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实施意见及三个工业攻坚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

现将《漯河市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实施意见》及《漯河市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攻坚方案》、《漯河市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漯河市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10月24日

漯河市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

实施意见

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提升速度,提升效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制造业强市,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十三五”末,实施“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市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为统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工业结构调整,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新兴产业培育,突出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骨干企业,着力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扩充工业总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为打好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战、建设具有漯河特色的制造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扩量提质取得明显进展。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00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500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4%。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7%。食品产业国内领先,盐化工和钛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省内地位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较2016年提高0.1个百分点,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较2016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市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0家,其中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90家,全市工业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智能制造逐步渗透普及。2017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数控化率达到65%以上。到2020年,国家“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标准管理体系在重点企业全面普及;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90%,成为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建设一批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试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数控化率达到85%,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以食品产业为重点,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大力引导和推广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到2020年,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6年降低20%,用能效率和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做大、质量做优、产业做强,注重速度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并举。按照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的原则,推动食品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壮大,持续改造提升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推动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健康发展。

(一)食品产业

推动食品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突出品牌提升和绿色安全。以双汇集团为引领,以开发区的中国食品百强工业园和临颍县的中国休闲食品之都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肉类制品、面制品、饮料(奶制品)、果蔬、包装机械、辅料等全产业产品链条,打造食品生产、交易、消费、研发基地,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企业规模壮大、产品结构升级、产业链条完整、品牌效应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年销售收入占全省食品产业总量的比重保持在15%左右。

1、提升品质。弘扬工匠精神,实施精品制造,打造更多食品产业知名品牌和“百年老店”。以双汇集团、中粮面粉、联泰食品、平平食品、华冠养元等不同类型的食品行业龙头为主导,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跟踪现代消费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企业开发新品,提升品质,创立品牌。支持“老字号”企业和产品产业化,提高加工能力,提升市场覆盖率。依托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漯河查验区,把好进口肉制品质量关,打造现代智能化冷链流通配送中心和全方位冷链食品国际供应链服务平台。鼓励食品企业在国内外设立产品推介中心、品牌研发中心,宣传提升品牌价值。深入开展“提品质、创品牌”活动,致力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2、丰富品种。支持食品企业充分挖掘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从产品研发、外形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研发和创新,丰富产品种类,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依托南街村集团、旺旺集团、平平食品等企业为骨干,加快发展健康型休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以统一、可口可乐、华冠养元等企业为主导,做强做优功能性高端饮料;以高旗生物胡萝卜汁生产、亿康工贸芦笋罐头生产等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建设全省有影响的有机果蔬加工基地。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食用油、豆腐制品、干果食品等产品,引导支持宠物食品发展,促进食品产业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

3、弥补短板。推动卷烟制品扩大产能,做强品牌,支持河南中烟漯河卷烟厂异地改造,上项目扩规模,巩固并不断提高企业在全省卷烟行业的地位。推动列入豫酒振兴计划的舞阳贾湖酒业提质转型发展,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鼓励酿酒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支持企业战略重组。推进“互联网+食品”行动,拓展电子商务在食品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支持食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对接电商平台,拓宽流通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4、完善链条。实施链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食品配套企业,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条。以中国(漯河)食品包装机械产业园建设为重点,依托双汇彩印、河南百瑞包装材料、嘉美印铁制罐等企业,大力发展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材料产业;以北京霞光辅料产业园和包谷网站为依托,加强合作,加快建设神州霞光(河南)食品辅料科技产业园,打造全国有影响的食品辅料生产基地。

(二)电子信息产业

(三)生物医药产业

按照集群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推动淞江大健康产业园和沙澧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以裕淞源药业、莲花医疗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支持莲花医疗公司与丹麦威鲁克斯公司合作开发建设高端医疗用品项目,将淞江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省有影响的综合性健康产业基地。以曙光健士、美凯生物科技为依托,拓展企业对外合作,提升企业规模,加强新产品研发,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将沙澧医疗器械产业园打造成全国领先的注射器、输液器生产基地。以威森生物医药公司为重点,促进青蒿素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推动舞阳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

