸收迅速而完全。肠道内容物如离子(Ca2+、Mg2+、Fe3+四环素f络合物f沉淀f吸收I)、酶(可降解药物如蛋白类药物)、药物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影响消化道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肝脏的药物代谢(首过效应:药物由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灭活一部分,造成药物进入体循环前有效药量下降的现象)、胃肠道的消化(胃酸、酶)、胃肠内容物多少(多、吸收差)、肠蠕动快慢(快、吸收少)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口腔、直肠给药不存在

7、首过速应,故优于胃、肠道吸收。2呼吸道吸收:脂溶性药物易从鼻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挥发性药物易透过肺泡膜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固体和液体药物可制成气溶胶,由呼吸道给药,可加快吸收。3皮肤吸收:局部给药多用。表皮的角质层和脂蛋白有屏障作用。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是主要途径。毛囊和汗腺面积比角质层小,亲水性药物易通过,是次要途径。4粘膜吸收:因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较快,脂溶性高的药物易被吸收。5注射给药: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肌肉注射吸收比口服、皮下注射快,腹腔内注射吸收速度与肌肉注射相当,皮下注射因结缔组织等屏障较多,吸收较慢。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经各种细胞膜屏障向各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做分布。

8、药物的分布多数不均匀,且为动态平衡状态。1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增大,不能通过生物膜,故不被代谢或消除,起贮存作用,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处于动态平衡之中。2血液循环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液循环的速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与药物的分布成正比、肝、肾、肺等分布多,肌肉皮肤次之,脂肪与结缔组织较差。脂溶性药物,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分子量大、极性强的药物体内分布差。3细胞膜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这些屏障对大部分药物通透性差,起保护作用。而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极性大离子化药物不易通过。胎盘仅对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1000)起屏障作用,多数药物都能通

9、过胎盘。故妊娠动物用药一定要谨慎。4脂肪组织:高脂溶性药物(如麻醉药)、含有强负电性取代基(含氧、氮、硫、卤素)而产生偶极的化合物(如氯丙嗪)均在脂肪中分布多而储存。5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和解离度与组织的亲和力及稳定性均能影响药物的分布。6药物的PH值:生理状态下细胞内液PH较低,约为7.0,细胞外液PH为7.4,故弱酸性药物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升高血液中PH值可促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降低PH值则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浓集。如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苯巴比妥(弱酸性)从脑组织向血浆浓集,促进药物从尿液中排出f解毒。生物转化:药物在酶

10、的作用下发生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多数反应产物极性增大,便于排泄。药物发生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脏,但血浆、肾脏、胎盘、肠粘膜、肠微生物亦能进行药物代谢。药物代谢酶主要为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的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代谢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四种,通常分两相反应:I相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II相反应是结合反应。肝药酶诱导: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乙醇、尼可刹米等可使肝药酶合成增加、酶活性增强,加快药物的代谢。吸烟者由于香烟中的多环芳烃诱导肝药酶,可使安定代谢加快,安眠作用降低。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西咪替丁等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减慢药物的代谢,使药物作用增强。排泄:指药物经过贮存、转化

11、,最后由体内消除的过程。1肾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决定着药物排泄的速度。肾小球滤过后还可经肾小管再吸收,吸收小的排泄快,反之排泄慢。肾小管分泌如通过同一系统,则存在竞争使用,如丙磺舒与青霉素、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药合用时,减少后者的排泄,增强它的作用。药物的脂溶性及尿液PH影响药物的重吸收。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在酸性尿中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中再吸收少、排泄快,在碱性尿中排泄慢。故采用酸化(氯化铵)或碱化(碳酸氢钠)尿液可调节药物的排泄速度。2胆道排泄:脂溶性高的药物常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如激素、催眠药、氯霉素等,排入肠道的药物又可从肠道吸收并经肝

14、细胞膜的通透性来达到与内源性配体(如激素或神经递质)相似(激动药)或相反(拮抗药)的药理作用。通过特异的化学结构发挥作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体内正常活性物质结构相似,通过竞争而发挥相似或相反的作用。如麻黄碱结构与肾上腺素相近,药理作用也相似,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故其有抗菌作用。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光学异构体作用可能完全不同,一般左旋有作用而右旋无作用,如左旋咪唑、左旋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等。改变理化条件:如碳酸氢钠中和胃酸和碱化尿液,氯化铵酸化尿液等。干扰细胞膜的功能:如局麻药普鲁卡因能抑制钠离子通道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干扰细胞的物质代谢:如磺胺药阻断细菌的叶酸代谢等。对酶的抑制或

