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关系着畜禽的整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对于降本增效、改善饲料报酬至关重要。由于国家禁抗减抗政策的实施,抗菌肽、酸化剂、植物精油等在畜牧业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抗菌肽是由动植物本身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关于抗菌肽调节动物肠道健康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抗菌肽调节动物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抗菌肽调节肠道炎症损伤、菌群组成、形态结构、消化吸收、免疫屏障等方面系统阐述其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为抗菌肽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中发挥减抗替抗、降本增效的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生姜是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的植物性饲料原料,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菌等功能,选择合适的提取工艺是开发和利用生姜资源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生姜活性成分提取中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溶剂浸提、微波辅助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加压溶剂提取、超临界提取和微生物提取等工艺,为生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储量较大且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其能被纤维素酶有效分解。由于工业生产常在高温下进行,所以嗜热纤维素酶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从大理牛街热泉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获得一个纤维素酶基因,命名为njcel6。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素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50℃;50℃孵育120min保持100%的相对活性,pH3~10缓冲液中,孵育24h仍能保持80%以上相对活性。该酶在K~+、Mg~(2+)、Fe~(3+)、Ni~(2+)和Co~(2+)等11种金属离子存在下均能保持85%以上相对活性。浓度为0.1%和1%的SDS抑制剂对酶活力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达80%。综上所述,njcel6是一种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的嗜热纤维素酶,该酶在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等行业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为改善玉米秸秆加工制备的粗饲料其营养价值低且适口性差等问题,提高玉米秸秆饲料品质,本研究基于ITS条形码进行分类学鉴定的8株食用菌(S1~S8),以玉米秸秆为唯一碳源进行生物发酵培养,通过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等比对筛选适合于玉米秸秆饲料化的菌株。研究结果表明:S4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最强,达到47.31%和71.39%。S1斑玉蕈(Hypsizygusmarmoreus)对半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最好,为61.91%。S2肺形侧耳(Pleurotuspulmonarius)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效果最好,达145%,饲料占比达12.48%。S1斑玉蕈粗脂肪含量提升效果最好,达495%,饲料占比达8.57%。
本研究首先对生血宝合剂药渣(SXBR)从营养物质和药用活性成分两方面进行成分表征,然后将0%(SXBRc组)、5%(SXBRl组)、10%(SXBRm组)和20%(SXBRh组)比例的SXBR添加到新西兰兔的基础饲粮中,对新西兰兔的生产性能、抗氧化应激功能、骨髓造血功能和肠道菌群进行考察,并表征其潜在毒性。研究结果表明:SXBR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粗脂肪等营养物质,且含有大量三萜类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相比SXBRc组,SXBRh组在第44、54、57天的体重增量增加了60%以上,60d料重比降低了43.85%,且SXBR各添加组屠宰率均增加了6%以上。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SXBR生产性能良好。SXBRh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比SXBRc组显著增强了91.70%(P=0.003),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了80.62%(P=0.010)。此外,SXBR可抑制骨髓细胞凋亡,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见,SXBR是生产食草动物饲料的良好原料,也可开发为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微生态、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本研究对实现SXBR饲料化应用,促进中药渣循环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评估饲粮中添加博落回散对泰和乌骨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以及主要活性成分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在组织中的残留。选取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泰和乌骨鸡2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博落回散组饲喂添加500mg/kg博落回散的饲粮,连续饲喂56d。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博落回散可显著提高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分别提高6.00%和9.72%(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5.29%(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博落回散可显著降低泰和乌骨鸡血清尿素氮水平,降低22.06%(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博落回散可显著降低泰和乌骨鸡十二指肠绒隐比,降低20.41%(P<0.05)。(4)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未在心、肝、脾、肾、胸肌、腿肌、皮肤和脂肪等组织中检测到博落回散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残留(低于定量限2μg/L和0.5μg/L)。综上,饲粮中长期添加500mg/kg博落回散可提高泰和乌骨鸡的生长性能,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改善小肠形态结构,且无组织残留风险。
方斑东风螺作为新兴的养殖品种,其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完善。本文综述了方斑东风螺在人工育苗、病害防控、营养需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方斑东风螺现阶段的研究进行讨论并展望,以期为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和饲料营养需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为研究补喂发酵豆粕对伊犁马驹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15匹体况相近、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12月龄伊犁马驹,随机分为3组,每组5匹马。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分别在干草和普通精饲料的基础上添加5%的普通豆粕、2.5%普通豆粕+2.5%发酵豆粕和5%的发酵豆粕。预饲7d,试验期为56d。结果显示:共获得有效序列(NO.ofeffective)2672029条和32234个分类单元(ASVs);随着马驹日龄的增加,试验I组56d螺旋体门丰度极显著低于0d(P<0.01);试验II组变形菌门显著升高(P<0.05),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0.05);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升高,试验II组瘤胃球菌科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链球菌科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补喂发酵豆粕可有效提升马驹的消化能力,预防蹄叶炎、腹泻以及炎症的发生,同时,促进马驹肠道菌群的稳定性。
我国桑树资源丰富,生态适应性强。养蚕生产中富余的桑叶及低价值的桑枝和桑果渣等资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既能为动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也有助于为动物疾病预防提供安全屏障,是一种理想的非粮饲料资源。在全球粮食饲料价格飙升的形势下,对桑树资源进行饲料化应用可以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本文围绕桑叶、桑枝、桑果渣在饲料化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发优质桑树资源饲料提供参考。