(四)化工产业

以延链补链为途径,大力发展下游精细化工,拉长产业链条,扩大总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国内有影响的盐化工基地。推动河南金大地公司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重点加快金大地45万吨合成氨、20万吨小苏打等项目。以兴茂钛业为重点,加快战略引进和重组,推动兴茂钛业进一步完善工艺,提质增量,持续扩大氯化法钛白粉产能,打造国内一流的钛化工产业园区。加快漯西精细化工园建设,重点抓好新旺化工二期三氯乙醛、有机硅保护剂等项目建设,逐步壮大园区规模,强化综合利用和产业链接,建设省内一流的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到2020年,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13%。

(五)装备制造业

突出特色优势,立足现有企业扩量升级,加强战略引进,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实现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到2020年,形成200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建筑机械、电力器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着力抓好智能装备产业园全产业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电力电器生产基地、液压及配套产业基地建设。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达到全市工业总量的16%。

(六)造纸业

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实施转型发展,着力品牌建设,形成产品结构升级、比较优势明显的造纸产业体系。依托银鸽集团,引导更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与我市造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稳步扩大规模。加快推进银鸽集团环保配套系列工程、80万吨包装纸等重点项目建设,扩大高档新闻纸、信息用纸、食品医疗用纸等产品规模。依托恒安卫生用品公司,打造我市高档生活纸、高档纸尿裤(片)等卫生用品生产基地。

(七)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

以轻型化、合金化、专用化为方向,顺应能源低碳化变革,加快河南协鑫单晶硅、中钢研蓝宝石等重点企业项目建设,着力突破关键技术,促进我市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动河南协鑫年产120万支光伏及电子级多晶硅制备用方硅芯项目、河南缔旺年产8000吨抗氧剂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我市新材料产业规模。推动河南华源光电加强与德国BBS公司自动控制技术合作,支持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产品科技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培育一批市场主体

2、智能引领,转型发展。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重点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对工业企业老旧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展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等专项行动,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以食品产业为重点,建设一批绿色制造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各县区政府)

3、承接转移,扩大增量。认真研究和把握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动态,制定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结合我市产业集聚区的产业特点,围绕产业链条抓引进,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对接活动。探索市场化招商机制,以市场化建设为原则,采取园区共建、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吸引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在漯河建立生产基地、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

4、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政府搭建平台,“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分类别分层次组织企业家进行培训,鼓励和引导我市优秀企业家到国内外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市、县区财政按照“工业30条”有关规定给予资金补贴。引导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系列活动,提高企业质量意识,打造漯河工业精品。(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区政府)

5、搭建桥梁,开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投资洽谈、网上展销等经贸活动,对参加国内国家级展览会的工业企业和到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境外品牌贸易中心租赁柜台、仓库或设立展示厅发生的展位费、人员费按照“工业30条”有关规定予以补助。鼓励协会、商会与境外机构加强合作,组织开展企业走访实践、商务对接等合作交流。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网络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等渠道拓展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着力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工业持续发展。对接央企及战略重组企业,大力争取国家、省级重点项目布局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招引一批与我市产业关联配套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通过技改项目建设实现企业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区政府)

1、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库,推动企业技改攻坚。聚焦《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重点领域,按照“分类指导、滚动实施,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达效一批”的原则,积极谋划,严格筛选,建立全市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库。“十三五”期间,滚动实施300个工业技改项目,重点推动银鸽集团、卷烟厂、际华3515、金大地等一批重点企业改造升级。(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

2、加大政策支持,促进项目建设。发挥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我市各类政策性资金、担保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工业技改工程和项目建设。建立我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沟通银企信息,及时组织企业、项目单位与金融机构开展对接,支持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经投总公司、市发投公司、漯河银监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区政府)

3、强化跟踪服务,加快项目投产达效。建立完善工业项目建设例会制度,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做好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服务。对工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实施“先建后验、容缺受理”的特惠政策,加快项目落地和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分包、现场观摩、督导考评等机制作用,推动全市工业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区政府)

(三)建设一批研发中心

1、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到2020年,推动全市6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对“十百千”亿级培育企业和“小升高”培育企业,按照产业分类排队,鼓励支持企业加快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2、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实施产学研合作推进工程,政府有关部门搭建平台,引导和激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围绕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盐化工等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支持和推动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区政府)

3、强化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以企业为重点,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支持、吸引“两院”院士参与我市企业科技创新以及创新型团队和人才的培养。综合运用选拔、培养、引进等方式,造就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以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为基础,以优秀领军人才为核心,培育一批创新型科技团队。(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各县区政府)