15、促进:如有机磷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含量升高而发挥作用。与体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如二巯基丙醇可与汞螯合而解毒。改变神经递质或激素的释放水平:如麻黄碱可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剂型与剂量:药物的剂型和生产工艺可影响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有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剂量与效果成正比。2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药物作用有差异,甚至可引起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如硫酸镁内服为泻药,注射为中枢抑制药。内服:简便、经济、安全,但吸收慢且不规则,影响因素多(如PH、内容物等),存在首过效应(口腔和直肠给药无),药物显效较慢,需较大的剂量,有的药物有刺激性(引起呕吐、腹

17、疗。局部用药:较安全、局部药物浓度高,但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局部应用。如皮肤给药、粘膜给药,直肠、阴道、尿道、乳管给药等。3合并用药:为增强疗效,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临床上经常采用合并给药。影响吸收:对羟基苯乙酮与灰黄霉素合用,前者可促进胆汁排出,有利于后者的吸收,起增效作用;四环素与钙剂合用沉淀,减少四环素的吸收。影响分布:水杨酸钠与磺胺共同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前者可使后者从血浆蛋白中解离,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和毒性均增强。影响代谢:苯巴比妥可诱导肝药酶可加快强力霉素的代谢,减弱后者的作用。氯霉素可抑制肝药酶,可使其它共同药物作用增强。影响排泄:丙磺舒与青霉素,由肾小管同一机制分泌而排泄,前者

18、可使后者排泄减慢,起增效作用。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可加快磺胺的排出。相加作用:两药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作用部位,药效为相加,氯丙嗪和安乃近。增强作用(协同):两药作用于不同部位或受体,而产生相同药理效应,大于两者之和,如SD和TMP。拮抗作用:两药同时作用于同一受体或部位,但作用相反,药效小于两者之和。敏感化现象:排钾利尿药螺旋内酯可使血钾下降,使心肌细胞对强心甙敏感性增强,易诱发心律失常。4复重用药增强并延长药效。蓄积作用。耐受性与耐药性: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减弱,为了获得疗效需逐渐增加剂量;这种现象称为耐受性;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性,二者有严格区别。5动物及其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20、应做MIC试验,首选MIC值最小者。毒副反应低:在疗效与毒性相矛盾时,应选效稍低而毒性更小的药物。价廉易得:多选用疗效确切,价廉易得的药物,避免滥用。2合理使用明确确诊。选用最佳给药方法:根据病情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性质决定。适宜剂量与合理疗程:剂量参考兽药典酌情调整。慢性病疗程长,急性病疗程短,疗程之间应有间隔。合理配伍:求协同,避禁忌。二、兽药分类及简介(一)抗微生物药1概述化疗指数:LD50/ED50或LD5/ED95,般要求3以上。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抗菌活性:抗菌药具有的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能力。常用MIC(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和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

21、最低浓度)表示。耐药性: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交叉耐药性:某种病原体对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后,对与其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在首次应用时也产生耐药的现象,称为交叉耐药性。耐药性分类:1基因突变所致的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以上类似的药产生耐药,且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与药物接触无关。2质粒所介导的耐药性。最为常见,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易位等方式转移。耐药的机制: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B-内酰胺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氨基苷类钝化酶等。2抗生素渗透障碍:膜通透性改变,抗生素无法进入。3靶位改变:细菌与抗生素发生作用部位的结构发生改变。4

22、抑制核酸代谢。5其它2磺胺类药物广谱、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体内分布广,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后效果大大增强,但易耐药,并有交叉耐药现象,并损害肾脏。抗菌谱: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立克次体、原虫等。作用机理: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共同竞争细菌合成叶酸进一步合成核酸所需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抗菌增效剂能抑制另外一种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二者联用具协同作用。应用注意事项:剂量要大,首次加倍量;局部应用时,要清创排脓;不能与局麻药同时使用;最好与碳酸氢钠合用,加速排出;影响产蛋,产蛋鸡禁用;有残留,上市前应停药7天。临床应用: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

23、制菌磺、泰灭净,SMM):抗菌最强,长效,主要用于全身感染,对猪弓形虫、鸡球虫、鸡住白细胞虫效果良好。磺胺地索辛(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作用与SMM相似,稍弱。磺胺甲恶唑(SMZ,新诺明):抗菌强,用于全身感染,长效,但肾毒性大,对球虫有较好疗效。磺胺嘧啶(SD):抗菌作用较强,易进入脑部,用于全身感染。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消炎磺,SMD):抗菌较SD差,短效,毒副作用小。磺胺甲恶唑(菌得清,净尿磺,SIZ):作用同SMZ,但疗效差。磺胺二甲嘧啶(SM2):作用与SD相似,但疗效较差,对球虫有效,乳汁中含量高。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周效磺胺):人长效,动物中效,其它同

