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调整部分疫苗供应价格的通知。其中,国药集团下属的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标价格从128元/支降到88元/支,降幅超过30%。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批签发信息来看,目前我国四价流感疫苗主要供应商包括华兰疫苗、金迪克、武汉生物所、长春生物所等。
《通知》显示,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从128元/支降到88元/支,降价幅度超31%。作为非免疫规划疫苗,四价流感疫苗价格首次降至百元以下。股市方面,5月21日,华兰生物、华兰疫苗、金迪克股价分别下跌4.83%、7.63%、2.38%。
三大所此番降价,业内或许并未意料到。2023年11月21日,针对“竞争者增多四价流感疫苗是否会降价”的问题,金迪克还曾在公开调研中表示,流感疫苗价格128元,终端加上10-20元接种费,整体价格不高,比许多二类疫苗价格都要低,投入带来的健康效应经济效应更高,用户能承受。在流感疫苗接种从起步到增长的阶段,行业进入者增多,局部某个点上的销售可能会存在博弈,但整体上看,参与者的增多会更有利于做大市场,特别是增量客户增量市场,所以现阶段流感疫苗不是存量博弈,而是增量竞争,短期内不存在降价的风险。
仅时隔半年,三大所的四价流感疫苗便降至88元,是否会对其他竞争对手造成压力,影响其产品价格策略及市场策略?该品种是否会如同二价HPV疫苗一样,进入价格战“血拼”?5月22日,记者致电华兰生物、科兴,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金迪克则明确拒绝接受采访。
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健康法商团队负责人邓勇教授表示,国药集团旗下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的四价流感疫苗价格降至百元以下,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首先,国药集团可能通过降价来增加市场份额,这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竞争策略。其次,随着流感疫苗市场的成熟和供应量的增加,成本可能下降,使得国药集团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疫苗。此外,政府政策或公共卫生需求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疫苗价格。
邓勇认为,对其他四价流感疫苗企业来说,国药集团的降价可能会带来压力,迫使他们考虑降价以保持竞争力,而且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因此失去市场份额。“总的来说,国药集团的这一举措可能会改变市场竞争格局,促使其他企业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同时,这也可能对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更低的价格可能会增加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从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邓勇说道。
华兰疫苗流感一哥地位不稳
据华兴证券测算,2025年中国流感疫苗市场将增长至197亿元。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低、潜在增长空间大,国药降价可能是希望扩大疫苗接种人群的基数。
四价流感疫苗因为价格略高,吸引了很多疫苗企业的加入,除了华兰、科兴、金迪克,智飞龙科马、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雅立峰生物、步长制药子公司浙江天元的四价流感疫苗生产注册均已获受理,还有多家企业的流感疫苗处于临床三期阶段。
在这个时候,国药出手“整顿”市场价格,显然也给了后来者当头一棒。
首当其冲的就是华兰疫苗。华兰疫苗的四价流感疫苗率先在国内获批上市,迅速放量。凭借着先发优势,2018年至2020年,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分别为512.2万剂、836.1万剂和2062.4万剂,居国内首位。2021年虽受新冠疫苗冲击需求有所下滑,但收入依然达18.2亿元。2023年流感疫情高发,华兰疫苗业绩也重回增长,营收达到24亿元。
流感有很强的季节性,加上中国消费者并没有养成主动定期接种疫苗的习惯,导致流感疫苗的销售波动很大。今年一季度,华兰疫苗的业绩出现下滑,营收同比减少76.36%至3422.27万元,净利同比减少58.93%至3858.95万元。对此,华兰疫苗直言,主要是本期流感疫苗销量减少所致。
华兰疫苗已上市的疫苗产品包括3款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多款产品,但这几款疫苗既不具备先发优势,也没有技术领先,竞争格局激烈。2023年流感疫苗在华兰疫苗总营收中占比超过99%,仍然是绝对的营收主力。
竞争者增多,高毛利时代或将远去
从四价流感疫苗竞争格局来看,华兰疫苗是我国四价流感疫苗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其研发的四价流感疫苗与长春长生的四价流感疫苗于2018年6月8日同日获批上市,成为我国最早获批的国产四价流感疫苗。之后,长春长生因疫苗造假案最终宣告破产,华兰生物成为当时四价流感疫苗市场的“独苗”,快速抢占市场。
在2023年年报中,华兰生物提及,公司有全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具有年产1亿剂次的四价流感疫苗生产能力。另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及今年,华兰生物的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最多,远超其他企业。从市场份额及生产规模上而言,华兰生物优势明显。