(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1、支持企业加快品牌建设。开展以“名企名家名牌”为内容的“三名”培育行动,支持鼓励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河南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著)名商标、老字号等,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到2020年,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3件以上,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3件,30%以上的工业企业拥有自主商标品牌。(责任单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各县区政府)

2、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以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为重点,开展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引导企业研发创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政策,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质量奖奖励制度,发挥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五)建设一批服务平台

2、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漯河市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和“漯河市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构筑全市高效的科技管理、信息资源、专利及科技文献服务等科技网络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与工业企业集成创新应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工业云平台,加快我市企业在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生产运营管理等工业大数据应用,催生工业经济新业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鼓励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政府)

1、认真落实《漯河市支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即“工业30条”)。“工业30条”涉及的部门要出台实施细则并抓好组织落实,因特殊原因暂时落实不了的,要向市政府专题报告,及时调整政策。对于省、市出台的惠企政策,市政府督查室要组织开展督查落实。(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区政府)

2、激励重点企业加速扩大规模。对列入“十百千”亿级培育的企业,2017年至2020年底期间,每年年销售收入完成相应目标,分别达到1亿元级、5亿元级、10亿元级且税收收入每年上缴地方税收(市级以下税收,不含非税收入)分别达到2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由企业所属同级政府一次性分别奖励资金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县区政府)

3、支持推进“小升规”工程。对每年列入“小升规”培育工程的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各县区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育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自2017年开始,对小微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且在升级后连续四个年度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第一个年度给予企业10万元奖励,第四个年度给予企业4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由企业所属同级政府承担。(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4、加大“小升高”工程工作力度。完善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据库,积极对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据库,对入库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实施一对一辅导。对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据库的企业、全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豫政办〔2017〕86号文件由省财政科技经费给予资金支持外,市财政对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资金奖补。(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5、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向工业实体经济,市政府将金融机构投向本地工业企业新增贷款额度作为对金融机构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投向本地新增贷款额度10%以上用于工业实体的金融机构,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整合我市涉企政府性资金,积极与省投资公司对接,共同发起设立专业性基金,增强基金规模和实力,持续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经投总公司、市发投公司、人行漯河市中心支行、漯河银监分局、各县区政府)

7、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强化项目建设例会制度,深度治理项目建设环境。开辟工业项目绿色通道,实施“先建后验、容缺受理”的特殊机制。2018年至2020年,每年工业投资增速保持15%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统计局)

8、实施组团精准服务。充分运用“企乐无穷”信息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融资担保、人才招工、网上办理等服务。对年度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主动深入调研,逐家登门拜访,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一企一策建立服务台帐,实行销号管理。改以往驻点服务为组团服务,部门联动对企业实施精准帮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七)健全一套保障机制