24、SD。磺胺喹恶林(SQ):主要用于球虫病的治疗。磺胺氯哒嗪:作用与SMM相似但弱。磺胺氯吡嗪(EsB3):抗球虫作用好,30%磺胺氯吡嗪钠叫“三字球虫粉”磺胺脒(SM):口服吸收差,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酞磺胺噻唑(PST):与SM相似,良好的抗球虫作用。磺胺噻唑(ST):与PST相似。酞磺醋酰(PSA):与SM相似。柳氮磺胺吡啶(SAPA0:与SM相似。甲氧苄啶(TMP):抗菌增效剂,用于全身细菌感染。二甲氧苄啶(DVD):动物专用,抗菌抗原虫,主要与磺胺配合,用于肠道感染。奥美普林(OMP):抗菌增效剂。阿地普林(ADP):抗菌增效剂。巴喹普林:长效抗菌增效剂。3硝基呋喃类作用:广谱抗细菌、

25、某些真菌、原虫。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作用强,有潜在的“三致”作用,正逐步淘汰。不易耐药、抗菌不受有机物影响(血、脓等)。价低,用量小,用于肠道感染等。机理:未明,可能是抑制乙酰辅助酶A而干扰了细菌糖代谢的早期阶段,并破坏生物氧化过程。应用:呋喃唑酮:痢特灵,用于鸡白痢、伤寒、球虫、白冠病、传鼻、大肠杆菌病。呋喃妥因:呋喃旦啶,用于大肠杆菌所致的尿道感染。呋喃西林:毒性大,外用局部消炎。呋吗唑酮:呋喃它酮,除有痢特灵相似的作用外,对霉形体作用好。注意:家禽敏感,易中毒,可用vB1、VC、溴化钙解救。4硝基咪唑类:作用:广谱抗菌(特别是厌氧菌)、抗原虫。机理:抑制DNA合成。应用:地美硝唑(二甲硝

26、咪唑):广谱抗菌,对螺旋体疗效佳,抗原虫,水禽敏感,大剂量平衡失调。甲硝唑:灭滴灵,强力杀厌氧菌,对蠕形螨、滴虫、兔球虫疗效佳。替硝唑、罗硝唑、尼莫唑、氟硝唑:人用产品与甲硝唑相似。5喹恶林类:作用:广谱抗菌,对G-作用强于G+。机理:抑制细菌DNA合成,但与磺胺类,硝基咲喃类,氨基苷类,氯霉素类机理不同,无交叉耐药现象。应用:卡巴氧:痢立清,广谱抗菌,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G-菌感染和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促生长。乙酰甲喹:痢菌净,与卡巴氧相似,对G-强于卡巴氧,主要用于仔猪黄白痢,鸡白痢等症,但家禽敏感易中毒,促生长。喹乙醇:倍育诺,与卡巴氧相似,促生长好,禁用于鸡。6氟喹诺酮类作用:

27、广谱杀菌,对G-强于G+,对霉形体、衣原体、螺旋体作用强。毒副作用较小,大剂量时有胃肠道反应、尿路、肝损害、中枢神经反应,抑制软骨的生长。与其它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厌氧菌和G+菌作用稍差,体内分布广,可用于各种动物的全身感染,但近年来耐药性正逐步增加,疗效下降。机理:主要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A位亚基,使DNA不能形成双股螺旋,损伤染色体,菌体分裂停止而杀灭。细菌DNA呈裸露状态,而动物细胞DNA呈包被状态,故对动物毒性低。注意:不能与利福平、氯霉素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联用。因前者能抑制核酸外切酶的合成。应用:氟哌酸、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

28、多氟沙星)、氨氟消星、二氟沙星(双氟哌酸)、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沙拉沙星、达诺沙星(单诺沙星)、马波沙星等,其中后5种为动物专用。3抗生素B-内酰胺类: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菌。青霉素G:口服无效,繁殖期杀菌,抗G土球菌、G+杆菌、放线菌、螺旋体(三菌一体),除金葡菌外不易耐药,毒性小,有过敏,过敏时用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解救。邻氯青霉素:半合成的耐酶耐酸青霉素,可口服,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广谱抗G土,耐酸不耐酶,用于全身细菌感染。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与氨苄西林相似,杀菌作用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广谱杀菌,

29、对G+强于第二、三代,对G-稍差,对B-内酰胺酶稳定,耐酸可口服,与青霉素类无交叉耐药现象。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头孢呋肟、头孢克洛对G+比第一代弱,对G-比第一代强,毒性低,对部分厌氧菌有效,其它与第一代相似。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呋(速解灵)、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对G+比第一、二代弱,对G-进一步增强,对厌氧菌、绿脓杆菌有效,基本无毒,其它同第一、二代。B内酰酶抑制剂:不可逆性竞争性抑制B-内酰胺酶活性,与B-内酰胺抗生素合用前,使耐药菌株恢复敏感性,同时药效提高几位至几十倍。克拉维酸:棒酸,广谱抗菌,但较弱,口服有效,常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合用,以提高疗效。舒巴