2018年以来,我国多款四价流感疫苗获批上市,除华兰生物外,还有金迪克、北京科兴、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国光生物、江苏中慧元通的四价流感疫苗获批上市,此外还有康泰生物、康润生物、欧林生物、天元生物、辽宁成达生物、智飞生物、步长制药、复星医药、中逸安科、一品红等多家企业布局研发,已有多个正在申报上市。随着对手不断加入,竞争加剧。
5月22日,记者依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简称“中检院”)生物制品批签发情况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检院共批签发23批次四价流感疫苗,华兰生物最多,有14个批次获批签发,其次为北京科兴生物,有8个批次获批签发,武汉所仅1批次。2023年,中检院批签发的231批次四价流感疫苗中,华兰生物最多,共有88批次,其次为北京科兴、长春所、赛诺菲巴斯德、武汉所、江苏中慧元通、国光生物、金迪克,获批签发量分别为41批次、23批次、23批次、21批次、17批次、10批次、8批次。此外,各地药品检验所也会对各企业的四价流感疫苗进行批签发。另据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官网披露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其四价流感疫苗获1批次批签发,2023年获37批次批签发。
随着布局者增多,价格下调必成趋势,市场拓展成本亦有可能增多,四价流感疫苗的高毛利或将很快结束。华兰生物在2023年年报中就提及,四价流感疫苗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销售费用增加,存在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国内疫苗接种率偏低,市场空间大
由于流感病毒毒株每年都可能出现变异,故每年均需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有效期一年,流感季结束后当季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只能进行报废处理。北半球流感疫苗销售旺季集中在9-12月,次年1-6月为销售淡季,主营流感疫苗企业经营业绩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
《国际病毒学》杂志发表的一项中国2014-2021年各流感季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全人群流感疫苗估算报告接种率总体在较低水平徘徊,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接种率最高的2020-2021年流感季也仅为3%左右,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差距明显。从每年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可以看出,我国流感疫苗报告接种率总体覆盖水平偏低,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流感疫苗目标接种率75%相差甚远。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流感疫苗渗透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迪克也在年报中提及,国内四价流感疫苗渗透率较国外差距很大,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公司将紧紧抓住中国流感疫苗市场稳步增长的市场机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进行销售变革,观察行业情况、科学论证接种情况,调整销售计划,坚持销售下沉、服务终端用户、做大增量市场的销售策略,实现销售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流感疫苗的市场占有率。
在产品竞争上,不少企业在拓展流感疫苗更多剂型或品类,包括四价流感疫苗的儿童剂型、老年剂型、通用剂型、液体鼻喷流感疫苗、佐剂流感疫苗、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等。
2022年2月华兰生物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率先获批上市,拿下先发优势。2023年7月6日,上海所研发的我国首款6月龄以上人群通用四价流感疫苗获批签发证明上市。据当时报道,该四价流感疫苗在我国首次实现了6月龄以上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年龄组人群接种剂量的统一。
金迪克在开发四价流感疫苗系列产品,包括专注于6月至3岁以下婴幼儿接种的儿童型(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前准备阶段)和专注于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高剂量型(临床前研究)。北京科兴的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也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康泰生物研发的四价流感疫苗,在5月也新增6-35月龄人群的临床试验申请,此前该款疫苗正在进行3岁及以上人群的临床试验。
百克生物的液体鼻喷流感疫苗已申请上市,佐剂流感疫苗计划于今年申报临床研究,与鼻喷剂型相配合,实现覆盖全人群的流感疫苗产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