2、强化企业服务。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送政策、送温暖为主要内容“双送”企业服务活动,把国家、省、市的各类惠企政策宣传到企业,帮助企业用好政策。开展企业服务团提升年活动,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服务全覆盖,实施精准帮扶,快速解决企业矛盾和问题。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3、严格目标考评。市政府对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发展设置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分年度制定“十百千”亿级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小升规”培育工程和“小升高”培育工程发展目标,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THE END
1.宠物食品研发宠物食品研发招聘猎聘宠物食品研发招聘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宠物食品研发招聘信息,有超过10000多宠物食品研发招聘信息任你选寻,招聘宠物食品研发人才就来猎聘宠物食品研发招聘!求职找工作就用猎聘聊。https://m.liepin.com/s/8e6b65e9fca2b7e28084e6cc53874818/
2.贝利优,确认参展!FBIF食品创新展2024集众家之所长,合并之后的贝利优将三家企业的产品线进行了梳理,不仅能够为食品、饲料和制药企业提供来自植物的功能性配料,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产品创意和研发技术支持。 截至2022年,贝利优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7个地方办事处、5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 https://www.foodtalks.cn/news/51854
3.2024当我们将视线转向市场的未来发展时,不难发现,中国宠物食品市场依然充满着无限的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宠物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将更加注重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宠物食品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市场的细分和个性化需求将为宠物食品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点和增长点。不同年龄、体型、品种的宠物将拥有更加专...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8/8042011010006060.shtm
4.消费智造低碳三大方向!擎画中国FAANG投资图谱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中国宠物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有望维持高增长。目前中国宠物渗透率约17%,低于同期日本38%、英国45%、美国68%的水平。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大致类似日本 90年代,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宠物经济(宠物食品、用品等)行业格局又类似美国宠物市场前期分散但高速增长阶段。参考美日宠物经济发展历程,我...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36306
1.中国宠物行业细分赛道洞察问答集锦目前我国宠物行业主要划分为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用品和宠物服务四大细分赛道。1.宠物食品 宠物食品...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1033793249750
2.兽医饮食狗粮行业2024年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兽医饮食狗粮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兽医饮食狗粮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不同规格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019569.html
3.市场信息调查行业12篇(全文)3.1 加强宠物食品研发工艺 从目前来看, 我国的宠物食品主要是出口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 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就要研究这些我国对于宠物食品的要求以及我国的消费者对于宠物食品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于宠物食品的研发工艺。目前按照欧美等客户的工艺要求所生产的产品, 水分含量一般在12%~15%之间, 保质期一般...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tt3cjnl.html
4.2021中国禽业大会暨第30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将于8月6日召开...7、宠物专场(8月6日14:00-17:10) 1)宠物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督 樊霞(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Aspects of natural foraging ecology underlying dog and catnutrition GuidoBosch(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副教授) 3)我国宠物食品管理政策解读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7/15/c5526103.html?colID=2038&firstColID=2038&ivk_sa=1024320u
5.中国宠物行业活体食品用品医疗市场解读宠物行业蓝皮书...行业篇是《宠物行业蓝皮书》的重要组成,作为第三章节主要涵盖了当前宠物市场主要四大组成部分:宠物活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详细介绍了各市场的结构组成,当前的市场情况、面临的挑战、发展方向与思考。本期对“行业篇”进行完整解读,将行业数据及调研结果一一呈现。 https://www.shifair.com/wap/article_details/index/id/89717.html
6.宠物食品向精细化方向升级,「PetChoice」为不同年龄段宠物提供...针对这样的痛点,PetChoice定位区分年龄段的功能性宠物食品品牌,想为宠物主提供满足宠物各个年龄段需求的精细化喂养方案,达到预防和缓解宠物疾病,提高宠物生活质量和寿命的目的。品牌于2020年9月在天猫上线,今年的销售额目标是1000万。 图片来自企业官方 产品规划上,PetChoice的初阶产品以纯肉类冻干零辅食为主,目前已上线超...https://36kr.com/p/1219977587855747
7....40+演讲分享机构已加入理性·繁荣第四届piis宠物产业...PIIS宠物产业创新论坛,简称PIIS论坛,发起于2020年,是宠物行业垂类论坛中聚焦宠物食品、宠物用品两大消费品类的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包装设计创新与服务创新的商务论坛。 作为聚焦内容互动与业务交流的宠物新消费决策者论坛,PIIS研发组通过热点话题的策划与讨论链接宠物品牌方与非品牌方之间进行多元新颖的思想碰撞,探索在整...https://www.shichangbu.com/know_info/67192.html
8.2018年中国宠物数量持续增加,市场消费持续升级,2020年宠物市场将...随着对宠物的功能性要求(如看门、抓老鼠的要求)减少,陪伴安慰的要求提升,不少宠物消费者将宠物的地位提升到“家人”的级别,愿意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宠物,因此对宠物的健康、愉悦程度给予更多的关注。宠物食品、宠物医疗等消费已被大多数宠物主所接纳,同时业内还出现了宠物美容、宠物培训、宠物殡葬等更细分和多元的产品...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1908/771865.html
9.绿色食品行业现状(精选8篇)美国老品牌,以预防改善疾病的处方粮著称,创始人马克莫理斯(Mark Morris)博士研发了希尔思处方食品(Prescription Diet)以协助患病宠物的营养管理,进而缔造了希尔思科技中心。 5、Navarch耐威克(Navarch、sanidiet) 总部设在拉斯维加斯的Navarch,真正爱犬者的乐园,旗下拥有Navarch、sanidiet等品牌,“生活因宠物更精彩”的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40tv0p2.html
10.食品研发和宠物食品研发有什么区别说明:食品研发和宠物食品研发哪个工资高?食品研发低于宠物食品研发。食品研发平均工资¥11.7K/月,2024年工资¥11.8K,2024年工资低于2023年,宠物食品研发平均工资¥13.8K/月,2024年工资¥13.4K,2024年工资低于2023年,统计依赖于各大平台发布的公开数据,系统稳定性会影响客观性,仅供参考。 就业...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shipinyanfa-chongwushipinyan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