30、坦,它唑巴坦,溴唑巴坦:与棒酸相似。大环内酯类:可逆性地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属快效抑菌剂。作用:G+菌,部分G-菌(球菌、流感杆菌、巴氏杆菌)、霉形体、立克次体、勾端螺旋体等,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口服易破坏,体内分布广,毒性低。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竹桃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泰乐菌素等。林可霉素类:与5O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红霉素有拮抗和部分交叉耐药。作用:抗G+菌和霉形体、口服吸收差,注射吸收好,毒性小。林可霉素:洁霉素,常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克林可霉素:氯洁霉素,作用比林可强。多肽类

31、:窄谱抗生素,口服吸收差,残留少,抗菌作用强,不易耐药,吸收后毒性较大,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促生长。主要抗G+细菌:杆菌肽,维吉尼霉素(速大肥)、持久霉素(恩拉霉素)、硫肽霉素、米加霉素(蜜柑霉素)、阿伏霉素、黄霉素(斑伯霉素)、大碳霉素、魁北霉素等。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和破坏细菌细菌膜的通透性。主要抗G-菌:硫酸粘杆菌素B和E,又叫多粘菌素,其中E又叫抗生素。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氨基苷类:是一类强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各个阶段(不可逆)的快效杀菌剂。作用:多为较强的有机碱类,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性质稳定,口服不易吸收,对G-作用突出,对G+球菌也有效,吸收后毒性比较大,

33、生素缺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用途广、作用弱。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长效、高效、低毒,口服吸收好,分布广,对四环素、土霉素耐药菌对本品仍有效。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作用最强,其它与强力霉素相似。氯霉素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一种快效抑菌剂。作用:对G+、G-、螺旋体、立克次体、霉形体、衣原体和某些原虫均有效。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白痢、大肠、杆菌病、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和影响生长。应用: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其它:新生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主要作用于G+和G-球菌,极易产生耐药,

34、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口服吸收好。泰妙菌素(泰莫林、支原净):对大多数G-、某些G+细菌和猪痢疾密螺旋体,禽霉形体、球虫有较强的作用。利福平:高效,超广谱抗生素,对G+、G-、衣原体、病毒均有效,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对结核杆菌作用突出。小檗碱(黄连素):广谱抗菌,对某些皮癣菌、钩端螺旋体、变形虫有效,常用于肠炎下痢。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抑制真菌的DNA合成,临床上主要通过口服治疗体表癣病,对深部真菌无效。毒性低。二性霉素B: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而抗真菌。内服不吸收,用于治疗胃肠道真菌感染,肌注不吸收,静注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毒性大。制霉菌素:不稳定、口服不易吸收,可用于胃肠道真菌感

35、染。毒性大,不宜肌注和静注。气雾吸入对肺部真菌感染效果好。克霉唑:广谱抗真菌,对体表和深部真菌感染均有效,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毒性低,不易耐药。益康唑(达克宁):广谱、安全、速效抗真菌药,机理为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主要用于体表真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明确诊断、选择用药细菌学诊断的依据,体外药敏试验做基础,选择最敏感毒性小价格适中的抗菌药,病毒感染早期不用抗菌药,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2正确选用剂量与疗程根据药物的体内过程,毒性,给药途径,病性缓急来决定,首次用药现在多采用大剂量的方法进行“突击”,减少给药次数(抗生素后效应),当病情得到控制后,采用维持量,应避免小剂量的多次给药。症状

37、耐药是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必要时(多见混合感染)采用联合用药。5注意抗菌药物与免疫的关系磺胺、四环素、利福平等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防御机能不全,临床上猪丹毒、布氏杆菌的沙门氏病过早应用抗菌药会造成抗体出现推迟或不出现。在接种活菌每同时应用抗菌药(如四环素),明显影响疫苗的主动免疫过程,在用抗菌药物治传染病时,用药早、疗效高,但不利于抗体形成,易引起第二次感染,用药迟、疗效降低,但抗体形成好。一般在传染病爆发时,早用药治疗,病情控制后,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在接种活菌苗时,一般在前三天到接种后1周,不宜用抗菌药物。6联合用药:同时应用二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增强疗效。应用指征:病情急,病因不

38、明的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混合感染,如心包类、腹膜炎等。易耐药的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某一抗菌药对细胞内病原菌无效时,配合易透过细菌膜能杀灭细胞内病原菌的药物,如青霉素加链霉素。减少毒性大的药物的剂量以降低毒性。目的: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扩大抗菌谱降低成本作用:无关:联合总作用不超过有联合中的强者。累加:联合总作用相当于两者疗效之和。协同:联合总作用超过两者疗效之和。拮抗:联合总作用小于两者疗效之和。方法:抗菌药可分为四种:A.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杆菌肽)。B.静止杀菌剂(氨基苷类、多粘菌素、利福平)C.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类、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D.慢效抑菌剂(磺胺类),其

39、中A+B-协同;A+C-拮抗;A+D-般不会有重大影响,有明显指征时如磺胺药与青霉素治脑部细菌感染,明显提高疗效;B+C相加或增强,不拮抗,C+D相加;B+D无关或相加。联合用药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的加强和二重感染,滥用也会使耐药性增加。一般仅限于二种,通常不超过三种。3消毒防腐药种类:1酚类:苯酚、煤酚、复合酚(对细菌、霉菌、病毒、虫卵有效)。2醇类:乙醇(细菌)、苯氧乙醇(G-,尤其是绿脓杆菌作用强)。3醛类:福尔马林(细菌、芽胞、真菌、病毒),聚甲醛、戊二醛、乌洛托品。4酸类:硼酸、苯甲酸(细菌、真菌)。5碱类:氢氧化钠(细菌、真菌、病毒、芽胞、虫卵)、生石灰。6卤素类:

41、是戊二醛、盐酸。3最安全的是表面活性剂类。4绝大部分消毒药在常规浓度下均可杀细菌繁殖体。4抗病毒药病毒是一种细菌内寄生的以一种核酸(DNA或RNA)为核心的蛋白质外衣组成的颗粒,无细胞结构和完整酶系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复制。抗病药作用机理:1直接灭活病毒和干扰病毒吸附,如丙种球蛋白。2阻止病毒穿入和脱壳,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3抑制病毒核酸复制,如利巴韦林等。4抑制病毒颗粒的装配和释放,如利福平等。5增强宿主细胞抗病毒能力,如干扰素等。种类:1吗啉胍:病毒灵,性质稳定,口服易吸收,对流感病毒A、A1、A2,B型、3型及8型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鸡痘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42、有效。临床上用于禽痘、雏鸡传支效果明显。2金刚烷胺:口服易吸收,能阻止病毒穿入细胞,保护未感染细胞,抑制病毒脱壳、核酸释放,对A2型流感病毒有效,对病毒无杀灭作用,可用于病毒性流感的预防,对发热者,有退热作用,与抗生素配伍对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比单用抗生素好。3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广谱抗病毒,对DNA和RNA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竞争性抑制单磷酸肌苷脱氢酶活性,减少三磷酸鸟嘌呤核苷酸(GTP)的合成,抑制依赖GTP的病毒的rDNA帽盖形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兽医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禽流感、传支、猪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等,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减少死亡率。4阿糖腺苷:对疱疹病毒、伪狂犬和痘

43、病毒有效,广谱。5聚肌胞:干扰素诱导剂。6干扰素:有a、B、丫三种,广谱抗病毒,破坏病毒的RNA、蛋白合成受阻,具高度种属特异性,毒性低。7阿苷洛韦、更苷洛韦等:主要用于疱疹病毒。8免疫增强剂:细胞因子、左旋咪唑、中药等。(二)驱虫药1驱线虫药:有机磷酸酯类:广谱,杀体外寄生虫和本内线虫。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咪唑骈噻唑类:左旋咪唑(广谱、高效、低毒杀虫、排虫,增强免疫)。a产蛋鸡禁用b连续应用停药3天苯骈咪唑类:对成虫、幼虫、虫卵有效,广谱、高效、低毒。噻苯达唑、阿苯达唑(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芬苯达唑(苯硫咪唑)、奥芬达唑(硫氧苯唑)、氧阿达唑、奥苯达唑(丙氧咪唑)、甲苯达唑。

44、其他:哌嗪、吩噻嗪、羟萘苄芬宁(灭虫宁)、潮霉素B、越霉素A。阿维菌素:B1a和Be混合物,B1a含量80%。BbW20%,还有少量A、Aib、A2a、A2b、屯&、B2b等。广谱、高效、强效驱线虫和体表寄生虫,对幼虫效果差。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虫体麻痹、死亡。毒性小,牧羊犬慎用。伊维菌素:人工半合成的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含双氢阿维菌素B1a80%,双氢阿维菌素B1bW20%,作用较阿维菌素强,其它相同。2驱绦虫:吡喹酮(吸虫、绦虫),氯硝柳胺(天绦灵)、丁萘胺、双氯酚、雷锁太尔(羟溴柳胺)、硫酸铜、槟柳碱。3驱吸虫三氯苯达唑(肝蛭净)、硝氯酚、碘醚柳胺、溴酚磷(蛭得净)、吡

45、喹酮、硝硫氰胺。4抗原虫抗球虫:柔嫩艾美球虫f盲肠,毒害,堆型,巨型,和缓,布氏艾美尔球虫f小肠。分类药物作用与应用作用峰期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洛西、那拉霉素、马杜拉霉素、山度拉霉素、赛杜霉素磺胺类SQ、ESB3、SM2SMM、SDM吡啶类克球粉(可爱丹氯羟吡啶)广谱、高效、不易耐药,促进Na+、水进入球虫细胞,肿胀,球虫细胞耗能排Na+后因能量耗竭,过度肿胀而死亡。抗球虫、促生长。主要用于预防。广谱,易耐药,不影响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抗球虫抗菌广谱,对盲肠球虫好,易耐药,抑制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感染后第2天注意事项禁a.禁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合用,否则严重抑制生长,中毒

46、死亡。b马、产蛋鸡禁用。停药5天a产蛋鸡禁用b.Vk缺乏停药7天CCC.苯甲氧喹啉,癸氧喹啉、丁氧喹啉喹啉类极易耐药,广谱,破坏线粒体电子运输a产蛋鸡禁用b停药5天氯苯胍胍类广谱,干扰球虫蛋白质代谢,不影响免疫力,易耐药a味b.高浓度有异氨丙啉抗硫胺素类尼长巴嗪均苯脲类安全、咼效、不易耐药、干扰球虫VBi代谢,对盲肠球虫好,对免疫力有一定抑制作用。广谱、耐药最慢,不影响免疫力,促生长产蛋鸡禁用停药7天a蛋鸡可用b停药7天C均三嗪类杀球灵(地克珠利)广谱、高效、低毒、易耐药均三嗪类咲喃类植物碱类其它球痢灵百球清(对称三嗪酮、托尔珠利)痢特灵常山酮(速丹)氟嘌吟洛克沙生乙氧酰胺苯甲酯DVD(敌菌净

47、)乙胺嘧啶a.热应激,夏天不用b.产蛋鸡标用停药4天药效期短,C超广谱,高效、安全,对所有球虫、肉抱子虫、弓浆虫有效,抑制球虫核分裂和呼吸代谢,杀球虫,不影响免疫力,可防治球虫广谱抗菌,抗球虫,耐药广谱、高效、毒小广谱、高效、低毒,不影响免疫力对柔嫩好,抗菌,抗球虫,促生长。对小肠球虫好,增效剂,抑制球虫、四氢叶酸的合成。抗菌、抗球虫,不影响免疫力对原虫、住白细胞虫、球虫、弓浆虫有效广谱、对毒害强(小17天需连续用药b搅拌要均匀疗程短(2天)3ppm有效6ppm采食下降9ppm拒食产蛋鸡禁用停药4天停药5天Ca.a.a.a.a.环境污染很少单独使停药10天停药7天停药3天肠),不影响免疫力,而

48、寸药慢。合理使用:1注意预防:大部分抗球虫药主要作用于感染后14天的球虫的无性生殖阶段,故在感染后4天用药效果好,当有血便(感染后57天)时,球虫已进入有性生殖阶段,此时用药只能保护其它鸡群。磺胺药可用于治疗。2根据药物作用阶段和活性峰期选药一般来说,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抗球虫作用较弱,多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峰期在3、4天的药物,抗球虫作用较强,多用于治疗。在穿梭或轮换用药时,一般先用作用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再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球虫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阶段主要是第一代裂殖体,故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抑制免疫力,故多用于肉鸡,蛋鸡和用种鸡一般不用,而多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

50、,对动物毒性大,敌百虫、敌敌畏、信硫磷(低毒,对牛皮蝇幼虫特效)、皮蝇磷、马拉硫磷、二嗪农(螨净)、巴胺磷(广谱、高效、低毒)、库马磷(蝇毒磷)。氨基甲酯酯类衍生物西维因(胺甲萘):高效、速效、低毒,用于食羽虱,吸血昆虫。拟除虫菊酯类:高效、速效、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人畜安全,稳定,残效期长。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溴氰菊酯:敌杀死。二氯苯醚菊酯:除虫清,苄氯菊酯。其它:双甲脒:广谱杀虫。环丙氨嗪:鸡内吸后控制粪便中蝇蛆的发育,灭蝇。三、药物配合禁忌(一)物理生配伍禁忌药物配伍时,因物理性状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化,有以下几种:1分离:油、水会分层。2析出:二种溶液互相混合时,由于溶媒性质的改变,会有某

51、一药物析出。如浓盐水+乙醇,会析出NaCl沉淀。溶液浓度过高(过饱和)后会析出,环境改变(如温度)时也会析出。3潮解与液化:会结晶水多的盐与其它药物混合形成含结晶水少的盐,而放出结晶水而潮解,如Pb(CH3COO)2+NaHCO3-潮解。两种粉末混合时由于形成了低熔点的代熔混合物,溶点下降,由固态度变成液态,叫液化或共溶。如樟脑(熔点171C)和水合氯醛(熔点57C)共研时,形成了低熔点的混合物(60C)-液化。4结块:药物吸湿后又逐渐干燥-结块。(二)化学性配伍禁忌沉淀:如SD-Na+HCl-SD!+NaCl。产生气体:如NaHCO3与酸性药物混合后会产生C02。变色:草柔酸+FeCl3绿色

52、。4燃烧或爆炸:氧化剂+还氧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热。如高锰酸钾+甘油。5肉眼不可见的变化:如青霉素遇水分解失效。三)药理性配伍禁忌几种药物配伍时,药理作用相互抵消或毒性增加,称为药理性配伍禁忌。1药物作用相反:中枢兴奋+中枢抑制药Ca2+Mg2+。2.毒性增强:Ca2+洋地黄磺胺+新霉素。3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增强毒性和产生对抗:NH4Cl、CaCl能增加磺胺类药物在肾小管中析出,损伤肾脏;普鲁卜因代谢产生PABA,对抗磺胺药作用。4.影响吸收而减弱疗效或增强毒性:四环素+Ca。5影响分布而减弱疗效或增强毒性:共同竞争血浆蛋白的同一部位,如磺胺药+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一血不甲苯磺丁脲浓度升高一

53、诱发低血糖。6影响排泄而减弱疗效或增强毒性:丙磺舒+消炎痛合。用后,会使消炎痛排泄减慢,血中浓度升高,毒性增加。7药效降低:如氯霉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期,此时联用青霉素后,效果大大降低。附:药物配伍禁忌简表。配伍禁忌表区分药名禁忌配合药物变化抗微生物药磺胺类药物酸类药物普鲁卡因氯化铵、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析出磺胺沉淀疗效减弱或无效增加对泌尿系统的毒性析出磺胺沉淀青霉素氧化剂如碘酊、高锰酸钾高浓度的甘油或酒精重金属盐类酸性药液如盐酸氯丙嗪、四环素类抗菌素的注射液快效抑菌剂如四环素、氯霉素破坏失效同上沉淀、失效分解失效疗效减低链霉素较强的酸、碱性液氧化剂及还原剂破坏失效同上氯霉

54、素强碱性及强酸性溶液同上四环素类抗菌素如土霉素、金霉素等中性及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注射液生物碱沉淀剂阳离子(二价或三价的离子)分解失效沉淀失效形成不溶性难吸收的络合物红霉素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黄注射液氯化钠、氯化钙析出游离碱沉淀混浊、沉淀防腐消毒药碘及其制齐U氨水、铵盐类碱类重金属盐红汞鞣酸、硫代硫酸钠生物碱类药物淀粉龙胆紫挥发油生成爆炸性碘化氮生成碘酸盐沉淀产生有腐蚀性碘化汞脱色析出生物碱沉淀呈蓝色疗效减弱分解失效碘仿碱类、鞣酸、甘汞、升汞、硝酸银、高锰酸钾分解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药阴离子肥皂类、全成洗涤剂、高锰酸钾、碘化物作用消失沉淀硼酸碱性物质鞣酸生成硼酸盐疗效减弱利凡诺碘及其制剂含0.8%以上的氯化钠溶液析出沉淀疗效减弱高锰酸钾有机物如甘油、酒精、吗啡等氨及其制剂鞣酸、药用炭、甘油等失效沉淀研磨时可爆炸过氧化氢液碱类、药用炭、碘及其制剂、高锰酸钾分解酒精氧化剂、无机盐等氧化、沉淀鱼石脂酸类氢氧化钠

THE END
1.兽药的分类包括兽药的分类包括哪几类...兽药的分类包括哪几类 兽药分类汇总 更新时间:2024-08-13 兽药分类汇总...兽药分类汇总 兽药分类 百度文库 更新时间:2024-08-13 兽药分类 百度文库...兽药分类 百度文库 兽药分为哪几类 更新时间:2024-08-13 兽药分为哪几类...兽药分为哪几类 ...https://news.qingflow.com/plugin/ss/index.php?s=%E5%85%BD%E8%8D%AF%E7%9A%84%E5%88%86%E7%B1%BB%E5%8C%85%E6%8B%AC.html
2.牛场兽药仓库管理制度,药品的陈列保管与具体管理要求四、兽药保管应有防尘、防潮、防污染和防虫、防鼠、防霉变等设施。 五、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应根据季节温度变化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冷藏措施。 六、兽药应按产品和批号集中堆码。 七、兽药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八、兽药应分类陈列,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架。 https://home.kuguanyi.com/home.php?mod=space&uid=6766&do=blog&id=1273
3.有关兽药残留的分类正确的是()【简答题】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制定。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土的工程分类共分为( )类。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安全标志分( )类型。 A. 禁止标志 B. 警告标志 C. 指令标志 D. 提示标志 E. 对...https://www.shuashuati.com/ti/4ec38234a58f4aa2877cb882bc7a5330.html?fm=bd9229204ab2d487fc2e3b22519f626137
4.兽药残留检测分类兽药残留兽药残留检测分类是很多种类更多,根据农业农村部2022年9月20日发布的第594号文件,GB3165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根据不完全统计不完全统计兽药残留检测有267种(类)2191项,当然了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常见的兽药残留检测分类还是比较好总结的,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常见的兽药残留检测分类汇总...http://www.truthers-bio.com/hy/215.html
5.GB31650兽药名称 兽药分类 残留标志物 动物种类 靶组织 残留限量(μg/kg) 备注 阿苯达唑 抗线虫药 阿苯达唑-2-氨基砜 所有食品动物 肌肉 100 来源:GB 31650-2019 阿苯达唑 抗线虫药 阿苯达唑-2-氨基砜 所有食品动物 脂肪 100 来源:GB 31650-2019 阿苯达唑 抗线虫药 阿苯达唑-2-氨基砜 所有食品动物...http://31650.foodmate.net/veterinary/species/show.html?asid=14
6.兽药管理新兽药的定义和分类8.生物制品注册分类.pptx兽药管理新兽药的定义和分类8.生物制品注册分类.pptx 8页内容提供方:WanDocx 大小:630.33 K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1-03-31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12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330/7026035026003106.shtm
1.兽药分类我国研制的国外己批准生产,但未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分及其制剂。 第三类 我国研制的国外已批准生产,并已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天然药物中已知有效单体用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取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西兽药复方制剂;中西兽药...https://www.med66.com/new/201209/ls201209198037.shtml
2.兽医常用药品有哪些?用药注意事项,兽药的种类与用途兽药分类、使用一览表 常见兽药的用途 复方阿莫西林 抗革兰氏阳性菌:机体组织内的药物浓度较高,穿透能力较强; 常用于组织炎症消除,如呼吸道肺炎、繁殖母猪子宫炎症、泌乳期间的乳房炎、泌尿系统感染性炎症等;效果优于同类中的青霉素 氨苄西林 抗革兰氏阳性菌:用于肺部感染性炎症、母猪子宫炎、泌乳期间的乳房炎和泌尿系...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7038.html
3.兽药仓库管理制度(精选6篇)四、兽药保管应有防尘、防潮、防污染和防虫、防鼠、防霉变等设施。 五、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应根据季节温度变化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冷藏措施。 六、兽药应按产品和批号集中堆码。 七、兽药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八、兽药应分类陈列,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架。 https://www.ruiwen.com/word/shouyaocangkuguanlizhidu.html
4.兽药仓库管理制度应按照兽药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状等进行分类储存。特殊管理兽药以及危险品应专库存放。对于经营量较小且易变色,挥发及融化的品种,应配备避光、避热的储存设备。 十二、温湿度条件 兽药仓库管理制度2 1、认真执行《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证在库兽药的储存质量。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10330183050_3368511.html
5.新兽药及及兽药新制剂的分类新兽药兽药新制剂原料药品兽药制剂中药材有效单体药用部位 机标分类号: S85R28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1(3) 安徽农业 ISSN:1007-5739 年,卷(期):2000(11) 所属栏目:政策法规 中兽药制剂在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ahny200011004
6.有谁知道关于兽药抗生素的分类–960化工网问答有谁知道关于兽药抗生素的分类960化工网专业团队、用户为您解答,有有谁知道关于兽药抗生素的分类的疑问https://www.chem960.com/ask/q-5628599be3f14f748e8bdc199ffb4815
7.兽药GSP认证(精雅篇)我们根据药店的经营范围和规模, 对不同类型的兽药经营单位分类指导, 帮助药店对照《吉林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和56项现场检查项目认真查找差距, 使其尽快完善硬件条件和设施。 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严格标准、循序渐进”的工作方针, 稳步推进兽药GSP认证工作。在认证过程中, 注重对硬件 (经营场地、仓库...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4t4dhm.html
8.以自配粮和医疗保障为例,浅析宠物食品和医疗法律规定监管宠物使用的驱虫药跟其他兽药一样,都是兽药字号。 3、兽药的分类 兽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者所需的资质有所不同,兽用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处方笺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非处方药不需要兽医处方笺即可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其中兽用非处方药的标签或者说明书仅需印有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非处方药标志。https://www.petdhw.com/show-40458.html
9.兽药的配伍禁忌及分类畜牧兽医查字典>> 科普知识>>>畜牧兽医>>兽药的配伍禁忌及分类 兽药的配伍禁忌及分类来源: 畜牧兽医 编辑: 查字典 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常常几种药物并用。但是有些药物配在一起时,可能产生沉淀、结块、变色,甚至失效或产生毒性等后果,因而不宜配合应用。凡不宜配合应用的情况称做配伍禁忌。按照...https://m.chazidian.com/kepu_7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